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脱位晶状体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粉碎术治疗脱位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晶状体脱位46例(46只眼).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28只眼中单纯超声乳化12只眼,前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5只眼,前玻璃体切除11只眼,均植入人工晶体;晶状体全脱位18只眼均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扃平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粉碎术,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12只眼.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脱位的晶状体根据程度选择单纯超声乳化或玻璃体切除超声乳化粉碎、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Q值及其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个体化切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150只近视及近视散光眼和30例正视眼,近视眼根据其屈光状态分为低、中、高3组,各组的散光度数均在-2.00D以下.分别测量角膜地形图和屈光度,将所得到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Q值大约为-0.172,其中低度近视组为-0.136,中度近视组为-0.191,高度近视组为-0.192,正视眼组为-0.1
期刊
目的 评价有晶体眼Verisyse人工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方法 15例(25眼)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屈光度为-8.25D~-26.25D)植入Verisyse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术前及术后3m使用主观像差仪和自动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仪对受试者进行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检测.结果 术后3m时,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0.5,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64%(16/25);最佳矫正
目的 探讨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3例(46只眼)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3~14岁,平均(8.81±15.32)岁,均为局部使用,合并全身使用6例,平均用药时间(14±23.18)个月.所有患者均因结膜炎或其他外眼病.所有患者均具有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的临床表现.结论滥用药物是发
目的 根据OCT图像,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方法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59例65只眼的OCT图像.Ⅰ期裂孔6例6只眼;Ⅱ期裂孔22例24只眼,其中Ⅱ期裂孔的早期10例10只眼,Ⅱ期裂孔的晚期12例14只眼;Ⅲ期裂孔21例25只眼;Ⅳ期裂孔10例10只眼.结果 Ⅰ期裂孔中有4/6可观察到黄斑前双凸型玻璃体后脱离对中心凹的牵拉.Ⅱ期裂孔的早期中有9/10可观察到黄斑前双凸型玻璃体后脱离对中心凹的
目的 探讨远视弱视儿童经综合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42例73只眼远视弱视儿童配镜、常规遮盖治疗及远压抑治疗,红色闪光仪治疗,强迫弱视眼做精细工作,随访2~7年,对比屈光状态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屈光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均下降屈光度轻、中度远视与重度远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月数轻、中度弱视组间及轻、中、重度远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熊×× 男 43岁 以左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术后疼痛、视物不见1周主诉入院.1周前因"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度近视,右眼视网膜脱离、无功能"眼在当地医院行左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术,手术顺利,3小时后突然出现术眼剧烈疼痛,指测眼压T+2,急给药物降眼压、止血等治疗,1周后左眼视力仍为光感,转来我院.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17年。
期刊
目前,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治疗,通常情况下,医生都会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疾病进展的时候,则选择滤过性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最持久降低眼压的治疗手段[1~3].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有以Broadway[4]及Lavin[5]为代表众多学者提出:长期药物治疗会影响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而最近,一项大型多中心临床为期四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首选手术治
期刊
目的 探讨眼后段异物的致伤原因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12月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眼后段异物住院患者124例126眼的致伤原因、创伤特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中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并以角膜创口常见(67眼,53.2%).有125眼在手术中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高达99.2%.术后视网膜平伏,视力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眼后段异物存留与性别和工作性质有关,玻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