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于2003年6月首次出版之后,即获得了众多好评。作品在各国的销售都异常火爆,译者李继宏将其翻译成中文之后,即在国内引起了一股狂热的浪潮。
作品《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少年的成长过程。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情同手足。不过在一年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赢得了比赛,哈桑在帮阿米尔捡那个被割断的风筝时,碰到了当地的恶霸少年,逼迫哈桑交出那个风筝。哈桑为了保住主人的荣誉,没有交出风筝,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阿米尔目睹了事情的发生却没有站出来……在这件事情后阿米尔一直因为深深的自责而痛苦,最后竟想方设法诬赖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将哈桑父子逼走。后来阿米尔也随父亲逃到了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虽然远离了故土,可心中一直久久无法忘怀曾经的背叛。事隔二十年后,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并且得知哈桑原来是自己父亲的私生子,当阿米尔得知这件事情时,哈桑已因为照看阿米尔老家的故居被塔利班杀死,只留下了一个孩子索拉博在喀布尔。为了赎清自己以前的罪恶,阿米尔深入塔利班统治的喀布尔,救出了索拉博。全文表现出阿米尔的两次心灵冲突,本文就具体分析这两次心灵冲突。
一、第一次心灵冲突
在阿富汗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赢得了比赛。但按照阿富汗的习俗,还得捡回那个被割断的风筝,才算是赢得了最高的荣誉,因此,仆人哈桑决心一定帮阿米尔捡到那只风筝。可是在捡到风筝返回时,哈桑却在小巷中碰到了经常欺负他们的恶霸少年。恶霸少年希望哈桑能交出风筝,可哈桑为了保住主人阿米尔的荣誉,坚决不愿交出风筝,最后被恶霸少年强暴。而与此同时,阿米尔在门板背后目睹了哈桑对自己的忠诚。阿米尔此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灵冲突:到底站不站出来帮助哈桑?站出来帮助哈桑的话,说明阿米尔把哈桑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而不是仆人,但是阿米尔得面临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会被恶霸揍一顿,身体上会受苦;另一方面,拿不到风筝,也就意味着让父亲失望,也就很可能得不到父亲的宠爱。如果不站出来帮助哈桑,那当然就是验证了恶霸少年的话,阿米尔仍然摆脱不了将哈桑当作自己仆人而不是朋友的思想,必要时总是会让哈桑来作出牺牲。这样阿米尔自己会得到父亲的宠爱,但也从此要承受心灵的谴责,背叛了对自己如此忠诚的一个朋友。当然最后阿米尔心灵冲突的结果是为了自己牺牲了哈桑。
从阿米尔少年时的心灵冲突来看,阿米尔的抉择存在人性和社会因素两个重要原因:
(一)人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普遍存有的自私心理。作为少年的阿米尔之所以那么想得到风筝无非是为了得到父亲的宠爱。尽管阿米尔是富家少爷,能享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阿米尔本性又聪慧过人,很会写故事,可阿米尔的父亲却并不这么看。阿米尔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被人俗称为“飓风先生”。曾单身和熊搏斗过,身材也是魁梧高大,非常勇敢。因此阿米尔的父亲在阿米尔身上就存在着很多不满:例如阿米尔很懦弱。书中曾经讲到别人抢了阿米尔的玩具,阿米尔都不敢做反抗,还是哈桑帮他和别人打斗抢回玩具;还有就是阿米尔身体很孱弱,奔跑永远不会像哈桑那样飞快;书中更是谈及在用石子打水漂时,阿米尔永远不能像父亲和哈桑那样能跳六七次。当然这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以儿童阿米尔的眼光来看,失去母亲之后父亲的爱就是一切。而这一切的事情似乎都表明父亲更欣赏哈桑。父亲从来都不会忘了哈桑的生日,总是会给哈桑买生日礼物,对待哈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甚至还请著名的外科整容医生帮哈桑矫治了兔唇。这一切在少年时的阿米尔看来,似乎都是父爱离去的表征。于是阿米尔迫切需要在风筝大赛中赢得冠军,让父亲对自己刮目相看。如此看来人的抉择很多时候都是偏重于自己的一己私利。
(二)社会因素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阿富汗社会的民族矛盾。阿富汗社会存在这两大种族:普仕图人和哈扎拉人。阿米尔等很多上层人士都是普仕图人,而哈桑这一层的仆人多是哈扎拉人。哈扎拉人在阿富汗社会中颇受歧视。哈桑的父亲和哈桑就深受众人的嘲弄。这在隐含之中就影响了阿米尔的抉择。在恶霸少年威胁哈桑交出风筝,哈桑不从时。恶霸少年曾嘲笑过哈桑认为阿米尔把自己当成朋友,“因为对他来说,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他无聊的时候可以玩的东西,别欺骗自己了,别以为你意味着更多。”这实际上是道出了阿米尔的心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阿富汗社会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民族歧视成分。阿米尔最后决心牺牲哈桑的另一个心理动力也许就是哈桑的哈扎拉人和仆人成分。这说明了阿富汗社会内部根深蒂固的民族歧视因素。正是这些民族因素最后影响了两个少年的一生。
二、第二次心灵冲突
二十年后,阿米尔在美国成家立业,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可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突然一个电话让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因为保护他家在喀布尔的故居被塔利班杀害了,妻子也一并被杀死,只留下一个孩子索拉博还遗留在塔利班统治的喀布尔地区。拉辛汗还告诉阿米尔其实哈桑是自己的父亲的私生子,只是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一直都未公开过。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去喀布尔救出索拉博。知道这个真相之后的阿米尔痛苦万分,此刻他又面临着抉择:到底是救与不救索拉博?救索拉博的话,自己就赎清了一些罪恶,不管是帮父亲还是帮自己,但要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当时的喀布尔已经是塔利班恐怖分子的统治范围,毫无人身安全可言;如果不救索拉博的话,仍然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仍然是以牺牲哈桑的儿子为代价。经过异常痛苦的心灵冲突之后,阿米尔最终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索拉博。其实这一次考验也延伸到了在与塔利班成员(曾经的恶霸少年)交锋之时,阿米尔选择了索拉博而不是逃避。
从阿米尔成年的心灵冲突来看,仍然存在人性和社会因素的原因:
(一)人性方面:仍然是和第一次心灵冲突一样,要和私利作斗争。到底是抛弃美国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己以前的过错,还是继续欺骗自己的良知,继续牺牲友人,继续承受心灵的煎熬?阿米尔进行了痛苦的斗争,想到了父亲欺骗哈桑与自己所承受的心灵的痛苦,想到了哈桑曾经认真的眼神“为了你千千万万”,想到了父亲对于欺骗的阐释,想到了父亲的众多善行,想到了为了保护自己家的房子被枪杀的哈桑,想到了流落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的索拉博……阿米尔再也无法承受心灵的重担,最终理智战胜了软弱的人性,阿米尔决定深入喀布尔救出索拉博。
(二)社会因素方面:此时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一仍然是民族歧视以及民族道德意识造成了哈桑的悲惨结局,如若不是民族道德的舆论,阿米尔的父亲不会不认自己的儿子,如若不是民族歧视,塔利班不会对哈扎拉人大加杀戮,如若不是动荡的社会局势,身在喀布尔的索拉博也不会经受各种伤害与生命危险,阿米尔也不会对去不去喀布尔犹豫不决。总之,社会因素造成了今日的局面,社会因素又阻碍了今日的抉择。
三、总结
通过对阿米尔两次心灵冲突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次心灵冲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一方面它们实际上是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天真与成熟两部分。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小说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两次心灵冲突的描写剖析了主人公突破人性的矛盾冲突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心路旅程,对广大读者以及研究者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洗礼,鼓励众人面对人性自我的缺陷,在正确的道德引导下完善人性,完成了文艺作品自古以来所承担的对社会的教化职责;同时也凸显了阿富汗特殊的社会背景给主人公成长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展现了作品对成长的深度书写和阿富汗人民温情、善良及深受本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伤害的一面,引起了世人对阿富汗人民的同情与关注。
参考文献:
[1]Hosseini,Khaled.The Kite Runner[M].New York:Penguin Group(USA) Inc,2006.
[2]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苗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芬(1985—)女,湖北仙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张雪娜(1984—)女,河南郑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作品《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阿富汗少年的成长过程。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情同手足。不过在一年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赢得了比赛,哈桑在帮阿米尔捡那个被割断的风筝时,碰到了当地的恶霸少年,逼迫哈桑交出那个风筝。哈桑为了保住主人的荣誉,没有交出风筝,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阿米尔目睹了事情的发生却没有站出来……在这件事情后阿米尔一直因为深深的自责而痛苦,最后竟想方设法诬赖哈桑偷了他的手表,将哈桑父子逼走。后来阿米尔也随父亲逃到了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虽然远离了故土,可心中一直久久无法忘怀曾经的背叛。事隔二十年后,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并且得知哈桑原来是自己父亲的私生子,当阿米尔得知这件事情时,哈桑已因为照看阿米尔老家的故居被塔利班杀死,只留下了一个孩子索拉博在喀布尔。为了赎清自己以前的罪恶,阿米尔深入塔利班统治的喀布尔,救出了索拉博。全文表现出阿米尔的两次心灵冲突,本文就具体分析这两次心灵冲突。
一、第一次心灵冲突
在阿富汗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赢得了比赛。但按照阿富汗的习俗,还得捡回那个被割断的风筝,才算是赢得了最高的荣誉,因此,仆人哈桑决心一定帮阿米尔捡到那只风筝。可是在捡到风筝返回时,哈桑却在小巷中碰到了经常欺负他们的恶霸少年。恶霸少年希望哈桑能交出风筝,可哈桑为了保住主人阿米尔的荣誉,坚决不愿交出风筝,最后被恶霸少年强暴。而与此同时,阿米尔在门板背后目睹了哈桑对自己的忠诚。阿米尔此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灵冲突:到底站不站出来帮助哈桑?站出来帮助哈桑的话,说明阿米尔把哈桑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而不是仆人,但是阿米尔得面临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会被恶霸揍一顿,身体上会受苦;另一方面,拿不到风筝,也就意味着让父亲失望,也就很可能得不到父亲的宠爱。如果不站出来帮助哈桑,那当然就是验证了恶霸少年的话,阿米尔仍然摆脱不了将哈桑当作自己仆人而不是朋友的思想,必要时总是会让哈桑来作出牺牲。这样阿米尔自己会得到父亲的宠爱,但也从此要承受心灵的谴责,背叛了对自己如此忠诚的一个朋友。当然最后阿米尔心灵冲突的结果是为了自己牺牲了哈桑。
从阿米尔少年时的心灵冲突来看,阿米尔的抉择存在人性和社会因素两个重要原因:
(一)人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普遍存有的自私心理。作为少年的阿米尔之所以那么想得到风筝无非是为了得到父亲的宠爱。尽管阿米尔是富家少爷,能享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阿米尔本性又聪慧过人,很会写故事,可阿米尔的父亲却并不这么看。阿米尔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被人俗称为“飓风先生”。曾单身和熊搏斗过,身材也是魁梧高大,非常勇敢。因此阿米尔的父亲在阿米尔身上就存在着很多不满:例如阿米尔很懦弱。书中曾经讲到别人抢了阿米尔的玩具,阿米尔都不敢做反抗,还是哈桑帮他和别人打斗抢回玩具;还有就是阿米尔身体很孱弱,奔跑永远不会像哈桑那样飞快;书中更是谈及在用石子打水漂时,阿米尔永远不能像父亲和哈桑那样能跳六七次。当然这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以儿童阿米尔的眼光来看,失去母亲之后父亲的爱就是一切。而这一切的事情似乎都表明父亲更欣赏哈桑。父亲从来都不会忘了哈桑的生日,总是会给哈桑买生日礼物,对待哈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甚至还请著名的外科整容医生帮哈桑矫治了兔唇。这一切在少年时的阿米尔看来,似乎都是父爱离去的表征。于是阿米尔迫切需要在风筝大赛中赢得冠军,让父亲对自己刮目相看。如此看来人的抉择很多时候都是偏重于自己的一己私利。
(二)社会因素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阿富汗社会的民族矛盾。阿富汗社会存在这两大种族:普仕图人和哈扎拉人。阿米尔等很多上层人士都是普仕图人,而哈桑这一层的仆人多是哈扎拉人。哈扎拉人在阿富汗社会中颇受歧视。哈桑的父亲和哈桑就深受众人的嘲弄。这在隐含之中就影响了阿米尔的抉择。在恶霸少年威胁哈桑交出风筝,哈桑不从时。恶霸少年曾嘲笑过哈桑认为阿米尔把自己当成朋友,“因为对他来说,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他无聊的时候可以玩的东西,别欺骗自己了,别以为你意味着更多。”这实际上是道出了阿米尔的心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阿富汗社会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民族歧视成分。阿米尔最后决心牺牲哈桑的另一个心理动力也许就是哈桑的哈扎拉人和仆人成分。这说明了阿富汗社会内部根深蒂固的民族歧视因素。正是这些民族因素最后影响了两个少年的一生。
二、第二次心灵冲突
二十年后,阿米尔在美国成家立业,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可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突然一个电话让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因为保护他家在喀布尔的故居被塔利班杀害了,妻子也一并被杀死,只留下一个孩子索拉博还遗留在塔利班统治的喀布尔地区。拉辛汗还告诉阿米尔其实哈桑是自己的父亲的私生子,只是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一直都未公开过。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去喀布尔救出索拉博。知道这个真相之后的阿米尔痛苦万分,此刻他又面临着抉择:到底是救与不救索拉博?救索拉博的话,自己就赎清了一些罪恶,不管是帮父亲还是帮自己,但要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当时的喀布尔已经是塔利班恐怖分子的统治范围,毫无人身安全可言;如果不救索拉博的话,仍然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仍然是以牺牲哈桑的儿子为代价。经过异常痛苦的心灵冲突之后,阿米尔最终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索拉博。其实这一次考验也延伸到了在与塔利班成员(曾经的恶霸少年)交锋之时,阿米尔选择了索拉博而不是逃避。
从阿米尔成年的心灵冲突来看,仍然存在人性和社会因素的原因:
(一)人性方面:仍然是和第一次心灵冲突一样,要和私利作斗争。到底是抛弃美国的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来弥补自己以前的过错,还是继续欺骗自己的良知,继续牺牲友人,继续承受心灵的煎熬?阿米尔进行了痛苦的斗争,想到了父亲欺骗哈桑与自己所承受的心灵的痛苦,想到了哈桑曾经认真的眼神“为了你千千万万”,想到了父亲对于欺骗的阐释,想到了父亲的众多善行,想到了为了保护自己家的房子被枪杀的哈桑,想到了流落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的索拉博……阿米尔再也无法承受心灵的重担,最终理智战胜了软弱的人性,阿米尔决定深入喀布尔救出索拉博。
(二)社会因素方面:此时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一仍然是民族歧视以及民族道德意识造成了哈桑的悲惨结局,如若不是民族道德的舆论,阿米尔的父亲不会不认自己的儿子,如若不是民族歧视,塔利班不会对哈扎拉人大加杀戮,如若不是动荡的社会局势,身在喀布尔的索拉博也不会经受各种伤害与生命危险,阿米尔也不会对去不去喀布尔犹豫不决。总之,社会因素造成了今日的局面,社会因素又阻碍了今日的抉择。
三、总结
通过对阿米尔两次心灵冲突的描写,我们可以发现这两次心灵冲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一方面它们实际上是人物成长过程中的天真与成熟两部分。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小说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两次心灵冲突的描写剖析了主人公突破人性的矛盾冲突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心路旅程,对广大读者以及研究者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洗礼,鼓励众人面对人性自我的缺陷,在正确的道德引导下完善人性,完成了文艺作品自古以来所承担的对社会的教化职责;同时也凸显了阿富汗特殊的社会背景给主人公成长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展现了作品对成长的深度书写和阿富汗人民温情、善良及深受本国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伤害的一面,引起了世人对阿富汗人民的同情与关注。
参考文献:
[1]Hosseini,Khaled.The Kite Runner[M].New York:Penguin Group(USA) Inc,2006.
[2]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苗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芬(1985—)女,湖北仙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张雪娜(1984—)女,河南郑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学院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