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飞进实验室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喂!你好,刘教授吗?我们这里的坡地和荒山很多,想种‘渝桉1号’,你可以给我们提供种苗吗?”这样的电话,刘奕清教授每天都要接到数个。有的企业主和专业大户甚至专程跑到实验室找他预订。
  人们为何青睐“渝桉1号”,而且还把订单下到了实验室?
  
  ■ “倔性子”迷上速生桉
  
  学农出身的刘奕清,毕业后被分配到重庆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迷上速生桉,对于刘奕清来说纯属偶然。2001年,刘奕清到福建闽北地区游玩,发现当地的速生桉种植很火。一了解,刘奕清惊呆了:速生桉用途广泛,可作造纸原料、纤维材、大径材等,而且经济效益可观。当时,他就想:何不把速生桉引种到重庆?
  回到重庆,刘奕清兴奋地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却吃了闭门羹——有关权威专家认为,重庆不适宜发展速生桉。
  刘奕清的倔劲来了:“我就是要研究出适合重庆种植的速生桉来!”
  2002年,刘奕清自己掏钱从福建买回100株尾巨桉种苗,散植于永川南瓜山、茶研所基地、陈食莲花村等地,但由于缺乏管理,种植失败了。
  凭着一股子倔劲,2003年,刘奕清又从福建买回了500株尾巨桉种苗试种。2004年,刘奕清找到了合作伙伴——重庆市永华种业有限公司。双方合作在永川三教镇新观音村建立“新观音速生桉试验林”,种植尾叶桉、巨桉等20余个品种100亩,以便选出优良株系进行研究。
  
  ■ 实验室诞生“重庆桉”
  
  2004年下半年,刘奕清从重庆茶叶研究所调到了重庆文理学院任教。学院十分重视刘奕清正在进行的重庆速生桉研究,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国内一流实验室。
  有了实验室作依托,刘奕清铆足了劲。一边搞教学,一邊搞科研,在他的词典里没有休息,他的时间全都泡在了实验室、育苗棚。
  实验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诱导,难度极大,新繁育的幼苗存活率低。为找出有效的幼苗培育方法,他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整天……
  经过6年钻研,2007年,“渝桉1号”研发成功。经专家认定,“渝桉1号”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刘奕清没有停止脚步,他针对三峡库区的气候和土壤特性,着手研究新品种。2008年,“渝桉2号”成功问世。
  
  ■ “孵化器”助推树苗“落地”
  
  “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必须转化运用,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价值。”刘奕清说,“没有经济效益,科研就成了摆设。”
  “渝桉1号”、“渝桉2号”需要产业公司助推。为此,文理学院专门为之量身定做了一个“孵化器”——重庆市澳桉花木种植公司,致力于市场拓展。
  效果很快显现。2007年,四川省泸县石桥镇农丰村巨桉银海专业合作社引种50万株速生桉,发展5000亩经济林。一年试种,该合作社负责人刘冬说:“按现在的市场价,成材速生桉可卖500多元/吨,而本地桉树最高只能卖到420元/吨,种速生桉划算。”
  2008年,四川宜宾搏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出手便购买了200多万株桉树苗,在四川合江、高县、兰溪等地种植达2万亩。
  而“森林重庆”建设全面提速,为“渝桉1号”、“渝桉2号”的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璧山县振兴镇农民李灿宏去年种了500亩“渝桉1号”,目前长势喜人,桉树已高达10米,他今年准备再发展500亩。永川胜利路办事处居民肖乾亮种植了600亩……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了“重庆桉”。
  目前,刘奕清培育的速生桉树苗已经覆盖渝西除潼南外的所有区县,连四川泸州、宜宾等市县客户也纷至沓来。“重庆桉”可谓“一树走川渝”,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亩。
  刘奕清算了一笔账:从经济效益看,速生桉可带动每亩土地每年增值1000元,按40万亩计算,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4亿元;从生态效益看,每立方米的成材林每年可放出氧气1.62吨,吸收二氧化碳1.83吨。
  倔劲十足的刘奕清,带着实验室的40多名研究人员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其他文献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重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以改革创新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大集团战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按照新的战略部署,重庆要进一步深化大集团战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2012年前,将投资集团全部打造成为资产上100亿元的
【百万移民】  ——直辖15年,配合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圆满完成了中央交办的100多万移民迁建的历史性任务,并初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这是重庆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2012年4月30日,忠县忠州镇十字街社区红土地农贸市场,刘平的卤菜摊前人头攒动。  “刘师傅,给我来半斤猪耳朵!”退休教师张培安挤到刘平的摊位前。趁着刘平拾掇卤肉,张培安问了一句,“这个五一节,赚得安逸噻?”  
中年遭遇职业倦怠怎么办?  婚姻有“七年之痒”,职场有“中年之痒”。  一项调查显示,1/3以上的中年人因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前途而丧失激情,1/5的人因为工作压力想另谋出路,还有1/5的人想转换职业跑道。这些人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工作越干越多,工作的乐趣却越来越少。中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令人困惑不已。我们先来听听几位中年职业倦怠者的倾述。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一名在乡镇工作了
方志敏(1899—1935),男,汉族,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共党员,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  1922年,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方志敏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1年,方志敏任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主席时,母亲
人才是事业之本,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的宝贵资源。潼南县地处渝西,是典型的欠发达县。近年来,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爱才、识才、引才、用才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切实把各类人才凝聚到潼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来。  真心爱才,让各类人才扎根潼南。“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把潼南打造成吸引凝聚各类人才的“强磁场”,关键看领导干部能不能真心培养呵护人才。潼南县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行县级领导干
重点人物。坚持离任审计与任期审计并重,加大对部门党政“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2003年以来,对34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审计,纠正和处理违反财经纪律问题25个。  重点时期。处级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及重大节假日前,区纪委、区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或向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同时组建暗访组进行暗访。  重点内容。重点对领导干部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时的表现进行监督
“二娃子,你回来了。”  3月17日,于沛峰和几个同事一行人来到潼南县龙形镇高桥村。  迎面走来一个长者,热情地朝他打着招呼。  于沛峰是潼南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同事们习惯称呼他为“于主任”。  乍一听这个土里土气的小名,几个同事不由相视一笑。  “笑啥子么,我又不是来‘衣锦还乡’的,这个名字听着多亲切。”于沛峰不以为意。  高桥村是于沛峰的老家,但他确实不是来“衣锦还乡”的,而是在履行一项任务—
《邹忌讽齐王纳谏》篇幅虽短小,却蕴涵着深刻的为人、为官哲理。我曾经多次细细品读,记忆深刻,走上领导岗位后,重温这篇短文,更是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    ■ 纳谏:政之正道    邹忌通过不同的人对自己外貌的赞扬,通过类比联想,向齐王阐明了一个重要道理:为政必须善于纳谏。齐王采纳邹忌的建议,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短短几十个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已经建成的南部园区和正在开发建设的北部园区两大部分组成。南部园区规划面积为9.6平方公里,位于南岸南坪地区;北部园区(北部新区经开园)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位于渝北礼嘉、鸳鸯、翠云地区。重庆出口加工区于2D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于北部园区内,其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平方公里
隨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父母无暇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中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类型带来的工作时间不固定为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导致父母陪伴儿童时长及陪伴质量受到影响,城市“996儿童”现象也悄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