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表面粗糙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来源 :机械工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磨削和铣削(顺铣、逆铣)加工工艺获得不同表面粗糙度Sa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CFRP)复合材料试样并进行拉-拉疲劳试验,基于刚度退化模型分析了加工表面粗糙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削、顺铣和逆铣试样的Sa分别为1.2,3.2,5.9μm;磨削试样0°纤维铺层表面纤维缺失,存在空隙,铣削试样在45°纤维铺层表面存在较多凹坑,其中顺铣试样凹坑更多且更深;磨削试样的疲劳寿命最高,逆铣试样次之,顺铣试样最低;随着S a的增大,CFRP复合材料试样表面裂纹迅速萌生扩展,刚度退化初始阶段的退化速率升高,刚度退化I阶段更快结束,试样的疲劳寿命降低.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利用来自实际生产中监测系统的海量数据,并结合一维卷积网络在处理一维数据的优势,提出一种端到端的一维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两个一维卷积层和池化层将输入振动信号的长度缩减并增加通道数,然后利用多尺度并行一维卷积核对上层输出特征进行不同尺度上的反复提取和重构,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输入到一个全连接层进行故障分类.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滚动轴承不同工况、不同训练样本以及与支持向量机、BP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算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及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滚动轴承故障
针对移动监测型传感器种类不同且位置可变的特性,确定LCC/S磁谐振耦合机构工作模式.由于该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补偿拓扑参数配置困难,使得系统难以同时兼顾输出效率与输出功率,提出一种以系统传输效率为目标函数,以传感器移动范围内所需功率为限制条件的约束模型;然后引入罚函数将约束模型转化为无约束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参数优化,使得系统在满足传感器所需功率的同时传输效率最大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为了对用户期望的车载空调温度进行实时预测,本文提出了一种习惯温度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温度预测模型双模型耦合的方法对车载空调设定温度进行实时预测.该方法以车内和外界的多维度信息作为输入,通过过滤式和随机森林对特征进行筛选,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集成模型来对用户期望的空调设定温度进行预测.最后使用该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模型耦合的方法对用户空调设定温度的预测结果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049,能够精确地对车载空调温度进行预测,从而为智能化、个性化调控空调提供辅助决策.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干磨和湿磨方式下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对合金钢40CrNiMoA高速外圆磨削比能的影响,并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磨削比能预测模型,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合金钢40CrNiMoA高速外圆磨削比能随砂轮线速度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工件转速、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工件转速对磨削比能的影响程度最大;湿磨方式的磨削比能比干磨方式的小.在试验工艺参数范围内,当砂轮线速度为60 m/s、工件转速为125 r/min、磨削深度为40μm时,磨削比能最小;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
为解决低温风洞试验模型加工周期长、刀具磨损严重、工件易变形等问题,通过采用国产18Ni(200)低温钢材加工二元翼型和支杆模型,对影响模型加工质量、效率和成本的刀具类型、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打磨方法等工艺参数进行选型和优化,得到了加工该种材料模型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及流程.通过加工大展弦比半模机翼模型,验证了工艺优化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该类长薄构型部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方法和建议.
为研究板形缺陷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薄规格高强钢板平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窜辊数值的变化对改变带钢截面厚度作用有限,即CVC原辊形曲线对带钢凸度控制域较小,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仅为0.008 mm.依据模拟结果,提出了修订CVC辊形曲线,增加轧制力-弯辊力前馈功能和增加平整机前后张力的对策,平整机前后张力在原设定值的基础上增加50%,轧制与板形良好,解决了板形缺陷问题.
应用ASTM E2283中极值分析的标准化方法(最大似然估计法),对汽车标准件用钢SCM435轧材试样横截面夹杂物尺寸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汽车标准件用SCM435钢最大尺寸夹杂物成分均为CaO-A12O3类型,夹杂物形貌呈球状;采用极值分析Gumbel概率分布曲线与实际夹杂物尺寸吻合度较好,推测累计概率P=0.999时预测的夹杂物最大尺寸为39.30 μm;增加夹杂物尺寸检测的数据个数并未显著改变夹杂物尺寸分布规律,两者推测的夹杂物最大尺寸相差不大.
期刊
以纯镁和Mg-30 C e中间合金为原料铸造铈质量分数为1%的Mg-C e合金,并进行420℃×8 h固溶和200℃×20 h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状态时合金中稀土相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铸态、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中的稀土相均为Mg12 Ce;铸态合金中的稀土析出相分布不均匀,以晶界处析出为主,晶粒内析出为辅,且析出相尺寸、形貌差异较大;固溶处理后,稀土相大多溶解于镁基体,但晶界处和部分晶粒内仍有一定量残余;时效处理后稀土相在晶粒内重新均匀、弥散析出,晶界处析出量较少,与铸态合金相比,析出相尺寸更加细小、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TA32钛合金试样,研究了激光功率(200~400 W)、扫描速度(800~1200 mm·s-1)和扫描间距(90~130μm)对成形质量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扫描速度增加,SLM成形TA32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均逐渐降低;随着扫描间距增大,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均先降低后升高;随着激光功率增加,钛合金的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相对密度和维氏硬度均先升高后降低;适用于TA32钛合金SLM成形的激光能量密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