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唐诗宋词,吟咏柳和月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千百年来,柳和月的意象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感情抒发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新教材中,也收录了多首吟柳赏月的古诗词,根据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提出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认真搞好古诗词的教学,有必要带领学生一起去认真欣赏中学古诗词中的柳和月。
一、吟柳
以柳赠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以柳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他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愁景写愁情的千古佳句。词人在这里设想,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酒入愁肠,梦醒时分竟不知身在何处。词人在这里勾勒了一幅“清秋图”: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罗列,构成一幅哀愁的景观,引起人们对词人深秋旅途的无限遐想:一舟临岸,但见习习晓风轻拂萧萧杨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风景之凄凉,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清秋图之中。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读后令人倍感黯然神伤。
以柔为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写的就是柳的这种内在特质之美。“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折腰”,这里把美女的身腰比作柳枝,通过女子的腰之美反映女子的形体之美。因为柳“细、长、柔”的内在特质之美,恰与古代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尤其是宋代词人继承发扬了这一审美传统,涌现了大量阴柔之美的婉约词作。
二、赏月
以月抒怀,“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亮,别称很多,诸如“银钩、玉盘、玉兔、蟾宫、桂宫”等。月光、月辉在古诗词中常常成为思念家乡、盼望团圆的标志。看到月照大地,洒下清辉,人们常常生起故园情结。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短短四句,20个字,却把远离故地、思念故乡的情怀,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是一首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著名思乡诗。
李煜的词《虞美人》,也是一首以月抒怀的名篇。开头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的是眼前之景,望“秋月”而生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缺月圆”,给词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只能是绵绵无尽的长恨而已。“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由感叹现实,转入写身边事情。在那皎洁的月光下,回想起自己早已破灭的国家,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实在承受不住啊!“月是故乡明”,囚居“小楼”的词人见皓月当空,自然会引起他对昔日“故国”月下种种故情的无限眷恋。然而,“月明”无殊,但江山易主,一切都今非昔比了,一切都成为无可追挽的“往事”了。
以月言情,“说尽心中无限事”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别愁》,其中有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月言情,写的是词人西楼盼书的殷切之情。古时候,对分离两地的亲人或情人来说,书信就是沟通彼此消息和感情的桥梁,它可以穿越时空,给相互思念着的人们带来慰籍。在这里,对于深深怀念着丈夫的词人来说,希望得到丈夫的书信,自然成为她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在词人望眼欲穿的时候,蓦地,出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是说只有那清冷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洒满了她的楼头,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怎么不使词人倍加失望,倍加惆怅呢!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卷二中说:“言情之词,心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在这里,词人以“云中谁寄锦书来”呼起后并不作回答,而径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两句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语收束上片,不写愁而愁自见,不言情而情无限,达到了“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效果。
以月写景,“秋月春风等闲度”
李煜的词《相见欢》上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借一弯月亮写出了词人孑然一身,满腹忧愁的情景。词人依栏仰望,一弯如钩的残月,让人遐想,让人回忆。残破的故国,残破的家,还有这颗残破的心,仿佛月知人心,人愁月也愁;仿佛月懂人情,今晚这象征团圆的月亮也不作美,使词人愁上加愁。词人俯视楼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深院”并不解人间情仇,更不懂“寂寞”为何物,“清秋”一词,也让人联想起黄叶飘零,秋风萧瑟,更何况还有“寂寞”的“梧桐”,冷清的“深院”。人间秋色,无处不在,岂能被一园锁住。所以,被锁者,非秋之景色,乃词人被囚者也。这里的“寂寞”和“锁”二词,是传神之笔,是词人“以我心观它物,物皆染上我心之色彩”(王国维语)的主观印象。在这里,景为情使,情景交融,景通人心,人景合一。
古人偏爱月亮,往往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天空中那一轮明月或一弯新月,最容易唤起诗人们无限的联想与想象,也最容易引发词人们丰富的诗兴与情感,从而形成古诗词中赏月的一道亮丽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孟庆彬,教师,现居山东莒南。
一、吟柳
以柳赠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柳,谐音“留”。古人送别多用“折柳”,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行,因而,“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反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以柳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他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愁景写愁情的千古佳句。词人在这里设想,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酒入愁肠,梦醒时分竟不知身在何处。词人在这里勾勒了一幅“清秋图”: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罗列,构成一幅哀愁的景观,引起人们对词人深秋旅途的无限遐想:一舟临岸,但见习习晓风轻拂萧萧杨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风景之凄凉,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清秋图之中。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读后令人倍感黯然神伤。
以柔为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写的就是柳的这种内在特质之美。“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折腰”,这里把美女的身腰比作柳枝,通过女子的腰之美反映女子的形体之美。因为柳“细、长、柔”的内在特质之美,恰与古代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尤其是宋代词人继承发扬了这一审美传统,涌现了大量阴柔之美的婉约词作。
二、赏月
以月抒怀,“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亮,别称很多,诸如“银钩、玉盘、玉兔、蟾宫、桂宫”等。月光、月辉在古诗词中常常成为思念家乡、盼望团圆的标志。看到月照大地,洒下清辉,人们常常生起故园情结。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短短四句,20个字,却把远离故地、思念故乡的情怀,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是一首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著名思乡诗。
李煜的词《虞美人》,也是一首以月抒怀的名篇。开头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的是眼前之景,望“秋月”而生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缺月圆”,给词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只能是绵绵无尽的长恨而已。“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由感叹现实,转入写身边事情。在那皎洁的月光下,回想起自己早已破灭的国家,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实在承受不住啊!“月是故乡明”,囚居“小楼”的词人见皓月当空,自然会引起他对昔日“故国”月下种种故情的无限眷恋。然而,“月明”无殊,但江山易主,一切都今非昔比了,一切都成为无可追挽的“往事”了。
以月言情,“说尽心中无限事”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别愁》,其中有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月言情,写的是词人西楼盼书的殷切之情。古时候,对分离两地的亲人或情人来说,书信就是沟通彼此消息和感情的桥梁,它可以穿越时空,给相互思念着的人们带来慰籍。在这里,对于深深怀念着丈夫的词人来说,希望得到丈夫的书信,自然成为她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在词人望眼欲穿的时候,蓦地,出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是说只有那清冷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洒满了她的楼头,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怎么不使词人倍加失望,倍加惆怅呢!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卷二中说:“言情之词,心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在这里,词人以“云中谁寄锦书来”呼起后并不作回答,而径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样两句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语收束上片,不写愁而愁自见,不言情而情无限,达到了“说尽心中无限事”的效果。
以月写景,“秋月春风等闲度”
李煜的词《相见欢》上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借一弯月亮写出了词人孑然一身,满腹忧愁的情景。词人依栏仰望,一弯如钩的残月,让人遐想,让人回忆。残破的故国,残破的家,还有这颗残破的心,仿佛月知人心,人愁月也愁;仿佛月懂人情,今晚这象征团圆的月亮也不作美,使词人愁上加愁。词人俯视楼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深院”并不解人间情仇,更不懂“寂寞”为何物,“清秋”一词,也让人联想起黄叶飘零,秋风萧瑟,更何况还有“寂寞”的“梧桐”,冷清的“深院”。人间秋色,无处不在,岂能被一园锁住。所以,被锁者,非秋之景色,乃词人被囚者也。这里的“寂寞”和“锁”二词,是传神之笔,是词人“以我心观它物,物皆染上我心之色彩”(王国维语)的主观印象。在这里,景为情使,情景交融,景通人心,人景合一。
古人偏爱月亮,往往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天空中那一轮明月或一弯新月,最容易唤起诗人们无限的联想与想象,也最容易引发词人们丰富的诗兴与情感,从而形成古诗词中赏月的一道亮丽风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孟庆彬,教师,现居山东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