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四十年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身上镌刻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40年的印记,他的基因里充满了一个老航空人的刻苦和坚守。他是韩克岑,C919大型客机常务副总设计师,一位广受尊敬的航空人。
  人们尊重他,不是因为他的职务,也不是因为他2004年就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获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事实上,对于这些荣誉,韩克岑从不提起,很多人也并不知道。人们尊重他,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谦逊和担当。在他身上,大家看到了航空人的气节和精神,看到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希望。
  技术上的“第一桶金”
  1978年,韩克岑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那时候,他可能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飞机这一行一干就是40年。
  毕业后,韩克岑被分配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此后10年间,韩克岑一步步从普通设计员,到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再到研究室副主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韩克岑,可以是“踏踏实实”;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韩克岑对航空的情感,可以是“不离不弃”。
  入职伊始,歼轰-7项目全面开展研制,在没有原准机可以参照的情况下,603所提出标准设计20年不落后的目标,全体设计人员轰轰烈烈地拉开了研制工作大幕,韩克岑就是其中一员。歼轰-7是第一款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的歼击轰炸机,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随着歼轰-7设计定型,韩克岑积累了研发技术上的“第一桶金”,成为所里年轻的技术骨干。但设计定型以后,603所也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型号任务量骤减。所里没有任务了,经费也随之削减,设计人员甚至连工资都快领不上了。为了生存,所里只好接民品项目,韩克岑也跟着干了一个。那是给河南某造纸厂设计纸浆搅拌机,一年下来,东西做成了,可是造纸厂由于经营不善,没有经费付给所里。
  在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离开了航空这一行。和韩克岑一起分配进603所的23个人中,最后只剩下6个人。当笔者为他这种坚持所感动的时候,韩克岑只是回答说,那个时候他是单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离开了的人没有不对,自己选择留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只是为流失了那么多航空人才感到可惜。
  1987年,中国和德国联合研制MPC-75项目,这个项目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终止了,但它使得包括韩克岑在内的一批设计技术人员第一次接触到与军机不一样的“现代商用飞机设计思路”,并且在总体设计、气动弹性分析、复合材料设计等领域开阔了眼界。
  “他告诉我,他会回来的”
  1997年,我国和空客、新加坡签署项目框架协议,共同研制AE-100飞机。在这个项目中,603所承担了包括超临界机翼、复合材料、电传操纵系统在内的5项技术攻关。这些都是我国商用飞机研制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韩克岑参与了多个攻关项目,并负责飞机机翼技术总方案,积累了不少经验。
  然而,仅仅一年后,AE-100项目宣告终结。同年,空客宣布投资5亿美元研制107座支线飞机A318。603所承担的研制任务没有经费,难以为继,曾经热火朝天的攻关场面也随之落幕。


  单位里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纷纷自谋出路,有人去了汽车行业,还有人去了游乐场设计游乐设施。其中有一位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正好就是韩克岑所负责部门的同事。这位同事找到部门领导韩克岑,希望他做自己出国的担保人。
  很多人跟韩克岑说,年轻人出国了就不想回来,你做担保人风险太大了!韩克岑想,他出国学力学,是和专业相关的,以后没准儿用得上。考慮再三,韩克岑做了他的担保人。一段时间以后,年轻人的妻子也出国了,大家都说,他不会回来了。韩克岑对大家说:“他告诉我,他会回来的!”
  5年以后,年轻人回来了。年轻人叫周良道,现在是C919大型客机负责结构强度的副总设计师。“老韩是那种行胜于言的人,他不会说我在为航空工业培养人才,但他是这样做的。事实上,我在国外学习的知识后来在C919大型客机研制上确实派上了用场。” 周良道说。
  “有他在,我们的心就定”
  韩克岑有担当,敢负责,是那种把任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某天傍晚,韩克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韩总,飞机执行一个架次保障任务下来,发现天线罩蒙皮有较大面积的脱粘,请您立刻来现场处置。”
  经现场检查,发现蒙皮脱粘较为严重,是取消保障任务,自己不用担责任?还是准确分析评估、隔离故障,确保重要任务尽快完成?韩克岑快速思索着。
  “今天的保障任务结束了,我们要在明天保障任务执行前找到原因,”韩克岑布置道,“这部分结构是C夹层,蒙皮有三层,你们分析一下,外层脱粘后,内层和底层形成的结构能够承受的载荷是多少?分析结构脱落的原因是什么?检查同次件的设计构型和制造工艺相同的构件装机情况。”
  韩克岑带领结构强度材料等相关专业连夜排故。第二天中午,韩克岑有了两点结论:第一,脱落的结构件由于采用了特别的工艺(这是一个复合材料结构件,当时为了优化设计制造,有时会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和其他飞机所用结构件属于不同批次。第二,经过强度计算,内层结构件的强度完全可以承受一个架次飞行。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韩克岑在每次飞机落地后,都安排专人对飞机进行详细检查。603所负责的飞机完美地完成了此次保障任务。
  “当时出现这么大的问题,我们都吓着了,还在那么重要的任务期间。后来,韩总带着我们一条一条分析,我们慢慢地心定了,感觉有他在,就有了赖以依靠的脊梁。”参与排故的同事说。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千禧年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迈入新纪元。2002年,ARJ21新支线飞机立项,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扇支线客机,韩克岑是这个项目在603所的技术总负责人。经历了好几个飞机型号后,40多岁的韩克岑已经由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型号副总设计师。   2003年,韩克岑被任命为两个重点型号副总设计师,200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2009年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其间,由他担任主要负责人的若干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9年,韩克岑调任中国商飞上飞所(现中国商飞上飞院)副所长,主管C919大型客机项目设计研发工作。对于这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大飞机项目,韩克岑从一开始就饱含深情。
  “我们国家商用飞机发展的道路十分曲折,由于综合国力、技术水平、基础工业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本来想依靠技术引进发展商用飞机,但是经过几个型号的探索,发现根本行不通,”韩克岑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没有人会将真正的核心技术拱手相让,一切只有靠自己。”
  大型客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有能力研制,其难度可想而知。作为C919项目在上飞院的技术决策人,韩克岑的压力是巨大的。


  飞机设计涉及到几百个专业,各个专业之间又相互交联,遇到决策不下的问题,在韩克岑这里必须要形成闭环,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他每天在各种技术会议上听汇报、作决策,辗转于设计、验证、制造、试飞现场,常常忙得连饭都没有时间吃。
  在压力面前,韩克岑从来不会急得抓狂,相反,他总是和蔼可亲地微笑着,有条不紊地理顺各个系统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C919大型客机副总设计师章骏认为,那是长期干型号积淀的“处变不惊”。“有一次,一个材料供应商通知我们,他们为一家飞机制造商提供的材料,在飞机长期运营后,出现了疲劳损伤容限问题,建议更换这种材料生产的结构件。当时,大家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但老韩还是保持一贯的淡定,召集相关专业开协调会,一条一条布置要做的工作。他干了那么多年型号,面对过各种问题,知道干航空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困难面前从来不畏惧。我想,所谓的厚积薄发、处变不惊,大概说的就是老韩这样的吧。” 章骏说。
  “没有他,可能要走很多弯路”
  C919是我国研发的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采用了最新的,也可以说是最高要求的适航标准,对标国外最新机型。标准很高,然而基础却很薄弱,研制起来困难重重。
  就拿强度计算来说,ARJ21飞机2.5g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失败以后,研制团队开始反思,是否可以更多地利用数字仿真技术,在计算机中模拟试验工况,预先判断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失稳情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试验成功率,另一方面在数字仿真技术得到验证后,可以替代一部分真实试验。
  2012年,在韩克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商飞上飞院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有限元仿真室。2013年,C919百万级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建成。2014年,建成千万级有限元模型,并在当年的翼身组合体静力试验中得到验证,其计算结果和真实试验结果高度吻合。
  “老韩对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把握很准,对技术人员的宽容度很高。在有限元建模前期受到挫折的时候,他鼓励我们说,我们在做的事情是中国以前没有做过的,挫折也好,失败也罢,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有限元仿真室负责人李三平说。
  如今,中国商飞上飞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做千万级有限元模型计算的单位。作为传统强度计算的有力补充,有限元模型在C919静力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精准的计算结果使得设计师们能够成功预测试验样机的高应变、高钉载以及可能的失稳区域,大大提高了静力试验的成功率。未来,更有希望以桌面仿真计算替代部分真实试验,减少静力试验数量,缩短型号研制周期。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9年时间里,中国商飞上飞院攻克了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全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68项关键技术。在新材料、先进动力等领域的關键技术突破,填补了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技术空白,对带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计算数学等基础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我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韩克岑在技术攻关当中的作用,一位航空专家这样表述:“现代商用飞机高度复杂,技术攻关和飞机设计一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韩克岑是这个集体中的重要成员,他兼顾了技术人员和行政领导的双重身份。可以说,很多技术攻关如果没有他,可能很难走下去,或者说要走很多弯路。”
  “那一刻,我真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因为韩克岑很忙,笔者成稿大多基于其他被采访者的表述。在采访过程中,大家使用的高频词是:佩服、尊敬。
  李三平说:“有一次,老韩要到部委汇报一个数字仿真验证方面的课题,我和其他团队成员按照他的要求做了汇报准备工作。直到汇报前一天,他还在出差,半夜12点,我们去浦东机场接机,在送他回家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探讨了这个课题。”
  “第二天一早,我们一起去答辩,这个课题不仅涉及飞机设计,还涉及大量前沿的并行计算技术,按说不是他的专长,但没想到他汇报得特别好,那一次印象很深,特别佩服他。”李三平本身是位技术“大牛”。他的佩服,也许就是传说中的英雄惜英雄吧!
  有种佩服略带“高冷”,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但大家对韩克岑的佩服却是有温度的。“有一次,我们试验失利,虽然不能说是失败,但是发生了一些意外状况,导致试验中断了。当时我们都懵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试验现场有各方领导,试验中断让我们难过得头都抬不起来。”朱林刚说。
  “那段时间压力好大啊!我们天天干到后半夜,后来终于弄清楚发生意外的原因,试验顺利通过了。在这件事的全过程中,老韩自始至终都没有责备过我们一句。相反,在试验成功那一天,他对我们说,我们是一支让他放心的团队。那一刻,我真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韩克岑干了40年航空,无论担任什么行政职务,他始终都以一名技术人员自居,奋战在型号研制最前线。他明白,航空不是敲锣打鼓就可以干成的,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他是那个陪着大家一道翻山越岭、爬坡过坎的人,他知道大家的难。
  四十年了。韩克岑把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四十年快马加鞭,四十年初心不改,他是祖国航空事业由弱小走向强大的见证人,更是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坚定参与者和奉献者。他用一片赤子丹心,攻克技术难关,磨砺国之重器,在航空事业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书写忠诚,奉献年华。
其他文献
德国是一个具有浓厚航空传统的国家,从发明滑翔机、第一个冲上蓝天的李林达尔开始,涌现出大批著名航空先驱,恩斯特·海因克尔就是其中之一。  海因克尔的经历与同时代的航空先驱类似:学航空、设计飞机、自己办企业生产飞机。但在知人善任这一点上,海因克尔比其他航空先驱更胜一筹。因此,他团结了一大批顶尖的专家和学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He70是当时时速最高的运输机,He176是世界上第一种以火箭为动力的飞
期刊
2018年7月12日,在CAAC适航代表全程目击下,国产大飞机C919“全机2.5g机动平衡工况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这项试验被认为是航空制造领域最为凶险也最经典的试验,是公认的高难度、高风险试验科目,是对飞机结构强度的一次“极限考验”,只有经受住这项考验才能证明国产大飞机的安全性。  我们知道,一架飞机从滑跑、起飞、爬升、巡航,到下降、着陆,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各种力的作用,比如空气
期刊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中国商飞公司成立十周年。  十年前的5月11日,肩负着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的神圣使命,中国商飞公司踏上了采撷“现代工业之花”的征程  而今,十年过去了。十年间,ARJ21-700飞机投入航线運营,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中俄远程宽体客机CR929开始研制……十年间,商飞人在体味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喜悦和荣耀。  凡是过去,
期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航空史上公认的“黄金时代”。作为推动这个时代的力量之一,德国航空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胡戈·容克斯。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飞机、第一架从东向西飞越北大西洋的飞机、德国第一次远航中国的飞机都出自他的手。  容克斯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设计师,为航空技术的发展贡献了一生。希特勒上台后,他拒绝与纳粹为伍,因而被剥夺了专利和股权,还被软禁在家里。然而,二战开始后公司生产的飞机依然带着他的
期刊
不少60后、70后小時候的梦想都是“长大要做科学家”。揭裕文告诉记者,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特别感慨:“我们这个班也就你实现了小时候的愿望!”  揭裕文是中国民航上海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副主任,他是飞机总体设计、飞行性能操稳以及适航审定、适航试飞等方面的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是中国民航2013年特聘的25位中青年技术带头人之一。  40岁的时候,揭裕文从飞机设计师转行从事飞
期刊
围绕着要不要研制大型客机,是坚持自主研制还是通过其他方式生产大型客机,中国航空界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不同的认识。达成“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这一共识并成功付诸实践,中国航空工业耗费了近半个世纪。  在经历了诸多坎坷之后,越来越多的航空人意识到,技术能力的增长不能脱离研发活动的物质对象,必须以产品开发作为其发展的“台阶”或“工作平台”。当年“运10”项目下马,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来说,不仅是结束了
期刊
对于高端复杂的民机制造业来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一铁律显得尤为明显。而对于中国商飞这样一个民机制造领域的“新来者”来说,能否掌握和突破关键技术,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如今,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依托三大型号发展,中国商飞公司初步建立了多团队协同、多专业融合、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平台,先后攻克108项关键技术,突破超临界机翼、钛合金3D打印等核心技术,掌握5类4级70
期刊
从全球来看,中国向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挺进的时机并不算晚,运10的立项甚至比空客的成立还早几个月。然而,空客如今已成长为比肩波音的航空业巨子,而我们的运10,以及后来与麦道的合作项目,却相继失败。  “运10只是一个产品,它没有产业体系的支撑。在任何行业,得不到产业体系支撑的产品,哪怕在技术上再先进,也是不可能实现市场化、产业化的。”一位曾经参与运10项目的专家总结说。21世纪以来,中国打造民机产业
期刊
飞上蓝天对人类来说,不仅意味着自由翱翔,更重要的是它将我们发展进步的航标指向了无垠的天空。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向蓝天开始了新的进发。  2008年,肩负大型客机研制重任的中国商飞公司挂牌成立。如今,十年过去了。相对百年波音和近五十年的空客来说,只有十岁的中国商飞还是一家十分年轻的民机制造企业。但是,过去十年中,中国民机人牢记使命,用一张张图纸定义智慧,用一颗颗铆钉诠释勤奋,
期刊
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曾经进行的一项联合调查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公司拥有一种优秀而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世界500强最终的取胜之匙。  对于成立仅仅十年的中国商飞公司而言,要实现大飞机事业的成功,不仅要研发世界级的产品、塑造世界级的品牌、建设世界级的企业、形成世界级的能力,还要塑造世界级的企业文化,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文化是基业长青的根基  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