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让阅读教学的空间更宽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深刻的心灵体验,所以说,这种对话过程其实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度、情感度、经验度都将得到明显的提成。所以,在阅读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对话”的环节、营造“对话”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进行多重对话,形成一种“对话场”,让课堂在这种“对话”情境中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空间。
  一、引领生本对话,生成个性化体验
  新课改实施以来,编入文本中的文章都具有文质兼美,内涵丰富,难易适度,适合阅读的特点,使得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作品的纷繁世界,与作者达成一种心灵的默契和沟通。我们知道,文本的美妙之处全在读者的心灵感悟与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在阅读中才能触摸到作者的文笔之美,以及文章表达的情感之深。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形式上为学生创设真正宽松、民主的氛围,更要重视学生深层次的个人阅读体验,即与文本“对话”,正确引领和指导学生的个人阅读。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推敲》一文主要讲了唐代大诗人贾岛在创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在对到底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反复琢磨的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所以在教学中,我重在深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深入体会了贾岛的这种精神。在导入新课介绍了贾岛的生平成就后,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1.“文中贾岛为什么会为一个‘推’字而苦苦思索呢?” 2.“假如你是贾岛,你觉得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自由充分阅读这篇课文,阅读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大部分认为用“敲”字好,我就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开展辩论,并自主上网查找资料、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凭自己的个人经验,慢慢体验读书为文时用词的准确性。
  二、倡导生生对话,弘扬批判性精神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就会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想。”由此可见,教学中,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性的就学习内容进行“对话”,互相借鉴、互相学习,那么,自己原有的旧知识就会被他人的新视点所点击、激发,又各自生成自己全新的认知体系,又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鲜明个性色彩来。相信,大家在这种辩论、批判、交流中,课堂氛围反而会越来越活泼热烈、学生的批判精神也会在这种不经意中逐步养成。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祁黄羊》一文伊始,我让学生自主质疑、相互问答、共同解决生成的问题。在阅读的第一个层次,有学生提出:①祁黄羊是什么人?②祁黄羊推选了哪些人做中军尉?③他们有什么才能?这些问题很简单,同位之间、小组内部都能解决了。我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所蕴含的深层道理就看清了,如立刻就有学生提出:“祁黄羊推荐人才的经过怎样?祁黄羊和秦穆公的对话,哪一次最能使你感动?秦穆公为什么说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们在这些问题的相互质疑、相互辩论中,思想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三、促进心灵对话,挖掘情感性资源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这不仅因为语文本身就浸润着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精神,更因为语文学科所独特的“文”性之所在,母语文化,人文情怀,文道合一。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中不但要重视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精神风貌,还要着重学习者通过学习“内化”情感、精神,达成一种自我的“心灵对话”。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真正达到一种情感的内化,达成一种“自我对话”的状态。
  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一家外出度假,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中,小萨沙在父母亲的影响下,也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文本本身是一件极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深刻的道理,即有这样的价值观念——“不甘于做弱小者”。同时,文章有暗示我们要“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是站在生命的高度来立意的。一位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以“我”为主线,引领学生通过悟读、圈画、练说,让学生在“说”中自省自己的行为,达到与“心灵对话”的教学效果。如在引导学生研读了写萨沙的精神世界(第七、八两小节)后,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说说在把雨衣给了蔷薇后,当时萨沙的心里会怎么想?怎么说呢?接着,我又让学生再次回读全文重新回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在这个环节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你想对萨沙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最后,我还通过“写”的形式,引导学生以“萨沙,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我们站在主导的角度去平衡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阅读教学的综合功能。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心理学家也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
“先学后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种“高效率”的课堂模式。然而。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也不过是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内容,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文中的散
本文以郁达夫、茅盾、巴金的小说创作为例,认为"五四"文化高潮过后,鲁迅式纯粹雅化的写作事实上已很难做到。写作者须顾及以青年为主的读者圈的阅读反应,化用读者关注的恋爱小
新课程实施以来,拓展延伸环节的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成了许多教师增添一抹课堂教学亮点的重要途径。课堂拓展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锦上添花,用得不好则画蛇添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拓展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技能、经验阅历、文化视野以及教学理念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细心“把脉”,并对症施治,以期达到阅读教学中拓展的最优化。  脉相之一:流于
近日,环保部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技术规范。其中新增3项指标,收紧2项指标。公众关心的PM2.5和臭氧均纳入其中。若该标准通过,2016年将强制实施。不过,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