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开创两岸经贸关系新时代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C FA的成功签署意义重大,关于ECFA的争议也从商谈初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于这个纯经济概念的协议,无论是大陆还是岛内都不自觉地为其添加政治色彩。其实抛开政治,ECFA单纯的经济利益同样值得两岸中小企业者关注。
  
  2010年6月29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举行的第五次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会谈上签署。ECFA的诞生可谓历程艰难,在谈判之初,尽管两岸专家学者通过共同研究,从理论的角度严谨地论证了ECFA,并得出共同结论,ECFA的签署将给两岸经济带来诸多好处,将促进两岸GDP的增长,总福利的上升,贸易的扩大和就业的增加等。即便排除政治因素,仍有台湾岛内民众对ECFA存疑。担心ECFA会使大陆产品冲击台湾市场,给台湾弱势产业带来竞争压力。经过半年时间的商谈,ECFA终于成功签署,从公布的文本看,台湾从中得到的好处将远多于大陆,台湾最敏感的农业并未对大陆开放,台湾各界因此给与ECFA高度评价,甚至一些反对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ECFA的基础是世贸组织原则,包含了自由贸易协议的一般要素和内容,但是又根据两岸的特殊经济社会现状,有明显的两岸特色。目前的框架协议涵盖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各个方面,其所确立的原则、规定,为今后两岸经济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使两岸产业尽早享受到贸易自由化的好处,ECFA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早期收获”清单,其中大陆将对台湾开放539项产品,这些产品2009年自台进口138.3亿美元,占自台进口总额的16.1%;包括农产品、纺织品、机械、化工、冶金、电子等十类产品,金额比例最高的为化工、冶金和机械;台湾对大陆开放267项产品,2009年自大陆进口28.6亿美元,占台湾自大陆进口总额的10.5%,金额比例最高的为化工、机械和电子。
  
  两岸经贸关系在全球化压力中改变
  
  两岸经贸交往20多年,形成了一路向上的发展曲线。进入新世纪后,两岸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贸关系更是突飞猛进,日益密切。迄今台湾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大陆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2000-2009年两岸贸易总额8022.2亿美元,台湾累计顺差额达5106亿美元,占两岸贸易总额的63.6%。台湾出口市场的40%在大陆。截至2009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0061个,实际利用台资495.4亿美元,大陆是台湾最大投资目的地,占台对外投资70%。2010年5月31日,WTO秘书处完成对台湾审议报告,指出两岸经贸关系在近几年得到明显改善,台湾出口2009年第4季度开始复苏,主要得益于与大陆的贸易。
  但实际上,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本世纪已发生悄然变化。第一,台湾对大陆投资在达到高峰后,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因为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因素,所以我们还无法清晰地判断这一趋势。但是,正如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台湾制造业、IT、IC产业向大陆转移一样,这是大陆经济起飞,要素成本上升后的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开始。第二,台湾对大陆投资无论是项目还是金额,都呈现明显负增长,占大陆外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两岸贸易增长也呈现了下降趋势,台湾对大陆出口增长明显放缓。由于两岸贸易多为中间产品,所以贸易增速的放缓表示了两岸产业合作形态的变化。
  上述两岸经贸关系的变化,因素之一为大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在大陆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道路上,台湾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些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是中国大陆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随着大陆经济的成熟,资源供应开始紧张,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成为必然。大陆产业面临严峻的升级调整压力,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这种压力放大并提前到来。
  未来大陆对外经贸发展可能出现战略性变化:第一,依据大陆要素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大陆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大陆出口将从廉价竞争逐步进入品质竞争;第二,世界工厂的内涵发生变化,受到国家科技创新政策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新兴工业加速发展;第三,拥有贸易属权的一般贸易受到支持,地位逐渐上升,加工贸易优势不断下降。虽然这种变化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但是对两岸目前的经济合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如果不能适时改变,那么危机就会出现。
  
  ECFA是两岸经济关系发生转变的里程碑
  
  ECFA的签署恰逢其时,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时期。将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诞生起就伴随激烈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引入竞争,改变区内利益格局,给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带来压力,但这是发展必经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随着流通障碍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大市场渐趋形成,促使资源配置效益改善,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总福利上升,区域竞争实力扩张。因此我们看到,进入新世纪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成为各类经济体应对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两岸经贸关系走到今天,实现区域合作一体化,拓展区域市场,成为突破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瓶颈的关键。
  ECFA在台湾始终存在争论,除政治因素外,更多地是质疑ECFA开放所带来的冲击和利益再分配。尽管ECFA开放过程是渐进的,并且没有确定时间表,但是不断扩大开放的前景是明确的,在自由化的过程中,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获得发展,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面临挑战。对台湾来说,加入WTO开放要远大于ECFA开放,台湾不仅没有拒绝WTO,而且得到了人世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的利益。实际上,即便没有ECFA,台湾对大陆履行WTO义务(非歧视性待遇)也是必然趋势,台湾对大陆开放市场的压力主要来自WTO义务,而非ECFA。
  目前ECFA仅仅是框架协议,只有原则和宗旨,早期收获也只涉及部分产品和行业,无论是冲击还是收益都是有限的,正如王毅主任所说,未来两岸是否真正能够“建立一个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合作机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两岸在ECFA问题上是慎重的,经过了深入研究和充分的沟通,最终形成了具有“两岸特色”的框架协议,所谓“两岸特色”集中体现在照顾到两岸政治经济社会现状,大陆对台湾充分释放善意。因此ECFA未涉及台湾农产品,大陆也没有坚持要求台湾对大陆立即履行WTO义务,而是着眼于两岸长远经济发展利益,关注提高两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关注两岸人民的长久福祉。
  
  ECFA给两岸经济合作带来机遇
  
  ECFA是综合性的、前瞻性的,涵盖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各个领域,为未来两岸经贸整合设计了全面的制度和规则框架,为两岸继续扩大开放规划了前景和路径。就两岸产业合作而言,ECFA重要意义之一是推动两岸双向 开放,促进两岸资源在真实市场环境下达到有效配置。在全球产业分工条件下,台湾已成为资本净流出地区,2008年资本流出151.58亿美元,流入82.37亿美元,流出几乎是流入的两倍,外资流入仅占GDP的2.1%,低于区域平均水平。多年来台湾一直努力改变这一状况,但成效甚微。2010年WTO秘书处对台湾审议报告认为,台湾吸引外资是有空间的,如果取消对大陆的贸易投资限制,就可以吸引国际潜在投资者,把台湾作为对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的出口中心。ECFA的目标就是通过两岸经济的融合,提高两岸的区域地位,吸引外部资源进入。过去两岸产业合作的思维总是固定在大陆,致使合作空间变窄,ECFA给打破这一僵局提供了可能性。
  大陆是台湾首要投资目的地,占台湾对外投资的70%,但是台湾对台商投资大陆仍然存在很多限制,例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而且对高新技术产业对大陆投资审查程序严格,如晶圆铸造、TFT--LCD面板、封装测试、IC设计等。贸易壁垒扭曲了市场形态,阻碍了两岸经济整合和产业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在ECFA下,这种状态可能逐步改善,使两岸产业可以在更多领域和更深层次分享参与国际分工的成果。
  台湾电电公会2009年对两岸产业竞合优势的实证分析显示,两岸产业合作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大陆在政府支持(政策、资金)、产业配套(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潜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有突出优势,而台湾在技术创新(核心技术、研发、制式产权)、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竞争力)、市场开发(网络、人才)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调查还显示,两岸企业对未来合作绩效预期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布局,第三是品牌知名度提升,第四是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显然,两岸产业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具有合作的潜力和意愿。台湾企业希望继续扩大与大陆的合作,共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开拓国际市场。ECFA为这一前景提供了制度保障,ECFA所确立的宗旨、原则和规则,将保障两岸相互不断扩大开放,经济深入整合有了可预见的前景和发展路径,互补优势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大陆、台湾、香港产业合作是构成大陆“世界工厂”的核心,也是亚洲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三地之间有非常密切的产业合作,已形成区域生产网络,成为“区域工厂”。但是,区域内存在贸易障碍,阻碍区域内货物流动,使区内贸易比例扩张乏力,减缓了区域产业合作的速度。
  目前“区域工厂”生产模式正受到内部劳工价格上升和外部市场需求萎缩的严峻挑战,虽然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出厂价平均只占美国市场销售价格的25%左右,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一般占工厂生产成本的10%-15%,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约占在美国销售价的3%左右,如果中国劳动力价格涨一倍,其在销售价中占比也就是6%。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上升,国际大环境是可以承受的。但这恰恰说明,“区域工厂”模式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劳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空间不断下降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因而更加迫切需要寻求改变传统做法,提高产业竞争力之新途,ECFAt是顺应了这一形势,通过开放内部市场。加速要素流通,提供了调整和改革的契机。ECFA早期收获所涉及产品多为中间品,反映了大陆与台湾“区域工厂”模式的需求,尽管目前享受降税的产品还很有限,但是对应对危机、应对竞争却是非常及时和有效的,如果我们能够顺利推动ECFA后续开放,让更多的产品和行业进入自由化清单,区域内贸易发展将给两岸带来更大的福利。
  目前内地与香港间已有CEPA,如果两岸间实现ECFA,不仅将极大改善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环境,更为大陆、台湾、香港最终形成区域一体化创造了条件,使得大陆、台湾、香港有可能成为东亚最具竞争力的地区。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需要进行听、说、读、写操练和语言信息输入输出实践的学科。而进入高三后,由于距离高考所剩时间有限,复习紧张,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的成绩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在于讲方法讲策略。  认真钻研《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考英语考试说明》,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自始至终占着主导地位。在NMET卷中,完形填
中国的赋役制度多在国家建立之初采取轻薄赋和税制改革,但随着朝代的兴盛,统治者穷兵黩武、奢侈腐化,出现了朝代的不断更替,随之也出现了赋役制度的不断改革。
本研究根据GenBanK发布的核苷酸数据库信息,设计扩增鱼类线粒体COⅢ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黄渤海地区7种重要商品海鱼(光鱼、梭鱼、鲫鱼、舌鳎、扒皮鱼、六线鱼、白姑鱼)的COⅢ全
目前许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单调、课程形式单一、评价制度不规范.这些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不利于大学生整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农村产业、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农产品相对过剩而影响价格走低、流通渠道不畅、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农民负担加重
证明了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Mρ以及由参数型Marcinkiewicz积分Mρ和RBMO(μ)函数生成的交换子Mρb的有界性.在M的核函数满足较强的Hrmander条件下,不仅证明了Mρ从广义Mo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 参与式学习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显得合理有序、动静搭配得当呢?对此我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以感知教材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和创新,使传统意义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对数学问题
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软弱夹层就是一个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采用机动位移法与有限元软件FLAC3D对含软弱夹层的炭质页岩路堑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在不稳定
通过对3个配置不同尺寸隔板的钢筋混凝土分体柱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柱体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隔板尺寸变化对柱体滞回性能、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板尺
本文旨在从动物体内外、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探讨茶硝香酰胺(TNC)对高侵袭和高转移性Lewis肺癌(LLC)细胞系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使用Transwell法观察TNC对LLC细胞侵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