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课程理念基础,把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我将地理案例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摸索出了探究性的课堂,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优化与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加工策略 探究 地理素养
  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其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素质和潜力得以开发和发展。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求高中学生拥有严谨的逻辑和清楚的层次,综合运用原理、方法论证和探讨事物,在探讨的过程中表现出创新的意图,体现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和加工
  教学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
  1.案例“情境化”的选择
  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
  2.案例“探究性”的选择
  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内容丰富、相对完整的地理教学案例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
  3.案例“针对性”的选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教学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对案例稍做加工,去除冗余繁杂的无效信息,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4.案例“吸引性”的选择
  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了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二、“案例自主探究”教学
  1.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愉悦氛围
  首先,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地学习,才能在师生互敬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愉快地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自然幽默。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的特点,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动”。
  2.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
  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
  3.提供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
  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讲解、自主小结、自主评价。
  4.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操作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迁移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
  5.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主动性
  独立探索后,有些知识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时,须进行合作学习,使人人都独立思考,人人都发表意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独立学习有自读、自思、自结等形式,合作学习有互学、互查、互议、互评等方法,又有同桌、小组、全班等合作方式。组成学习小组的成员最好能素質互补、心理相通,这样有利于对外竞争、对内协作。
其他文献
“课例研究”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授课教师根据评价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利用评价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行为,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最终通过教师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促成教学行为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实际上就是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所做的一系列反思的研讨活动。一是以学校发展为本,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初中语文互动式阅读教学,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使教学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维互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互动模式 阅读教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
期刊
摘 要: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就不能脱离实际,语文学习也不例外。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已经脱离了生活,失去了她的魅力。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语文。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可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 思考 教学 生
期刊
摘 要:语文课进行审美教育的领域是非常宽阔的,不应只是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单纯知识的训练,还应增加审美教育的成分,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受到一定的审美教育和熏陶。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尤其是课改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语文教材中发掘一些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内容去陶冶青少年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审美教育呢?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语文课堂 营造氛围 激趣生情 焕发活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
期刊
摘 要: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最好的动力源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地、高效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构建好一个快乐的课堂。  关键词:课改 语文 快乐  课程改革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席卷全国,而作为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必须鲜活。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关键,在启发式教学课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上看,课堂提问环节却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严重影响着课堂提问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提问的意义,精准地掌握提问存在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误区 对策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地采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智力水平,思维方法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分层教学能够激发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本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本文将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在同一个班级中,即使学生的年龄相似,但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智力水平不同,因此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改革以来,课程目标都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决定的。语文属于人文素质教学,在众多科目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属于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人文科学,学习语文不仅能给学生以新的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智力,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思想情感的培养、人生价值的选择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其中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师生沟通交流的一座桥梁,它贯穿着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小学
期刊
一、巧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设计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