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诺奖得主关于“边际效用”的谬误:穷人的一块钱和富人的一块钱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会简单的认为“同样是一块钱,对富人不重要,而对穷人来说更重要”,这样的观点很流行,而且一般情况即便有人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如果没有一定经济学功底的话,还很难给出有力的解释和反驳。
  其实不光是一般人会相信这个谬误,就连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戴蒙德认为,边际效用递减是个常识性概念,即额外1美元给高收入者带来的满意度相较于低收入人群要低很多。给一个年收入2万美元的家庭额外增加1000美元收入,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变化。但给一个年赚百万的人额外1000美元,他不怎么会看在眼里。
  支持他这个观点的还有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虽然两位都是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但犯的错误却都很低级。
  因为即便是按照传统经济学中关于“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解释,这个理论所指的“效用”也只能是对同一个人来说的,两个不同的人之间的“效用”无法进行比较。
  “边际效用”是一个关于第一、第二、第三的序数范畴,而不是基数范畴,既没有任何关于“效用”的单位,也无法进行加总或者比较。
  也就是说,同样是1000美元,我们无法知道它对年赚百万的富人的“效用”,是否就一定少于年赚 2万美元的人的“效用”。
  我们可以知道的是,1000美元在富人那里占比更低,而在穷人那里占比更高。
  但我们无法得知的是,不同的人对这1000美元收入的评价,更无法对这个评价进行比较。传统经济学对“边际效用递减原理”的解释是,你从某物品中得到的享受随着对该物品消费的增多而下降。
  也就是,你拥有的物品越多,这个物品就对你越不重要。
  虽然传统经济学也会强调不能在人际间进行效用的比较,但直观上看,这个传统的解释的确很容易产生误导。
  特别是在穷人和富人之间,都是对拥有的“钱”的数量来比较,就更容易得出错误推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观点正是基于这样的错误推理得出的。
  穷人的一块钱和富人的一块钱,虽然是看上去都是一块钱,但不能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
  因为一块钱的作用和价值判断是很主观的,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无法进行比较。
  一块钱也许很有迷惑性,不容区分清楚,如果换成一瓶水的话则相对容易理解。因为这一瓶水背后的目的和价值,因人而异,无法比较。
  从“目的—手段”的分析框架出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问题所在。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一元钱背后的主人,他用这一块钱来做什么。
  也就是说,除非这一块钱的主人把这一块钱花出去了,否则我们永远无法事先知道,这一块钱作为“手段”,它对应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无从判断它的价值。
  这一块钱,如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也许对于富人和穷人来说,可能买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比如都可以买到一支圆珠笔或者一瓶矿泉水。
  然而实际上更常见的情况是,这一块钱很可能只是某一笔交易的一部分,比如可能是一顿早餐、一次网购、一笔信用卡账单,或者是一筆投资中的一块钱。
  一块钱对富人来说不重要吗?不在具体场景下讨论,好像是这样。
  但当我们在真实场景下来讨论的时候,即便是对一个百万富翁来说,吃一顿早餐他少付一块钱,餐馆老板不会同意;少一块钱,网购支付就无法完成;信用卡少还一块钱,就会影响征信;投资中少一块钱,可能就无法谈成。
  在2019年,一个医保局专家的砍价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堪称是医保局专家的一次“灵魂砍价”片段,经过5轮砍价,将一款治疗糖尿病的新药从5.62元砍到了4.36元,砍价砍下来1.26元。
  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场景,这1.26元看上去并不算多,但只有放到具体的真实场景中分析,当事人才会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
  所以当我们在一个真实场景中讨论的时候,一块钱对富人和穷人来说,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重要性。
  但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他们把自己的一块钱花出去之前,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到底是准备用来干什么。到底是吃早餐、购物,还是还信用卡,或者是用来投资,我们都不得而知。
  一块钱如此,十块钱、一百块钱,十万、百万,在逻辑上都是如此。
  我们既无法得知这些钱背后的具体场景,也不是钱的主人,无法得知这笔钱的具体目的,所以这笔钱的重要性只能交由它的产权人自己判断。这既符合伦理上的正义,也符合经济上的效率。
  而彼得·戴蒙德基于错误的认识得出了错误的政策理解:“这对于经济政策的含义是,我们不该关心政策对富人收入的影响。让富人变得穷一点的政策,只会影响到极少数人,并且几乎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因为他们仍然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
  很显然,这样的政策意见,既缺乏伦理上的正义支持,也会导致经济效率的低下,富人会因此受损,但穷人并不会因此而受益。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后,石先生做了整整15年的电视节目编导。年近四十,职业倦怠加上行业衰退,石先生任性地选择了离职。本打算年后寻找工作,但因为这次新冠疫情,石先生已经快半年没有工作了。他之前工作积累了100万元存款和2套房产,其中在市郊有一套市值约300万元的房子,房贷已结清;另一套还在还款,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9折4.41%,每月需要还贷6500元,仍需还15年。因为持续半年没有收入,石先生感受到来自房贷的
期刊
紐约苏富比近日推出的史蒂芬·琼肯玉器专场,主打拍品玉马首以74.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0万)成交。这件年代估计在汉至六朝的玉马首,高9.7厘米,多次展览出版。史蒂芬·琼肯三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艺术收藏家之一。他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始于1930年代,到1950-1960年代达到巅峰,其收藏体系非常庞大,高古明清皆成系列,瓷器、玉器、青铜、书画、造像无所不包,高峰期藏品曾多达两千余件。琼肯入手的
期刊
关于书法赝品,启功先生曾经用一句话形容:“写得好的是假的,写得不好的是真的!”  一句玩笑话,谦虚却也让人感觉无奈,这就是书法艺术市场的现实。历史上从来都不缺以假乱真的书法临摹高手,诸如米芾、钟会,每个朝代总能留下高明的书法赝品,不仅功夫一流,细节完美,甚至堪称妙品。  这些作假的故事甚至流传至今,成为书法史上津津有味的谈资。只不过当繁荣的经济市场来临,这样的故事就变味儿了。  尤其是从90年代艺
期刊
4.9%  前三季度GDP由负转正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数据一出,中国被全世界羡慕:“与其他大多数大型经济体正进行的极其脆弱的复苏(进程)相比,(中国的表现)更为出色。” 1.7%  9月份CPI重回1时代  
期刊
热衷理财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没错,这句话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说的,它被沿用至今,用作金融投资的重要法则。  本期我们策划的封面报道,是大家一起品读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看能否找出有价值的理财启示。  做理财,我觉得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简单地听别人介绍什么理财产品好,然后购买,并没有自己的主张。第二个层次呢?高财商的理财达人会兼听他人的建议,在知道该买
期刊
前不久,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和罗伯特·威尔逊因“改进了拍卖理论和创造了新的拍卖形式”获奖。同时,这两位教授将分享1000万克朗的奖金,折合人民币近800万元。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诺奖组委会始终联系不上得奖者之一的米尔格罗姆,他的邻居,同为诺奖得主的威尔逊不得不半夜跑到他家门前按响门铃,这也让两人喜提了“诺贝尔奖得主被邻居告知自己获奖
期刊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经济学家,也就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泰勒,他很厉害,不仅凭借在行为金融学上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还把这个理论应用在自己建立的基金公司上,公司从成立至今19年,投资回报率高达832.44%,连续5年得到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晨星(Morningstar)的五星评级。  他是怎么做到的?总结起来有三大方法。一、用行为投资策略挖掘投资良机  这得先从泰勒的研究说起:60年代
期刊
一  麻省理工有对夫妻,再加上他们的一位同事,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奔走于18个国家,发现了一个现象: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气,穷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  就因为这个发现,他们仨夺得了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简述为以下几方面。  1、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比如,非洲有些农民,世界各种机构给他们资助,想让他们成为有产者,从贫困状态中走出来。  但他们拿到
期刊
哈佛大学教授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Bengt Holmstrom因为“契约理论”,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2016年的经济学诺奖颁给两位研究“契约理论”的经济学大师?  “契约理论”?这可能听起来没那么令人兴奋,但这一理论是经济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对于理解现代经济至关重要。  看起来,契约理论无非是研究保险索赔、薪资、财产权这些微观领域的问题,没什么兴奋的。可
期刊
2017年10月9日,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成为第四位因研究决策的认知和行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  尽管号称要“用非理性的方式”把巨额奖金花光,但实际上,这位一辈子研究人类非理性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家始终信奉“理性消费”。为此,他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帮助人们通过自我控制,实现理性决策。一、什么是“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指的是人们对不同类别资源的收支记录。资源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