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歧视视角的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劳动力得到的充足解放。但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男女性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的待遇差距。尽管法律上男女无疑是平等的,但是在劳动力市场上,仍存在着歧视女性劳动者的现象,女性劳动者无法得到和男性劳动一样的待遇,在男性和女性具备同等能力水平的前提下,企业在员工招聘、工资待遇和升迁机会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文件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为何女性收到歧视,并对此做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性别歧视;人力资本投资
  一、歧视的概念
  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配戏等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
  男女平等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在企业工资的设定机制方面政府的管制能力越来越弱,企业在工资制定上具有越来越大的自主权。出于对女性劳动力雇用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较考虑,在男性和女性具备同等能力水平的前提下,企业在员工招聘、工资待遇和升迁机会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男女同工不同酬,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具体体现在:
  一)我国国民素质普遍提高,但女性更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依据2012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统计的“按行业、性别分的全国就业者接受的教育程度构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男性劳动力学历水平集中在“初中”,而女性劳动力学历水平集中在“高中”,明显高于男性。同时女性劳动力为“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水平的分别占全部女性劳动力的21.8%和10.3%,均高于男性劳动力同学历水平的比例。因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女性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最直接的结果——女性劳动力学历比男性更高,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尤其是具有数学、科学等领域文凭的女性,在就业市场中获得和男性等同的竞争力。
  二)性别工资差异逐渐加大,女性难以进入高收入行业。目前在国家鼓励生育全面放宽二胎政策,多个省份出台延长女性产假政策的背景下,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情况和工资待遇更加严峻。依据最新《中国统计年鉴》[1],本文查询了个行业收入,对比出收入最高的五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计算机软件业、科技勘探业、电力燃气和水产业以及采矿业,收入最低的五个行业则是教育业、批发零售、居民服务、制造业和水利、水环设施业。2003年至2011年九间,虽然女性就业比例仍然低于男性,但在这些行业中都有缓慢递增的趋势;同时可以明显看出女性就业较为集中于收入最低的五个行业,而收入最高的五个行业女性的平均占比仅为0.332。
  三、针对现状的改变
  性别歧视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益,更是关系到男女平等、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和谐,因此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基本可以验证本文的假设,即女性提高受教育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受歧视程度。在本部分着重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现在思考为什么女性提高受教育程度可以降低自身所受的歧视呢?本文认为有以下幾个原因:
  一)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水平。相对于低学历的女性,高学历女性由于能力相对更强,进而在劳动力市场上议价能力也就更强,因而在就业时能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受歧视的程度较低。
  二)女性提高受教育程度,可以从事更多地脑力劳动,这样就将女性本身的体力缺陷完美避开。因此提高受教育水平和自身素质是女性为了克服先天生理弱势的一个有效办法。
  三)根据统计性别歧视理论,受教育程度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在对雇员的选择中,由于高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能力,所以雇主更倾向于选择高学历的雇员,从而降低了对高学历女性的歧视程度。
  四、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市场中对性别歧视的现象是存在的,女性更注重于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为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失衡,国家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减少劳动力性别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减少性别歧视。
  二)对于各企业而言,转变企业的用人观念更加重要。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还应当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坚持男女就业平等、同工同酬,起到良好的就业市场导向作。
  三)从本文研究的结果来看,女性自身可以通过提高受教育来降低性别歧视,因此从个人角度来讲,女性群体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尽量接受更多的教育也是女性自身抵御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播音节目当中,主持人就是一个栏目的核心,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决定了这档节目的优劣性和收听率。因此,要想打造一档有优秀的节目,必须提升主持人的语言控制能力,增强节目效果和氛围;必须提升主持人的应变能力,保证节目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本文根据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制定了相关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语言控制;应变能力  广播节目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主持人来
期刊
摘要:国际金融环境稳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其不断变动,会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而本文中,笔者从出口贸易角度出发,试析国际金融环境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望对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国际金融;出口贸易;影响  引言  纵观二十世纪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不难看出,当国际金融环境稳定之时,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金融环境出现变化,则也会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
期刊
摘要:在我国古代刑法发展史上,刑法经历了一场刑罚由残暴走向人性化的变革,刑法的作用也从一开始的统治工具进化为防范犯罪的预防理论。纵观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刑罚的严厉程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低,刑罚就会越严厉;反之,刑法就越宽和,就会带有人性的色彩。本文通过我国古代人性化刑法的变迁来展示社会的发展会引导刑法走向人性化。  关键词:古代;人性;刑法  一、我国古代
期刊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产业业态已然发生变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而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输出一直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这就需要职业院校从失业工人、新生态农民及退伍军人培养技能人才。学员的差异化,需要我们变革培养方式,寻找一个新型教学模式。而高职扩招即是政解决结构性失业也是高职教育对教学规模、质量的提升,从而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技能人才;新型教学模式;扩招
期刊
摘要:近年来,“政务微博”、“网络问政”兴起无不体现着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网络信息的关注。但是,由于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其中不乏大量负面舆论,这些负面舆论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对政府形象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挑战,网络舆情的及时应对和正确处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时代,政府只有不断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才能提升政府公信力,使政府形象得以优化。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应对;政府形象建设  
期刊
摘要:服务创新创业,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赋予新闻媒体的时代责任。近年来,网络媒体开展了创新创业服务的有益实践,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难点与不足。文章通过分析工作实践,探索创新创业服务与信息精准化传播的结合之道。  关键词:网络媒体;创新创业;信息服务  一、网络媒体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的实践  为深入总结网信战线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进一步探索
期刊
摘要:农村地区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之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已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而经济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则成为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情,文章将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统计工作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阻碍其发展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目的旨在提升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统计;农村;建议  引言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有效开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是国际间的交易活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环境壁垒则是国际贸易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引导贸易健康化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文章将对环境壁垒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所述,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些许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壁垒;影响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范围不断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然而,快速的增长,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在社会文化中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群众文化。顾名思义群众文化是依托社会以及政府共组成了一种公共性质的文化,是我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群众文化其本身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功能,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每天晚上就针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开展相关探究。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价值;社会功能;文化探究  基于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国画的发展也是有着很长的历史。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笔墨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各种表现形式来研究国画的创作。首先分析中国笔墨文化是什么,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通过分析这些,得出相关的结论和论述。之后在论述中国笔墨文化是怎样再国画创作中应用的。最后再分析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对于中国国画和中国国画创作风格和发展历程的各方面影响。本文通过这些分析来综合得出,国画创作中,中国笔墨文化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