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久以来数学学科一直给人抽象度高、逻辑性强的特点,数学也常常被学生视作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探讨如何通过数学故事来改善现有的数学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学科重难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故事 教学形式 人文性
  一、课伊始,趣已生
  笔者在教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时,有学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捆小棒的时候为什么不是16根小棒捆成一捆,而是10根小棒捆成一捆呢?”那时,我给出的回答略显生硬:“这些问题都起源于我们的计数方式——十进制。”但是“十进制”是高度成人化的语言,如何让六七岁的学生理解“十进制”的本质含义呢?
  数学知识的获得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数学知识的内部逻辑结构所决定,即可以根据之前的知识推理得出;第二类知识为约定俗成类,我们需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很明显,在《认识11~20的各数》中,为什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属于第二类问题。“十进制”是历史的选择,我便采用了讲述历史最常见的方法——讲故事。
  片段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聪明的老二》,很久以前,有俩兄弟以打猎为生……
  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故事形式讲述十进制数学思想的来源,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十进制计数方式的原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将数学思想融入故事中,为学生进行新的数学学习搭建了平台。
  二、课进行,趣已浓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素材,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加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加法,会利用分与合的思想来计算加法。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在进入小学前已经接触过加法,有些学生甚至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5以内的加法》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点新鲜感都没有的“旧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用何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似乎天生对儿童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从儿童的喜好上来说,他们不仅喜欢听故事,也愿意自己来讲故事。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6周岁以后就具备了完整表述的能力,也就是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即有能力根据图意来讲数学故事。
  所以,在设计《5以内加法》的教学时,我采用了学生根据图意讲故事法:
  教师出示情境动图。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讲一个数学故事吗?
  生1: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还有小朋友想来讲故事吗?
  生2: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后来又来了2个小朋友,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加起来有5个小朋友。
  ……
  师:刚刚我们是用文字来讲数学故事,这个数学故事我们还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我们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又来了2个小朋友就用数字“2”来表示,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就5个人,在数学中有个符号表示加起来,那就是加号。
  完整地出示“3+2=5”,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齐读算式。
  师:我们能看着数学算式“3+2=5”再来说一说故事吗?
  生看数学算式,复述故事。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故事,“故事”和“儿童”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通过课堂实践,笔者发现让学生根据图意讲数学故事的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习加法的热情也因此被点燃。原来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生怕错过了讲故事的机会,目光没有离开过教师;发言的同学边讲故事脸上边露出满足的笑容……这些都是以往的课堂中不曾看见的。
  三、课结束,趣延续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是“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已浓”,而且还要“课结束,趣延续”。用数学故事作为数学课的结尾,不仅可以深化拓展所学内容,更能增加数学的人文性。钱学森说过:“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面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它的柔性面。
  教师们会发现,苏教版教材最后安排了不少“你知道吗”环节。仅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为例,共出现了5次“你知道吗”。从内容上分析,这5次“你知道吗”均和数学史有关。据不完全调查,教师们一般就是照本宣科地读一读,或者让学生下课自学。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你知道吗”就沦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将“情感与态度”列为课程目标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中的人文积淀具体表现为: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充分利用“你知道吗”是达成课程目标和丰富学生文化积淀的方法之一。如何才能上好“你知道吗”,我认为主要形式就是讲故事。试举一例如下:
  师: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中国使用的货币是人民币,在美国使用的货币是美元,大家知道这些货币是如何出现的吗?
  生:不知道!
  师: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牧民,他想用1只山羊和隔壁的农户换一袋大米,可隔壁的农户却说:“我不需要山羊,我想要几条鱼,山那边的老王想要山羊,你可以用山羊和他换了鱼再来和我换大米。”于是牧民牵着山羊翻过山头来到了老王家,谁知老王告诉牧民:“我不要山羊,我要几个装东西的竹篓,你可以去山东面的老李家换几个竹篓再来找我换鱼。”于是牧民就又牵了山羊去找老李,将山羊换成了鱼篓,之后他又赶到老王家换到了鱼,最后到农户家换到了大米。
  师:大家觉得牧民用羊换米的过程麻烦吗?
  生:麻烦!
  师:那我们现在需要一些大米,我们会怎么做?
  生1:我们可以用钱去超市买。
  师:古人也发现这种用物品来交换物品的方式很麻烦,后来他们用贝壳、鸟类羽毛、金银等物品进行物品的买卖。由于金银等金属具有不易磨损、方便携带等优势,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古代的货币。在不同的朝代,这些金属被铸造成不同的样式,如先秦刀币、秦半两、西汉五铢钱、咸丰大钱等……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领路人,用数学故事除了能帮教师达成教学目标,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数学探索。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故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之一。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可以将数学故事巧妙地融入数学课的某个环节中,以达到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手段,其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写作非常苦恼。小学英语教师对于写作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写作不够重视,写作内容局限于课本素材,缺乏高效的写作教学方法等。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面对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正确的写作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
期刊
【摘要】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有助于学生巩固、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新形式 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它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巩固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里,我常常思考:数学的本质在哪里?数学的灵魂在何处?数学教育究竟应该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人人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解题,更要将数学思想渗透在教学中,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标,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应只有训练,只重形式,应该追溯它的本源,应当抓住它的灵魂,应该让数学思想在课堂上闪光。  教学片段一:先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课程目标就应该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杨再隋教授也曾就语文课堂作过精辟论述,他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书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使命
期刊
【摘要】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就是跨越时空与智者对话。在小学开展经典诵读,对学生个人品格的养成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试图对小学经典诵读研究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经典诵读 策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根,而经典则是连接昨天与今天的纽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经典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很多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经典原创绘本《团圆》阅读指导课为例,阐明阅读课堂要打破传统,建构多元价值观。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明晰体会情感主线、引导建立多元价值观三方面,激发学生乐于思考、乐于交流,达到情感共鸣,尤其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和引导正确、多元的价值观。  【关键词】 低年级 绘本阅读 多元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
期刊
【摘 要】《三角形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的特点和高的认识,为后续平面图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沟通 揭示 凸显 促进  《三角形的认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的特点和高的认识,为后续平面图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笔者在教学
期刊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创办于1992年,学校以“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具个性地发展”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有智慧、有信念的新生活教育特色学校。办学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书香校园”“首批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江苏省阅读领航学校”“南通市十佳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一所学校的特色,一定是根植于大多数教师与学生思想之中的东西,对全校师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走
期刊
作为对语文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新课标中首次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观五年来的语文教学研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仍然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端来回摆动,始终没能做到两者的平衡。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如期而至,我们基于语文本体论意义,以“言值”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把“高言值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并通过“言值观”教学策划,在实践层面开发语
期刊
拜读了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我深受启迪。这本书是佐藤学教授《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姊妹篇。《学校的挑战》阐明了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哲学,而《教师的挑战》则记录了教室中的一件件小事,聚焦一个个普通的教师,为我们展示了课堂的日常风景。  在《教师的挑战》中,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的责任是要实现所有学生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只有促进学生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