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正处于世界风险社会之中,聚焦于农村地区,囿于制度建设滞后和资源禀赋薄弱,农村居民往往处于风险分配的弱势境地,致使其摆脱风险场的能力较弱,从而放大其风险感知.文章基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视角,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LS和PSM模型,比较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和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养老保险和人情消费均能显著降低农村居民的风险感知,但人情消费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大于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政府信任在基本养老保险与风险感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熟人信
【机 构】
: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社会保障调节农村收入分配差距效果测评及其政策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7ASH00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世界风险社会之中,聚焦于农村地区,囿于制度建设滞后和资源禀赋薄弱,农村居民往往处于风险分配的弱势境地,致使其摆脱风险场的能力较弱,从而放大其风险感知.文章基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视角,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LS和PSM模型,比较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和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养老保险和人情消费均能显著降低农村居民的风险感知,但人情消费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大于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政府信任在基本养老保险与风险感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熟人信任在人情消费与风险感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理引导人情消费活动,注重培育政府信任,着力提升熟人信任,从而降低农村居民风险感知.
其他文献
变文是我国失传已久的一种通俗文学体裁,自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被发现以来,就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对整个变文研究的情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我们侧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十年的变文定名、分类、综合研究和整理刊布情况做简要的梳理;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包括全集不全、校注颇有疏失、早期成果尚待采纳等方面;并对进一步的整理研究作了展望,期待推出一部集大成而且图文对照的真正的敦煌变文全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的观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丰富实践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根源.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战略布局观、人民中心观、创新驱动观、融合发展观、核心技术突破观、安全发展观、依法治网观、综合治理体系观、网络意识形态观、网信人才观、合作共赢观、政治保证观.其理论品质凸显为高屋建瓴的理论思维、遵循规律的发展思维、哲理厚重的辩证思维;其总体性特征为实践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绿色治理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保障,不仅关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大国责任的体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是一条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复兴之路,也是一条不断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破解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难题的绿色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之路.这一进程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朴素绿色治理理念的孕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绿色治理实践的奋力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绿色治理实践的稳步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绿色治理的全面深化阶段.中国共产党百年绿色治理进程是党领导国家和人民不断推动生态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叙述屈原遭受放逐,彷徨于山泽陵陆,见楚国先王宗庙及公卿祠堂,其中描绘宇宙天地和历史兴亡的壁画,激发诗人题诗于上,抒发悲愤。这些题写在不同壁画上的诗句,经过后人的编辑解释,形成了一个次序混乱,难以理解的文本。后人对王逸的叙事或认同,或质疑,但正是其中包含的汉代历史语境及文化观念,将《楚辞》塑造为伟大的经典,也为中国诗画关系的开启提供了历史文化根据。当代学术研究应当重视古代整理、阐释、建构经典的文化传统。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内循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市民化视角估计城镇医疗保险对农业转移人口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医疗保险体系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该结论在考虑自选择与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市民化意愿的提升是城镇医疗保险影响消费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地,文章发现医疗保险依托自身保障属性有利于缓解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异域社会时遭遇的健康风险;同时基于居住证制度,医疗保险可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进而推动农
从光武帝、明帝到章帝,东汉统治者主导了一场绵延数代的礼乐改革。这场改革深受谶纬思想影响,其目的是重建礼乐秩序。在此过程中,东汉儒者采用“依准旧典,杂以《五经》谶记之文”的办法制作新的汉礼。于是,在《五经》以外,谶纬中关于礼乐法度、秩序的内容,也成为当时礼乐改革的依据。这场改革塑造出了礼法乐制的秩序感,成为时代精神中最受尊崇的部分,并最终被表现于文学作品之中。班固等东汉文人在赋作中将锐意于礼乐改革的明帝塑造为一代圣皇,将“永平之际”这段历史凝结为经典的书写对象;同时发展了歌颂法度或秩序的箴、铭等文体。这一时
别集编撰不仅体现编者的编次观念,更涉及文体命名、文体分类,以及文体排序,蕴含丰富的文体信息。通过唐写本与传世本的比对,可知部分传世唐人别集仍然保存了唐本旧貌。初盛唐别集中以类编次是较为常见的诗歌编集方式。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对于诗歌的二级编次较为混乱,尚未区分古律,更毋论理论性、谱系性的诗体编次。元和以来,古律分流的观念在编集中得以体现,元白二人在书信、集序、编集中反复提及这种以体编次的编撰方式。这与自编文集最能体现作者的诗体观念、便于表达政治诉求相关。别集编撰体例在中唐产生新变,自编文集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唐代重视文人别集征藏,形成国家庋藏制度。《旧志》存录初唐文人别集一百零九种,笔者所考盛唐以后文集十余种,是不同时期国家征藏当朝文集的明证。由此产生的文学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征藏,一些文集被先后多次编纂从而形成不同版本。二是《新志》著录唐人别集问题。对于初唐文集,《新志》并非直接据《旧志》或《旧传》转录,而是分层次加以甄别。盛唐以后文集,因《旧传》或载或否,或无传,《新志》所依据的史料除《旧传》外主要是《崇文总目》及别集序文。三是在国家庋藏制度之下,“奉敕”所撰集序文的读者被预设为皇帝,其实质是臣子与帝王之
2019年12月28—29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纪念游国恩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及韩国的三十四所高校、科研单位及出版机构的五十余名学者齐聚燕园,追思游国恩先生,并就游先生在楚辞学、中国文学史写作等方面的伟大学术成就,以及游先生曾经深耕的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讨论。
山西省阳城县马寨村成汤庙发现的《敕存汤王行庙之记》,刊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该碑对研究北宋汤王庙宇的神灵崇拜、庙貌布局及演艺活动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碑记赞辞中“南楼化废,龟头舞亭”的描述,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北宋初年修建舞亭的资料,它不仅将北宋修建舞亭的时间提前了半个世纪,而且填补了唐宋之间、宋金之间剧场史的空白。与其他北宋舞亭碑刻的不同之处在于,碑记中“龟头舞亭”的记述,进一步证实了金代舞庭山花向前的建筑形制是从宋代舞亭的建筑形制承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