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怪阴离的南方C城在这个初春的鸟语花香中奇怪招展,宛如爱丽丝梦境里出现的那些奇装异束的扑克牌士兵,燃着闪闪发光鳞片似的破碎诗歌章节。来自北方牧场的青涩小伙裹着一层薄薄的石蜡羊毛毯子,在南斯拉夫远洋货轮上回望北非阿拉伯丹吉尔寒冷的晨港,不远处便是轻纱般若隐若现的直布罗陀海峡。或者他又徜徉起了墨西哥夜晚的那些生猛大麻,神秘女子腋窝里的温暖肌肤,山雀跳过雨季的枝头,自己又回溯到彷徨在山野废弃教堂里的那个孤独身影,几个廉价管风琴记录下的音符小段……无论如何地在现实里喜悦挣扎,聆听美国独立乐队A whisper in the n01se间接得到的就是这些意象,恰如阅读一部自动写作而成的公路式发狂小说,在激动混乱的蓝眼睛下面,深藏着故乡窗外一棵雪松的平静禅意。来自明利苏达的哈斯卡小镇——哦,一个人口仅365的蛮荒小镇,每一天就象每一个人般的可爱——的乐队灵魂人物West Dylan Thordson,成长于连绵起伏的农场和丘陵地带清淡剪影外的一间小屋,十七八岁的青年时光他干脆移居到镇上一所废弃的初级学校的音乐室(小男孩时期他在那儿念过书),创作从童年时光便开始在大脑里潜移默化的歌谣——不如说他在创作一些深邃的诗歌,围拢在夏令营篝火旁的幽灵和弦——深夜往往孤单不安的在空旷大厅里闲荡,我不知道他有没有遇见吸血鬼干尸或者别的什么。黑暗,戏剧性的寂寞感官世界传达着长时间的喜怒无常的呓语,大气的旋律,秋叶般瑟瑟发抖的节奏,正是A whisper in the noise独特的声音世界,一个顽皮的阴谋,连同那个爱煞了的乐队名字,“盛开在噪音花瓣里的窃窃私语”,就像每天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南方温湿多变性格里挫折出的一种很不景气的形象,惟有MP3中的乐音打磨着清澈见底的疏离情绪。我多么渴望能象一个天使那样哭泣,用心去爱着看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喜悦或者疯狂的孤魂——这话可不是我说的,Just like the whisper……
Sonja Larson女性感性的Vocal送来一把巴赫赋格曲式深思熟虑的小提琴,也许还带着世上最优雅动人的器乐团体Dirty Three小提琴伴奏的温和体温;Rachel Drehmann的法国号裹着万圣节糖果浓烈的歌特气息,宛如伦敦街头黑雨衣行人的Cool Jazz浪漫:Andrew Broste隐隐作痛的Bassline便是另外一粒Bad Seed,粗简的烘托出甜蜜和忧伤,和钢琴键盘孪生着双子星似的兄弟情谊;Nicholas Conner整洁的鼓点与合成器弥漫着post-rock,new age,lo-fi indie混合而出的蓝色香草味;West Dylan Thordson寥寥几个美好得如同初恋与乡愁的钢琴和弦,Bob Dylan一样真挚明净的嗓音会象小孩子的触手抚摸而过你的心灵,时而浮现Pink Floyd超现实主义歌剧的狂乱迷失(我想把那种唱法形容为“蒙着手套唱歌”)——作为一个坦言把Bob Dylan和Roger Waters视为昔日偶像的人,这些都再正常不过了——A whisper in the noise仿佛陌生海洋刮来的陌生的风,有着无可复制的精致细节,不单单是indie,post--rock,acid,psychedelic,ambient,electronic-jazz,他们就是你全部想要表达的东西。2003年由传奇制作人Steve Albini监制的首张专辑《Through the ldes of March》封面那张由黑管凝视过去的扭曲油画使人身陷奇想(这种声音/画面美学也许和Thordson早年经历有所关联吧)——当06年心浮气躁的秋天第一次听到他们声音(03年专辑)却并没能立刻迷恋上,直到深冬的寒冷僵直了思绪,缓慢了血管,2006的大碟《As the Bluebird Sings》才令我回顾起屋外惨淡气候下丝丝阳光的清新悦人,所以不好意思在这里长篇大论这个debut了,虽然的确也非常出色——很快A whisper in the noise获得了到欧洲巡演的机会,就象来自马萨诸塞乡下的老杰克,磕着砰砰的“Beat,Beat,Beat”步伐,踏上了心驰神往多年的欧洲之旅(多少有点West Dylan Thordson与凯鲁亚克的狗屁胡乱联系)。处女秀《Through the Ides of March》在独立乐界的极大关注下,立刻为A whisper in the noise赢得了与名声大噪的art-rock团体slgu r R 6 s和Mogwai同赴英国巡演的机遇,感染力强烈的Live现场甚至使其在全欧洲的“All Tomorrow’s Parties”音乐节上崭露头角。行事低调的乐队成员并未被突如其来的荣誉压倒不前,成为昙花一现的泡影,然而继续一如既往地延续着West Dylan Thordson等人在音乐创作上的野心,2006年春天于Transdreamer厂牌发行的第二张专辑《As the Bluebird Sings》更是拓宽了在实验噪音上探索的深度,融合进大量呼之欲出的弦乐段落,开创于Pink Floyd迷墙时代后又贯穿于冰岛后摇体系的层层叠叠演进的空灵旋律编配,舒缓而略携有乡间田野未泯童真的钢琴,在4AD低调唯美主义哲学熏陶下打造出的星星点点的白噪颗粒,浮于幽暗不已媚惑人心的器乐氛围之外,恰似空无船桅的蔚蓝色阴袤海面上燃起的洁白浪点。以Dylan歌名“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作为暧昧不明的封面主题(同样收录有一首Thordson版本的改编翻唱),引导Whisper们第二波攻势的制作人Tom Herbers也是来头不小的——曾经监制过Low,Soul Asylum,the Jayhawks这帮美国indie传奇。
“a Tale of two Dove”开篇闪着灵动声色的合成器敲打出和谐美满的扬琴质感,几秒后悠扬的小提琴乘着一片渐渐遮蔽苍穹的乌云令情感急转直下,坠落闭塞的黑暗山谷,Thordson刺人慵懒的嗓音述说起故事的凄凉,Sonia Larson频频添油加醋的搞起了弦乐主线的失真实验,好似把绵绵细雨浇灌在一个人嫉妒的野火上,伤口开裂之处饱满地吸吮着甘甜雨露,是谁在谈论着教堂梁檐上两只鸽子的闲言碎语,或者那些酸楚的爱情的流言蜚语,唯独离群索居的灰色幽灵才会在脑海中投射出的哲人镜像。
“As the Bluebird Sings”更是把前者的诙谐自嘲蒸发到了极致,撕毁性的电吉他噪音,在法国号鬼魅的呼气下小提琴摩擦出干冷的长音,一块冷飕飕的幕布游动在墙脚阴影之间。钢琴对某个压抑和弦的单调重复,随着Thordson的spoken words唱腔涂下郁悒的色彩。1分30秒处的刹然转调,仿佛狂风暴雨过后明媚的天晴,惟独剩下静谧空气里丰富起来的钢琴旋律,与他柔和的言语融合一体——“I have a dream,we could see……”俨然一副忧郁的sparklehorse式田园隐士面具。结 尾处感动的鼻涕竟不能刹车,甜美的小提琴solo天使一样守望着黑夜中每一双疲惫而执着的瞳孔,天使一样爱着世上每一个孤立的个体,直到Thordson和Larson的男女清唱拽出无邪的童声合唱——“do youcare about this,do you care about this……”——尽管诞生于佛陀轮回道路的苦难泥泞之中,一幅题为《就象蓝皮肤小鸟所歌,所唱,所言》的美丽油画将长存心间。
怀疑他们是否真坐在罪恶的荒郊野岭的小木屋马桶盖上读过NickCave的污秽小说,又在一览无遗的蓝天草地上高唱Roger Water的“Goodbye blue sky”,当炸弹化为诗歌汹涌袭来,她却说“look,Mum,it’s another airplane up over the sky……”
“the Carpenter’s Coalmen”译为“木匠的歌女”似乎要准确点,因为横竖听不出与卡朋特泰比熊家族的乡谣有何联系。假如略去了女声,很像Dirty Three那张《cinder》“转型”之后短小舒展的节拍,所以你可以抱着它当枕头安然入睡了。加进与鼓点形影不离的女主唱声音,整首歌就好比一个灰姑娘在打扫阁楼房间眼望窗外大好春光时吹过心头的几丝涟漪,3分56秒过后你开始淡淡回味起她种种亲切宜人的优点,我想Thordson也许在一个同样布满灰尘的阁楼里酝酿下了这个美丽传说。
“Through Wounds We Soon Will Stitch”找不到哪个乐队这般直白地把有关内心情感的句子作为歌名,然而并不显得老套式的无病呻吟,从头至尾明净洗练的钢琴有别于很多后摇独立乐队鱼龙混杂的情绪,一道古典味的雕花,一株水仙,like a whisper in the nolse……松脆轻快的鼓和悉悉嗦嗦的失真提琴素描着盛夏海岸线边的美好事物,合成器的间奏轰鸣压扎出一条条清晰可见的轴线:阳光是穿越树叶的手,留下歌特教堂玫瑰窗般的光斑,like a whisper in the noise……在这类“治疗系”歌曲里大量堆砌的浪漫主义情节使Thordson略似坐在三脚钢琴面前的Maximilian Hecker。
“Hell’s Half Acre”灵光乍现过一个颇为熟耳的古典进行曲和弦,鬼魅提琴把Sonja Larson天籁沙哑的喉咙推向极致,鼓声演化为简单苍白的断点,琴键把午夜雨点似的紧张感磕在心头,Thordson的Io-fi音调对比出一丝邪恶的见地。“Havoc”(此词在美俚中有“夜间轰炸机”之意)孱孱不安地用spoken words痛斥起战争的残酷无情,冰冷的后摇味道曲式演进,冥想的钢琴,我可以看到一个患了洁癖和迫害狂想症的疯子躺于病床上的呓语呢喃,如果在Pink Floyd的迷墙时代倒塌的后现代世界里,这他妈的绝对就是一个天才之作,当你听到“the end of America faxes number,do you know where we are going…”这些裸露的歌词究竟又作何感想呢?
“Until the Time It’s Over”开头无声无息延续了半分钟之多借用华尔兹忧伤外衣的节奏,同样华丽忧伤的小提琴在暂时没有人声的背景里放送一只睡莲般的挽歌。听得此处,切断音箱电源顿感找不到话来形容几句。法国号于2分10秒辨认出第一缕明朗的音符,很快如一块黑色颗粒被打碎,消解在渐次若鸣的音墙里。3分30秒Trip-hop标签的鼓机,伴随幽灵外套式的小提琴,Sonja Larson清唱着薄纱一样易碎的美,间奏的神来之笔无不是一种随意雕琢的过人才气。“The SoundingLine”则可令Radiohead迷们大呼过瘾,不仅不难寻觅见Thom Norke式迷离错乱的嗓子尖儿舞步,就连键盘和弦都极其酷似“Creep”Acousitc版的前几小节,不过这可不是什么伦敦星空,而是明利苏达哈斯卡小镇的电台黎明。借用一个朋友喜欢的套句就是“我radiohead般creep到你头上!伤心地对你说:……”
“Bridal”这段神秘的Electronic+Ambient2分45秒小作备尝疑惑地何以被冠以“婚礼”之名呢。浅浅流过的哚音像是高山海子中倒映的云朵潜行的轨迹,有限几个约束的单音是堆在海子畔圣洁的玛尼石,听至最后一刻迭起的小号才了悟那些怀旧美好的世俗情节吧——黑白电影里西海岸马车时代的小号声。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虽然没有听过老Bob的原唱,也不甚清醒那些童声合唱段落间的言外之意(可爱的唱诗班,可爱的从不说脏的小天使)——词语仿佛圣诞夜的雪花,清醒前早已静悄悄地渗透进大地,屋檐和树梢,不见踪影,抑或是每个人生活里都有过的愧疚情节,需要一次次洁白哈达的洗涤。West Dylan Thordson把老Bob写入自己名字,也继承了那些古老透彻的民谣血缘,聆听他的翻唱,聆听我们,你们,他们在青春中找到的位置。
哦,耶,青春如一个孤独隐士这般的逝去,穿过梦境依然看到一个荒凉天使站在山顶大张旗鼓地小便——写给所爱的他们。
Sonja Larson女性感性的Vocal送来一把巴赫赋格曲式深思熟虑的小提琴,也许还带着世上最优雅动人的器乐团体Dirty Three小提琴伴奏的温和体温;Rachel Drehmann的法国号裹着万圣节糖果浓烈的歌特气息,宛如伦敦街头黑雨衣行人的Cool Jazz浪漫:Andrew Broste隐隐作痛的Bassline便是另外一粒Bad Seed,粗简的烘托出甜蜜和忧伤,和钢琴键盘孪生着双子星似的兄弟情谊;Nicholas Conner整洁的鼓点与合成器弥漫着post-rock,new age,lo-fi indie混合而出的蓝色香草味;West Dylan Thordson寥寥几个美好得如同初恋与乡愁的钢琴和弦,Bob Dylan一样真挚明净的嗓音会象小孩子的触手抚摸而过你的心灵,时而浮现Pink Floyd超现实主义歌剧的狂乱迷失(我想把那种唱法形容为“蒙着手套唱歌”)——作为一个坦言把Bob Dylan和Roger Waters视为昔日偶像的人,这些都再正常不过了——A whisper in the noise仿佛陌生海洋刮来的陌生的风,有着无可复制的精致细节,不单单是indie,post--rock,acid,psychedelic,ambient,electronic-jazz,他们就是你全部想要表达的东西。2003年由传奇制作人Steve Albini监制的首张专辑《Through the ldes of March》封面那张由黑管凝视过去的扭曲油画使人身陷奇想(这种声音/画面美学也许和Thordson早年经历有所关联吧)——当06年心浮气躁的秋天第一次听到他们声音(03年专辑)却并没能立刻迷恋上,直到深冬的寒冷僵直了思绪,缓慢了血管,2006的大碟《As the Bluebird Sings》才令我回顾起屋外惨淡气候下丝丝阳光的清新悦人,所以不好意思在这里长篇大论这个debut了,虽然的确也非常出色——很快A whisper in the noise获得了到欧洲巡演的机会,就象来自马萨诸塞乡下的老杰克,磕着砰砰的“Beat,Beat,Beat”步伐,踏上了心驰神往多年的欧洲之旅(多少有点West Dylan Thordson与凯鲁亚克的狗屁胡乱联系)。处女秀《Through the Ides of March》在独立乐界的极大关注下,立刻为A whisper in the noise赢得了与名声大噪的art-rock团体slgu r R 6 s和Mogwai同赴英国巡演的机遇,感染力强烈的Live现场甚至使其在全欧洲的“All Tomorrow’s Parties”音乐节上崭露头角。行事低调的乐队成员并未被突如其来的荣誉压倒不前,成为昙花一现的泡影,然而继续一如既往地延续着West Dylan Thordson等人在音乐创作上的野心,2006年春天于Transdreamer厂牌发行的第二张专辑《As the Bluebird Sings》更是拓宽了在实验噪音上探索的深度,融合进大量呼之欲出的弦乐段落,开创于Pink Floyd迷墙时代后又贯穿于冰岛后摇体系的层层叠叠演进的空灵旋律编配,舒缓而略携有乡间田野未泯童真的钢琴,在4AD低调唯美主义哲学熏陶下打造出的星星点点的白噪颗粒,浮于幽暗不已媚惑人心的器乐氛围之外,恰似空无船桅的蔚蓝色阴袤海面上燃起的洁白浪点。以Dylan歌名“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作为暧昧不明的封面主题(同样收录有一首Thordson版本的改编翻唱),引导Whisper们第二波攻势的制作人Tom Herbers也是来头不小的——曾经监制过Low,Soul Asylum,the Jayhawks这帮美国indie传奇。
“a Tale of two Dove”开篇闪着灵动声色的合成器敲打出和谐美满的扬琴质感,几秒后悠扬的小提琴乘着一片渐渐遮蔽苍穹的乌云令情感急转直下,坠落闭塞的黑暗山谷,Thordson刺人慵懒的嗓音述说起故事的凄凉,Sonia Larson频频添油加醋的搞起了弦乐主线的失真实验,好似把绵绵细雨浇灌在一个人嫉妒的野火上,伤口开裂之处饱满地吸吮着甘甜雨露,是谁在谈论着教堂梁檐上两只鸽子的闲言碎语,或者那些酸楚的爱情的流言蜚语,唯独离群索居的灰色幽灵才会在脑海中投射出的哲人镜像。
“As the Bluebird Sings”更是把前者的诙谐自嘲蒸发到了极致,撕毁性的电吉他噪音,在法国号鬼魅的呼气下小提琴摩擦出干冷的长音,一块冷飕飕的幕布游动在墙脚阴影之间。钢琴对某个压抑和弦的单调重复,随着Thordson的spoken words唱腔涂下郁悒的色彩。1分30秒处的刹然转调,仿佛狂风暴雨过后明媚的天晴,惟独剩下静谧空气里丰富起来的钢琴旋律,与他柔和的言语融合一体——“I have a dream,we could see……”俨然一副忧郁的sparklehorse式田园隐士面具。结 尾处感动的鼻涕竟不能刹车,甜美的小提琴solo天使一样守望着黑夜中每一双疲惫而执着的瞳孔,天使一样爱着世上每一个孤立的个体,直到Thordson和Larson的男女清唱拽出无邪的童声合唱——“do youcare about this,do you care about this……”——尽管诞生于佛陀轮回道路的苦难泥泞之中,一幅题为《就象蓝皮肤小鸟所歌,所唱,所言》的美丽油画将长存心间。
怀疑他们是否真坐在罪恶的荒郊野岭的小木屋马桶盖上读过NickCave的污秽小说,又在一览无遗的蓝天草地上高唱Roger Water的“Goodbye blue sky”,当炸弹化为诗歌汹涌袭来,她却说“look,Mum,it’s another airplane up over the sky……”
“the Carpenter’s Coalmen”译为“木匠的歌女”似乎要准确点,因为横竖听不出与卡朋特泰比熊家族的乡谣有何联系。假如略去了女声,很像Dirty Three那张《cinder》“转型”之后短小舒展的节拍,所以你可以抱着它当枕头安然入睡了。加进与鼓点形影不离的女主唱声音,整首歌就好比一个灰姑娘在打扫阁楼房间眼望窗外大好春光时吹过心头的几丝涟漪,3分56秒过后你开始淡淡回味起她种种亲切宜人的优点,我想Thordson也许在一个同样布满灰尘的阁楼里酝酿下了这个美丽传说。
“Through Wounds We Soon Will Stitch”找不到哪个乐队这般直白地把有关内心情感的句子作为歌名,然而并不显得老套式的无病呻吟,从头至尾明净洗练的钢琴有别于很多后摇独立乐队鱼龙混杂的情绪,一道古典味的雕花,一株水仙,like a whisper in the nolse……松脆轻快的鼓和悉悉嗦嗦的失真提琴素描着盛夏海岸线边的美好事物,合成器的间奏轰鸣压扎出一条条清晰可见的轴线:阳光是穿越树叶的手,留下歌特教堂玫瑰窗般的光斑,like a whisper in the noise……在这类“治疗系”歌曲里大量堆砌的浪漫主义情节使Thordson略似坐在三脚钢琴面前的Maximilian Hecker。
“Hell’s Half Acre”灵光乍现过一个颇为熟耳的古典进行曲和弦,鬼魅提琴把Sonja Larson天籁沙哑的喉咙推向极致,鼓声演化为简单苍白的断点,琴键把午夜雨点似的紧张感磕在心头,Thordson的Io-fi音调对比出一丝邪恶的见地。“Havoc”(此词在美俚中有“夜间轰炸机”之意)孱孱不安地用spoken words痛斥起战争的残酷无情,冰冷的后摇味道曲式演进,冥想的钢琴,我可以看到一个患了洁癖和迫害狂想症的疯子躺于病床上的呓语呢喃,如果在Pink Floyd的迷墙时代倒塌的后现代世界里,这他妈的绝对就是一个天才之作,当你听到“the end of America faxes number,do you know where we are going…”这些裸露的歌词究竟又作何感想呢?
“Until the Time It’s Over”开头无声无息延续了半分钟之多借用华尔兹忧伤外衣的节奏,同样华丽忧伤的小提琴在暂时没有人声的背景里放送一只睡莲般的挽歌。听得此处,切断音箱电源顿感找不到话来形容几句。法国号于2分10秒辨认出第一缕明朗的音符,很快如一块黑色颗粒被打碎,消解在渐次若鸣的音墙里。3分30秒Trip-hop标签的鼓机,伴随幽灵外套式的小提琴,Sonja Larson清唱着薄纱一样易碎的美,间奏的神来之笔无不是一种随意雕琢的过人才气。“The SoundingLine”则可令Radiohead迷们大呼过瘾,不仅不难寻觅见Thom Norke式迷离错乱的嗓子尖儿舞步,就连键盘和弦都极其酷似“Creep”Acousitc版的前几小节,不过这可不是什么伦敦星空,而是明利苏达哈斯卡小镇的电台黎明。借用一个朋友喜欢的套句就是“我radiohead般creep到你头上!伤心地对你说:……”
“Bridal”这段神秘的Electronic+Ambient2分45秒小作备尝疑惑地何以被冠以“婚礼”之名呢。浅浅流过的哚音像是高山海子中倒映的云朵潜行的轨迹,有限几个约束的单音是堆在海子畔圣洁的玛尼石,听至最后一刻迭起的小号才了悟那些怀旧美好的世俗情节吧——黑白电影里西海岸马车时代的小号声。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虽然没有听过老Bob的原唱,也不甚清醒那些童声合唱段落间的言外之意(可爱的唱诗班,可爱的从不说脏的小天使)——词语仿佛圣诞夜的雪花,清醒前早已静悄悄地渗透进大地,屋檐和树梢,不见踪影,抑或是每个人生活里都有过的愧疚情节,需要一次次洁白哈达的洗涤。West Dylan Thordson把老Bob写入自己名字,也继承了那些古老透彻的民谣血缘,聆听他的翻唱,聆听我们,你们,他们在青春中找到的位置。
哦,耶,青春如一个孤独隐士这般的逝去,穿过梦境依然看到一个荒凉天使站在山顶大张旗鼓地小便——写给所爱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