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进入奥运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zhin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3
  摘 要 运用文献法等对武术进入奥运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以2008年为时间点将武术进奥划分为“前奥运时代”和“后奥运时代”,对武术的入奥文化传播、入奥理性分析、入奥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前奥运时代”武术能进入奥运会的学者较为坚定,“后奥运时代”认为武术应另谋发展的学者越来越多。特别指出:太极拳和中国式摔跤的发展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开启了新的大门。
  关键词 武术 奥运会 文献法 期刊
  一、材料与方法
  通过CNKI高级筛选出关于以武术、奥运会为主题词的文章50多篇,最后筛选出30篇与本论文密切联系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对所有论文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武术进入奥运会研究现状的文献分布
  1.武术进入奥运会文献研究的年代分布
  


  2.武术进入奥运会文献研究的时代划分
  以2008年为时间点将2004年到2014年整个关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4年到2008年为“前奥运时代”,2009年到2014年为“后奥运时代”。“前奥运时代”的学者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做了很大的准备,包括套路的规则修订,竞赛套路的制定等,他们大多数坚信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同时,武术可列为奥运项目。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武术只是被作为特设项目与奥运会同台竞技,而在2008年之后武术进奥的梦想破灭后,武术的发展战略问题再次引起了武术界的热议[4]
  3.武术进入奥运会文献研究的主题分布
  


  (二)武术入奥理性分析
  1.武术入奥的不利条件
  (1)语言性障碍及中外认识尚有差别
  文化背景不同是武术进入奥运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以及语言障碍,外国人不知武术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知识,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其技术。
  (2)奥运“瘦身计划”
  国际奥委会在墨西哥召开的全会上,决定将是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取消棒球、垒球和现代五项比赛的投票表决推迟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这一决定增加了这三项运动脱离2008年奥运会的可能性,同时在北京奥运会中增加橄榄球、高尔夫球、武术项目的可能性也锐减。这意味着,国际武术联合会应采取断然措施,可以将原先上报给国际奥委会的8个项目减少至男刀、女剑、男拳、女拳4个套路项目,因为国际奥委会规定大项进入奥运会必须提前7年,而小项则只需要4年。作为大项的武术要进入奥运会,已经不可能了,如果只是一些项目进入,还有希望。
  (3)竞技水平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武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发展极不平衡: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群众基础较雄厚,水平较高;中亚、欧美、北美地区有不少的爱好者,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南美、非洲地区组织结构松散,整体水平较差。而在水平较高的东(南)亚地区,情况也各不相同。
  (4)规则
  国内外武术竞赛规则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评分方法和竞赛内容不同,不利于该项目向国际化方向发展,须尽快改进和完善。规则的繁琐是影响武术评分的一个重要因素,200多个扣分点在90s的时间内判定出整套动作的最后得分,极其不易。规则是裁判员评分的依据,评分方法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运动员水平的评定,对武术套路竞赛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可是,大多数裁判员是在主观上判定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比赛的不公正现象。由于武术的评分项目本身就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必须确定一个科学的评分体系,这样才能使武术项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评分体系的确定,有利于保证比赛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武术项目的健康发展,因此,合理有效地制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创造竞争环境和促进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5)宣传包装亟须加强
  尽管国家对武术运动非常重视,但在对外宣传上还显得很不够,就以本次世锦赛为例,赴港采访的国内记者只有十多人,其中不少是来自专业性很强的武术杂志,但在国际很有影响的美联社、法新社等新闻机构,却无一人前来采访。在包装方面,武术也存在着“弱项”。套路比赛运动员按规定程式“单打独斗”,好与不好、该打多少分全由裁判决定,因此市场号召力相对较弱,商家也就自然对其无兴趣。散打比赛相对好些,因为在三局对打中必须决出高下,加上手脚并用,可击可踢可摔,激烈与精彩程度可与拳击相比,因此对欧美选手和观众的吸引力便大得多,但同其它热门项目相比,仍有差距。
  2.武术入奥的有利条件
  (1)普及性及群众热情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艺术形象及强身健体的独特功能,一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早在申奥期间,中国人就创造了一个令世人非常喜欢的申奥会徽“太极人”,成为凝结全中国人民、全世界华人团结申奥的特征,并且3000米长的支持北京申奥的万人签字横幅也一度打动过国际奥委会的心。
  (2)场馆要求
  武术运動项目有它自身的优点,具有东方文化的魅力,发展相当快。现在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武术协会,世界锦标赛举办了多次,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比赛规则。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中国提出武术进入奥运会,小项也不多,有男刀、女剑、男拳、女拳4项;另外,武术本身对比赛场馆的要求也不高,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3)国际武术联合会不懈的努力
  自1996起,国际武联就对“武术进入奥运赛场”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于1998年11日2日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递交了申请书。1999年6月,国际奥委会承认国际武术联合会,2001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虽然武术至今还未能进入奥运会,但是国际武术联合会不懈的努力仍在继续。
  3.奥运会并非武术发展最佳选择
  中国武术和奥林匹克运动无论是从起源或发展轨迹、民族性格和哲学思维,或是从具体操作看,都是两个难以相容的主体,北京申奥成功与武术入奥、武术发展并不能画上等号,为求进入奥运会而削足适履的武术项目不利于中国武术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中国武术强调整体兼顾,奥林匹克运动偏重还原分解;中国武术重在健神练意,奥林匹克运动重在健形练体;中国武术以自然而然为原则,奥林匹克运动以主观超越为原则;中国武术在于整体调节,奥林匹克运动在于局部调节;中国武术依赖内省体悟,奥林匹克运动依靠量化指标。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进入奥运会,就不能全部进入,只能是武术的一部分——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即使是竞技武术,也只能是其中一、二个项目进入奥运会。为适应入奥的要求对传统武术的改造和设想林林总总,有时几乎令武术面目全非。
  (三)武术入奥再发展
  1.太极拳为“入奥”突破口
  太极拳文化与中国武术文化一脉相承,太极拳入奥是秉持中国武术“优先突破小武术,全面发展大武术”的奥运战略目标,是中国武术经历艰难入奥征程后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武术入奥的一种延续和策略选择。从当前太极拳的影响力来看,选择中国武术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太极拳入奥,从“小武术”着手,集中精力将普及度更高更容易国际化的竞技太极拳推向奥运会的最高舞台,犹如为中国武术树立了一个标杆,可以激励中国乃至世界更好更全面地传承中国武术,是符合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初衷的。这也是我们对中国武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有利于中国武术的长远发展。
  2.武术散打规则再修订
  武术散打与奥运会同类格斗项目拳击、跆拳道的竞赛评判方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执裁原理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在示分方式上,拳击和跆拳道都采用“明分制”,而散打比赛采用“暗分制”,这不符合体育比赛公开、透明的原则,有可能成为其进入奥运会赛场的障碍,应尽早进行改革。散打比赛采用“暗分制”,不符合体育比赛公开、透明的原则,有可能成为其进入奥运会赛场的障碍,应尽早进行改革。武术散打比赛实行“暗分制”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在不影响边裁独立评判的情况下,武术散打比赛采用适当的方式公开显示边裁判员的评分情况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竞技武术套路特征在审视
  奥林匹克运动与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冲突与融合鲜明地体现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冲突与融合。在冲突和交融中,奥林匹克运动和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各自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现阶段竞技武术套路正进一步遵循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与原则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力求与奥林匹克精神达到更高形式的融合,争取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完成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国际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奥林匹克运动与竞技武术套路的初步交流、互动,促使了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遵循着“高、难、美、新、稳”的技术发展方向,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迈进。
  4.以军事交流促武术国际发展
  外军对中国武术的认同需求增加,武术成为我军与外军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宣扬我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军事交流能为武术构建国际发展的上层架构,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双向的军事交流有利于武术的快速推广。外军武术的发展,能带动中国武术在国际的普及和发展。
  三、存在的問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对武术入奥失利的主要原因认识不够
  现阶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武术无法进入奥运会是因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其主要原因为武术在国际的普及性不够,当武术像篮球足球那样在世界范围普遍开展开始,武术入奥也就顺理成章。武术的国际化必须设定战略目标,以习练者和观众的需求为中心改造竞技武术,立足国内,成立专门的发展推广机构和培养一大批武术国际化人才,并借鉴跆拳道国际化推广和入奥的经验。
  (二)武术自身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定位不准
  且不说武术在国际的发展程度,就国内而言,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远不及韩国的跆拳道。这是值得全民族人民深思的问题。武术未能充分满足现代人对体育的观赏性、娱乐性、健身性、教育性、易习练等精神或者文化需求。
  (三)武术是继续申奥,还是回归传统
  研究指导武术如何发展的实践性不强,即便在武术的学术界,有许多的学者为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对于武术散打、竞技套路面对奥运会这个关闭的大门后所处的尴尬境地,该何去何从,并没有一个学者给予明确的答复。武术是继续申奥,还是回归传统,两方呼吁声越发的激烈。
  四、小结
  武术发展寄托于武术入奥这种毕其功于一役式的定位,对武术发展有害,对内可造成武术界思维混乱和一定程度的分裂,对外易形成敌对态势。所以,对武术的发展应有更加系统更加审慎的考察和规划,把它放在世界文化的范畴去考察,抛却大国虚荣心的干扰,抛却急功近利赌博式的思维,这样,中国武术必将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发展,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韦晓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3.5:56-59.
  [2] 姜传银.“后奥运”时代武术散打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44-47.
  [3] 洪浩,张龙栓.对武术进奥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7.9:49-51.
  [4] 张继生,张萍,何继生.单相思下的失望与希望:武术“入奥”的历史回顾和策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2:56-60.
  [5] 庹继光,刘海贵.武术文化“走出去”与进军奥运辨析[J].新闻界.2013.6:38-42.
  [6] 林小美.武术进入奥运会与中西文化的对接[J].体育科学.2005.7:59-62.
  [7] 沈小乐.文化自觉视野下武术传播变迁[J].新闻界.2014.4:40-44.
其他文献
从泛在知识环境的提出,到数据密集型科研的来临,科学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也趋向精深发展。一方面,他们需要满足已经明确表达出来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特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体育大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具有教育、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传统的功能外,在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其本身还具有传播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編号:1009-9328(2016)01-000-02  摘 要 武术散打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家体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散打运动为正式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以后,现代散打运动才真正的在我国高校中得到普及。但是,武术散打运动则是在2006年开始才出现在青海省普通高校中。根据实地调查,笔者从招生情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竞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獻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气功的推广现状和推广策略问题。文章在简要阐述了现阶段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气功的推广现状,总结归纳了推广过程中较具普遍性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希望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健身气功 四川 少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竞技武术散打攻防战术的运用主要是建立在双方队员的技术、身体素质、智能以及心理的前提下。在搏击的比赛过程中,不单纯是在对抗双方的耐力以及体力,同时,也在暗中较量双方的技术运用与智慧。基于此,双方队员只有对多种竞技武术散打攻防战术进行全面的掌握,才能够实现有效运用这些战术的目的,继而战胜对手。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幼儿武术活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机体的适应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不仅可以发展幼儿各种基本能力,更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传统武术提倡的修德、炼意、养气更可培养坚持忍耐、敢于挑战、不言放弃的良好
竞争情报服务已成为现代信息咨询业的主要支撑。作为继产品、资金、人力资源之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大要素之一,竞争情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经济发达国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长拳运动项目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旨在为广大长拳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武术套路 体能训练 长拳 项目特征  一、武术套路的发展  研究认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成为推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武术课作为学生喜爱的一门公体课,准备活动是其中上课的重要一环,也是上好武术课的一个前提。鉴于高校公共武术课的基础性、趣味性、健身性等特点,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武术课的准备活动。本文从武术课中准备活动的作用、内容、负荷、强度等方
近年来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创客空间的数量也与日俱增,2015年“创客空间”写入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我国创客空间的发展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创客空间的迅速发展也开始逐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