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
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我的孩子怎么了
在常人眼中,韩晶绝对是值得羡慕的成功女性:事业有成,家里车房俱备,还有个漂亮的小女儿。可让人想不到的,正是这刚刚10岁的女儿雯雯成了韩晶的一块心病。想当初,韩晶有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丈夫也在创业冲刺阶段,雯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生了,忙碌不堪的夫妻俩只好把襁褓中的她交给姥姥姥爷照顾。俩人全力打拼,有了自己的基业,才把女儿接回身边,终于一家团聚时,女儿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怀着作母亲的一分歉疚,韩晶用最好的物质条件补偿女儿,几乎有求必应。可雯雯对她总是冷冷淡淡,寡言少语。过了1年,姥姥去世了,追悼会上,雯雯像发了疯一样哭闹,回到家,躲进自己的小屋,一整天不吃不喝。为了让雯雯换换心情,韩晶特意买了新房子,又把雯雯转到附近一所条件更好的小学,可女儿反倒更郁郁寡欢,原先最喜欢的跳绳、溜冰也丝毫没兴趣了,自己的房间常常弄得乱七八糟,还总借故头疼不愿去上学,去医院检查,又哪儿都正常。最近,又破天荒地被学校请家长,老师介绍说,雯雯上课总是心不在焉,还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居然差点用裁纸刀把同桌扎伤!震惊愤怒的韩晶回到家,第一次对女儿大发雷霆,可面对她的叫喊,女儿仿佛没听见,眼神里那份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漠然让韩晶不寒而栗。
苦恼不已的韩晶在朋友建议下带雯雯去了心理门诊,从医生那里,韩晶得知了一个新名词:“儿童抑郁症”。
Health world tips
儿童抑郁的表现
●情绪低落、伤心流泪、夜惊多恶梦或思维迟缓、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对一些原来喜爱的事情也没了兴趣。
●不愿与人交流,故意回避熟人。
●干什么都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
●缺乏信心,容易自卑,一点细小的过失或缺点也会带来无尽的后悔,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
●还会伴有失眠、食欲不振、呕吐、腹部不适、头痛等,可又检查不出疾病。
●有的儿童频繁出现和家长的对抗,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忽视,想独自离家,甚至出现自残行为。
●当发现孩子有上述苗头时,家长要格外重视。
雯雯抑郁成因何在
得知女儿是“儿童抑郁症”患者,韩晶非常困惑,女儿是怎么得上这种病的?致病因素又有哪些呢?医生的介绍揭示了答案:雯雯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儿童抑郁症病例,由此引发了患儿生活兴趣缺失,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有以下3点:
1 家庭因素
▲残缺的家庭结构和不良的家庭氛围会诱发儿童抑郁。父母离婚、丧亡或与孩子长期分离都会给孩子纤弱的心灵造成压力,而家庭气氛不和谐,比如家长经常争吵、互不理睬,旁观的孩子往往受到难以平复的心理伤害。
▲雯雯的父母长期工作繁忙,忽视了对她的关照和教养,与父母数年分离,使雯雯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交流,有种被抛弃的意识,久之,自伤自怜转化为对父母的敌意,不愿沟通,心理上产生扭曲。
2心理因素
▲有的孩子娇生惯养,被过度宠爱,缺乏抗压受挫的能力;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往;有的孩子自私暴躁,唯我独尊,听不得批评,这样,出现不利情况或负面评价时,他们就容易消沉抑郁。
▲雯雯也是这样,从小被老人倍加呵护,形成了娇纵的行为习惯,父母的百依百顺更助长了这种心态,加上对新环境缺乏适应能力,面对搬迁、转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便出现了紧张、焦虑、消沉等症状。
3经历因素
▲经历过重大生活变故的孩子,特别容易产生抑郁症状,因为孩子身心发育尚不完全,还不具备应对重大变故的心理调节能力,曾经的强烈刺激,对于他们来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姥姥是雯雯心目中最亲的人,她的去世对雯雯是极大的心理打击,是难以接受的现实。由于心理调节功能尚不完善,雯雯没有办法摆脱痛苦,排解压力,就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发泄。
Health world tips
儿童抑郁症的其他成因
●环境因素
成年人处在一个充满敌意或蔑视的环境下,都难免情绪恶劣,更何况孩子,如果他们从社会环境中感应到的总是厌烦、不满、忽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抑郁心态。
●遗传因素
如果家族成员中有抑郁症患者或自杀史,也可能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
对症治疗,走出抑郁阴霾
听了医生的分析,韩晶懊悔万分,自己的疏忽让女儿受到这样的伤害,但更让她焦急的是,怎样帮助女儿走出儿童抑郁症的阴影,重获健康人生呢?医生针对雯雯的情况制定了如下治疗方案: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家长应该对雯雯密切关注,经常主动和她谈话,平等交流,了解她的各方面情况和心理活动,而不是只从物质需要上满足。让她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占有重要位置。
营造健康家庭氛围
提示雯雯的父母,首先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让家庭充满和谐关爱的气氛。形成一些家庭纪念日,比如生日、结婚纪念日等,让雯雯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定期开展轻松多样的亲子活动,比如全家一起远足、游戏、观赏文艺节目等,创造一个令她感到安全并且总是充满兴趣的环境。
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雯雯遭遇失败、挫折或否定时,父母及时给予安慰、鼓励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多说:”你真棒”、”你能行”、”试试看”和”不要紧”。让她学会调节心情,摆脱烦恼,拥有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
培养能力树立自信
父母改变对雯雯的事包办代替,或一味指定命令的做法,放手让孩子锻炼自我,固定布置一些简单家务,如洗小件衣物、收拾餐桌,让雯雯去做。在公共场合让她完成一些与人交流的小任务,比如问路、付款。逐步培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远离抑郁。
结交伙伴感受友情
父母有意识的鼓励和帮助雯雯结交小伙伴,比如邀请同学来参加生日聚会,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同学分享,让孩子在友情的滋润中消除对环境的不适应。
经过半年多的治疗调整,雯雯的精神面貌大有改变,乐观开朗了许多,有心事也开始愿意对父母吐露了,更可喜的是,在学校中结交了两三个好朋友,对学习也有了兴趣,成绩从班级倒数上升到中游。在帮助雯雯改善心态的过程中,她的父母也受到教育,体会颇深,对雯雯的态度由焦虑担心变得充满希望,教育方式也科学合理多了。
防患未然,阻断抑郁之路
像雯雯这样,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只占4%。而20%的儿童只是出现抑郁症状,如易怒、焦躁、爱哭等,虽不需要临床治疗,但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心理疾患。
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采取如下简单的心理抚慰和指导来扭转孩子不良情绪的趋势:
▲带孩子观看喜剧,参加轻松快乐的集体活动;
▲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鼓励,少指责;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以冷静平淡的方式处理;
▲当孩子心情沮丧时,想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迅速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
相关链接:
儿童抑郁不容小视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到过抑郁,都有不高兴、感到压抑的时候。所以有人戏称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中的“感冒”。近30年来,儿童抑郁症在欧美国家受到广泛重视。据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显示,儿童抑郁症发病率为0.5%~2.5%。在美国,由于抗抑郁药剂在儿童处方中的比例很大,前总统克林顿曾要求有关方面确认其安全性。可见儿童抑郁症已经成为美国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由于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加之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和教育模式,所以面临儿童抑郁症的家庭也由几年前的3000万左右升到了8000万左右。有关专家的对比试验结果很耐人寻味:
1巧克力实验
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忍耐15分钟,你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只有20%的中国孩子选择等待,而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得到了多的那盘。这意味着:中国孩子的自制力不容乐观。
2中国孩子笑容比美国孩子少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3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障碍的比例分别高出92%、31.3%和13.8%。
3中国孩子的性教育比欧美晚
中外专家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提醒,在中国及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人们对性观念的封闭导致儿童性教育不够普及,如果儿童没有适时接受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严重时容易产生焦灼和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暴力倾向。
另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结果,孤独,泄气,紧张,心烦,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对成功没有信心。表示“经常有”以上6种不良心理感受的儿童占受调查者总数的13.6%,表示“时常有”的达到43.1%。有79.5%的孩子“有时”或“经常”感到紧张;有69.8%的孩子“有时”或“经常”感到心烦。
患有抑郁症的儿童,往往在性格心理、行为习惯上出现畸变,轻则影响成长质量,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