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追赶小康的步伐

来源 :宁夏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吉县是宁夏人口大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最多。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有的村因为地域限制,基础条件薄弱;有的村因为产业缺乏“筋骨”,群众致富信心不足;有的村因为没有好“当家”,发展没劲头,邻里矛盾多……这些村,一度成为困难重重的“后进村”,在脱贫路上慢了步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指引下,这些村依托政策扶持树起了发展致富的信心,奋力投身脱贫攻坚,强基础变村貌、谋产业奔光景,努力迈开追赶小康的步伐。
  满寺“正”名记
  春风送暖,沙沟乡满寺村的杏花次第绽放,格外引人注目。村支书马常梅满脸笑意,每天从早到晚不着家地在外奔忙,从未停下来好好看看山上这一簇簇粉白,但她心里有一幅别样的绚烂图景,那是对村里发展的满心憧憬。
  这段时间,村上的主要工作是拆除剩余20多户废旧的土坯房。虽然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但马常梅信心十足地向前来督战的乡长汇报,一定 按时完成任务。
  沙沟乡乡长李学智感叹,这个村现在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不容易。
  3年前,李学智刚刚担任沙沟乡乡长时,满寺村的状况让他很头疼。村干部和村民不融洽,家族之间矛盾重重,闹事上访时常发生。沙沟乡因满寺村“出名”,但这个“名”让大家脸上无光。
  如何改变满寺村的面貌?新一任沙沟乡领导班子反复研究,“诊断”出病根:满寺人爱闹事,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穷。解决问题,就得对症下药。
  满寺村多为山地,全村394户1789人,退耕还林后有7830亩土地没有被有效利用,是西吉县基础条件薄弱村之一;另外,没有一个好“当家”,村里缺少主心骨。
  2017年,马常梅被推向风口浪尖,担任满寺村党支部书记。
  马常梅上任,家族里的人以为有了靠山,等着拿好处。不料马常梅处理事情不沾亲带故,只讲公正、公平、公开。原本是最合情合理的处事之道,在当时的满寺村却不叫好,有人怨马常梅不向着自己人,也有人说马常梅存私心。
  矛盾激化于对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重新认定。马常梅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拿掉,符合的必须纳入。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马常梅遭遇了从未有过的人身攻击,亲戚找上门打骂,路上被人迎面吐口水。马常梅丈夫去世早,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心里的难和苦没人分担。马常梅是个犟人,不管多难,只要事情办得公道,她绝不妥协。
  “国家惠农政策好,好日子是靠劳动拼来的,不是靠打闹折腾来的。”马常梅对村民这样说,同时给自己鼓劲,既然当了这个“官”,就要把村子管好治好,改变村里恶习,引导村民勤劳致富。
  马常梅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家一户理顺关系,化解矛盾,一次不行,多次登门。经过调研走访,确定了村里的致富产业以养殖为主。乡上大力支持,鉴于满寺村有贩卖饲草的传统,把全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饲草配送车间建到了满寺村,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同时,在乡干部的指点下,她在老上访户中找典型,培育致富带头人,以他们的蜕变影响带动村民观念的转变。
  马母撒就是被成功扶持的例子。从2017年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购进5 头牛犊开始,滚动发展至今,马母撒家牛圈已有40多头牛。今年,他还准备扩大规模。 夫妻俩忙不过来,一年花3万元雇人帮忙。乡村干部鼓励他联合带动户成立合作社,互帮互助一起致富奔小康。马母撒高兴地说:“养牛是个好路子,只要不犯懒,好日子不争不抢肯定是你的。”
  满寺村变样了,安置1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3个移民点整齐坐落在村子中 央,5000 多亩覆膜玉米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银光,50亩红梅杏和大果榛子经果林孕育着希望……满寺村村民变样了,聚众闹事的人少了,一门心思謀发展的人多了 ,217 户常住户户均养牛 5 头 ,有养殖示范户59 户。2019 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0余元。
  高同致富产业“牛”起来
  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吉强镇高同村村民白金成夫妇着了急。小两口一直在县城经营一家小吃店,到了3月小吃店还无法营业,一家人为生活保障发愁。
  无奈之下,他向哥哥白金山求助,哥哥毫不犹豫地给他支招: 养牛!白金成不加思索地点了头。村里人靠养牛过上了好日子,白金成是看在眼里的,哥哥的建议,让他下定了决心。
  2015 年以前,高同村没有主导产业,全村人守着 6500 亩土地,只能解决温饱。
  村民日子过不好,村支书袁敬霆心里急。放弃做了十多年的木材生意回来当支书,他是信心满满想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
  “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是村党员大会上讨论最多的话题。一系列惠农政策激活了他们的思路,依托地域特点,高同村确定了以草养畜,发展养殖业的路子。
  发展方向明晰了,但村民热情并不高,“种地务工起码能混个温饱,如果转了型,会不会赔得连肚子都填不饱?”村民大会上,质疑声起。
  群众不敢迈出步子,村干部和党员率先垂范。
  2017年,袁敬霆组织村干部和有发展意愿的养殖户,到县内外已有成功经验的村学习取经,回来后立马把全村的1200亩闲置土地利用起来种上青贮玉米。自己和其他16名党员自掏腰包,建起了17座青贮池,并请来农牧专家在青贮池边、牛棚圈舍现场教授技术。
  养牛有补贴,卖牛不发愁,还有专家来指导,看着养牛的农户赚了钱,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动了心。2018年,青贮池增加到 82 座,2019 年达到 160 座。今年第一季度,又有 30 户人开始建池养牛。
  白金山就是2017年开始养牛的。他从购进4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摸索起,现在增加到16头, 2019年就出栏了4头牛犊。
  今年弟弟想养牛,白金山积极奔忙。趁天气晴好,兄弟俩赶忙请工人建牛棚,仅1个月时间,200吨容量的青贮池建成,1座30米长的牛棚完工。白金山又在剩余空地上规划了1座 16 米长的敞圈,准备今年再购进几头牛。   发展有产业作保障,群众才有致富的信心。如今,316户常住户,户均养牛6头,村民一家比一家,把心思用在致富上, 谋划着怎么把日子再往前奔,民风向善向好。
  鹞子川引来返乡人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时,米付珍早已起身三四次了。因为每隔两小时就要去牛棚里看看牛,这一整晚,米付珍睡了不到两小时。
  米付珍是从2019年开始养牛的,他的家乡白崖乡鹞子川村,家家户户都养牛,他算是养得迟的。说起米付珍养牛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弟弟米付林。
  2014年以前,米付林常年在外地煤矿打工,一家四口都靠他每月3000元的工资过活,仅够日常开销,家里一旦有事,就无法维持。在外打工的日子并不好过,妻子、孩子都在家乡, 米付林记挂着家,又放不下工作,两头牵挂。孩子需要父亲的陪伴,妻子也需要丈夫的陪伴, 米付林常想自己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可不能让孩子走他的老路,一定要回家督促孩子好好学 习。正在这时,他聽到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于是,辞了工作,返回家乡。
  此时的鹞子川村正在焕发生机。机修农田的隆隆声像是充满信心的号角,村里发展肉牛养殖的政策让米付林充满了希望。因为缺技术和资金,米付林被村里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一年享受到了8万元金融贷款支持,从2头牛发展到如今的16头牛。现在,米付林家里的土坯房早已被亮堂的砖瓦房取代,家里也有了积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想法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米付林来到哥哥家,开门见山地说:“哥,养牛效益不错,牛价又比较稳定,你干脆也养些牛吧。将来咱们扩大养殖规模,也办个合作社。”米付珍早看到了弟弟一家的变化, 正为他们高兴,听到弟弟的建议,他只考虑了几分钟就下了决心:“行!哥跟你一块养牛,向你学习。”兄弟俩望着对方,眼里写满信任。
  从此,米付珍也走上了养牛之路。以前,他也试着养过6头黄牛,半年下来,发现牛不仅长得慢而且价格也低。现在,弟弟告诉他,西门塔尔牛长膘快价格好。米付珍一下贷款20万元,购进24头西门塔尔牛。村里有人说,你别买这么多,先买上几头养,效益好了再买。米付珍可不这么想,他觉得无论打工、种地,还是养牛、种草,做什么都要冒风险。这次他就要冒这个险,先干了再说。凭着这股子劲,米付珍每天都抽空翻资料看养殖手册,而且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养殖培训。为了给牛防疫,每晚都要起来三四次,去看看牛的情况。
  弟弟带动哥哥养殖的事传遍了村里,大家深受启发,积极响应村里发展产业的各项号召,这让村支书王常喜很欣慰。
  当了10年的村干部,王常喜熟知鹞子川村大大小小的事。看到现在村民们充满信心的笑容,王常喜直说不容易。
  鹞子川村是白崖乡最大的村,虽然土地面积大,但几乎全是山地;虽然人口多,但是文化水平低。这限制了鹞子川村的发展。
  王常喜被选为村支书时,有点没信心。一是村里的路况太差,到哪都是一身土,村民反映了几次没有解决,说路都修不好,谁当村支书都一样。二是能种的土地太少,全是山坡陡洼不好种。村里人都说,不解决这两个问题,脱贫致富就是句空话。
  为了解决鹞子川的问题,县农田水利部门、交通部门现场办公,利用几年时间逐步进行机修农田改造,将 7000多亩的山地推成平整的梯田;一条15.2公里长的硬化路,连接起5个村民小组。这田地、这道路从此成了鹞子川村脱贫攻坚的硬件。
  一条路带动了一个村,从外地购牛成了轻而易举的事,地里种满的青贮玉米,基本满足了本村肉牛养殖的需要。从此,鹞子川村从一个贫困村变成户均养殖5头肉牛的养牛村。
  平坦整洁的道路,圈里膘肥体壮的肉牛,让鹞子川村人乐开了花。这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法宝,是他们的好日子,更是他们的希望和未来。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实施脱贫富民战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红翔新村、红瑞村、庙庙湖村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如期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仓禀实  实施产业兴村强镇行动,通过自主经营、创办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方式,统筹抓好
期刊
行走在六盘大地,我被一片片或黄、或橘红的花海所吸引,这花儿不是当地的观赏花,而是引进的一种中药材——万寿菊。每年9月,它们与本地道地的山菊花一起盛开,如同脱贫富裕起来的群众火红的日子,映红了山野,映紅了人们灿烂的笑脸,把层层的梯田点缀得如诗如画。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六盘山区的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万寿菊,过去这些在城市花园里少量种植的观赏花儿,因其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被作为脱贫致富产业予以扶
期刊
同心县韦州镇旧庄村地处罗山东麓,是一个几千人的大村子。2014年前,村里四成左右的农户是贫困户,从2014年开始,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向这里派驻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就此展开。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到对口村,是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措施。  扶贫驻村工作队目前有3人,师传岩是现任“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工作队的同志们一到旧庄村首先做的“功课”是放低姿态,
期刊
早上4∶50时,银川市兴庆区石油城燕庆街,路灯明亮天却仍是漆黑一片,没有车辆和行人,路两侧居民楼也没有人家亮起灯光。  燕庆街上的中国邮政银川市东城分公司兰亭苑揽投部是亮着灯的,十几位揽投员在快速换上工装后,整理好各自的用具,等待5点整例行晨会的召开。  5∶15时,当天的第一班邮车到来,一天的忙碌就此开始了。  兰亭苑揽投部现有职工14人,主要担负53家企事业单位、26个住宅小区的3.2万户共约
期刊
“我们拿实力说话,有了话语权就能引领全国枸杞产业的发展,全国枸杞看宁夏。”语出者曹有龙,一位含金量颇高的“实力派”人物——国家(宁夏)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枸杞产业战略创新联盟首席专家、宁夏“枸杞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宁夏枸杞产业研发人才高地首席专家、全国劳模、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这句话也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曹有龙带领团队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枸
期刊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对新生命的渴望,是人类最美好、最自然的情感。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生育是家庭圆满的象征,而生殖科医生承载着众多不孕不育家庭的渴望与梦想。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包俊华从事生殖医学已经17年,她见证了生殖中心从10个人的小队伍发展成40多人的大团队。如今,生殖中心的年门诊量由2003年的9000多人次增长至7万人次,帮助了数以千计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圆了“
期刊
马宝龙的身份是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员工,他很牛气,因为他从事的岗位是世界十大危险行业之一的带电作业,而他2次获得自治区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一名。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别小看这“不停电”三个字,这项技术在国内普遍应用也就是近十年的事,因为这项工作对带电作业的装备和人员的素质要求都非常高,来不得半点的马虎。马宝龙是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的第一代持证上岗的带电作业
期刊
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发展惠民成果共建共享,每年投入7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基础设施——全覆盖  石嘴山市着眼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
期刊
在城市的灯火阑珊处,霓虹下闪烁着一家家酒吧,下班后的男男女女拖着疲惫的身心步入其间,释放压力、舒缓情绪。  在很多人看来,调酒师是一种神秘而浪漫的职业。他们孑然一身,于灯光迷离之处独自站在喧嚣的人群中,将令人头晕目眩的缤纷酒类调制在一起。  然而,他们调制的每一杯酒,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90后巨超是银川一家酒吧的老板,也是酒吧的首席调酒师。说起当初与调酒行业的缘份,巨超坦言:“看过一档关于调酒师
期刊
职业变化是社会需求的“晴雨表”。  现代职业的体量远远超出了三百六十行,相比那些传统职业,它变化的速度频率更快,在不断地淘汰、更迭、新生中发展。这样的变也恰恰折射出社会的变、城市的变、生活的变、人的变。  代驾、宠物美容师、私教、调酒师……与现代生活有着高密度的契合,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职业,这些普通的从业者在各自的职业中体会冷暖甘苦,也同样收获着满足、自信与成就。  夜幕降临,城市点亮万家灯火,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