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印记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请以“时间的印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故事,有细节,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时间”是古往今来引无数哲学家、文学家展开探讨和想象的基本母题,亦是人类难以掌控又无法摆脱的永恒存在。在时间的诸多特性中,无形无迹、无踪无影,难以被直接触摸恐怕是其最直观的特征。而本题的关键恰是要赋予无形的时间一种“印记”,将“无形”的时间有形化。这是本题暗含的矛盾所在,也是破题的难点。
  所谓矛盾,即构成哲学思辨的悖论性要素。换言之,如果能找到某个恰如其分的“形式”来承载抽象、无形时间的某种本质特性,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那么题目暗含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所以,就这篇文章而言,出彩的关键不仅是情节跌宕、描写细腻,更是要做到选材新颖别致。选择什么样的载体,如何表现时间的形象特质,从而触及其存在的本质意义,是写好这篇文章的第一步。
  当然,选择什么样的载体又关乎考生对时间本质特性的理解与思考:时间只是单向、线性的吗?有没有可能也是轮回、循环的?时间只是冰冷、残酷、面向“刽子手”的吗?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也是温暖、深情、酿出生命芳香的酵母呢。对时间的本质理解得深入、思考得透彻,能选择一个最恰切的载体而不落窠臼,同时在情节展开中能凸显时间的多重面向,才能使文章达到选材新颖、情节曲折、立意深刻的水准。
  学生在审读这类暗含矛盾、带有阐释概念特征的题目时,既要能破解矛盾,把握其内在张力,也要能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选材一定要突出素材与主题之间专属定制的特点,即非此素材不可。构思立意时不要将概念的内涵简单化、肤浅化,只有挖掘其更隐秘、更深刻的内涵,才能将文章写深、写透。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可以体现“时间印记”的素材其实不少,时间给老者留下的白发和皱纹,给古建筑、老树乃至一座城市留下的青苔痕、斑驳锈迹,都是学生常用的高频素材。但若论到既能体现时间的专属定制性,又能指向时间深刻的内涵,这类“印记”不免显得有些普通。按照素材对写作对象的表现力和对主题的阐释力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适用素材分为常见素材和优质素材。
  常见素材如父母的白发、皱纹,老树的年轮、苔痕,泛黄的老照片,沧桑的老城等,这类素材在表现主题方面堪称“万金油”,可以表现几类常见主题的变体,如骨肉亲情、生命成长、世事变迁等。常见素材处理得当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下面列举学生习作中的三个精彩片段。
  表现“生命易逝,亲情永驻”主题的:
  那天,发着高烧的我突然从梦中惊醒,发现已是深夜了。眯着眼睛适应着突如其来的光线,依稀中看到有两个人影在晃动。慢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这世上我最熟悉的两张面孔,而此刻,脸上写满担忧的他们却显得有点儿陌生。什么时候爸爸鬓间的花白蔓延到了额前?又是什么时候,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房间里弥漫着苦涩的药味和医用酒精的味道,越过妈妈瘦削的肩膀,我看到桌子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胶囊和一个温度计。
  透过两个人影间的缝隙,墙上的那张相片突然闯入了我的视线。刹那间,我突然看清了岁月的痕迹。脱落了些许色彩的相片上,是两张年轻而快乐的面庞——那才是我印象中他们的样子——妈妈留着一头栗色的波浪鬈发,爸爸穿着有棕榈树印花的T恤衫。他们的双颊丰满红润,清澈的眼里漾满了笑意。再看看眼前这两对布满血丝的眸子,双颊甚至已经有些凹陷进去,几道皱纹显得越发清晰。妈妈早已扎起了发髻,褪去了栗色的几根白发格外显眼;爸爸应该是刚加班回来,还没来得及换衣服,沉重的西服把他的双肩压得有些倾斜。我猛然惊觉,原来时间早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只是迟钝如我,等到它将一寸寸深刻的痕迹赤裸裸地揭开时才发觉。钟表指针的滴答声突然变得尖锐起来——我好希望时间走得慢些,再慢些,好想能回到从前……
  好不容易偷得几天闲暇,我像小时候一样,把每天的趣事都讲给他们听,却还是没能说尽这两个月来积在我心里的话。听我东一句西一句地说着,他们只顾着笑,一如从前。有水光氤氲在他们眼底,荡开了,两对眸子重现了往日的清亮。我恍然觉得,随着我渐渐长大,他们确乎是变老了,却又好像什么都没变。不由得疑惑,时间究竟有没有留下痕迹呢?不知为何,我眼中灿烂地笑着的,并非此刻笑得满脸皱褶的他们,而是脸颊丰满红润、嘴角微微上扬的他们。
  (北大附中高三 张思原)
  表现城市变迁中的时间印记的:
  终于还是带姥姥回去了。如我所料,城墙被推倒了,泉眼也枯了,老柳树的根在柏油和水泥的“压迫”下慢慢枯死,青石板不知做了哪里的路基,眼前林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看着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禁感叹,往昔竟没留下一点儿痕迹。时间划过几十年,我仿佛听见它匆匆而去的脚步,毫不犹豫地抹除了城市的历史,也带走了姥姥的青春。难道记忆也在逃吗?姥姥沉默地走过曾经的剪子巷,寻寻觅觅,有些迷茫,有些失神,眉眼之间却不显凄惶。这么多年的浮沉,曾经的美好难道就这么轻易地被时间冲淡了?
  那天晚上,我们在剪子巷旧址上新建的大厦顶层吃饭。旋转餐厅巨大的玻璃窗外,曾经的城郊化作一片灯红酒绿:城市在深蓝的天幕下凝神,被一道道流光溢彩的“霓虹”吸引了目光,熙熙攘攘的人群拥向家的方向,居民区的灯光一盏盏点亮,星星点点的光汇成灿烂温暖的海洋。姥姥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现在的剪子巷!”她的脸被玻璃映出的灯光照得更显温柔,眼神明亮澄澈得如同当年那少女的秋波,沉郁的暗流也归于平静安详。姥姥的剪子巷被时间偷走了,而她对剪子巷那没有结果的眷恋是时间留下的伤疤。心里的痛也许使她麻木,却无法被抹去。而这份痛楚伴着她见证了济南城的前世今生,终于在包容中积淀成对济南这方土地的热爱。这是时间涤荡过的痕迹,是更为广博而深沉的感情。
  (北大附中高三 金冰儿)
  以上两个片段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时间既无情又有情的特點。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刻画出时间催人老的辛酸滋味和世事变迁、青春不返的沧桑无奈,但又能在故事情节中消化、释然这种悲剧的伤感,体悟到能够留存于时间中永恒的情感与更加宏大、开阔的美好未来。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
  我每年都会在那里拍一张照片,背靠秋山,笑容灿烂……
  还记得,在秋山的怀抱里,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了银河和满天星辰。我几乎兴奋了一整晚,又叫又跳,舍不得睡去。老板捧着油茶,热气熏红了他含笑的脸,他对我说:“不要紧,明年还有,再来看嘛!”如今,这景色怕是只能出现在梦中了。
  再次登上秋山的时候,景色已经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被树林间“生产建设”的字样破坏了,我仿佛听见了秋山的哭泣。它扛过了时间的“拷打”,却终究没能迎来下一个秋天。
  临走时,我还是拍了一张照片,秋山和我都笑得很勉强。这是我和秋山的告别。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等到人们彻底征服自然的时候,又有谁愿意倾听秋山的哭泣?不知时间对人类刻下的新印记是否满意,人类的印记又是否会被时间烙下新的印痕?
  (北大附中高三贺雨萌)
  作者从另一个维度思考时间,注意到自然的时间印记与现代化的人为时间印记。通过物候节气的变化,点出文章的第一层“印记”:时间给自然留痕;通过人类开山建设的破坏活动,写明文章的第二层“印记”:在一个更大的时间维度中,人类加诸自然的印记,亦是现代化留给时间的印记。文末一连串的反问珠玉落地,将文章引入对现代化的反思,高潮迭起。
  而所谓优质素材往往与作文的主题丝丝相扣,不需要化用、阐释,素材本身就可以直接体现主题。常见素材是万能灵药,可适用于多个主题,考生可作为平时积累,没有灵感时拿来化用。而优质素材往往专为某个主题而生,虽然适用范围不及常见素材广,但能够更加贴切地表现主题。比如,成长过程中在墙上画的身高标线,旧书、日记本上的划痕、字迹都是能够体现“时间的印记”这一主题的优质素材。
  当然,有一个颇为恰切的例子是迟子建的《撕日历的日子》。“又是年终的时候了,我写字台上的台历一侧高高隆起,而另一侧却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谢幕了。厚厚的那一侧是已逝的时光,由于有些日子上记着一些人的地址和电话,以及偶来的一些所思所感,所以它比原来的厚度还厚,仿佛说明着已去岁月的沉重。它有如一块沉甸甸的砖头,压在青春的心头,使青春慌张而疼痛。”作者以“撕日历”为线索,串联起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虽有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和对逝去青春的缅怀,但明白了时间的不可逆,便能坦然面对人生。
  标杆作文
  时间的印记
  徐佳欣[北大附中高三]
  “这一筐书,如果你不要的话,我就捐了啊!”妈妈的声音从书房传来。这些书她已经推销过好几次了,沉迷于手机的我根本不想理睬,随口回了句“随便吧”。这一筐书我并不在意,因为有了碎片化的手机阅读以后,我几乎都不怎么看纸质书了。“回归书香之气”的苦心劝告对我的吸引力远没有手机阅读的便捷来得致命。
  过了一会儿,妈妈吃力地抱着那一大筐书走到我的房间,轻轻地将筐子放在了墙角,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摆放珍贵物品的小心翼翼。我对她的行为有些不满,因为我十分讨厌那些书上的灰尘。不是要捐掉吗?为什么又抱到我房间来?
  妈妈轻轻拿起最上面的那本书,冲着我说:“这些都是我小时候读过的书,上小学时你把它们翻出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好像一直到初中才看完呢。”
  听到这些话,我仿佛被什么触动了。抬起头,望着那本早已泛黄的《荆棘鸟》,刹那间,所有关于它的记忆一下子都涌现出来,在我脑海里翻滚着。我放下手机,从妈妈手上接过那本书,一下子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它确实值得我这样珍视。
  翻开扉页,妈妈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剧创来换取”。写得那么简单,却又悲伤得让人心痛。我发现字的旁边还有一点儿油渍和眼泪留下的痕迹,那是我们无数次阅读最真实的证明。而这种证明,也贯穿了这整本书。原来会有这么一天,我突然在一本书中,发现了自己成长的痕迹,我突然觉得这本书倒映出了流逝的时间。无形的时间贯穿于那些泛黄的纸页之间;包含在每一行的批注之中,不论是妈妈娟秀的楷书,还是幼年的我留下的歪歪扭扭的“草书”。它隐藏在两代人的传承中,既陪伴了妈妈的成长,也见证了我的每一次心碎和困惑。
  时间已把这些旧书“折磨”得破碎不堪,《荆棘鸟》都已散架,只能用一个大夹子夹着。而我不但没有好好珍藏它们,反而连书都不怎么读了。现在时光留给我更多的是微博和朋友圈中的繁杂信息,几乎过目即忘。这种感觉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我恍惚间明白了电子书之所以无法取代纸质书的根本原因——我们不是要在书中了解别人的生活,而是要在书中找到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回看书中时间的印记,我们才能真正认清所谓成长——时间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名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从生活中发现“真感情”“真故事”。直击命题要害,紧扣主题行文,这就是所谓“优质素材”。一本旧书中的印记(油渍、泪痕、批注)直接体现时间的印记,这种印记之于“我”既有个体生命的成长,也有母女两代人之间的传承,更有对文化知识的思考。于个体而言,时间是一次性、短暂、线性的;于整个人类的生命延续、文化传承而言,时间又是恒定、永远、循环的。描写两代人这一构思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厚,在时间流逝、回顾成长的主题外又增加了代际传承和找寻自我的意味。此外,开篇的欲扬先抑与后文的主题升华形成鲜明对比,使故事情节更加波折。
  (李杭媛)
  时间的印记
  戴嘉雯[北大附中高三]
  走到这条路的尽头,就能看见大柳树了。儿时在这路上与同伴飞奔而过,从未觉得像今天这般漫长。拾忆就是这样,生怕遗失,又生怕重逢。
  记忆里的大柳树枝叶繁茂,撑起了童年的半边天。儿时在树荫下乘凉,小手在它粗糙的树皮上摩挲,那些凹凸不平的起伏像冬夏逝去留下的鲜明印记,给我关于岁月的启蒙。儿时,放学后的傍晚和同伴爬上树干嬉闹,直到夕阳隐没在山脚;高大的树冠“抱”住我们,耳边只余风打树叶的“沙沙”声。时间无迹可寻地流逝于欢笑和快乐中,以致我常觉得只要大柳树在,童年的记忆就不会走远,升学与搬家也并未让我有太多疑虑。直到那天,偶然听闻大柳树已被砍去大部分枝干,我才惊觉时间的流逝。
  不觉间已走到街角,大柳树就在那儿了。习惯了居民楼被高大的树冠遮住的样子,而今竟看到湛蓝的天空,感觉十分突兀。阳光下,树干的截面泛着白光,曾令我日夜思念的树冠已荡然无存。谁又知道,那茂盛葱绿的树冠曾怎样庇护过孩童时的我们,又交织着多少时间的印记?心间乍寒,喉头哽塞,我呆立在原地。
  恍然问,我看见树旁有跳动的鲜艳颜色。缓缓走近,竟是一群孩子正在树旁玩耍。他们正手拉手丈量大柳树的树干,脸上露出的惊叹表情与当年的我们别无二致。原来,不复昨日的大柳树,还在用另一种姿态给予孩子们欢笑。
  抬起头,我再次仔细打量这棵深深扎根在记忆里的大柳树。微风吹来,但没有风打树叶的“沙沙”声,它似乎不再活泼,变得沉默了许多。儿时曾多次“落座”的那处树干已被砍掉,只余最底端的倒“人”字。泛白的伤口像时间的标签,宣告着大柳树不再年轻,也宣告着我的童年已经逝去。不过,近距离看我才发现,原来那些树干的截面上,已经长出了细长细长的枝丫——未来的大柳树,依然会生机勃勃吧。属于我的时间已消失不见,但属于身旁这些孩子的,正分明而独特地印在眼前。
  我看着他们,似乎正在无声而庄重地传递一份爱。而所有关于童年的斑驳光影,就留给时间去描摹吧。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温情且充满童趣。小作者很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并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用艺术手法重新加工。借物抒怀之作中,追寻一棵老树缅怀逝去的童年,似乎很多人都写过;用一棵老树的变化来体现时间的印记,也不难想到。但本文的巧妙之处在于,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同時,又引出对代际轮回与生命传承的思考,颇显深度。文章的细节描写处理得很细腻,如记忆中的树干与现实中的树干之对比,儿时玩耍的同伴与眼前玩耍的孩子的呼应。树与人体现了时间的双重印记,一个在衰老,却依然奉献自我;一个在成长,且生生不息。
  (李杭媛)
其他文献
自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零度写作”方式后,小说家往往在情感上保持“守零”的姿态,不再将情感渗入故事。为了显示零度感觉,笔下的人物也往往带有思想代码的特征,有人性却无人情。这种小说固然能激发读者对存在等形而上问题的思索,但没有了情感的流动,故事难免干涩生硬,难以拨动读者的心弦,无法真正感动读者。其实,真正的“零度写作”不是不要情感,而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
人们认为,家和曙光代表归宿与光明。有了家,可无惧风雨;有了曙光,可盼得光芒万丈的日出,以及一个崭新的明天。正因为有希望,我们才如此真切地生活着,相信明天的力量,把未来描绘成广袤的天地。  然而,鲁镇是被希望遗弃的角落。  “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日出与黎明,并不带来生的希望与转机。光慢慢降临鲁镇,孩子却渐渐弱了呼吸。走投无路的困窘像影子一
无论是自由随笔,还是命题作文,学生最大的烦恼便是“没话说”,继而演变为“不想写”。这种尴尬的写作现状,症结在于“从抽象到抽象”的“空对空”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具象的感受和切实的共鸣。感受和共鸣往往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和鲜活的情境,这恰恰是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所欠缺的,而作为影像艺术的电影正好可以成为打通“奇经八脉”的一剂良药。  当然,会看电影并不等同于就会写作,如果仅仅将影视欣赏简化为“看一部电影写一篇
原文选段  二十四小时书店从不驱赶任何人,甚至拾荒者与流浪汉都可以于此睡得安稳或读得酣畅。不计较书本的销量,不在意通宵的电费,是因为书店的经营者明白:人无法孤立于世。人生不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唯有视彼此为同根生的亲人、共患难的同胞,珍惜这“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缘分,才能一起砥砺前行,迈向光明。正如余秋雨所言:“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不清楚,这样的长途间,我们除了相互扶持,相互关
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如果我是思特里克兰德,究竟是谁在指引我不顾一切地去追寻?  如果说是梦想,在他身上总有些违和。梦想是人主动创造并积极追寻的,它被人主导,高高地飘在头顶。可思特里克兰德更像是被一种力量吸引和控制,我以为,这种力量可以借用绝对精神的部分概念來解释。  思特里克兰德对原始世界的追寻是“绝对精神”从灵魂、意识到精神的演化。他的原始世界是无法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述的,那里是伊甸园,是炼狱,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万家团圆时,我们总会格外怀念那些逝去的亲人。  时间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却始终没能带走我心底对外公的思念。每到春节大雪飘飞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公。  腊月二十八,雪花纷飞,纯洁又美丽。年幼的我站在院子中,张开双手迎接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享受着雪花带给我的喜悦。当我陶醉时,一个厚实温暖的身躯从后面把我抱了起来。我回头一看,是外公。他一脸慈祥地看着我,刮了一下我冻得通红的鼻尖
題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21年伊始,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引起巨大社会反响,豆瓣评分高达9.4分。该剧取材于宁夏西海固脱贫的真实故事,主要讲述了二十余年间福建对口帮扶西海固,使其变成塞上江南的故事。  电视剧播出后,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观感:  ———片中的凌教授真有其人,扎根在最艰苦的地方开展菌草生态治理研究,造福半个中国,太伟大了!技术和观念才是脱贫的关键。  —
这个下午,我坐卧难安,手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几次拿起又放下,睡也睡不着,新煮的茶汤也少了味道。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令我期待的午后时光,眼看着在我的焦虑中一点点儿流失。窗上暗了下来,树影儿不见了,屋外的蝉鸣也息声于天地。望着四四方方的窗口,不知怎的,我又感叹起了没人可以逃脱的命运。  他死了,车祸死了。他,男,五十岁左右,身高一米七,光头,很瘦,四分之一的头骨下陷,据说是在十多年前的一次车祸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泰斗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武侠迷们回味着他的作品,缅怀巨星陨落。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20世纪40年代移居香港,是著名武侠小说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也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几乎经历了整个20世纪的洗礼,又在新世纪保持了独树一帜的传奇身份。  20世纪50年代,查良镛开始
雨是神奇的。在雨中,所有气息都会被放大,冲撞四方。就像现在,当你走近窗边,城市街区的各种香味伴着泥土的芳香,就会一齐涌入你的鼻腔。  漫不经心的下雨天,街角搭着雨篷的煎饼摊,被一阵略带寒意的风吹开雨篷的一边,送来煎饼的酱香。卖煎饼的师傅着一身白色短袍,头戴矮帽,正低头忙碌着。那是冬在苟延残喘、春占据大半壁江山的时候,我虽被母亲约束着,不能每天都吃煎饼,但隔三差五也总能买来解解馋。反正卖煎饼的就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