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中的安徽人

来源 :党史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武选少将(1897—1993)
  丁武选,安徽阜南人,原武汉军区军事法院院长。1897年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多年从事政治保卫和军法工作,对于培育人民军队严明的军纪、良好的作风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丁武选出身贫苦,年轻时逃荒到了河南省商城、固始,给人帮工谋生。1928—1929年,丁武选先后参加农民赤卫军、赤卫团和固始县游击大队,并担任游击大队宣传队队长,参加了马岗、大小周寨、邓沟、王家围子等战斗,和战友们打下许多地主围寨,并经常配合商南红军和游击队作战。
  1931年5月,丁武选任中共固始县委宣传部长。6月,中共皖西北特委书记方英带丁武选等20多名皖西北干部到河南光山县新集镇参加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因会期推迟,方英就动员丁武选等四人进入中共鄂豫皖省委办的训练班学习。同年秋,丁武选学习结业后,留在新成立的鄂豫皖省政治保卫局看守队看押“犯人”。当时,张国焘已开始在部队和地方大肆“肃反”,看守队看押着一批批“犯人”。丁武选亲眼看到许多指战员遭刑讯逼供、被处决,也看到许继慎、周维炯、肖方等十多位红军高级指挥员在新集遭秘密关押、刑讯,后被绳索勒死,感到痛心疾首,因此要求回皖西工作。12月间,中共皖西北特委改为道委,机关从金家寨迁到麻埠。丁武选获准回皖西后,由道委分到政治保卫局任二科科长,并兼任皖西北道区苏维埃工农监察委员会主席。保卫局二科主要搞敌情侦察,在外面跑得多,很少呆机关。为了促进和保护苏区工商业,丁武选经常带着手枪队护商,有时配合游击队到边境地区打击反动民团,让商人运进苏区缺少的粮、盐、西药、布匹等,运出茶、麻、竹木、中草药等山区产品,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1932年8月,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形势日趋严重,丁武选随皖西北道委撤到金家寨。9月,道委派丁武选负责把银行10挑银元分给伤病号,以便就地安置治疗。几所医院分掉了6挑,还有4挑带到南庄畈。这时,张国焘率鄂豫皖分局和主力红军来到皖西,看到丁武选就叫他带着银元跟随红十二师行动。丁武选带着挑子一路紧追,到了英山石头嘴才追上部队,把钱送到了参谋部。10月,丁武选跟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川陕,一路艰苦转战,到达川陕边区。
  1933年1月起,丁武选历任红四军十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川陕省保卫局副局长、川陕省游击总指挥部东路游击指挥部司令、川陕省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独立第二师师长,参加了创建和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反敌“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的斗争。张国焘到川陕后,继续大搞“肃反”以排斥异己,杀害了旷继勋、舒玉章、吴展等许多指战员。丁武选知道他们许多人是受冤枉被错杀的,因而对“肃反”扩大化有所抵触,有些人因他的保护而幸存下来。1935年一二月间,为冲破敌人的“川陕会剿”计划,红四方面军发起广昭战役、陕南战役,并在陕南宁强、沔县、南郑一带组建地方武装,扩大红军。丁武选调任独二师师长,三四月间在东线配合红三十三军佯作攻势,牵制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和川军刘湘部,掩护方面军主力在西线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一次,曾当过川军旅长的川北恶霸傅俊卿带着几百名地主武装扰乱红军后方,丁武选率独二师前去攻打。他指挥部队在傅俊卿所躲藏的山洞顶上凿开炮眼,用炸药炸开洞口,全歼该敌。不久,他随部撤出川陕苏区,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于1936年冬到达陕甘宁边区。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丁武选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军法处处长。1938年后军法处、锄奸处归入政治部,丁武选仍任军法处长。他坚决贯彻落实从严治军方针,认真检查军风军纪,妥善审理、处置军法案件,为保证一二九师严明的军纪和坚强的战斗力做出了贡献。延安整风期间,一二九师有一位军分区司令员、两位团级干部因不满上级的不信任、不公平,带着部分人枪私自出走,打算回自己的老部队或老根据地。出逃者被抓回后,少数领导同志主张用极刑,丁武选认为他们出逃不是投敌,情有可原,可停职检查。不久,在中央党校大礼堂有中央领导出席的一次大会上,丁武选披肝沥胆、仗义执言:整风运动反对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可中央领导对原红四方面军就是不公正、不信任;张国焘的错误是张国焘本人的事,不能让原红四方面军的人都跟着倒霉。原四方面军的一些中高级干部因长期受压抑、不被信任,才有人准备出走。我们不能一再出现冤案了!他发言时声泪俱下,赢得许多与会者的尊敬。
  解放战争时期,丁武选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处长、东北军区军工部第八办事处副主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兵站部政委。在白山黑水间转战近4年,后随军南下华中,为东北我军的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丁武选历任二十一兵团后勤部政委兼湖南军区后勤部政委、中南军区后勤部军法处处长、中南军区驻武汉军区办事处副主任、武汉军区军事法院院长等职。
  1993年1月,丁武选在郑州病逝。
  
  


  丁世方少将(1913—1965)
  丁世方,安徽金寨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13年生,1929年参加农民暴动,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他是最早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带头人;新中国成立之初,是海军卫生工作的奠基人、开拓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丁世方参加革命工作后,一直战斗在鄂豫皖苏区。1932年夏,上级了解到他学过中医,便调他到红军医院工作,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后方医院主任、总医院中医部主任、中医院院长、军委卫生部第三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3年3月至5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反敌“三路围攻”中,伤病员越来越多。丁世方率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抢救伤病员。当时,中医部只有8名医生、20多名看护员,而伤病员最多时达1500多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竭力救治,大批伤病员很快返回战斗第一线。作为中医部主任,丁世方不仅做好医务组织和训练工作,还亲自看护、开处方,对伤病员倍加爱护,且热心、细致。一次,他查过病房后顺便到太平间看看,见红十师二十九团连指导员潘峰躺在里面,他用手摸摸,发现这位“死人”的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便立即找人将他抬回病房抢救。原来,潘峰战斗负伤后,又染上了伤寒,高烧几天几夜,奄奄一息。一个护士以为他没有气了,便把他抬到太平间去。在丁世方的关心下,潘峰“死”而复生。
  此后,川陕苏区扩大,红四方面军由原来的4个师发展到4个军,丁世方和总医院的领导又整日忙于协助部队组建医疗机构,在各军、师设医院,团设医务所,营、连配卫生员。同时,在医务人员培训班的基础上办起卫生学校,丁世方担任中医班主任。他除了自己讲课外,还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当教员。在工作中,他坚持把卫生工作同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把积极预防同提高救治技术水平结合起来,把中医理疗与西医治疗结合起来,始终把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率、伤亡率,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药品和医疗器械非常缺乏,除了从缴获敌人的战利品中补充外,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自制自给。他十分注重团结并发挥地方老中医的作用,挖掘和研制适应战场救治的中药配方,并带领医务人员就地取材,办起制药厂,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口服药和外用药,克服了药品缺乏的困难。
  1935年3月,丁世方参加红四方面军发起的强渡嘉陵江战役,北上长征。他率百余名医护人员,组成运输队、担架队、医疗队,带着数百名伤病员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辛。1936年10月下旬,长征结束后,他又带领医护人员随部队渡过黄河,编入西路军,既当战斗员又当救护员。1937年3月,西路军兵败,在弹尽粮绝后的突围中,丁世方随卫生部政治委员徐立清等人率卫生人员、伤病员和随军家属1000余人向西线山区行动,吸引敌人,掩护西路军余部突围。这支队伍后来被敌人包围,一部分家属分散打游击。丁世方在与部队失去联系后,独自一人在森林里隐蔽40多天,多次躲过敌人的追捕,每天都要同难以忍受的饥饿与寒冷抗争。1937年4月下旬,他化装出山,以游方郎中身份行医,住在临泽县明麦渠一位名叫魏振卿的老百姓家里。在群众的掩护下,他一面宣传红军的抗日宗旨,一面为当地的老百姓治病。行医数月后,他矢志要寻找部队,在群众的护送下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几经周折,于8月辗转到达兰州,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被安排回到延安。
  1938年5月,丁世方从抗大毕业,分配到军委第三后方医院任院长。几年中,他既当院长,又当学员,在延安医科大学勤学苦钻,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次,老战友肖邦宁到延安野战医院看望他,见他正在手术台给病人做外科手术,而且技术精巧、娴熟,深感惊讶、敬佩:一个在皖西山区仅学过3年中医的军人,现在已是具有中西医结合两套本领的优秀专家!之后,丁世方又调任第二后方医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
  抗日战争胜利后,丁世方奉命奔赴东北,担任辽东(南满)军区卫生部部长。他迅速稳妥地接管了辽东地区十几所伪满医院,先后改造了本溪以下中小城镇医院40多家,团结、教育、改造了一大批伪满医务人员。同时,在南满军区七八万人的部队中很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医疗卫生机构,在通化、宽甸、丹东等地创建了根据地医院,以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1948年,丁世方担任安东军区卫生部部长兼中国医科大学第三分校校长。
  丁世方于1950年调到北京,先后担任海军卫生部副部长、部长。当时海军是新组建的兵种,各级卫生组织还是空白。在海军党委的领导下,他满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定规划,筹经费,办医院,调配人员,购置设备。他提出医疗预防、教学、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建设规划,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建立健全了海军各级卫生组织,先后组织创建了海军总医院、海军疗养院、海军医学院、海军医学研究所、海军第二医科大学等医疗机构和院校,建立健全了海军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是海军卫生工作的奠基人、开拓者。
  1954年,丁世方任海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1962年,调任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1965年6月,丁世方在北京病逝。
  
  


  卜万科少将(1910—1969)
  卜万科,安徽金寨人,原河南省军区信阳军分区司令员。1910年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获甲等劳动英雄称号;在战斗中冲锋陷阵,九次负伤,被评为一等甲级残废军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在鄂豫皖苏区,卜万科曾任红军排长、副连长、连长,参加了红军第一至四次反“围剿”斗争。在一次阵地争夺战中,他的连队与敌人的一个连同时冲上山头。他与敌连长相距十几米,同时向对方开枪,结果他一枪击毙了敌连长,迅速消灭当面之敌。战后,他从缴获敌连长的德国造驳壳枪中发现,原来是一颗瞎火子弹卡壳。他风趣地对邓忠仁等战友说:“这次我又捡了一条命。如果是敌人的枪响,我就革命到底了!”
  1932年10月,卜万科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年底到达川陕边区,升任七十三师二一九团一营营长。1933年5月中下旬,二一九团在空山坝大战中,与正面进犯之敌激战拼杀,多次肉搏,大量杀伤敌人,守住了阵地,掩护兄弟部队从左右翼和侧后突袭敌人。此战歼敌左纵队5000余人,取得反敌“三路围攻”的关键性胜利。激战中,团长洪美田等牺牲,卜万科等负伤。
  1933年7月,卜万科任九十一师二七一团副团长。8月,他随部队参加仪南战役,连克元坝子、红土关、千佛岩等要点,直逼广元城,扩大了川陕根据地。在反敌“六路围攻”中,卜万科率部在西线作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12月间,二七一团坚守广元快活岭,仅一仗就歼敌邓锡侯部1个团近千人。经过10个月的激战,红四方面军粉碎了敌“六路围攻”。二七一团因战绩良好受到总部表扬。
  1935年3月,在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战役中,三十一军从苍溪以北强渡成功,直扑川中雄关——剑门关。卜万科率二七一团一营作为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先锋,在剑门关以东,神速切断广元、昭化和沙坝等地敌军援兵,与兄弟部队一起扫清关外敌人所有据点,从东南面的黑山观、风垭子等地向剑门关猛攻。4月2日,红军从三面发起总攻,战至黄昏,歼守敌3个团,拿下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随后,卜万科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三过雪山草地,曾任红四军十二师参谋长。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随红军东进。11月,参加萌城伏击战和山城堡战斗,到达陕甘宁边区。
  抗战爆发后,卜万科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团一营营长、副团长,奉命留守陕甘宁边区,驻守陇东庆阳、镇原、合水。卜万科率部坚守河防,抵抗日军进攻,还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多次摩擦与进攻;在完成作战任务的同时,他还带领部队起早贪黑地在驻地附近开荒种瓜菜、粮食,既改善了伙食,又减轻了群众负担。到1940年,一营的生产成绩突出,基本解决粮、油、菜的自给,受到上级表彰,对整个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也有促进作用。他曾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和赞扬,获边区政府颁发的“劳动英雄”奖状。
  1944年10月,党中央决定组建河南人民抗日军。卜万科任该军第四支队十团团长,于1945年2月进入豫西地区,转战于平汉路以西的禹县、密县、新郑、登封一带,打击日伪军,收复失地。抗战胜利之际,卜万科任河南军区独立第三旅副旅长,率部到确山县成功接应国民党豫南挺进军游击第十三纵队的起义,而后参加自卫反击战。1946年1月,国共《停战协议》签订后,中原军区各部队集结在宣化店一带,他调任野战部队二纵十三旅副旅长。
  6月下旬,中原部队分路突围,十三旅掩护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于26日晚撤离宣化店,从北线向西北方向突围。29日晚,卜万科率十三旅三十七团攻打信阳南部的柳林车站,歼敌1个多团,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蒋介石急令刘峙全力追击、堵截,限期围歼北路军于天河口、高城地区。他又率部断后,打退追敌一部,掩护北路军冒着酷暑兼程西进,抢在敌人合围前冲破封锁,渡过唐河、白河,进入伏牛山南麓。7月17日,北路军进至鄂陕边的南化塘,与敌胡宗南部展开激战。卜万科率三十七团担任主攻,冒着枪林弹雨,连续7次冲锋,终于攻占敌人主阵地——玉皇顶,杀开一条血路。20日,他率部在赵家川、梁家坟打退国民党第二十军的17次进攻,掩护领导机关进入陕南。接着,他奉令在豫鄂陕边界地区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争。为保存力量,他顾不得妻子已失散,率十三旅一部突破重围,一路苦战,于10月间到达延安。
  1948年9月,卜万科调任中原军区豫皖苏军区第八军分区副司令员。11月,他率分区主力团参加淮海战役,在河南牵制、阻击国民党华中“剿总”所属张淦和黄维两个兵团的东进。激战中,他身负重伤,胸腹部中敌炮弹碎片几十块。后担任汝南(确山)军分区副司令员、信阳军分区司令员,为配合地方剿匪反霸、建立人民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做了大量工作。
  1951年,卜万科率部积极参加大练兵运动,准备入朝作战,却因伤口恶化,累倒在训练场上,被送到武汉的磨山医院。1955年,转到上海做了4次大手术,割去两叶肺,去掉8根肋骨,被定为一等甲级残废。他是在医院病床上接受少将军衔和勋章的。
  1969年3月,卜万科在武汉病逝。
其他文献
60年前的渡江战役拉开了向全国进军的序幕,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政权的覆灭,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而合肥这座千年古城,也因作为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同伟大的渡江战役永远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合肥光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9年3月底4月初,总前委机关和华东局进驻肥东县瑶岗村。肥东瑶岗成为渡江战役总前委的指挥中枢,直至渡江胜利后进军江南,历时近一个月。在此期间,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
期刊
今年是新中国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共和国英勇奋进的60年,是共和国取得辉煌成就的60年,也是中华民族开拓创新、走向伟大复兴的60年。    60年的奋进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走过了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回顾新中国60年来的奋进历程,可以分为以下8个历史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军事上,国民党还有上
期刊
从参加红军时给毛泽东站第一班岗,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的。他曾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里,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常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  第一班岗就在主席办公室门口  1933年7月,入伍才两个月的张耀祠被调往江西瑞金县沙洲坝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警卫连,担
期刊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在半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党的事业、军队的建设、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千秋功业。同时,作为党和人民的“大管家”,他还一直主持和领导着秘书工作,在秘书工作方面有着卓越的建树。    一    上世纪50年代初,政务院(后改为国务院)设有总理办公室,秘书最多时有17人,后经几次精简,到1957、1958年只留下六七
期刊
“男子立身惟一剑,不知事败与功成。”作为辛亥革命时投笔从戎的革命者,陈独秀对军事斗争的认识,较党内的一般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者更为直接,其对军事斗争的研究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坚持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缩影。    以阶级战争夺取政权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明确提出共产党的使命是“挺身出来为劳动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牺牲”。显然,在此之前,理论上的思考和残酷现实,已经让陈独秀决意选择武
期刊
编者按: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提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黄山旅游业的大发展。今年是邓小平视察黄山3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缅怀。    一    1979年7月11日上午8时许,一列火车缓缓驶入皖南山区的一个小站——繁昌,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等人一齐迎上前去。只见邓小平精神抖擞地走下车,万里上前紧紧地拉着邓小平的手,高兴地说:“终于把您盼来了,安徽人民早
期刊
三次大发展  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物质因素。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凭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中外强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其武器装备经历了三次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人民解放军在“富国强军”的口号声中逐渐壮大,武器装备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局面。    第一次大发展:引进、仿制苏式武器装备,实现武器装备的标准化、序列化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
期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世人称之为“破冰之旅”。对这次尼克松访华的详情和意义,许多人已是耳熟能详。那么,时隔4年之后,1976年尼克松受毛泽东邀请访华就较鲜为人知了。当时,尼克松已经因为“水门事件”辞职,在美国声名狼藉,是一位“很不光彩”的总统,这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还要邀请他访华,其中有何背景和意义?笔者对其来龙去脉现做一个叙述,和读者一起揭开其中的内幕,探询
期刊
解放军于河西走廊千里追敌,全歼马匪  兰州、西宁解放后,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政治委员王世泰率部沿兰新公路向西北追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率第二军于9月10日由西宁地区北进迂回河西走廊。14日至17日,越过海拔5000米的祁连山后,攻占民乐,歼灭国民党军骑兵第十五旅等部。19日至20日在张掖地区又一举歼敌5个团。21日与第二兵团会师张掖。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第八补给区司令部、甘肃河西警备
期刊
1949年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中国的外交界却出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当南京国民政府孙科内阁决定迁往广州,并且照会各国使馆也跟随政府迁往广州时,一向与国民政府亲近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及其使馆的主要工作人员并没有离开南京,只是派出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随国民政府迁往“临时首都”广州,而一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蒋介石视为中共“后台”的苏联却遵照国民党政府的建议,指示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