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关系到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对内实现国家利益、对外贡献中国智慧等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背景。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关于“民族文化”,有学者提出,所谓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里素质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①。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呼唤和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集中了56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仅是指汉族文化。②
新世纪以来,中国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日渐频繁,我国与外国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空前繁荣,海外文化传播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贸易方面稳步发展,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已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工作格局。但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播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长期存在的文化贸易逆差,二是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大,三是在境外开始遭遇文化保护主义。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调整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显得尤其重要。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中实现国家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对外交往上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中国应在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我国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文化遭遇较大破坏,文化信仰面临严重缺失,文化产业处于相对弱势,国际生存空间日益窘迫。这其中虽然有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但主要是由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应該作为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起点。要有危机意识,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空间和生存能力。要有开放的心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把海外变成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域。
2.提升国家舆论影响。当国际舆论的主战场是媒体传播,但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对媒体传播等显性手段形成隐性的、长期的有益补充。要考虑扩大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度,展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多元包容、开放民主的精神,展示中国不称霸但负责任的官方形象和广大国民敢担当却爱和平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公信力。在国际社会塑造和谐的中国、发展的中国,塑造诚信的中国、客观的中国;宣传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努力追求诚信的价值,反映中国人正在努力重建诚信的社会。
3.积极策应外交大局。总体来讲,国际环境对于我国来说,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的西方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东方崛起,政治上他们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台湾问题对我进行分裂活动的图谋从未改变,经济上企图继续维持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中国的外交环境,并不容乐观。③
(二)维护文化自觉性,在对外交流的异中求同中贡献中国智慧
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论。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他指出要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④ 。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三大问题是发展、和平与环境问题。中国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沉淀中,恰恰在三个问题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世界文化能起到一些积极的贡献。
1.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解决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要突出展示中国发展的精神性,即把发展当作追求和人生态度,摈弃单纯以奢华的物质享受为目的。要提倡中国发展的友好性,要追求人类共赢的发展。
2.以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解决和平问题。新世纪以来,世界总体和平但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世界范围内制造恐怖袭击,造成流血冲突,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重新改变了国际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中国历史上虽然治乱循环,但统一稳定的社会是主流,主张和平的意见是主流。
(三)通晓文化规律性,在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中探索合理方向
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文化功能主义认为,满足人的生物性需要是文化的最基本功能。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立足于人们的文化生活。
1.加强内容针对性。中国文化浩如烟海,哪些文化受到青睐,哪些文化又会遭到冷遇?对此,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许明、张威在2009年7月就“喜欢和希望阅读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图书”等内容对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500名外国留学生(来自87个国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外国留学生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主题依次排列如下:中国礼仪、中国传统节日、80后眼中的中国、中国哲学思想、30年改革开放后普通家庭情况、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中国成语故事、中国谚语故事、中国人的业余生活、中国佛教思想。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制定一个总体框架,从物质、制度、精神观念三个层面分别列出主题,尤其是存在文化差异的主题,因为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本动因。⑤ 在具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具体的内容。
2.促进手段现代化。信息社会不是工业社会的简单延伸,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生产力结构,还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改变便是生活数字化。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技术,由主管部门牵头创建多语种的“中国文化资源网”,给中国文化一个走向全球的平台,也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打开一个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窗口。应积极利用移动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面向各种移动终端量身定制一些短小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影音资料或文字介绍,使其能比较方便地进入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应重视非传统媒体、非主流媒体的应用,主动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传播方式,迅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网民的世界。
3.注重方式有效性。跨文化传播因为母体文化的不同会面临两大无法避免的困境,一是受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二是受众再创造活动的不确定性。在文化传播的解码过程中,受众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发送出的信息和意义,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传播中来,运用不同的立场对传播的意义进行解码,受众的解码方式决定文化符号文本生成的意义。⑥ 传播方式要突出文化平等。文化对外交流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内容,要遵循我国一贯的外交原则,不搞文化同化,只是提供一种不同的选择。要避免文化冲突。积极研究受众国家的文化体系,在对外文化传播时避免那些和受众国家文化有明显冲突的内容。要符合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学会中国元素的国际表达,以受众习惯的消费方式传播中国民族文化。 (四)确保传播持续性,在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中获取持久动力
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不能像国内某些地方的文化建设成为一时的形象工程,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战略,必须从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寻找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以文化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反哺文化国际传播的良性循环。
1.提升文化产业主体创造力。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⑦ 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力量,才不会抄袭和模仿,才具备创新的基础和信心。要维护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最显著的标志。中国文化之所以受到一定的欢迎,就在于她凝聚了5000年来中国人在不同的视觉观察世界后积淀了独特的东方智慧。要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应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一切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产品走向海外的形式、方法和途径。
2.促进文化产业主体全球化。 提高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全球化竞争能力,是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传播以国家为主的观念,充分重视文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扩大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广泛吸引海外资金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吸引国际高端的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文化企业的技术力量。要以国际市场需要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去推动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3.推动国际文化秩序公平化。与政治、经济相比较,世界文化秩序的不平衡表现得并不显眼,但文化殖民作为一种新的隐性侵略手段,却悄悄地在改变着世界文化版图,并影响着政治、经济甚至是综合国力的博弈。要积极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提倡每个国家平等地发展自己文化、参与国际交流的基本权利。要反对文化产业垄断行为,尤其是要反对具有超强国际控制力的垄断性文化产业,合理分配国际文化市场。⑧
注释:
①喻云涛.《文化、民族文化概念辨析》[J].學术探索.2001(2)
②杨福泉.《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定义和认同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11-26
③杨洁篪.《新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互动》[J].国际问题研究.2011(5)
④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A].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72
⑤陈先元.《跨文化交流的动因、趋向和形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⑥赵新艳.《基于霍尔编码解码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异化传播研究》[J].新闻传播.2012(9)
⑦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⑧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中央高校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实施途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SZYQN11。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关于“民族文化”,有学者提出,所谓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里素质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①。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呼唤和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集中了56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不仅仅是指汉族文化。②
新世纪以来,中国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日渐频繁,我国与外国政府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空前繁荣,海外文化传播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贸易方面稳步发展,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已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工作格局。但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播也面临一些困境。一是长期存在的文化贸易逆差,二是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大,三是在境外开始遭遇文化保护主义。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调整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显得尤其重要。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中实现国家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对外交往上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方面,中国应在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我国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文化遭遇较大破坏,文化信仰面临严重缺失,文化产业处于相对弱势,国际生存空间日益窘迫。这其中虽然有文化自身发展的问题,但主要是由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应該作为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起点。要有危机意识,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空间和生存能力。要有开放的心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把海外变成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区域。
2.提升国家舆论影响。当国际舆论的主战场是媒体传播,但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对媒体传播等显性手段形成隐性的、长期的有益补充。要考虑扩大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度,展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多元包容、开放民主的精神,展示中国不称霸但负责任的官方形象和广大国民敢担当却爱和平的优良传统。要考虑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公信力。在国际社会塑造和谐的中国、发展的中国,塑造诚信的中国、客观的中国;宣传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努力追求诚信的价值,反映中国人正在努力重建诚信的社会。
3.积极策应外交大局。总体来讲,国际环境对于我国来说,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的西方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东方崛起,政治上他们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台湾问题对我进行分裂活动的图谋从未改变,经济上企图继续维持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中国的外交环境,并不容乐观。③
(二)维护文化自觉性,在对外交流的异中求同中贡献中国智慧
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论。对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他指出要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④ 。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三大问题是发展、和平与环境问题。中国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沉淀中,恰恰在三个问题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世界文化能起到一些积极的贡献。
1.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解决发展问题。发展问题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要突出展示中国发展的精神性,即把发展当作追求和人生态度,摈弃单纯以奢华的物质享受为目的。要提倡中国发展的友好性,要追求人类共赢的发展。
2.以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解决和平问题。新世纪以来,世界总体和平但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在世界范围内制造恐怖袭击,造成流血冲突,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重新改变了国际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中国历史上虽然治乱循环,但统一稳定的社会是主流,主张和平的意见是主流。
(三)通晓文化规律性,在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中探索合理方向
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文化功能主义认为,满足人的生物性需要是文化的最基本功能。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立足于人们的文化生活。
1.加强内容针对性。中国文化浩如烟海,哪些文化受到青睐,哪些文化又会遭到冷遇?对此,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许明、张威在2009年7月就“喜欢和希望阅读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图书”等内容对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500名外国留学生(来自87个国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外国留学生所感兴趣的中国文化主题依次排列如下:中国礼仪、中国传统节日、80后眼中的中国、中国哲学思想、30年改革开放后普通家庭情况、中国农村人口现状、中国成语故事、中国谚语故事、中国人的业余生活、中国佛教思想。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应该制定一个总体框架,从物质、制度、精神观念三个层面分别列出主题,尤其是存在文化差异的主题,因为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本动因。⑤ 在具体的文化交流活动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具体的内容。
2.促进手段现代化。信息社会不是工业社会的简单延伸,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生产力结构,还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改变便是生活数字化。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技术,由主管部门牵头创建多语种的“中国文化资源网”,给中国文化一个走向全球的平台,也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打开一个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窗口。应积极利用移动技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面向各种移动终端量身定制一些短小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影音资料或文字介绍,使其能比较方便地进入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应重视非传统媒体、非主流媒体的应用,主动借助“微博”、“微信”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传播方式,迅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网民的世界。
3.注重方式有效性。跨文化传播因为母体文化的不同会面临两大无法避免的困境,一是受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二是受众再创造活动的不确定性。在文化传播的解码过程中,受众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发送出的信息和意义,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传播中来,运用不同的立场对传播的意义进行解码,受众的解码方式决定文化符号文本生成的意义。⑥ 传播方式要突出文化平等。文化对外交流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内容,要遵循我国一贯的外交原则,不搞文化同化,只是提供一种不同的选择。要避免文化冲突。积极研究受众国家的文化体系,在对外文化传播时避免那些和受众国家文化有明显冲突的内容。要符合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学会中国元素的国际表达,以受众习惯的消费方式传播中国民族文化。 (四)确保传播持续性,在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中获取持久动力
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不能像国内某些地方的文化建设成为一时的形象工程,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战略,必须从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寻找源源不断的动力,形成以文化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产业国际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反哺文化国际传播的良性循环。
1.提升文化产业主体创造力。要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⑦ 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力量,才不会抄袭和模仿,才具备创新的基础和信心。要维护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最显著的标志。中国文化之所以受到一定的欢迎,就在于她凝聚了5000年来中国人在不同的视觉观察世界后积淀了独特的东方智慧。要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应积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一切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产品走向海外的形式、方法和途径。
2.促进文化产业主体全球化。 提高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全球化竞争能力,是中国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改变文化传播以国家为主的观念,充分重视文化企业的主体地位,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扩大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广泛吸引海外资金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吸引国际高端的创意人才、管理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强文化企业的技术力量。要以国际市场需要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去推动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3.推动国际文化秩序公平化。与政治、经济相比较,世界文化秩序的不平衡表现得并不显眼,但文化殖民作为一种新的隐性侵略手段,却悄悄地在改变着世界文化版图,并影响着政治、经济甚至是综合国力的博弈。要积极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提倡每个国家平等地发展自己文化、参与国际交流的基本权利。要反对文化产业垄断行为,尤其是要反对具有超强国际控制力的垄断性文化产业,合理分配国际文化市场。⑧
注释:
①喻云涛.《文化、民族文化概念辨析》[J].學术探索.2001(2)
②杨福泉.《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定义和认同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11-26
③杨洁篪.《新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互动》[J].国际问题研究.2011(5)
④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A].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72
⑤陈先元.《跨文化交流的动因、趋向和形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⑥赵新艳.《基于霍尔编码解码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异化传播研究》[J].新闻传播.2012(9)
⑦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⑧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中央高校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实施途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SZYQ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