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一直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各地不断创新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资源建设,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涌现出许多好经验与做法。我校在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方面主要是做到“六个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我校的做法,谈谈文明礼仪教育如何做好“结合”这篇文章。
一、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能。结合礼仪教育,学校要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布置校园环境让校园内处处散发礼仪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传礼仪知识,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设立礼仪主题教育展板,每周的活动主题,及具体要求是什么,将开展哪些活动等;设立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用橱窗,宣传各种礼仪知识和礼仪故事等;在走廊上悬挂名人画像或者礼仪警句,或者把礼仪教育的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制成版面悬挂,如“上课礼仪”、“师生礼仪”、“用餐礼仪”、“课间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让学生随时随地能看到,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文明礼仪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与德育课程相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要讲文明讲礼貌,做文明有教养的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生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则要求高中生能够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
同时,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在其他课程如语文、英语、历史、艺术、体育等中也都要渗透礼仪教育的内容。如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礼仪教育叙写真情体验文章以达到教育的深层效果;英语学科结合其句型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的礼貌用语;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集队时、练习时、示范时、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 礼仪教育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角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必须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与家庭配合,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对孩子的礼仪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开办家长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并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总结交流;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活动,填写家庭实践手册,通过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具体情况,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尊老爱幼、待人处事、举止行为、卫生习惯、家务劳动等及时与学校沟通,最大限度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针对家长过分宠爱孩子的行为,孩子只知被动地接受爱,而不知如何感受爱和关爱他人的情况,我们学校提出了“饭桌上必须自觉为父母盛饭、拿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尊重长辈,听从父母教育”、“记住父母生日,用自己良好的表现作为父母生日礼物”、“与邻里互谦互让,互帮互教,尊老爱幼”等要求。
让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礼仪教育工作,同时了解家庭对学校礼仪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活动方式、方法,和家庭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可以开展“感恩父母”、“今天我当家”等活动,填写家庭实践手册,记录检查礼仪教育在家庭中的落实情况;可以开展征文征集大赛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社会,发现生活中的文明行为、文明事件、符合礼仪标准的行为,批判生活中不文明行为,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
常规管理、检查督导是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基础和保障。在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考核,在班级中开展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在制度建设上,可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初评,期中一中评,期终一总评,使礼仪训练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施效果,使学生内化形成良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家长来校的机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通过多种形式的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可以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个话题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比如“文明与我同行”“诚信考试”等等;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进行关心他人、以礼待人、团结互助的行为训练。
五、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首先要学生认识到有哪些礼仪,以及礼仪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情感上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才可能自觉落实到行动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并换位思考,才能使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意义。比如我校每年12月20日至下年3月底开展百日读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中外名著,学习文明礼仪知识,体会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学习和实践礼仪的动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开展义务大扫除、敬老院的敬老爱老活动、“法律知识宣传员”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开展“爱绿护绿”志愿服务、义务清扫、“我是小交警”、“清明扫墓”、小调查、小采访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应注意哪些礼仪细节。
六、文明礼仪教育要与榜样示范教育相结合
身教胜过言传。洛克曾说:“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应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在日常的师德建设中,教师对学生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良好的师表风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家长要以自己的文明礼仪作示范,当文明家长,建和谐家庭。在学生中要及时发现礼仪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评比各类礼仪之星,并进行及时宣传,用身边的学生榜样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在学校争做尊师爱友、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在家里争做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公共场所争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可以经常邀请校外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身边的榜样人物到校作报告,以他们的良好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
一、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能。结合礼仪教育,学校要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布置校园环境让校园内处处散发礼仪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传礼仪知识,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设立礼仪主题教育展板,每周的活动主题,及具体要求是什么,将开展哪些活动等;设立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用橱窗,宣传各种礼仪知识和礼仪故事等;在走廊上悬挂名人画像或者礼仪警句,或者把礼仪教育的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制成版面悬挂,如“上课礼仪”、“师生礼仪”、“用餐礼仪”、“课间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让学生随时随地能看到,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文明礼仪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文明礼仪教育与德育课程相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要讲文明讲礼貌,做文明有教养的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生要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则要求高中生能够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
同时,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在其他课程如语文、英语、历史、艺术、体育等中也都要渗透礼仪教育的内容。如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礼仪教育叙写真情体验文章以达到教育的深层效果;英语学科结合其句型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的礼貌用语;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集队时、练习时、示范时、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 礼仪教育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角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必须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与家庭配合,利用学生在家的时间,对孩子的礼仪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开办家长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并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总结交流;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活动,填写家庭实践手册,通过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具体情况,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尊老爱幼、待人处事、举止行为、卫生习惯、家务劳动等及时与学校沟通,最大限度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针对家长过分宠爱孩子的行为,孩子只知被动地接受爱,而不知如何感受爱和关爱他人的情况,我们学校提出了“饭桌上必须自觉为父母盛饭、拿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尊重长辈,听从父母教育”、“记住父母生日,用自己良好的表现作为父母生日礼物”、“与邻里互谦互让,互帮互教,尊老爱幼”等要求。
让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礼仪教育工作,同时了解家庭对学校礼仪教育工作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活动方式、方法,和家庭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可以开展“感恩父母”、“今天我当家”等活动,填写家庭实践手册,记录检查礼仪教育在家庭中的落实情况;可以开展征文征集大赛活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社会,发现生活中的文明行为、文明事件、符合礼仪标准的行为,批判生活中不文明行为,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
常规管理、检查督导是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基础和保障。在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考核,在班级中开展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在制度建设上,可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初评,期中一中评,期终一总评,使礼仪训练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施效果,使学生内化形成良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家长来校的机会,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通过多种形式的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可以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每周一个话题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比如“文明与我同行”“诚信考试”等等;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进行关心他人、以礼待人、团结互助的行为训练。
五、文明礼仪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人的认识活动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首先要学生认识到有哪些礼仪,以及礼仪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情感上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才可能自觉落实到行动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并换位思考,才能使学生懂得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意义。比如我校每年12月20日至下年3月底开展百日读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中外名著,学习文明礼仪知识,体会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学习和实践礼仪的动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开展义务大扫除、敬老院的敬老爱老活动、“法律知识宣传员”活动等,让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开展“爱绿护绿”志愿服务、义务清扫、“我是小交警”、“清明扫墓”、小调查、小采访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应注意哪些礼仪细节。
六、文明礼仪教育要与榜样示范教育相结合
身教胜过言传。洛克曾说:“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应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在日常的师德建设中,教师对学生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良好的师表风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家长要以自己的文明礼仪作示范,当文明家长,建和谐家庭。在学生中要及时发现礼仪活动中的典型事例,评比各类礼仪之星,并进行及时宣传,用身边的学生榜样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在学校争做尊师爱友、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在家里争做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公共场所争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可以经常邀请校外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身边的榜样人物到校作报告,以他们的良好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