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实施新教材的这几年的时间里,既有收获也有困惑。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通过观摩地理课堂教学的体会,就“在新课标下地理课到底该怎么上”谈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育思想支配下,我们应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的倾向,坚持“主体相长”的教育观:即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主体相长”的思想倡导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在《中国人口增长》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数据来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国人口由过去的四万万同胞,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人口再生产后,到目前已突破13亿。其间,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因实行计划生育还少生了3亿人”。“老师,过去的人为什么生那么多孩子?”“中国那个时代怎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是想到了问题,也因害怕老师批评也不敢说出来。而现在学生已摆脱了这种顾虑,新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大胆直言,非常有利于教师及时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早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实现师生由行为到心理上的沟通,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通过这几年的课堂实践,我由衷地感到由于师生的平等交往,已使学生的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已使教师的上课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与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引导的价值,更加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对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之后,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如我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明“赤道附近某地房顶为什么会是尖斗状的”。如果在过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醒:当地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学生会回答:“为了排水”,有这样的结果就行了。而新的课堂教学目的却要求,不能单纯要这一答案。因为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搜集信息,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学生不需要任何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去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这一知识点。然而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个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已。
如果按照新课标教学,首先让学生打开地图,查找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气候条件是什么?屋顶形状与当地的什么条件有关?再得出房顶应该是什么形状的。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些,但是学生经过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
“给”只能给死的东西,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关注学习结果误认为是关注了学习过程,这对教师真正掌握和理解新课程该“怎么教”的内涵非常关键。由此看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界定一定要清晰。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世纪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其掌握能独立面对世界的生存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变革。新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现有教学条件下的高质量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如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节的教学中,课前我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教学内容做成纸条。课堂上我先分组,要求学生边看书边讨论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选出二组,将纸条用透明胶带粘贴在黑板上,比一比哪个组粘贴得既快又准确?评比完之后,再选其它组成员上讲台给大家讲解。这样,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又有肋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3.探究式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
如我在学习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假若想利用南极大陆的冰山,解决沙特等西亚国家缺水的问题,在目前条件下,此方案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难题?如果运冰山,选择哪条路线最合理?”。然后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结果不一定合情合理,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却难能可贵。
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由于知识跨度大、图表多、地理名称多,过去靠教师讲一讲、学生背一背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地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了。
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得需要用“合作学习”或“探究式学习”等组织形式来完成呢?我认为,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
四、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这次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使原有的一种教材作为“法定文化”的地位日渐动摇;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新的教材观已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课堂教学社会化、开放化,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的地理课堂定会更有魅力!
一、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育思想支配下,我们应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的倾向,坚持“主体相长”的教育观:即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主体相长”的思想倡导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在《中国人口增长》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数据来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中国人口由过去的四万万同胞,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人口再生产后,到目前已突破13亿。其间,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因实行计划生育还少生了3亿人”。“老师,过去的人为什么生那么多孩子?”“中国那个时代怎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在过去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是想到了问题,也因害怕老师批评也不敢说出来。而现在学生已摆脱了这种顾虑,新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大胆直言,非常有利于教师及时洞察学生的所知所想,及早解决学生思想、能力及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实现师生由行为到心理上的沟通,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通过这几年的课堂实践,我由衷地感到由于师生的平等交往,已使学生的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已使教师的上课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与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引导的价值,更加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对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之后,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如我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明“赤道附近某地房顶为什么会是尖斗状的”。如果在过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醒:当地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学生会回答:“为了排水”,有这样的结果就行了。而新的课堂教学目的却要求,不能单纯要这一答案。因为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搜集信息,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学生不需要任何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去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这一知识点。然而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个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已。
如果按照新课标教学,首先让学生打开地图,查找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气候条件是什么?屋顶形状与当地的什么条件有关?再得出房顶应该是什么形状的。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些,但是学生经过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
“给”只能给死的东西,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关注学习结果误认为是关注了学习过程,这对教师真正掌握和理解新课程该“怎么教”的内涵非常关键。由此看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界定一定要清晰。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世纪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让其掌握能独立面对世界的生存技能。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变革。新课标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1.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现有教学条件下的高质量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如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节的教学中,课前我将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教学内容做成纸条。课堂上我先分组,要求学生边看书边讨论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选出二组,将纸条用透明胶带粘贴在黑板上,比一比哪个组粘贴得既快又准确?评比完之后,再选其它组成员上讲台给大家讲解。这样,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又有肋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3.探究式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课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方式。
如我在学习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假若想利用南极大陆的冰山,解决沙特等西亚国家缺水的问题,在目前条件下,此方案实施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难题?如果运冰山,选择哪条路线最合理?”。然后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结果不一定合情合理,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却难能可贵。
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由于知识跨度大、图表多、地理名称多,过去靠教师讲一讲、学生背一背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地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了。
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得需要用“合作学习”或“探究式学习”等组织形式来完成呢?我认为,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
四、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它割断了课程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了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这次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教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使原有的一种教材作为“法定文化”的地位日渐动摇;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新的教材观已从基础知识的传授,转移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课堂教学社会化、开放化,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的地理课堂定会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