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求知精神,而“问题意识”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小学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实践,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习惯。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学期来,笔者主要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问。
题眼常常起到统领全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文章,从题目看便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教学一篇文章时,笔者常常从课题入手,引導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首先是从题目入手,让孩子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即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然后分类别引导学生提问。
对于写人的文章,笔者主要引导孩子学会问:文章讲谁、做什么事、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如《小摄影师》,上课时,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学生:“这篇文章写谁?”接着又问:“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想知道小摄影师是谁,有的说我想知道文章写小摄影师什么事,有的说想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事……接着笔者问学生:“把你最想知道的事情转化成问题,你会怎么问?”就这样,引导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并告诉他们,把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就是一个会提问题的学生了。
对于写事的文章,笔者主要让学生懂得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提问。如,教《孔子拜师》时,学生读了题目后,笔者问学生:“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是写人还是写事?”学生都能判断是写事的文章,之后,马上有学生提出“孔子拜谁为师?”“孔子什么时候拜师?”“孔子是谁?”“孔子问什么要拜师?”等等的问题。笔者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而对于写景的文章,笔者则教学生抓题眼进行提问。如,学习《金色的草地》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个题目,题眼就是“金色”,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词语来提问题,可以问:“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还可以问:“文章写哪里的草地?”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很多学生提出“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富饶表现在哪里?”“西沙群岛有什么?”等。
通过一个学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学生已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并进行提问,而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小学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利用合理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实践,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学会学习的一种习惯。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学期来,笔者主要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提问。
题眼常常起到统领全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很多文章,从题目看便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教学一篇文章时,笔者常常从课题入手,引導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首先是从题目入手,让孩子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即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然后分类别引导学生提问。
对于写人的文章,笔者主要引导孩子学会问:文章讲谁、做什么事、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等等。如《小摄影师》,上课时,先让学生读课题,然后问学生:“这篇文章写谁?”接着又问:“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学生有的说想知道小摄影师是谁,有的说我想知道文章写小摄影师什么事,有的说想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事……接着笔者问学生:“把你最想知道的事情转化成问题,你会怎么问?”就这样,引导学生把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并告诉他们,把想知道的内容转化成问题,就是一个会提问题的学生了。
对于写事的文章,笔者主要让学生懂得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提问。如,教《孔子拜师》时,学生读了题目后,笔者问学生:“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是写人还是写事?”学生都能判断是写事的文章,之后,马上有学生提出“孔子拜谁为师?”“孔子什么时候拜师?”“孔子是谁?”“孔子问什么要拜师?”等等的问题。笔者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而对于写景的文章,笔者则教学生抓题眼进行提问。如,学习《金色的草地》时,笔者告诉学生这个题目,题眼就是“金色”,大家可以围绕这个词语来提问题,可以问:“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还可以问:“文章写哪里的草地?”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很多学生提出“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富饶表现在哪里?”“西沙群岛有什么?”等。
通过一个学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学生已初步学会从题目判断文章的类型并进行提问,而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学习效率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