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曼侬”是法国作家奥博·普里沃小说中的人物名称,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和贾科莫·普契尼除了都是歌剧发展史中的代表人物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曾将普里沃的《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这部小说作为各自代表歌剧的剧本原型。本文将对这两位作曲家笔下的“曼侬”形象进行分析对比。
关键词: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 贾科莫·普契尼 曼侬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曼侬”最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在1731年法国神父作家普里沃出版的一部小说中,讲述的是一位叫做格里厄的年轻人与拜金少女曼侬之间的曲折爱情故事。
普里沃的小说全名为《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为一部芭蕾舞剧和一部小众化的歌剧。后来由于《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这部小说在法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人物本身的魅力,很多后来的剧作家和作曲家都对这个题材进行改编再创作,其中就有同为法国人的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和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本文笔者就将马斯涅笔下的“曼侬”与普契尼笔下的“曼侬”进行对比。
一 马斯涅与普契尼
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是法国喜歌剧的代表人物,是继古诺之后法国最负盛名的作曲家。马斯涅活动领域大部分集中在歌剧。他一生创作了《维特》、《曼侬》等大量歌剧。《曼侬》首演于1884年1月,是他艺术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之一。
贾科莫·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之一。他是19世纪至欧战之前的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造出了12部经典作品。《曼侬·莱斯科》是他的成名作,首演于1893年2月,比马斯涅的《曼侬》晚了九年。普契尼创作技术还相对稚嫩,而马斯涅的《曼侬》已经大获成功,普契尼为了不与前辈有雷同之处,对剧本进行了修改。
马斯涅和普契尼虽然都处在相同的时代,但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范畴,歌剧能反映当时时代的思想氛围,但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曲家自身对歌剧的诠释也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马斯涅和普契尼他们透过歌剧反映出的创作心性同时也具有很大差异。下面笔者就从几方面来论述马斯涅和普契尼对“曼侬”的不同塑造来进行对比。
二 “曼侬”对比
1 “曼侬”人物主线对比
在普里沃原著中卷首有这样一句话——“我所描绘的是一个拒绝幸福而甘愿堕入极端的不幸的盲目的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指的就是格里厄。在原著小说中,作者把格里厄描绘成一个经受不起放荡女子曼侬诱惑的失足青年,全书都旨在描绘曼侬是如何毁了格里厄的一生。大家从书名就能看出绝对主角是格里厄,而不是曼侬,她只是一个衬托而已。但是在马斯涅的《曼侬》中,歌剧的名字直接省去了男主人公格里厄,而且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尾也完全是围绕曼侬展开的。因为当普里沃的小说发表后,原本悲惨的男主角格里厄没有预期地受到大家的关注,反而是这个放荡的轻浮女子被世人追捧。所以马斯涅依照个人喜好,将一个爱慕虚荣、视钱财如命的女子作为了绝对的主角。
相反,在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中,虽然歌剧名字也是省略了格里厄,但是从整个剧本和音乐内部结构发展来看,普契尼还是比较忠实于原著,以普里沃的主线为主线,只做了部分调整,恰好也能与当时已经家喻户晓的马斯涅的《曼侬》区分开来。众所周知,普契尼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大师,在他的十二部作品中几乎全是悲惨的爱情故事。在《曼侬·莱斯科》中,正是因为格里厄不求回报地爱着曼侬,才能谱写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所以在普契尼的故事中,曼侬才是那个衬托格里厄有着无私爱情的陪衬品,人物主线是格里厄。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是马斯涅为曼侬量身定做了7首咏叹调,这在歌剧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可见马斯涅多么钟爱这个角色。而普契尼的曼侬只有两首咏叹调,其他都是二重唱、三重唱居多。所以,在普契尼与马斯涅的九年差距里,人物主线从曼侬转到了格里厄。
2 “曼侬”风格对比
马斯涅是法国喜歌剧的代表人物,《曼侬》是19、20世纪之交在法国歌剧舞台上非常受人欢迎的一部抒情喜歌剧。虽然是以悲剧结尾,但是不管从音乐配器安排、剧本安排和旋律安排上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喜歌剧。它继承了古诺抒情歌剧的特点:多取材于文学名著、舞台形象力求真实而富于诗意、音乐上强调清新明快、与城市民间音乐有较密切的联系、大多唱腔优美而配器精致等。这些特点几乎完全在女主角身上得到了体现。在剧中,马斯涅较多地在曼侬身上运用具有旋律性朗诵成分的咏叙调形式,如第二幕中的《再见了小桌子》和《要服从声音的召唤》等。
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作为他真正意义上的普契尼式风格的歌剧来说,则具有真实主义的悲剧性、戏剧冲突夸张、配器恢弘大气等典型的创作风格。相对于马斯涅注重表演来说,普契尼则更加重视人物内心性格心理和生活感想等方面的描绘,歌剧语言倾向于简明抒情化,与马斯涅的华丽辞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在他的歌剧唱段中,曼侬的咏叹调与宣叙调紧密融合,使得本来就表现力非常突出的咏叹调更加富于戏剧性。
3 “曼侬”声部对比
在马斯涅的《曼侬》中,从整部歌剧的基调来看,清新明快,曼侬被定义成一个喜新厌旧、花枝招展的放荡热情少女。从作曲家为曼侬所作的咏叹调来看,曼侬的声部被划分为抒情花腔女高音。抒情花腔女高音用来饰演的通常是年轻可爱、天真活泼的少女。而在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中,曼侬的角色声部则是偏大号的抒情戏剧女高音,这是普契尼的个人喜好。纵观普契尼的歌剧写作史,他笔下的女高音都是大号抒情女高音或者戏剧女高音,例如:《图兰朵》、《修女安杰丽卡》等,包括这部《曼侬·莱斯科》都是抒情性的悲剧。当时的意大利建立在君主立宪制度中,在这个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并没有给人民大众带来想象中的新生活,而是将人民逼迫到一个濒临破产的境地。于是一轮又一轮的反抗思潮被掀起。一大波艺术家加入到反抗的浪潮中。普契尼当时年轻气盛,作为当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一离经叛道的时代背景下,真实主义写作的倾向越来越盛,似乎要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对黑暗制度的不满全部倾注于刻画一些悲惨的女性形象来抒发。在普契尼看来,只有音域宽广的抒情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才能彻底将全部的感情更好地表现出来。而马斯涅当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却是一番不同的景象——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繁荣,需要更多娱乐大众的东西出现,马斯涅的“曼侬”就这样诞生了。笔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这两部歌剧中曼侬的不同,那就是——马斯涅的曼侬是少女,而普契尼的曼侬则是成熟的女人。 4 “曼侬”唱段对比
笔者将要进行分析对比的是第五幕中曼侬被流放异地时的最后一个片段,同时作为歌剧的最高潮部分,那么这两位作曲家在这个段落的处理上分别作了怎样的安排呢?
马斯涅和普契尼虽然在剧本写作上有些不同,但是作为歌剧的结局部分,他们都选择忠实原著。马斯涅虽然为曼侬写了大量的咏叹调,但是最后一幕竟然一首都没有,有人说这是这部歌剧的不足之处,但是笔者恰恰认为这才是马斯涅的高明之处。马斯涅在最后一幕中为曼侬与格里厄安排的全部都是二重唱,因为在曼侬最无依无靠的时候,格里厄就是让曼侬更好地活下去的勇气,曼侬在此刻不能离开格里厄。由于剧本的安排所以曼侬在最后一幕是不可能再安排一首咏叹调的。
马斯涅的《曼侬》——曼侬以欺诈罪被判处流放异地后格里厄在曼侬表哥莱斯科的帮助下,见到了已经狼狈不堪的曼侬。曼侬突然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非常自责,认为是自己不堪的行为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曼侬简直不能正视爱人的脸,痛苦地唱着“我感到非常羞耻那些给你带来的灾难,我感觉到非常痛苦”,格里厄此时只能尽可能地安慰曼侬“抬起你的头,曼侬。现在你只需要想想我们那些曾经幸福的时光,忽视别人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因为我们将要一起逃离这黑暗”。曼侬在格里厄的鼓舞下重新振作,同时请求格里厄的原谅,两人在畅想未来之际,曼侬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病痛带来的折磨,在格里厄的怀中香消玉殒。这段二重唱占据了第五幕的绝大部分时间,轮唱的形式出现得较多,感情迸发处才使用齐唱。这段二重唱依旧是马斯涅最中意的八分之九拍,伴奏采用的是琶音上下行的形式,因为是比较缓慢的三拍子结构,所以整个伴奏呈现出一种淡淡忧伤的气氛,虽然表达出的情绪并不强烈,但是默默地将格里厄与曼侬对他们自己的未来的茫然和绝望,完全与普契尼式大结局中将感情充分爆发出来的大型乐队伴奏形式之间的巨大差异。马斯涅希望用这种看似轻微的情感波动来表现曼侬所希望的是与格里厄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全曲开始进入高潮是在曼侬终于体力不支而倒下,在格里厄温暖的怀抱中,他们幻想着以后的幸福生活,这时整个乐队伴奏采用的是旋律和声伴唱的形式,轻轻地伴着他们的歌声,最后曼侬终于支撑不住,死在了格里厄的怀中,乐队渐强的收尾作为整部歌剧的结尾部分,似乎依旧在怀念这位美丽女子的倩影,歌颂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在曼侬和格里厄被杰隆特以有伤风化罪告发后,格里厄在其父亲的帮助下免除刑罚,而曼侬却被判处流放美洲。此时的格里厄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人格魅力——陪着曼侬一起流放。由于气候恶劣,格里厄在为晕倒的曼侬寻找水源时,曼侬醒来发现爱人不见,误以为遭到抛弃,异常的悲痛与绝望,颤抖着唱起这首全剧最悲惨的咏叹调《孤独、寂寞、被人抛弃》。这段咏叹调一开始就用主和弦进行到下属和旋的和声进行来描绘一种低沉凄惨的艺术氛围,旨在表现曼侬内心的恐惧焦虑忐忑不安的复杂内心。旋律类似于喃喃自语的哭诉语气,突出曼侬对当时环境的恐惧以及误以为被格里厄抛弃的焦虑中。乐队伴奏型使用的则是旋律对位的形式,似乎要将曼侬当时的恐惧无限量放大。咏叹调进行到B段时,节奏加快,由之前的广板加快为快板,与上一段自言自语的悲切情绪形成强烈反差。曼侬想起自己不幸的悲惨遭遇,似乎对自己甚至这个不公平世界的埋怨,愤怒的哭诉着,直到进行到全曲最高潮的降A上,这个音唱罢,曼侬此时的最后一丝力气也用尽。这一段音与音之间的跳跃性很强,音域宽广,情绪起伏巨大,似乎是曼侬的回光返照一般。而最终曼侬支撑不下去,卧倒在地,这时咏叹调以旋律慢慢消失来代表曼侬的死亡。管弦乐此时反复出现整部歌剧的主题动机,在弦乐器提琴的悲切颤音中结束。这首咏叹调由于其高难度的技巧和宽泛的音域,并且能充分展现演唱者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巨大的爆发力,百年来都是各大国际比赛中的保留曲目。
马斯涅与普契尼都是歌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两者虽风格迥异,但都才华横溢,我们不仅会被马斯涅丰富多彩的戏剧描写手段所折服,也会被普契尼的激情推进式的音乐所感动。在西方歌剧产生与发展的几百年间,有许多作曲家使用同一题材的剧本进行创作。他们的前身可以是神话故事、小说、舞蹈等。在歌剧刚刚发展起步的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就出现了两部以神话人物奥菲欧为题材的歌剧——佩里与卡契尼共同所著的《尤里迪西》和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而在接下来的两百年之内又有两位作曲家将这个题材发扬光大,分别是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里迪西》和奥芬巴赫的《地狱里的奥菲欧》。因此,在歌剧发展的历史进程里,不同作曲家使用同一题材进行再创作能够对整个歌剧发展进行一个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所谓“百家争鸣而各有所长”。
参考文献:
[1] 奥博·普里沃:《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3]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年版。
[4] 杨星映:《小说艺术的奥秘》,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5] 张弦、徐国弼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徐美玲,女,1969—,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邹伟雯,女,1990—,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关键词: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 贾科莫·普契尼 曼侬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曼侬”最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在1731年法国神父作家普里沃出版的一部小说中,讲述的是一位叫做格里厄的年轻人与拜金少女曼侬之间的曲折爱情故事。
普里沃的小说全名为《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为一部芭蕾舞剧和一部小众化的歌剧。后来由于《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这部小说在法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人物本身的魅力,很多后来的剧作家和作曲家都对这个题材进行改编再创作,其中就有同为法国人的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和意大利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本文笔者就将马斯涅笔下的“曼侬”与普契尼笔下的“曼侬”进行对比。
一 马斯涅与普契尼
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是法国喜歌剧的代表人物,是继古诺之后法国最负盛名的作曲家。马斯涅活动领域大部分集中在歌剧。他一生创作了《维特》、《曼侬》等大量歌剧。《曼侬》首演于1884年1月,是他艺术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歌剧之一。
贾科莫·普契尼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之一。他是19世纪至欧战之前的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造出了12部经典作品。《曼侬·莱斯科》是他的成名作,首演于1893年2月,比马斯涅的《曼侬》晚了九年。普契尼创作技术还相对稚嫩,而马斯涅的《曼侬》已经大获成功,普契尼为了不与前辈有雷同之处,对剧本进行了修改。
马斯涅和普契尼虽然都处在相同的时代,但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范畴,歌剧能反映当时时代的思想氛围,但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曲家自身对歌剧的诠释也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马斯涅和普契尼他们透过歌剧反映出的创作心性同时也具有很大差异。下面笔者就从几方面来论述马斯涅和普契尼对“曼侬”的不同塑造来进行对比。
二 “曼侬”对比
1 “曼侬”人物主线对比
在普里沃原著中卷首有这样一句话——“我所描绘的是一个拒绝幸福而甘愿堕入极端的不幸的盲目的年轻人”,而这个年轻人指的就是格里厄。在原著小说中,作者把格里厄描绘成一个经受不起放荡女子曼侬诱惑的失足青年,全书都旨在描绘曼侬是如何毁了格里厄的一生。大家从书名就能看出绝对主角是格里厄,而不是曼侬,她只是一个衬托而已。但是在马斯涅的《曼侬》中,歌剧的名字直接省去了男主人公格里厄,而且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尾也完全是围绕曼侬展开的。因为当普里沃的小说发表后,原本悲惨的男主角格里厄没有预期地受到大家的关注,反而是这个放荡的轻浮女子被世人追捧。所以马斯涅依照个人喜好,将一个爱慕虚荣、视钱财如命的女子作为了绝对的主角。
相反,在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中,虽然歌剧名字也是省略了格里厄,但是从整个剧本和音乐内部结构发展来看,普契尼还是比较忠实于原著,以普里沃的主线为主线,只做了部分调整,恰好也能与当时已经家喻户晓的马斯涅的《曼侬》区分开来。众所周知,普契尼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大师,在他的十二部作品中几乎全是悲惨的爱情故事。在《曼侬·莱斯科》中,正是因为格里厄不求回报地爱着曼侬,才能谱写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所以在普契尼的故事中,曼侬才是那个衬托格里厄有着无私爱情的陪衬品,人物主线是格里厄。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是马斯涅为曼侬量身定做了7首咏叹调,这在歌剧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可见马斯涅多么钟爱这个角色。而普契尼的曼侬只有两首咏叹调,其他都是二重唱、三重唱居多。所以,在普契尼与马斯涅的九年差距里,人物主线从曼侬转到了格里厄。
2 “曼侬”风格对比
马斯涅是法国喜歌剧的代表人物,《曼侬》是19、20世纪之交在法国歌剧舞台上非常受人欢迎的一部抒情喜歌剧。虽然是以悲剧结尾,但是不管从音乐配器安排、剧本安排和旋律安排上来说,都是不折不扣的喜歌剧。它继承了古诺抒情歌剧的特点:多取材于文学名著、舞台形象力求真实而富于诗意、音乐上强调清新明快、与城市民间音乐有较密切的联系、大多唱腔优美而配器精致等。这些特点几乎完全在女主角身上得到了体现。在剧中,马斯涅较多地在曼侬身上运用具有旋律性朗诵成分的咏叙调形式,如第二幕中的《再见了小桌子》和《要服从声音的召唤》等。
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作为他真正意义上的普契尼式风格的歌剧来说,则具有真实主义的悲剧性、戏剧冲突夸张、配器恢弘大气等典型的创作风格。相对于马斯涅注重表演来说,普契尼则更加重视人物内心性格心理和生活感想等方面的描绘,歌剧语言倾向于简明抒情化,与马斯涅的华丽辞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在他的歌剧唱段中,曼侬的咏叹调与宣叙调紧密融合,使得本来就表现力非常突出的咏叹调更加富于戏剧性。
3 “曼侬”声部对比
在马斯涅的《曼侬》中,从整部歌剧的基调来看,清新明快,曼侬被定义成一个喜新厌旧、花枝招展的放荡热情少女。从作曲家为曼侬所作的咏叹调来看,曼侬的声部被划分为抒情花腔女高音。抒情花腔女高音用来饰演的通常是年轻可爱、天真活泼的少女。而在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中,曼侬的角色声部则是偏大号的抒情戏剧女高音,这是普契尼的个人喜好。纵观普契尼的歌剧写作史,他笔下的女高音都是大号抒情女高音或者戏剧女高音,例如:《图兰朵》、《修女安杰丽卡》等,包括这部《曼侬·莱斯科》都是抒情性的悲剧。当时的意大利建立在君主立宪制度中,在这个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并没有给人民大众带来想象中的新生活,而是将人民逼迫到一个濒临破产的境地。于是一轮又一轮的反抗思潮被掀起。一大波艺术家加入到反抗的浪潮中。普契尼当时年轻气盛,作为当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一离经叛道的时代背景下,真实主义写作的倾向越来越盛,似乎要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对黑暗制度的不满全部倾注于刻画一些悲惨的女性形象来抒发。在普契尼看来,只有音域宽广的抒情女高音和戏剧女高音才能彻底将全部的感情更好地表现出来。而马斯涅当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却是一番不同的景象——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繁荣,需要更多娱乐大众的东西出现,马斯涅的“曼侬”就这样诞生了。笔者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这两部歌剧中曼侬的不同,那就是——马斯涅的曼侬是少女,而普契尼的曼侬则是成熟的女人。 4 “曼侬”唱段对比
笔者将要进行分析对比的是第五幕中曼侬被流放异地时的最后一个片段,同时作为歌剧的最高潮部分,那么这两位作曲家在这个段落的处理上分别作了怎样的安排呢?
马斯涅和普契尼虽然在剧本写作上有些不同,但是作为歌剧的结局部分,他们都选择忠实原著。马斯涅虽然为曼侬写了大量的咏叹调,但是最后一幕竟然一首都没有,有人说这是这部歌剧的不足之处,但是笔者恰恰认为这才是马斯涅的高明之处。马斯涅在最后一幕中为曼侬与格里厄安排的全部都是二重唱,因为在曼侬最无依无靠的时候,格里厄就是让曼侬更好地活下去的勇气,曼侬在此刻不能离开格里厄。由于剧本的安排所以曼侬在最后一幕是不可能再安排一首咏叹调的。
马斯涅的《曼侬》——曼侬以欺诈罪被判处流放异地后格里厄在曼侬表哥莱斯科的帮助下,见到了已经狼狈不堪的曼侬。曼侬突然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非常自责,认为是自己不堪的行为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曼侬简直不能正视爱人的脸,痛苦地唱着“我感到非常羞耻那些给你带来的灾难,我感觉到非常痛苦”,格里厄此时只能尽可能地安慰曼侬“抬起你的头,曼侬。现在你只需要想想我们那些曾经幸福的时光,忽视别人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因为我们将要一起逃离这黑暗”。曼侬在格里厄的鼓舞下重新振作,同时请求格里厄的原谅,两人在畅想未来之际,曼侬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病痛带来的折磨,在格里厄的怀中香消玉殒。这段二重唱占据了第五幕的绝大部分时间,轮唱的形式出现得较多,感情迸发处才使用齐唱。这段二重唱依旧是马斯涅最中意的八分之九拍,伴奏采用的是琶音上下行的形式,因为是比较缓慢的三拍子结构,所以整个伴奏呈现出一种淡淡忧伤的气氛,虽然表达出的情绪并不强烈,但是默默地将格里厄与曼侬对他们自己的未来的茫然和绝望,完全与普契尼式大结局中将感情充分爆发出来的大型乐队伴奏形式之间的巨大差异。马斯涅希望用这种看似轻微的情感波动来表现曼侬所希望的是与格里厄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全曲开始进入高潮是在曼侬终于体力不支而倒下,在格里厄温暖的怀抱中,他们幻想着以后的幸福生活,这时整个乐队伴奏采用的是旋律和声伴唱的形式,轻轻地伴着他们的歌声,最后曼侬终于支撑不住,死在了格里厄的怀中,乐队渐强的收尾作为整部歌剧的结尾部分,似乎依旧在怀念这位美丽女子的倩影,歌颂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普契尼的《曼侬·莱斯科》——在曼侬和格里厄被杰隆特以有伤风化罪告发后,格里厄在其父亲的帮助下免除刑罚,而曼侬却被判处流放美洲。此时的格里厄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人格魅力——陪着曼侬一起流放。由于气候恶劣,格里厄在为晕倒的曼侬寻找水源时,曼侬醒来发现爱人不见,误以为遭到抛弃,异常的悲痛与绝望,颤抖着唱起这首全剧最悲惨的咏叹调《孤独、寂寞、被人抛弃》。这段咏叹调一开始就用主和弦进行到下属和旋的和声进行来描绘一种低沉凄惨的艺术氛围,旨在表现曼侬内心的恐惧焦虑忐忑不安的复杂内心。旋律类似于喃喃自语的哭诉语气,突出曼侬对当时环境的恐惧以及误以为被格里厄抛弃的焦虑中。乐队伴奏型使用的则是旋律对位的形式,似乎要将曼侬当时的恐惧无限量放大。咏叹调进行到B段时,节奏加快,由之前的广板加快为快板,与上一段自言自语的悲切情绪形成强烈反差。曼侬想起自己不幸的悲惨遭遇,似乎对自己甚至这个不公平世界的埋怨,愤怒的哭诉着,直到进行到全曲最高潮的降A上,这个音唱罢,曼侬此时的最后一丝力气也用尽。这一段音与音之间的跳跃性很强,音域宽广,情绪起伏巨大,似乎是曼侬的回光返照一般。而最终曼侬支撑不下去,卧倒在地,这时咏叹调以旋律慢慢消失来代表曼侬的死亡。管弦乐此时反复出现整部歌剧的主题动机,在弦乐器提琴的悲切颤音中结束。这首咏叹调由于其高难度的技巧和宽泛的音域,并且能充分展现演唱者强烈的情感冲突和巨大的爆发力,百年来都是各大国际比赛中的保留曲目。
马斯涅与普契尼都是歌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两者虽风格迥异,但都才华横溢,我们不仅会被马斯涅丰富多彩的戏剧描写手段所折服,也会被普契尼的激情推进式的音乐所感动。在西方歌剧产生与发展的几百年间,有许多作曲家使用同一题材的剧本进行创作。他们的前身可以是神话故事、小说、舞蹈等。在歌剧刚刚发展起步的16世纪末与17世纪初,就出现了两部以神话人物奥菲欧为题材的歌剧——佩里与卡契尼共同所著的《尤里迪西》和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而在接下来的两百年之内又有两位作曲家将这个题材发扬光大,分别是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里迪西》和奥芬巴赫的《地狱里的奥菲欧》。因此,在歌剧发展的历史进程里,不同作曲家使用同一题材进行再创作能够对整个歌剧发展进行一个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所谓“百家争鸣而各有所长”。
参考文献:
[1] 奥博·普里沃:《骑士德·格里厄与曼侬·莱斯科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3] 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年版。
[4] 杨星映:《小说艺术的奥秘》,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5] 张弦、徐国弼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简介:
徐美玲,女,1969—,江西南昌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邹伟雯,女,1990—,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