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如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静如水,必常修无为之心。
  退休了,身体尚健,加之生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谋点儿事,干点儿事,还能干成点儿事。这么一来,虽琐事缠身,难事烦心,但奔波忙碌下来,稍有业绩,信念愈坚,竟乐而不辞,管它凡尘喧嚣说东道西,管它劳心劳力劳其筋骨。只要活着,就要有追求。有句话是:追求不一样的快乐。还有句话是:我追求,我快乐!
  守份初心,守份本真,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淡然,活得无愧。北宋邵康节《戒子》中说:“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如此说来,在多元文化人群中,守份本真初心难矣,特别在与隔代人潮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话中生存,活得淡然无愧更需要心静如水地修炼。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时常以来,我非常想念父母健在的日子。那年月,农闲时,乡亲们喜欢聚到一起,手拎一只小木凳,或顺手搬来一块石头,坐在大场上、麦垛前,或在生产队的牛圈外墙下,老棉袄一解,旱烟锅一端,一袋一袋地抽着。不抽烟的人,嗅着牛圈里飘来的青草味,听着牛儿咀嚼、进食、打嗝儿的声音,眯着眼,任暖洋洋的太阳光照在身上,大家笑侃着往事、闲话着家常,每个人的脸庞上都有着一份甜丝丝的从容和潇洒,每个人的话语中都有着一种爽意的心声和快乐。那场景呀,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其实,那个年代,在我们老家商洛的人都知道農活儿是多么艰辛,都明白日子是如何清贫,虽人人有梦想,但都连着田园、衔着庄稼、接着地气,没有人怨天怨地怨祖先,没有人说东道西发闲言,虽布衣旧衫、粗茶淡饭,可乡亲们懂得顺其自然、顺乎平淡,大家伙心里都有个数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因为,无欲则心静,心静则陶然,陶然的人内心必强大,内心强大的人,能够稀释一切忧愁和痛苦,并能以弱势的存在、阳光的心态无所畏惧地面对人生的未来。此时,心态不失其真,心胸不失其阔,心况不失其静,一个真一个静,方能认知自我,把握未来。
  要知道,世界是为那些无欲念而耕读岁月,种田过日子的人而叫赞的!
  贾平凹先生有篇文章叫《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心静如水,一滴水都能映出太阳的光辉,那心中的一汪静水,不就能映出宇宙群星的光芒吗?
  心静者,当首修淡然之念;修身者,当首修无为之心。再大点,上善若水,大道通衢,或许,心静如水才是人生之最高境界。
  美术插图:浮石
其他文献
川南的春天来得早,季线分明。  最先是风带来的。川南的风,还未跨进三月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一天天变得任性起来。一阵阵、一缕缕不分时间和地点,在树林竹丛、坡谷河面上追逐嬉戏,摇落一地枯叶,吹皱几湾春水。这时,在日渐和煦的阳光下,川南的每个角落就成了它们婆娑起舞的世界,轻声吟唱的舞台,到处都是它们轻盈活泼的身姿。而新翻泥土的清香,也由于风们的传送,使温凉的空气变得沁人心脾。  最先是雨带来的。川南的
期刊
父亲到了花甲之年,说老也不老,现在人寿命普遍提高,六十岁才是中年人嘛。  这不,每天,我上班起身的时候,父亲也起身了,也像要上班一样,準时出现在门口的门诊部。突然有一天,父亲回来说,他在三家眼镜店都打听过,暴龙太阳镜的价格——四百左右,父亲还说哥哥就买了一副,开车防晒。看来,父亲也有想买眼镜的愿望。我说,银川的价格便宜,要买就在银川买。父亲含糊其词,说他只是打听一下价格而已。  那天下午,我一回家
期刊
赵雷唱红大江南北的那首《成都》里,有几句歌词自从经过我的耳膜,就一直赖在心里不曾离开:“走到玉林路的尽头,走过小酒馆的门口,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插进裤兜。”  我本来就向往成都,此曲更将我好奇心勾惹。先生见我念念不忘,便于今夏带着孩子和我一圆夙愿。  凌晨两点的成都和魔都上海一样,灯火辉煌。酒店下面,飘着阵阵麻辣火锅的香味。可怜我长途跋涉,饥饿已久,闻到香味,更
期刊
盘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曾因农村危房改造“盘龙模式”闻名全国,魏启祚老人作为该模式的主要缔造者,也誉满三湘。当年我恰任县民政局局长,主管该项工作,故与盘龙村和魏老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因工作变动,我去盘龙的机会少了,但常闻盘龙发展之神速,让我萌生故地重游之念。  一踏入盘龙村界,一湾如月的碧水映入眼帘,被风吹皱,闪耀着粼粼的波光,宛如一汪楚楚动人的明眸,含情脉脉地眺望归人。“在水一方”是月亮
期刊
生在物资匮乏年代的我,已渐渐淡忘了那些曾经留在记忆里的食物,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一条鱼、一些童年的零食,都曾被认为是饥馑年代里难以忘怀的口腹之福。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只要到超市或农贸市场一转,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然而,妈妈还是为我们攒起鸡蛋来。自从爸妈搬出去独住,我们姐弟们就约定每个周末到父母家吃一次“团圆饭”。从三人发展到三个家庭,近10人,这桌饭有时难免显得挤。因此,我们经常分工协作,食物各人带
期刊
这次监利之行,意外的收获是参观了湖北省监利县的英才学校。  虽说这是一家民营的学校,然而,这所学校的规模俨然是一个大学校园的样子。校舍宽敞,建筑井然,而且所有的一些设施一应俱全,很先进,很现代,也很时尚。这是一所小学连初中的学校,与公立的小学、中学并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它有着让人刮目相看的不寻常、不普通之处,即对全国亿万国人所关心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处理上。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县里、村里的留
期刊
那时候,父亲在黄冰水伯伯屋里踩棉花包。棉花包高有一米六七,直径约为80厘米,要把轧好的皮棉抱放在包里,人站在包里将皮棉踩结实,然后封袋,一包约有百来斤重,再由人将花包背到仓库堆放,这个活儿,体力消耗特别大,非常辛苦。  那天中午,我在幼儿班饿得慌,逃了回来,到食堂找到炊事员伯伯,把我父亲的那钵饭领回吃掉了,后来,等到我父亲中午下班,拖着疲惫的身子来食堂找炊事员领饭时,被告知“你的饭已被你儿子铁山领
期刊
城之南,谓南城。地理概念上的南城,悠长悠长。地质学家的视野里,在新地质构造喜马拉雅期运动后,浙江东部下降区有多米疏松第四纪(约两三百万年前)沉积物,形成海积平原。上层20至30米是冰后期(约一万年前)一次广泛海侵浅海沉积物,为土壤母质。黄岩地质的变迁史,是何等惊心动魄,又是何等充满遐想!从目前见到的零星史料,我们知悉,黄岩城关一带东汉时早已成陆地,南城也不例外。自然,未见之史料记载的岁月定会更加漫
期刊
在我印象里,家乡说书说得好的老先生有两位。  一位姓翁,精瘦无比,却脸堂红润,鹤发童颜,据说毕业于黄埔军校,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给乡亲们说书,只要他一开口,准能把人逗笑,把乡亲们的魂勾进故事中去。在山旮旯里的乡村,漫长的夏夜,没有其他娱乐,晚饭一过,翁先生就被四邻“抢”去说大书。一次,住我家对面的班主任,有幸请到了翁先生。见斯斯文文的翁先生笑眯眯地进了门,一坐下来,主人便递上茶水,他浅浅地抿上一口,
期刊
恍惚间,又飘到了凤凰小镇。  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青山用母亲拥抱孩子的姿势环抱着一座古老的城,锈迹斑斑的铁门,守着沥青的石板路。城门上的街道边,当地人吆喝着“驴肉火烧,血耙鸭,老姜糖,木醇酥,牛肉米粉……”店铺门前便有人击打着乐器,哼唱着民谣,送给从门前经过的每一个过客。街道上有些许手提装着花环竹篮的妇女和孩童,这就惹得路过的女子万般喜爱,即使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