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所以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是对学生实行有效教育的基础。要建立高效的课堂,就要认真研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要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更要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还要给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信心。
  【关键词】建立  以生为本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044-01
  课堂是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平台,是学生创新发展、走向成功的主战场。教育要立足于课堂,服务于学生,才有展现其生命的活力和活力。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要求分数捆绑着太多老师的手脚,学生被迫成了装知识的容器,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身心被摧残,灵活性特长被扼杀,很多人才从此被埋没。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育上的不足,坚持以生为本,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
  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出发,不断研究、不断摸索,努力建立以生为本的高效语文课堂。
  一、研读教材,课文是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
  教学内容是隐藏在课文之中的,课文文本博大精深,是一座无形的知识宝库,只有用心研读文本,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使心灵达到更高的境界。
  (一)有效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立足学生实际、学识层次,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髓提炼出来。
  (二)多角度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升华性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思维更开阔、文学素养更厚实、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精心合理的设计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语文教学设计一定要在认真研读教材之后,精心设计、让每个环节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学设计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那种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保障
  真正高效的课堂是让学生感兴趣、愿意学、乐于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把握好问题空间,以幽默的语言、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投石激浪,通过“融情”推波助澜,让学生产生“新奇”,顿生“悱愤”之感,催生对知识的渴求,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原本平静的大脑神经迅速升温,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有所思,学有所想,眼、口、手、脑并用。通过初读、细读、精读课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认识文本的“庐山真面目”,变压力为动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探究,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激发潜力和灵性,释放生命的灿烂。
  (二)让学生动起来。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索和感悟。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生为本,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背诵精彩句段、模拟角色、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细细品味,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受知识的内在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与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实质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交流、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教材是剧本,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如果教师从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快乐带进课堂,把父母般的亲情带进课堂,构建宽松、和谐、融洽、快乐的教学氛围,笑中交心,情于言辞,师生间零距离接触,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与真诚,学生就会无拘无束、情不自禁地融入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一些课文含义深刻的句段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关系,当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讨论交流,还不能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给于适时点拨,给他们指点迷津,并借助多媒体教学,适时播放课件、投影、录音、动画,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和体验,看到“柳暗花明”,思维得到升华,视线拉长,视野拉宽,位置拉高,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动力。
  四、关爱和激励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能源和动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需要被关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支持,心灵上得到安慰,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有思维、有见解、有创新,充满自信。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亲昵的手势、一个鼓励的笑容、一声赞美的语言,都会使他们倍感亲切,受到鼓舞,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习动机,彰显个性。
  总之,教育是以人为载体的教育,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感到美。教育需要诗意,诗意可以使教育多一些浪漫的情怀;教育需要激情,激情可以使教育彰显无穷的生命力;教育更需要爱,爱可以使教育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线阳光,他们就会快乐绽放。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只有坚持以生为本,给学生创设创新发展的空间,才能使学生感知领悟文本丰厚语文积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我没钓过鱼,却听人说钓鱼可以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而且钓鱼技巧甚多,从鱼饵、鱼漂、渔线、渔钩、渔竿,到水域、水流、水质等都需细细判断和选择
【金题在线】  在大自然中,峻峭的高山,广阔的田野,怒吼的海洋,清澈的溪流,都会引起我们深思;绽放的鲜花,凋零的枯叶,脱壳的金蝉,清脆的鸟语,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也会有所感悟。  请围绕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是个相当宽泛的话题。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恰当运用表现手法,以突出文章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给我国社会带来全面、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从法律角度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现行立法必将进一步完善,必须尽快建立起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规则相适
某新建小区地下车库与南侧6层旧有建筑物相邻,基坑开挖深达5-25m、6.65m,比新建18层建筑物基础深1.55m~2.95m,其形状不规则且危险性较大。基坑围护结构采用SMW工法加一道φ609mm钢管
小小说《传说》,以柳林巷为背景,描写了苏丝黄的爱情悲剧,田双伶用散文笔调,细腻地表现了这里的风情美,突出人性的美好与心灵的纯净,从而在人生的梦与现实之间营造出一种诗的意境,《传说》不仅仅是田双伶理想的世界,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美学境界。下面将从意境美、人性美、悲剧美三个角度解析作品。  一、意境美  田双伶借笔下的柳林巷,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幅宁静淳朴的风情画,同时又寄托了她所追求
为了降低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16例全喉切除病人,术前由护士、家属、来院复查的病人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针对呼吸道管理中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呼吸
我院自2000年开始运用新式剖宫产术式[1]行腹膜外剖宫产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摘要】 目的:探究规范床旁交接班模式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于本院精神科封闭病房内住院的80例精神分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实施规范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综合能力和素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NCSE)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护士综合能力和素质高于对照组(P<0.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本科专业目录一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调整,云南省的本科专业设置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现在云南省的本科专业设置依据是我国于2012年颁布实施的第四次专业修订目录,但随着云南高校的扩大发展,省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受到影响,而专业结构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由于高校具有三大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在此背景下,云南高校便有责任和义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