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更加成熟的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新形态,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根源于“人”这一社会发展主体,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生态文明新形态人民性取向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使人民性成为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必然选择。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新形态人民性意蕴的必然逻辑,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形态;人民性意蕴
生态文明这一话题的考究,不仅在于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政治问题,还有蕴含其中的民生问题,“人民”始终是贯穿这一话题的线索和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活性剂。我国所面临的疫情大考,是生态文明新形态发展中的一次重要考验,从中使生态文明的人民性意蕴更加凸显;是“人民”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中重要性和必要性双重地位的放大镜;是再次深入巩固人民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关键作用的里程碑。
一、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民性意蕴产生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演化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与人民对于生态或者说自然界的认识和实践呈现正向相关,人民作为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氧化剂、承载者和发展者,使得生态文明这一新形态必然具有人民性的特征。从生态文明自身出发,人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或者说是生态文明这一新形态或是这一新型发展体系的轴承性线索节点。生态文明和人具有不由分说的顺向发展的捆绑关系。
生态被理解为生物的生存状态,通常我们将其认为是自然界与人的相处系统。讨论生态文明和人民必然相关性首先要解决的即自然界和人的关系问题。
人作为自然界的衍生品,人和自然界属于被包含关系,人和自然界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有所联系的个体,“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于世界的客观统一性中,自然界其自身具有的先在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和改变的客观实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呈现出的不是对等的物物交换而是无保留的供给状态。
关于人如何处理和自然界的关系,一时流行过被曲解的“人定胜天论”,将人放在了相比于自然界的绝对优势一方。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人定胜天”的定义是指人为的力量,能够克服自然阻碍,改造环境。人可以改变的是自然界的某些形态和发生的条件,人能战胜的绝不是自然界的规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过程的基础性原则。
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民性意蕴发展必然结果
文明,大体是指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被人所赋予有意义的事物集合,“生态文明”这一名词也是由人根据社会发展客观事实而赋予的名词概念。生态文明被定义为一个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的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社会形态的生成以人的存在发展为前提,人的社会属性使之居于每一社会形态探讨的主干位置,社会形态的树状向上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表现。马克思把人当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主体,即认为社会历史始终是围绕是人来发展的,因此人民性构成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必要特征之一。生态文明这一新形态派生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反思,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相吻合。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看来,社会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社会中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合理运转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
其次,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意识的某种集合结晶,理所当然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同理来说,以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础,而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其物质生产活动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最后,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不可忽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汇通构成社会文明形态的大框架,二者在社会历史中,以人为依托,以人的实践为源泉,密切相关并向上向外扩展,推动着社会文明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进步。人为社会主体构造框架,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并于其中生存。人的社会社会属性,使生态文明这一社会新形态一定具有人民性的特征。
三、党对人民的重视是人民性意蕴富含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全过程,历经党中央的创新、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一环,是党的人民性和国家民主性的重要集合。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研究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党的实践应用探索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入生态文明这一新人类文明阶段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广度的进一步加大,体现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执政原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追求。
生态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特性存在的必然性,实际上反映的是党中央的部署决策对如何处理人民群众的这一国家主体的根本立场问题。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出的一系列论述彰显了共产党人最坚定的人民立场,最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最纯粹的赤子之心。
人民性是人民利益的最高表现形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人民特性的必然性是党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生存感的保障和满足,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正向反馈,是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顺向延续。正是因为我党对人民群众这一主体的高度重视,以及人民群众和社会文明的捆绑关系,使得生态文明新形态在这一大背景和大环境下与人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5.
作者简介:
陈静漪(1997-10-01),女,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形态;人民性意蕴
生态文明这一话题的考究,不仅在于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政治问题,还有蕴含其中的民生问题,“人民”始终是贯穿这一话题的线索和推动生态文明发展的活性剂。我国所面临的疫情大考,是生态文明新形态发展中的一次重要考验,从中使生态文明的人民性意蕴更加凸显;是“人民”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中重要性和必要性双重地位的放大镜;是再次深入巩固人民在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关键作用的里程碑。
一、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民性意蕴产生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演化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与人民对于生态或者说自然界的认识和实践呈现正向相关,人民作为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氧化剂、承载者和发展者,使得生态文明这一新形态必然具有人民性的特征。从生态文明自身出发,人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或者说是生态文明这一新形态或是这一新型发展体系的轴承性线索节点。生态文明和人具有不由分说的顺向发展的捆绑关系。
生态被理解为生物的生存状态,通常我们将其认为是自然界与人的相处系统。讨论生态文明和人民必然相关性首先要解决的即自然界和人的关系问题。
人作为自然界的衍生品,人和自然界属于被包含关系,人和自然界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有所联系的个体,“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统一于世界的客观统一性中,自然界其自身具有的先在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和改变的客观实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呈现出的不是对等的物物交换而是无保留的供给状态。
关于人如何处理和自然界的关系,一时流行过被曲解的“人定胜天论”,将人放在了相比于自然界的绝对优势一方。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人定胜天”的定义是指人为的力量,能够克服自然阻碍,改造环境。人可以改变的是自然界的某些形态和发生的条件,人能战胜的绝不是自然界的规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过程的基础性原则。
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民性意蕴发展必然结果
文明,大体是指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被人所赋予有意义的事物集合,“生态文明”这一名词也是由人根据社会发展客观事实而赋予的名词概念。生态文明被定义为一个反映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的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形态,这一社会形态的生成以人的存在发展为前提,人的社会属性使之居于每一社会形态探讨的主干位置,社会形态的树状向上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表现。马克思把人当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主体,即认为社会历史始终是围绕是人来发展的,因此人民性构成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必要特征之一。生态文明这一新形态派生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反思,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相吻合。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看来,社会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社会中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合理运转是相互联系和辩证统一的。
其次,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意识的某种集合结晶,理所当然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同理来说,以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赖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础,而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其物质生产活动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最后,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不可忽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汇通构成社会文明形态的大框架,二者在社会历史中,以人为依托,以人的实践为源泉,密切相关并向上向外扩展,推动着社会文明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进步。人为社会主体构造框架,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并于其中生存。人的社会社会属性,使生态文明这一社会新形态一定具有人民性的特征。
三、党对人民的重视是人民性意蕴富含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全过程,历经党中央的创新、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一环,是党的人民性和国家民主性的重要集合。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研究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党的实践应用探索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入生态文明这一新人类文明阶段的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广度的进一步加大,体现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执政原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追求。
生态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特性存在的必然性,实际上反映的是党中央的部署决策对如何处理人民群众的这一国家主体的根本立场问题。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出的一系列论述彰显了共产党人最坚定的人民立场,最深厚的人民情怀和最纯粹的赤子之心。
人民性是人民利益的最高表现形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人民特性的必然性是党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生存感的保障和满足,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正向反馈,是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顺向延续。正是因为我党对人民群众这一主体的高度重视,以及人民群众和社会文明的捆绑关系,使得生态文明新形态在这一大背景和大环境下与人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5.
作者简介:
陈静漪(1997-10-01),女,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