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感器代替人耳的数字化实验改进案例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笔者曾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3届(2000)报告明确指出:“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养,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这里所强调的“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就是我们国内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信息技术就是对数字化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其处理结果都是“数字化内容”)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是方法,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这给笔者很大的启示.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学校配备了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化实验体系是一个适合教学、革新教学的全新教学手段和互动媒介,它利用传感器收集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信息,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实现教师的远程操控与指导,实现学生实验的快速提交、共享与交流,这正是数字化内容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契机,要把数字化资源充分运用在物理教学中.
  所以,致力于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改进常规课堂上的传统实验,让学生对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有更深刻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与改进实验的能力,现象观察力和结论的归纳总结能力,甚至是对新技术的学习与掌控能力.
  问题叙述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这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为例(图1),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按照书上的方法设计实验,当时对于隔声效果的判断方法有两种设计:一是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用各种不同材料隔声后,听铃声的强弱来判断;二是书上推荐的方法,用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进行比较.
  经过对比分析后,大家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因为比起直接用人耳判断声音的响度,不如将声音的响度转化和量化为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这个方法确实比第一种方法的误差要小得多,而且量化为数据,更容易进行比较,减少了声强判断的许多主观因素.在现有的实验设备基础上,课本上的方法确实指导了学生如何更科学的改进实验,并且实验误差较小.然而这两个方法利用的都是人耳,每个人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听阈(即人在某个频率刚能听到的最小声强的声音),而不同的人对同一频率的声音听阈也不同,那么同一个人对于同一频率的声音听阈就一定稳定吗?对于刚好听不见声音的这一瞬间的判断,也仍然会有许多主观因素所导致的误差,所以这个实验用人耳来判断,就难以避免生理因素的影响,引起主观判断导致的误差.而这就是数字化实验能革命性解决的问题.
  处理对策在数字化实验室,我们可以用声音传感器代替人耳(图2).
  笔者面向尚未参与数字化实验教学的这一届的部分学生,他们已经上过常规教学的初二物理课,见过一些演示实验的数字化改进,却仍未尝试过数字化分组实验.而正是面对过渡阶段的这一届学生,向他们普及数字化实验教学,更能让我们深刻体会数字化与传统实验的革新之处,也更能锻炼学生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实验改进的设计能力.
  笔者带领学生先学习用声音传感器测量环境噪音,在他们学会使用声音传感器后,向他们提出了这个实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并且向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你们以前做过这个实验吗?
  (2)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3)现在有了声音传感器,你们打算怎么改进这个实验呢?
  学生们回顾了以前的两种设计方法,介绍了他们选择第二种方法“比较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距离”的原因.很快,就有学生提出这个实验现在可以利用传感器了……
  方法一有人提出用声音传感器代替人耳,将声音传感器逐渐远离被隔声材料包裹的声源,直到传感器接收到的声音响度降为0 dB.
  这个方法很快就被其他同学推翻了,因为大家在测环境噪音时在教室比较安静的情况下环境噪音都在六十几分贝,传感器接收到的声音响度根本不可能降为0 dB.于是出现了方法二.
  方法二有同学说既然传感器能直接测出声音的响度得到的是数据,那就不需要用远离声源测距离这样的方法,直接用声音传感器测响度大小就行了.大家都非常支持,还有同学补充说要控制传感器与声源的距离不变,比如5厘米,要有稳定的声源……
  于是笔者应同学们的要求,给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声源——蜂鸣器(图3).
  大家开始尝试,在鞋盒分别里塞满海绵、报纸、塑料袋、毛巾等等,保持鞋盒和传感器的位置不变,看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何变化.
  学生的实验波形可以随时截图,通过网络提交到讲台教学电脑,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如图4所示.
  笔者立即和大家分享了这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有不少组都有同感,几次实验传感器接收到的声音响度非常不稳定,而且区别也不大,于是笔者请大家再讨论一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实验方法还可以如何改进?
  有同学分析,刚才教室安静时环境噪音都有六十多分贝,现在大家一起做实验,环境噪音可能都提高到七十多分贝,传感器测到的不单纯是盒子里声源的声音,更多的是环境噪音,所以三种材料隔声后得到的声音响度差异不大,而且非常不稳定.那么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能让传感器稳定地接收声源被隔声后的声音,而尽量少受环境影响呢?
  同学们都觉得要减小传感器与鞋盒的距离,甚至有同学提出将传感器放到鞋盒里,但立刻有同学反对,说放到鞋盒里传感器就在隔声材料中,如何控制材料厚度相同呢?
  笔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分析,我们当初的设计,为什么要用鞋盒,而不是直接用材料包裹声源?于是很多同学说,鞋盒塞满材料,声源放在正中间,就是为了控制隔声材料的厚度相同,所以传感器一定不能放进鞋盒.但为了减少外界噪音的影响,我们确实要减小传感器与鞋盒之间的距离……于是有同学提出将传感器的声音接收孔紧贴鞋盒,但也有同学顾虑,这会受到鞋盒在桌面上微小振动的影响,因为让接收孔紧贴鞋盒感觉好像在测鞋盒发声似的.这时,有同学发现自己带来的鞋盒上面有一个孔,如果用传感器接收口对着这个孔会如何?鞋盒本身就不必作为隔声材料,这时的隔声材料完全就是填充在鞋盒里的材料,这不是更严谨吗?于是,方法三就这样诞生了.   方法三利用鞋盒侧面的洞,没有洞的盒子可以自行开个直径两厘米左右的洞,用材料将鞋盒填满,蜂鸣器置于正中,并且保证洞与蜂鸣器完全被材料隔开,将传感器接收口对准并紧贴洞口进行测量,测出同一蜂鸣器被相同厚度的不同材料包裹时洞口接收到的声音响度(图5).
  于是大家再次分组进行实验,得到了许多小组提交的数据如图6所示.
  这次,通过图线,大家基本都可以分辨出每一次接收到的声音响度了,确实减少了许多外界噪音的影响,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一步步地改进实验,真的解决了许多问题,实验效果越来越好,笔者能感受到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有成就感,同学们都愉悦地根据自己得到的实现现象,写出实验结论,根据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着自己带来的不同材料.然后,通过分享,大家也不难发现,现在大家的实验现象很明显,传感器的误差也比人耳的小多了,但是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呢?
  对此笔者例举了的两份数据(图7),一组同学说海绵隔声性能最好,另一组推举纸的隔声效果最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传感器的测量出错了吗?这又引发了同学们新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利用声音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出声音的响度,取代人耳进行更客观准确的判断.这是数字化实验的革命性突破,也正是设备的革新,锻炼了老师和学生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对于常规实验的大胆尝试与改进的能力.
  对于最后出现的结论不一致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科学地去看待,结论不一致并不一定是实验出错,本来学生带来的材料不同,纸质不同,填塞方式不同,海绵是整块还是碎块,这些都会影响隔声效果,学生通过实验能发现这些,从而对实验有了新的思考,甚至是课后新的探索,这些都是我们课堂最难能可贵的生成,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物理探究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对思考和实践、讨论与创新的兴趣,这是学习物理多么可贵的动力.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验虽然只是一个案,但是带领学生利用数字化实验对常规实验进行了改进是有意义的,我们希望数字化实验能更多地走入常规课堂,能让更多的同学收益,得到能力上的提高.
  当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数字化实验器材,有些学困生甚至常规实验都没有掌握好,数字化实验能够提起他们的兴趣,但他们的学习能力未必能跟上数字化教学的节奏.所以,我们的研究目前只针对学情较好的部分学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提高,而我们所希望的是能设计更多更好的数字化实验项目,把问题分得更细,台阶铺的更低,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让他们在我们的数字化物理课上开拓视野,迈上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时应该始终贯彻这一思想.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以推动学生更为全面地提升科学探究的相关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科学探究教学的开展.  1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探究  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应该不局限于实验活动的探究,还可以是基于物理学史的探究和立足于理论层面的探究.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认识科学探究,我们还需要
对于中学生而言“学习物理是很有趣的 ,但学好非常难 ”是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物理教师的“老大难”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优生就物理学科而言,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因素,但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如物理学科特点、学生自身的动机及教师素质的原因等.对于中学教学来老师的更多精力也花在了后进生上,相反,成绩较好的优生却只得到很少的关注.因为大多数老师认为优生、心理素质优良、基础知识
1 问题提出的意义  现代知识观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  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体现了知识学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体现了能力的养成途径,因此,对于克服传统教学中技能与知识相脱节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
一切伟大的发现都源于问题的提出,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倡导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初中物理课堂在设计上要怎样进一步优化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营造民主而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肯定存在或多或少的疑问,但是为什么他们不将问题提出来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此相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以前的教案也变成了现在的学案.近期学校组织了互听互评活动,活动中发现教师设计的学案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列举存在的典型问题并谈谈解决方法.  1对学生应该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内容把握不准  1.1对学生应该探究的问题把握不准  (1)学案片断 
总结反思是我们日常学习的必要环节,它能够使我们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更完整,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強大.下面分享我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1 反思总结物理知识  为了提高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自主的归纳整理,既要逐点理解总结,又要对全章甚至是整个单元进行总结反思.  对基本概念应从这些方面总结把握:①物理意义(产生背景);②定义(是什么);③矢量/标量、过程量/状态量
2017年5月,一部50余万字的纪念文集《张礼香与南昌三中》正式出版,为我们展现了一则新中国教育的典范。  张礼香是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南昌三中”)的老校长。1957年,张礼香调入南昌三中担任书记,后又兼任校长,直至1969年1月。后来他在南昌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上退休。在他任职南昌三中期间,这所普通中学跃居并一直位居全省“榜首”,享誉社会。60年后,虽然张校长已离世多年,接受过
期刊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在三个维度中,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个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1 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保护目标达成的土壤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看到的是一个知识渊博、反应敏捷的“物理专家”,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新课改的推行实施下,初中物理教学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着力对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策略加以探究及梳理,力求在教学课堂、实验组织、学生实践和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进行优化.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围绕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参考.  1做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学效率提升打下基础  初中物理学科带
由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演示教学可以对科学发现的过程进行还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点.但就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急需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因此,改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使初中学生更好地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被弱化的体现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