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一“逗”尽风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往往不只是简单的停顿,它是语言,有时甚至是比语言还“语言”的表情、情感、动作。郭沫若在《沸羹集·正标点》中曾说:“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而现今是等于人面而无眉目。……文学作品中,作为言语形式而存在的标点符号和作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言语一样,都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智能。”①因此,我们在读文字语言时,更要读体现着作者的意志和情感的标点,读出标点独有的文字气质来。
  
  一、无与有
  
  组一:
  a.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元·虞集《风入松》)
  b.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元人虞集“杏花春雨江南”一句简单排列三个名词,勾勒出一幅意境深邃、韵味隽永的江南春景。而余光中化用了前词,将三个物象分列作了悠长的停顿,有诗,有景,有画,更有景中之情,写实与写意融为一体。将江南特有的诗质呈现出来,又囊括了故土的山川风物、古典的诗词意象、自己的人生感喟、思乡羁愁、历史沧桑,显得低回委婉,绵长凄清,沉郁缠绵,甚至还有一种一唱三叹、余意绕梁、幽远深长的况味。
  组二:
  a.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照常理,应该是a句符合语言表达要求,连贯、流畅,但b句断断续续、结结巴巴、迟缓犹疑,更能体现鲁迅对刘和珍等烈士无端喋血的“愤怒”而“悲凉”的情感。
  以上可谓是“有胜于无”。索绪尔指出:“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②标点的运用,使文字的特质更加突出,表现情感淋漓尽致,强化了“个人的意志”。
  
  二、此与彼
  
  组三:
  a.“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孙犁《荷花淀》)
  b.“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a句是《荷花淀》中的原话,据说有个印刷厂粗枝大叶,将其印成了b句:将“我不拦你”后的“。”号印成了“,”。孙犁发现了这个问题后说“这是原则性的错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标点的变化,使水生嫂性格发生了迥然的变化。a句用句号,表现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但是想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难以承担,表现了女人的温柔而又刚毅的性格。b句把句号改为逗号,整句话就变成不依不饶的责问,以“家里怎么办”来阻止丈夫的参军。
  组四:
  a.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诗刊》,1957年1月)
  b.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主席诗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毛泽东诗词》,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
  前后两稿只字未动,只是改了两个标点,就使全词大为增色。一个问号,浮想联翩,耐人寻味,把读者引入诗的诗境。一个感叹号,恰似重锤击鼓,昂扬激荡,使作品所吐露的感情更加强烈深沉。
  组五:
  a.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人教版第二册)
  b.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苏教版必修二)
  人教版的a句短促有力,体现出六国灭亡之速,阿房宫建造之易,秦兴之骤。逗号的使用使文句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笔力千钧。b句停顿间歇长,突出秦末历史史实——六国迅速灭亡,阿房宫工程之浩大,秦始皇之骄奢,又能给人留下思索与回味——六国为何灭亡得这么迅速,秦何以强盛?
  这几组可谓“此彼两重天”。标点在语句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标点的表意作用、文字气质在两组对比中更加明显。
  
  三、虚与实
  
  组六:
  a.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夏衍《包身工》)
  b.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夏衍《包身工》)
  父母总是竭尽心力“抚养”“养育”自己的子女,然而颗粒无收、迫于贫穷的父母只能像饲养动物一样来“饲养”子女,只能无奈地给最低劣最粗糙的养育。b句循通常之法也应加上引号,然而那些带工老板把他们当作血肉造成的机器,极尽盘剥与压榨、虐待与摧残,确确实实是把他们当猪狗来饲养的,当然,更可以说,连猪狗都不如!这看似误用的标点,恰恰是作者的用心之处。
  组七: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b.[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添加了标号与点号,这首律诗就改换了文体,成了一个有舞台说明、有人物、有台词的微型剧本,变成了另一种有意味的语言形式。
  这不拘常格的两例可谓是“化实为虚”。《语法修辞讲话》说:“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们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不过分。”③在虚实之间,意蕴别有洞天。
  在许多语言表达中,作者都是情发于衷,留余味于标点,字尽言未尽。因而,我们应有意识地留意作为言语形式的另一种存在的标点,要像朱光潜先生提倡的对待文字一样对待标点——“必须有一字(点)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观照了标点的文字气质,便多了一个观照文本的视角,更能深入文本。
  
  注释:
  ①彭铁明:《从特殊标点走向文本的深层解读》,《湖南教育》,2006年第9期。
  ②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③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通联:浙江温州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理念的语文教学,是在对话精神支配下的语文教学。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活动,语文对话教学是在“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统一中展开的一场不可预演的智慧探索。  “预设”,是预测与设计,是语文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体现了语文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生成”,是生长和建构
对某一个文本或某一单元内容的“用”,我的体会是教师应该学会从四个角度读文本:一是站在教师自身角度读,凭借自己的学识阅历理解把握文本,保证传授知识的正确性;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读,确定学生的学习疑问点;三是站在教科书编者的角度读,把握单元设计意图及教学重难点;四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读,知人论世,沉淀人文精华。这“四读”实际上是多角度的多重对话,是不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要细致研究自己的教学对
近来留心了一下诸多探讨老王悲剧的文字,多半停留在诸如“老王的善良与文革的丑陋”相对比的层面,而对于造成老王悲剧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和精神层面揭示不够,这未免有些肤浅。因为,探讨一个人的经历不可避免地应从形而下的“器”(其所处社会制度背景的物质层面)和行而上的“道”(其个体的精神层面)这两方面进行考虑。更何况,作者未必曰然,读者未必曰不然。  笔者以为,首先,老王的物质悲剧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文章一开头就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余映潮老师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让语文教学呈现新的生机。下面请看余映潮老师从创新的角度设计并执教的《故乡》。    一、案例描述    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我们以《故乡》为例来学习一种阅读小说的方法——小说阅
作为典型的叙事作品,小说有着广泛的接受群体,学生也非常喜欢小说,如何保证文本不因选入课本而使学生降低对它的好感,关键在于老师选择恰当的解读方式。在小说传统解读方式的基础上,本文侧重于从文本、文学和文化三个角度逐层深入,既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地位,同时也强调孤立的文本和生活与时代的联系,引导学生以宏观的视角审视微观的文本,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并观照自己和现实生活本身。“因此,在核心素养下,优
作文课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大学阶段开设的是“写作课”或“应用写作课”,目的很明确:教学生写文章。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作家、记者、新闻评论家等笔杆子,对这种“教”的经历并不深刻,这让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多少有几分尴尬。事实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为社会职业岗位培养足够的笔杆子,众多企事业单位以极大的热情向社会寻觅笔杆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第一
曾这样问过学生:“一般情况下,看一场足球,欣赏一部大片,你们是选择彩色的还是黑白的电视机呢?”学生奇怪地回答:“彩色电视机啊!”我说:“嗯,那你们写作文,为什么就一点颜色的字词都不用,‘残忍’地要我们阅卷老师只看‘黑白电视’呢?”  分分必争的考场,短暂的时间内想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作文分数,建议你给作文一点“颜色”看看。    一    历来名家总是不吝运用颜色来为文章增光添彩的,他们或表现情景氛围
写作是生命之旅,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人生史记。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教学就不仅仅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性教育、生命教育。张丽钧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美好心灵的教育者。  张丽钧老师把写作教学视为一种内心世界的唤醒和建构过程。她认为作文要以感动和唤醒心灵的最高追求是要最高追求。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学生能力和精神的“双
在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坛上,程红兵老师作为一位富有自己的语文教育理想和追求的“不甘寂寞的思想者、探索者”,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多年来,他在语文教育的“一线阵地”,虔诚地持守着“改变自我,丰富自我”的教育信念,弘扬教学个性意识,拓展教学思维空间,在颠覆中更新教学思想,在继承中重建教学秩序,苦心求索语文人格教育的新的内质美,以其独到的探究视角,对语文课程重构与课程文化建设、语文人格教育的价值观与教学模
《风筝》是鲁迅先生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诗,收集在《野草》中,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就内容而言,作者回忆了他在少年时曾撕毁过童年弟弟的一只风筝的往事,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其主题而言,我觉得另有新意。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风筝本是孩子们最爱的玩具,正如文中所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制风筝是童心,是天性,是童趣。而撕风筝则是伤害,是摧残,是毁灭,是冷酷,是根深蒂固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