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如何教学改革的诸多方面问题。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基础 就业
众所周知,目前的中职教育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与市场保持零“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求职中具备充分的竞争力,要求学校这个人才加工厂生产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当今社会需求各层次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企业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步入了一个普及的,重实用应用的与就业接轨的深化改革阶段,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原有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硬件设置诸多方向都要适应这个大方面。在此,笔者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如何适应就业的需要,如何为就业服务谈几点意见。
一、教学内容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一个内容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以往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尽量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根据应用的需要,需要什么才学什么,把计算机知识不当成一门学问,一门学科,而是处理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比如: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进制及与其它进制转换方面是一个老师必讲的基础知识,其实中职生一般却不需要过多了解,需要转换时也可直接使用附件中的科学计算机器来完成。类似这样的知识,我们可以舍弃不讲或一带而过。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学习方法上应采用应用为先的教育方法,要通过应用引出概念和理论,围绕应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概念。而不是以往的先学理论知识然后开展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操作,我们应强调“会不会”,而不是“懂不懂”。例如,我们在介绍鼠标操作的知识时,传统教学中先讲什么是鼠标指向、单击、双击、拖电、右击、右健拖动的概念,然后再每个演示一个例子。基于应用的教学是通过学生在窗口的基本操作中,比如窗口最大化、窗口最小化、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以及滚动条的拖动中自然学会鼠标操作即可。又如关于计算机病毒这个问题,我们费尽苦心地讲述什么是信息安全,病毒的概念、种类、传染途经,防治和检测等这些较为抽象的内容,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使用常用的杀病毒软件,把目前最常用的例如瑞星或诺顿杀毒软件教会学生使用。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教材在编写上要考虑完整性,系统性,必然充斥各种概念、理论,而教师不应简单的依葫芦化瓢,应灵活多变,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
三、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和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学校在有限的计算机课时里不可能将所有知识面面俱到。更加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专业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方面都变化非常快,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新技术、新的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使学生掌握几个孤立的知识或者是几项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力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构造具有个性的、具有可发展潜力的知识框架和支持这种框架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个道理在计算机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不需要花过多的精力去灌输某个软件如何用,而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学使用软件,培养他们的自学和应用能力。教学组织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学生练而不是教师讲,按自学的方式辅导学生学习一、二种较为常用的软件的使用方法,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会自学使用和尽快掌握新软件的应用方法的目的。
四、结合专业特点,面向专业开展应用教学
随着计算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因此以前的计算机基础课全校所有专业统一课程和内容、统一要求和学习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中职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特点来进行,面向专业应用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以及专业应用和就业方向,满足各层次、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注重启发学生对计算机技能课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由于大学和普遍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学生入校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某方面的能力并不比继续深造的同学差,甚至超过他们。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可喜的是,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回暖,中职学生不仅比本科生更易就业,高级技术工甚至在沿海地区拿到相当高的薪水。这种现象使中职生也看到了自己有优势的一面,也希望在未来干出一番成就。中职学校要善于抓住这种很好的教育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我们看到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往往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技能课,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学习其它的专门技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发现自身的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入校之初应着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对整个中职以技能课为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生入学之初开设的课程宜重点强调趣味性的课程,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强烈的探索愿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师资方面
在新的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多种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将计算机基础课与其它专业课整合,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艺精”,而且要能“善导”,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也是必备的。
总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要不断改革完善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解放思想 勇于实践——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新局面.
[2]许晋京,胡美燕.浅析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及教改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28);41~43
[3]向政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6,(3);53~54
[4]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90~91
[5]商仲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8);64~65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基础 就业
众所周知,目前的中职教育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与市场保持零“距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求职中具备充分的竞争力,要求学校这个人才加工厂生产出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当今社会需求各层次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企业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步入了一个普及的,重实用应用的与就业接轨的深化改革阶段,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原有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硬件设置诸多方向都要适应这个大方面。在此,笔者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如何适应就业的需要,如何为就业服务谈几点意见。
一、教学内容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一个内容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以往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是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尽量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根据应用的需要,需要什么才学什么,把计算机知识不当成一门学问,一门学科,而是处理问题的工具和手段。比如: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进制及与其它进制转换方面是一个老师必讲的基础知识,其实中职生一般却不需要过多了解,需要转换时也可直接使用附件中的科学计算机器来完成。类似这样的知识,我们可以舍弃不讲或一带而过。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学习方法上应采用应用为先的教育方法,要通过应用引出概念和理论,围绕应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概念。而不是以往的先学理论知识然后开展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基础操作,我们应强调“会不会”,而不是“懂不懂”。例如,我们在介绍鼠标操作的知识时,传统教学中先讲什么是鼠标指向、单击、双击、拖电、右击、右健拖动的概念,然后再每个演示一个例子。基于应用的教学是通过学生在窗口的基本操作中,比如窗口最大化、窗口最小化、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以及滚动条的拖动中自然学会鼠标操作即可。又如关于计算机病毒这个问题,我们费尽苦心地讲述什么是信息安全,病毒的概念、种类、传染途经,防治和检测等这些较为抽象的内容,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使用常用的杀病毒软件,把目前最常用的例如瑞星或诺顿杀毒软件教会学生使用。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教材在编写上要考虑完整性,系统性,必然充斥各种概念、理论,而教师不应简单的依葫芦化瓢,应灵活多变,把教学重点放在应用上。
三、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和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学校在有限的计算机课时里不可能将所有知识面面俱到。更加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专业无论在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方面都变化非常快,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新技术、新的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所以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使学生掌握几个孤立的知识或者是几项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力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构造具有个性的、具有可发展潜力的知识框架和支持这种框架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个道理在计算机教学中尤为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不需要花过多的精力去灌输某个软件如何用,而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学使用软件,培养他们的自学和应用能力。教学组织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学生练而不是教师讲,按自学的方式辅导学生学习一、二种较为常用的软件的使用方法,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会自学使用和尽快掌握新软件的应用方法的目的。
四、结合专业特点,面向专业开展应用教学
随着计算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因此以前的计算机基础课全校所有专业统一课程和内容、统一要求和学习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中职计算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特点来进行,面向专业应用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以及专业应用和就业方向,满足各层次、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注重启发学生对计算机技能课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由于大学和普遍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学生入校门坎很低,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某方面的能力并不比继续深造的同学差,甚至超过他们。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可喜的是,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回暖,中职学生不仅比本科生更易就业,高级技术工甚至在沿海地区拿到相当高的薪水。这种现象使中职生也看到了自己有优势的一面,也希望在未来干出一番成就。中职学校要善于抓住这种很好的教育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我们看到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往往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技能课,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学习其它的专门技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发现自身的优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入校之初应着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对整个中职以技能课为主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生入学之初开设的课程宜重点强调趣味性的课程,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强烈的探索愿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师资方面
在新的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习多种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将计算机基础课与其它专业课整合,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对教师的要求不仅要“艺精”,而且要能“善导”,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也是必备的。
总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要不断改革完善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解放思想 勇于实践——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新局面.
[2]许晋京,胡美燕.浅析计算机专业能力培养及教改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28);41~43
[3]向政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6,(3);53~54
[4]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2);90~91
[5]商仲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