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体呈现】
   材料一:
   昨天晚上,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拍马屁),那酱紫(样子)真是好BT(变态),7456(气死我了)。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上“打铁”(发帖子)去了。——《哥哥来我家》
   材料二:
   网络时代,出现“网语”势所必然。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语言与时俱进,与生产、生活相生、相存、相发展的佐证。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主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命题解析】
   这个材料的内含较为宽泛,“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当中有更为广泛的“市场”,每个学生都用过这种语言,也对这种语言有切身的体会。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甫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经典示范】
  网络语言惹了谁?
  冯正强
   对作文中出现如“QQ”“MM”“886”等网络语言的学生,南京市语委要求教师不仅要批评,而且还要帮助其改正,并将把语言文字规范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江南时报》4月22日)
   笔者对南京市语委所作出的这一规定颇为不解。在电脑使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在网络影响无处不在的情况下,网络语言的流行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作为上网的学生一族,深受网络影响更是不可避免,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是再正常不过的。对此,老师感觉到无奈,正说明了问题的合理化,也说明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如何正视这种不断增大的差距,从根本上关系着师与生之间教与学过程的能否正常进行。而南京市语委的这一做法,无视这一矛盾所产生的根源,企图借助取消矛盾的一个方面,即禁止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而不是把禁止与引导结合起来,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显然难以达到“禁用”的目的。
   同时,笔者更为不解的一点就是,能不能借不符合语言规范作为禁用网络语言的缘由?网络语言是不符合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但是不要忘了,语言文字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现实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借助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来禁止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实质上是思想僵化的一种体现。
   进而言之,这种做法可以归因于对网络的无知,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对网络的畏惧使然。不可否认,当前是有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导致了令人忧患的后果。可是,通过禁止学生上网,并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同样道理,禁止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并不意味着就能禁止学生继续在私下里使用网络语言,既然不能禁止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那么禁止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这一做法又有何意义?
   正视网络语言,正确引导而不是“批评”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审美点评】
   本文是一篇较有特色的议论文,文章先由南京市语委禁止学生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这种现象开始,而后逐渐深入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南京市语委的这种做法无视矛盾所产生的根源,难以达到“禁用”的目的;单纯的禁用是思想僵化的一种体现;网络语言在学生中已广为流行,只禁止学生在作文中使用已没有任何意义。在上述充分驳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入了自己的观点:正视网络语言,正确引导而不是“批评”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样以来,全文有破有立,观点鲜明,读来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选自2018年3月7日《光明日报》
   【佳作示范】
  我看“网络语言”
  安徽省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郭沫若抗战初期的诗集《战声集》并非仅仅是一位战士为抗战简单地叫喊,而是一位极富激情创作的诗人冷却了十年之久的诗心回归,是时代脉搏与诗人心灵共振的产物。诗人在“战声” 时代语境下回到“五四”时期的一种激情式的创作与呐喊,但在诗艺上却夸大了《女神》时期的创作局限,显现出诗歌创作的概念化与口号化。同时,诗集也收录了一些古典诗歌,呈现出郭沫若在新诗创作道路上审美风格的转变。  关键词:《战声集》
摘 要: 《西湖三塔记》 与《洛阳三怪记》均是宋元灵怪类话本“三怪”系列中的篇目,二者在话本结构、人物描述、情节设置等有多处相似的地方,也有同中存异之处。对这两篇话本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具体研究其形式、内容的异同,也可初窥宋元话本之体制及思想艺术等特点。  关键词:《西湖三塔记》 《洛阳三怪记》 人物比较 情节比较  《西湖三塔记》《洛阳三怪记》(以下简称《西湖》 《洛阳》)均收录于明代文人洪楩所编
摘 要:死亡是文学创作中的永恒主题。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不同国别和民族的作家所持有的死亡观也不尽相同。本文以约翰 ·济慈的《夜莺颂》 和我国蒙古族高延青的《祭灵歌》 为例,分别从宗教背景、诗歌意象等方面探索两位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死亡观,从而更好地阐释蒙古族与西方死亡观的异同。  关键词:约翰 ·济慈 高延青 宗教背景 诗歌意象 死亡观  约翰·济慈(John Keats)是英国浪漫主义
摘 要: 纪秀文老师 1965 年到故宫博物院修复厂工作,师从孙孝江,至今从事书画修复工作 已有五十余年,参与修复古字画 一千余件。纪秀文老师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的第二代传人,亲眼见证了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的发展历程。经过采访纪秀文老师的文保工作经历,使笔者了解到故宫文物修复厂的早期发展情况,希望通过记录的方式展示出故宫匠人真实的历史与人生。  关键词:纪秀文 书画修复 故宫文物修复厂(故宫博物
摘要:《茶花女》是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这部文学作品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小说的结构布局与情节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了解小仲马语言背后对七月王朝下法国巴黎社会腐化淫乱、纸醉金迷社会现象的揭露;有利于当代人学习和借鉴《茶花女》中的写作风格,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因此,笔者先从语言特点的含义入手,再对《茶花女》这
摘 要: 语文教科书集中体现一个国家核心文化价值,是构建青少年本土意识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工具。语文教科书作品选文的变化也往往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主旋律”的调整。本文拟透过对新中国不同时代主潮的分析,呈现语文教材七十年的选篇策略的变迁。  关键词:新中国 语文 教科书 选篇策略  语文教育关涉一个人的成长,是国民精神养成的重要途径。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陆费逵曾指出:“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
细细算来,明天就是我生日了吧。   我兴奋地对老妈叫道:“妈!明天是什么日子?”“你生日呗。”“那好!天地为证,现在我就和你约法三章:在本人生日当日,一不可打,二不可骂,就是冒了呆话也不能骂,三不可约束本人的自由。行不?”“那行。”   这天,我早早醒来,正面向墙发呆,老妈忽然走了进来。我便说道:“妈,早上好!”“你也生日快乐!”我猛得忆起今天是我的生日,立马摆出寿星该有的样子,发号施令道:“
摘 要:W·萨默塞特·毛姆著述丰富,蜚声世界。其唯一一部以中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面纱》尤为突出,文中大量对古老神秘中国的描述引发学者对其暗含的东方主义思想的探究。2006年好莱坞将《面纱》搬上银幕,电影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删改,成功俘获当下的审美判断与市场需求。本文立足于原著与电影,比较时代变迁下二者所呈现“他者”的差异,进而挖掘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引发对树立“中国形象”的思考。  关键
摘要:刘震云,河南延津人,当代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登上文坛,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体有《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手机》《一句顶一万句》等。作家以简练冷峻的叙述风格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小人物形象,随着作家创作角度的深入即侧重表现小人物的物质困境转向精神困境,小人物的形象发生着变迁,表现出作家对小人物主体性的尊重和精神上的关怀。  关键词:刘震云 小人物形象 生存困境
摘要:《繁花》是一部带有电影化表现的文学作品,而其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作者借鉴最多的是叙事蒙太奇中的平行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思维蒙太奇中的抒情蒙太奇、隐喻蒙太奇以及節奏蒙太奇。本文将结合文本,对《繁花》中各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繁花》 叙事蒙太奇 思维蒙太奇 节奏蒙太奇  在电影中,镜头语言的运用至关重要,而除了不同的景别运用、拍摄方式和画面处理技巧外,还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