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六步操作法”;操作活动;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1—0103—01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可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在方法和策略上总有一些欠缺,使操作活动没有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引导——操作——交流——再操作——再交流——总结”六个步骤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详细进行阐述。
引导:主要是教师完成,包括语言引导和示范演示操作引导,是为了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和操作活动思路,以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有思路地进行后面的操作探究活动。对刚步入学校的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比较缺乏,探究操作活动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没有任何指引,让学生直接自由操作探究,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演示操作,会像大海上的启航灯,指引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例如,教学“统一面积单位”一课,学生初步借助面积,对面积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如果直接让他们探究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学生会无处下手,甚至会受二年级长度单位知识的影响,拿尺子去测量。笔者在教学中先用几枚硬币演示测量一块橡皮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到要用小的单位面积去平铺并且相接要很紧密。这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就不会出现用尺子测量和平铺出现大面积空隙的現象,知道用同样大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去平铺测量,最终发现只有正方形才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的道理。
操作:指学生自己操作,根据操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学生自主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操作。笔者认为,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更多的应该采用独立操作的方式,因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如果采用太多的小组合作,很容易让课堂失去控制,达不到操作活动的目的,也容易让一部分学生养成依赖别人、坐等他人成果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独立探究能力。到二年级就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到了高年级,小组合作应该逐渐增加。
交流:主要指在初步的操作活动后学生小组交流,内化前面初步的操作内容,分享各自的方法。操作是为了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学具中发现知识和方法的形成过程,它是一个具象的东西,学生探究的内容只有经过大脑的精心思考和有组织的语言表述,他们才能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操作中知识形成的表象过程初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可以和别的同学进行比较,吸取经验,完善自己的探究结果。
再操作:可分为学生操作和教师操作。如果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理解,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行再次操作探究,把小组内交流的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改进和初步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成功感。也可以找具有典型性的几个案例,请几名学生给大家边操作边讲解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各自的成功点和失误点,在大脑中对探究的准确结果逐渐明晰。
再交流:指二次操作活动后的小结交流,以全班交流为主。这次的交流要比第一次活动后的小组交流要更为深入、更为准确,主要请操作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比较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交流让学生在脑海中回顾刚才操作的过程,把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转变为简单的语言理论经验。同时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初步实现全班方法共享化和策略多样化。
总结:主要由教师总结。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尽力让学生多操作,多交流,多总结,自己则少参与,少发表观点,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课堂中教师适度的参与是必要的,操作活动后教师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把大家交流和探索的结果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一步系统化,形成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理论经验,点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学生模糊易错的地方,帮助学生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可以在学生思想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注:本文系课题《第一学段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GS[2016]GHBZ026)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1—0103—01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可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在方法和策略上总有一些欠缺,使操作活动没有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引导——操作——交流——再操作——再交流——总结”六个步骤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详细进行阐述。
引导:主要是教师完成,包括语言引导和示范演示操作引导,是为了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和操作活动思路,以便学生有目的、有方向、有思路地进行后面的操作探究活动。对刚步入学校的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都比较缺乏,探究操作活动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没有任何指引,让学生直接自由操作探究,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演示操作,会像大海上的启航灯,指引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例如,教学“统一面积单位”一课,学生初步借助面积,对面积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如果直接让他们探究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学生会无处下手,甚至会受二年级长度单位知识的影响,拿尺子去测量。笔者在教学中先用几枚硬币演示测量一块橡皮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到要用小的单位面积去平铺并且相接要很紧密。这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就不会出现用尺子测量和平铺出现大面积空隙的現象,知道用同样大的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去平铺测量,最终发现只有正方形才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的道理。
操作:指学生自己操作,根据操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学生自主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操作。笔者认为,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更多的应该采用独立操作的方式,因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如果采用太多的小组合作,很容易让课堂失去控制,达不到操作活动的目的,也容易让一部分学生养成依赖别人、坐等他人成果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独立探究能力。到二年级就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让学生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到了高年级,小组合作应该逐渐增加。
交流:主要指在初步的操作活动后学生小组交流,内化前面初步的操作内容,分享各自的方法。操作是为了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学具中发现知识和方法的形成过程,它是一个具象的东西,学生探究的内容只有经过大脑的精心思考和有组织的语言表述,他们才能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操作中知识形成的表象过程初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可以和别的同学进行比较,吸取经验,完善自己的探究结果。
再操作:可分为学生操作和教师操作。如果知识点可以让学生理解,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行再次操作探究,把小组内交流的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改进和初步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成功感。也可以找具有典型性的几个案例,请几名学生给大家边操作边讲解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各自的成功点和失误点,在大脑中对探究的准确结果逐渐明晰。
再交流:指二次操作活动后的小结交流,以全班交流为主。这次的交流要比第一次活动后的小组交流要更为深入、更为准确,主要请操作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比较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交流让学生在脑海中回顾刚才操作的过程,把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转变为简单的语言理论经验。同时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初步实现全班方法共享化和策略多样化。
总结:主要由教师总结。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尽力让学生多操作,多交流,多总结,自己则少参与,少发表观点,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课堂中教师适度的参与是必要的,操作活动后教师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把大家交流和探索的结果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一步系统化,形成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理论经验,点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学生模糊易错的地方,帮助学生确定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可以在学生思想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注:本文系课题《第一学段利用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GS[2016]GHBZ026)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