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视:转变理念,做好“融”这篇文章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陕西卫视引进了管理团队与原有团队一起进行内部体制改革,陕西广电卫星传媒有限公司也应运而生,这种体制改革将会给陕西卫视带来怎样的新鲜血液,对其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对此,陕西广电卫星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振豪解答道,传统媒体谋求突围,最重要的就是转变经营理念,陕西卫视将在一个“融”字上大做文章,用“融战略”将具有公信力的电视台平台和市场资源打通,将节目的目标受众与广告客户的目标市场打通,将内容价值与产业的渠道延伸打通。
  平台 产业的突围之路
  在10%的电视台拿走了90%的广告收入的市场大环境下,陕西卫视却做到了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告收入的绝对增长在65%以上,这种增长的原因无疑来自于陕西卫视融合的理念。
  “我们现在不只是卖硬广,我们采取与客户进行销售分账的模式,利用节目的影响力,去拉动其延伸产业的销售成绩。概括一下就是平台 产业。”耿振豪说。
  2016年6月2日,陕西卫视隆重推出一档全新打造的国学栏目《超级简单》。这是一档以青少年为选手,以古诗词为核心,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益智类节目,带动青少年和观众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这档节目已播出的三集收视率成绩都非常可观。在已经累积一定受众群的情况下,陕西卫视也将与学校合作,开展暑期培训班。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微信课堂。“我们为学校进行一个学员的导流,然后与学校分账,实际上节目本身并不见得盈利,但通过栏目的线下延伸,最后我们这个产业是盈利的。”
  在这样的理念下,已经播出了两季的《丝绸之路万里行》也将进行改版。将节目与线下活动融合,在丝绸之路沿线1.5万公里走下去,同时进行民族品牌在境外的推广和宣传。“《丝绸之路万里行》前两季就是所谓的真人秀节目,我觉得太单一了,对客户与冠名商来讲,其实也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那我们既然已经到国外去拍,那为什么不能再加一些能推动社会效应的活动,这种融合模式其实是客户最喜欢的,客户觉得你加大了他整体的影响力,对于我们来讲,收入也会更高。我们现在所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体现了‘融合’这个词。”
  不盲目追求年轻化
  在互联网思维强烈冲击着传统媒体的今天,观众收看电视剧的习惯与模式也逐步趋于年轻化。耿振豪介绍,陕西卫视会向年轻化游离一些,但也不会盲目跟风,过度追求年轻化。随着老龄化的数据加大,需要用电视消磨时光的老年人也会越来越多,大部分电视遥控器仍掌控在他们手中,陕西卫视希望能做到在精神上陪伴这一群体。“在购剧方面,我们会更加年轻化一些,同时也要顾及我们陕西卫视原有的受众群,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我们的受众群年龄还是偏大的,我们会根据平台自身需求来进行一些编排,现在我们播的剧基本上60%是都市情感剧,这就符合了我们现在陕西卫视的受众群的需求。现在年轻人大多会通过互联网观剧,实际上看电视的观众大多数还是年龄比较大的人。”
  市场化运营之后,陕西卫视也开始了从“购剧”到“自制”的转型,“我们购剧每年花2~3个亿,可能会买回三年的播映权来,但我们又不能天天播它,三年也播不了几次,那这个资源是浪费的,两三个亿花完了就没有了,现在我们针对受众群联合社会公司投资电视剧,之后再买回来播。这样我们就有了这个剧的永久版权,无论这部剧去哪儿卖都要分给我们钱。虽然以前投资2亿现在可能变成2.5亿甚至3亿了,但之前的2亿是纯消耗品,现在我们的这种投资变成可以增值的了。”
  打造“丝路卫视联盟”扩大影响力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优势。陕西卫视也将借此打造与其他电视台截然不同的独有内容。“每一个省的卫视都有不同的定位,因为陕西卫视是属于陕西的,那我们就要去结合陕西当地的特点,陕西最大的特色就是厚重的历史文化感,所以既然平台和资金不允许大投入,我们就要另辟蹊径,结合陕西本地的特色。一带一路是陕西特有的一个资源,所以陕西卫视的定位是主打文化品牌,然后做差异化发展。”
  围绕着丝绸之路,陕西卫视制作了三挡节目,覆盖了真人秀、音乐类及新闻资讯类。这些节目将对中国最深厚的文明底蕴、文化传承进行深度开掘和展示,成为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陕西卫视2016品牌节目推介活动中,陕西卫视与甘肃卫视、青海卫视、宁夏卫视签订了“丝路卫视联盟”,共同实现创新融合发展,扩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影响力。我们在分享会上把另外三家台都请过来,你只管带着你们的方案来推荐。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效果也非常好。因为我们这种三线卫视都比较弱,客户做单一投放的时候会觉得影响力不够,那么当我们联合起来之后,影响力就很大了。我们代表了西北地区,任何一个产品你都需要在西北市场做销售。所以就会有客户很快找到我们说,希望通过我们联盟在整个西北地区投放广告。”
  专访 耿振豪
  传统媒体要有服务的心态
  Q:陕西卫视主张开门办台,与社会上优质的节目制作资源合作,具体是如何进行的?
  A:响应总局要求,节目的策划权、编播权都需要在台里,节目的创作、策划,完全是我们自己来做,但电视台自身没有那么多的制作团队,台里的技术人员可能也到不了那个水准,我们就会跟社会上一些优秀的制作公司合作。所谓的开门办台最主要的是开放心态。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听取一些社会制作公司的意见,进行融合。还有就是对事不对人,谁的技术更好,谁能给我们呈现出更大的价值,我们就跟谁合作。这是陕西卫视现在的标准。
  Q:陕西卫视2016年在栏目编排上有何创新?
  A:我们打造了一个“920”生活生态系统节目带,所有的节目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不会去过度追求综艺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平台比较弱,没人看我们的综艺,我们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去打造。所以我们会做一些更贴近观众的生活类的节目,现在已经上了四档。第一档是《超级老师》,现在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最操心的事,我们为孩子挖掘最优秀的教师呈现出来。这档节目就是为小学、中学、高中,甚至大学的学生来做服务的。第二档是《超级简单》,我们想用民族传统文化来引导现在的孩子,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两档节目在服务属性与产业延伸上都是非常成功的。第三档是《你是我的菜》,这个节目我们还在继续改版,因为美食类的节目比较多,更多的展现的都是在娱乐的同时怎么去做菜而已。我们现在主要是做一些陕西的经过百年传承的菜系,它内里是有民族的精神的,好多都是非遗,这些东西我们要通过电视节目模式来推广和传承下去。第四档是收藏类的《华山论鉴》,现在一些古董藏品在社会上价格虚高,有的老百姓不知道真假,容易受骗,我们想通过这种节目去给他们一个正确引导。7月份我们还有两档节目要上,一档是健康类的,这档节目我们主要是来推广中医,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另外一档是和旅游相关的,对社会上的旅游资源进行一些推广。我们的节目没有一档是纯娱乐化的,全是服务于生活的,所以叫生活生态系统,它们和我们的电视剧剧场也是相结合在一起的,电视剧剧场更多的观众是老年人,受众群体与这些节目几乎是相同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Q:在当下互联网 的大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媒体来讲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陕西卫视将采取一种怎样的转型与应对策略?
  A:现在的观众,包括老年人,收看习惯和模式已经不一样了,你再按传统的模式做,他们是不喜欢看的。但传统媒体有传统媒体的特殊性,我们只能与新媒体进行一些有效的结合,比如说现在我们陕西卫视剧场在做技术开发,我们叫大屏看剧小屏互动,通过我们现在开发的直播平台,观众通过手机就可以和演员进行互动与交流。这样就会吸引一些年轻的观众。有了粉丝,我们在新媒体上就可以做一些延伸产业的开发,也可以导流一些别的产业进来,再把粉丝转化成效益。必须要用新媒体的思路和理念结合传统媒体的特质来进行传统媒体的内容制作,才能和新媒体真正地融合。
  Q:陕西卫视创新地联合四家卫视打造了“丝路卫视联盟”,能具体说一下合作模式是怎样的吗?
  A:这种合作有一个核心就是我们各方能不能放下眼前的利益,以前大家很难做到,但现在我们这四家卫视一拍即合,都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看未来。我们准备把广告打通,比如说宁夏卫视卖广告的时候,也可以把我们陕西卫视的广告打进去。每一家卫视都可以把另外三家的广告资源打进来。第二节目上互通,我们下一步会探讨这个,一家卫视制作成本比较高,另几家卫视可不可以分担一些。第三,我们要利用西北地区的这种优势和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开通线下的产业合作,我们四家卫视未来可能会联合做整个西北地区的自驾游线路,成立旅行社。我们通过媒体的宣传平台把这些景点和自驾游线路宣传出去,让更多的喜欢自驾和旅游的人知道这些好玩的地方,通过这些线下收入来补充电视台的收入,这就是我们四家卫视联盟的下一步计划。我们就在想一件事情,怎么能给客户做更多更好的服务,这样才能去赚到他的钱。
  Q:你觉得陕西卫视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A:我们开会的时候也会去探讨,陕西卫视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们没有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也没有大量的资金。其余的我们和其他二三线卫视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传统媒体的改革,根本核心是人的改革,人的改革是思想的转变,这是最重要的。原来是人家上门送钱给你,现在不可能了。我们要服务好我们的观众,服务好我们的客户,传统媒体要有这样的心态。这种服务的理念实际上支撑着陕西卫视现在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2016年整个中国的娱乐产业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资本投资从如火如荼进入寒冬,电影票房在最高增幅后跌破预期,VR、直播等新的娱乐领域仍未寻找到持久的生存模式。与此不同,中国网络自制内容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投资规模、制作水准不断提升,播出模式和付费模式不断创新,在经过2014年和2015年的快速增长期,2016年中国的网络自制内容已经开始步入了稳定发展期,年产量基本稳定,从追求量的发展转变为寻求
作为一名编剧,在每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要面对情怀与商业的取舍问题。电视剧剧本创作盘根错结,人物众多,线索密集,有数不清的枝枝丫丫,所谓“牵一发而动千钧”,很多时候编剧想要坚持的情怀与制片方所要求的商业元素是冲突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困扰编剧创作的一大难题。  纵观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流程,除了制片、编剧、导演、演员这些主创人员之外,还有摄像、录音、服装、化妆、道具、武指、剪辑等,为
卧底、特务、情报、爱情、悬疑等元素是传统谍战剧的主要特色,相比于欧美谍战剧,国内的谍战剧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的《敌营十八年》是中国第一部谍战剧,随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播浪潮,收视与口碑均有保证,像《暗算》《潜伏》《勇者无敌》《黎明之前》《暗剑》。但是,从剧情设置上来说,某些谍战剧过于追求场面宏大,张扬暴力和血腥,难免落俗。从演员阵容上来说,以往的谍战剧均是清一色的“老戏骨” “硬汉形象”担当
影视编剧的权益,以委托创作为例,其权益一般就是获得报酬权和署名权两项。有时候遇到厚道的甲方,或许会分享一部分其他权益给编剧,例如发表权、二次获酬权,甚至改编权等等,那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在本文所述之列。  如果编剧在一个项目中仅仅拥有获得报酬权和署名权,那么,署名权对于编剧来讲,其重要性与获得报酬权几乎可以相提并论。有时候,有些人,甚至认为署名权比获得报酬权还要重要得多。因为钱没了可以再挣,挣了钱也
胡兵回忆起《猎场》的导演姜伟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以演一个跟你形象不符的角色吗?”  金融才子陈修风,风度翩翩,顾家孝顺,乍一看与胡兵本人的气质形象是很贴合的。但姜伟告诉他,这是一个出轨的男人。  “我跟导演说,从我自己的三观来讲,出轨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我既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出过轨,也不知道出轨是一个什么心态。导演说我觉得你是可以的,你先把剧本拿回去看看再决定。”  在看剧本的过程中,陈修
作为庞大的漫威宇宙第14部作品,《奇异博士》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但为漫威宇宙第三阶段打下了根基,并且引出了终极大战《复联3:无限宝石》。对于观众来说,漫威旗下一系列“花花绿绿”的超级英雄或许已经让人看到视觉疲劳,但“奇异博士”作为一个“魔法师”无疑是这其中最特别的存在。这种设定,让这部片子无论是外壳还是内核都蒙上了一层朦胧的东方色彩,也是该片区别于漫威其他超级英雄大片最鲜明、最迷人的特征。
死忠粉儿大概都知道,应昊茗进入演艺圈后曾改过一次名字。  就如同娱乐圈里所有的俗套故事一样,有朋友请“大师”更名,陪坐的应昊茗却意外地换了一个名字。“我没有想过我要换个能红,能上位的名字。‘应昊茗’这三个字是爷爷留给我的,‘大师’看了一下觉得比我当时的名字更好,连钱都没收。”  但这种俗套故事却似乎都带着某些隐喻,换了名字的应昊茗虽然没有大红大紫,火箭般地飞升至流量顶端,却也一路顺风顺水起来。《古
提到柳岩,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便是“性感”。她有着火辣的身材,偏偏又穿着大胆,多次以“大尺度”博得关注,同时也引来争议不断。有人因此说她只会“借胸上位”,而面对那些并不友善的语言,柳岩总是淡然处之,她说:“不要那么着急去扭转别人的看法,做好自己的工作远比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重要得多。”  以选秀踏入娱乐圈,先后做过主持人、歌手、演员,随着越来越多种角色的扮演,越来越多类题材的涉入,柳岩的立体形象和多
网络大电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优的三个历史阶段,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据统计,2014年全国拍摄的“网大”有437部, 2015年“网大”的数量升至622部, 2016年作为“网大”的“爆发年”,上映的“网大”预计约2500多部。众所周知,网络大电影是微电影的继续。2015年,由淘梦发行的《道士出山》系列创造了互联网影视点击量的奇迹,堪称互联网影视的标杆之作。在《道士出山》的引领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仪性的传统文化,在韩剧中运用得非常频繁和广泛,题材上也无限制,从现代时装剧到古装剧,比如早期的《爱情是什么》《大长今》,再到《来自星星的你》《月亮拥抱太阳》),都有很多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痕迹的情节。  韩剧中相对严肃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尽管不少人评价韩剧是“脑残剧”,但有些热播韩剧中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