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提前”认字做题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必须要承认,我对孩子的幼儿园,并不是完全没有要求或期待。我很爱我的两个宝贝,也尽力在离家不是太远的空间范围内,为他们寻找教室比较宽敞明亮、操场较多日照时间、各位老师对待孩子们都比较耐心温柔的那种比较美好的幼儿园。
  可能,在挑选幼儿园这件事上,唯一让我显得和周围许多爸爸妈妈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我并不考虑诸多幼儿园对外宣称的各种课程教育目标,也不在意我的孩子会在三年幼儿园结束之后,是不是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能不能背诵九九乘法表,可以讲多少英语单词,或者什么唐诗三百首之类等奇奇怪怪的硬性指标。
  胆子也太大了吧?或者,在很多对于孩子的教育一贯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眼中,我大概就是那种 “很不负责” 的懒妈妈啦!
  所以我很感谢有耐心把这篇小文看完的各位朋友,感谢你们来听一听我这个学习儿童心理学的“懒蛋妈妈”的小建议。
  今天我们不讲什么自尊、自爱、自我价值感之类,貌似特别宏大的心理学话题,单单就来说说究竟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孩子将来考试中的课业成绩(注意:我们这里讨论的目标是中、高考,而不是小学一年级或者三年级的某一次课堂考试)?
  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在“学习”这件小事上——有能力,有态度,有方法。而这三点,基本上,跟多数幼儿园所对外宣称的自家的授课目标,都没多大关系。
  我们先说 “有能力”,这里讲的是思维能力。
  帶过重点中学,尤其是重点高中的老师们,心里都清楚,孩子们一路拼搏拼到这个时候,其实最终拼的就是智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能力。而智商的高低,一方面来源于父母的先天遗传,另一方面就要看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的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太多的幼儿园甚至更多是早教机构,对外大肆宣传的 “开发智力”课程,实际上,是会对孩子的思维发展起到阻碍和干扰作用。
  0~2岁的孩子处在感知思维阶段,3~5岁的孩子处在具象思维阶段。每个孩子从出生一直到学前阶段结束,他们基本上都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互动,来积累对我们所在的这个外部世界的基本认识——而不是,经由高度抽象的符号学习来获得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两岁的孩子说不出“1+1=2”,但是他们很清楚如果爸爸先给他一块糖,然后妈妈再给他一块糖,就会比只有爸爸给一块糖更开心。
  也就是说,我们要想让一个孩子在符号水平上去理解“1+1=2”,就需要他在之前的实际生活中,充分体验过无数次类似的这种数量积累的经验。相反,如果没有大量的这种感知层面的经验积累,即便我们在课堂上硬生生地带领一个三岁的孩子像背诵童谣一样背诵 “1+1=2”,我们仍然不能说他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启蒙。


  也许大家并不了解,实际上,符号较之它所表征的具体世界,常常是有巨大的信息损耗的。使用手机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在发短信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发送“苹果”二字,所消耗的流量微乎其微;而传输一张苹果的图片,常常就需要更大的流量支持;如果是一个吃苹果的视频呢?网络不给力的时候根本都完成不了。实际生活中,一个孩子去认识一个苹果,绝对要比一个苹果的视频还要复杂千万倍。一个孩子对于苹果最终积累的认知,一定是调集了他的视、味、触、嗅等各个感觉器官共同的经验。
  这个世界,要比教科书丰富不知道多少个千万倍,但是,我们的父母们却喜欢提早训练孩子对于各个抽象符号的认知处理能力。这就像在一个人连盖房子的砖瓦都没积累够的情况下,就提前训练他把砖瓦搭建成房屋的能力。
  遗憾的是,这种过早进行的符号教育,正是目前早教市场上最为常见的课程方式。在孩子原本可以在非有意状态下通过具体感知的方式去认识外部世界的年龄阶段,过早地带领他们去进行有意识的符号学习。
  不仅如此,为了迎合很多家长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效果”,很多机构还特别强调短期可视的学习结果呈现,常常在一节短短60分钟的课程结束,就安排孩子去呈现在这一节课上的所学内容。比如背诵一首诗歌,或者一个计算算式。
  在对于孩子来说正好是大量吸收外界信息(输入)的年龄段,让他们不断向外表现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输出),用简单记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前“掌握”更加复杂的归纳、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
  所以呢,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观察到,有些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被各种学前机构把一二年级的知识灌得满满的,入学后的确就能轻而易举地拿到漂漂亮亮的100分;但是等到五六年级,学科要求过渡到更加复杂的思维任务之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在学习上的吃力感——因为他们的脑袋里面是空的,他们对这个世界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的积累是不够的。
  然后来说“有态度”,主要是讲孩子与“学习” 的情感联结。
  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在一种 “不知道自己在学习” 的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掌握对于我们所在的这个大千世界的各种认识——
  当一个孩子在地板上摆搭积木的时候,他不需要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当一个孩子在海滩上将一个沙子堆成的蛋糕一切两半的时候,他不需要了解圆与扇形的基本关联;
  当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看着母亲把砂糖放进白粥,他也不需要搞清楚什么叫做溶液……
  在这样的年龄段,孩子们所需要做的,是仅仅沉浸在生活本身就好。
  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们一定要使用那些蹩脚的方法,来检验孩子掌握了多少具体可见的知识,常常就会在这个本来孩子会体验到很多探索兴奋的时候,给他们带来十分没有必要的挫败感。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一只蝌蚪还没有长好四条腿的时候,就去考验它蹦跳的能力,即便它可以呲牙咧嘴地勉强完成,也一定会在内心中留下“蹦跳好难”的畏惧感——尽管等到它真正变成青蛙之后,蹦跳原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3岁的时候,孩子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习认字数数;10岁的时候,他还在母亲的帮助下学习简单未知数;再到15岁的时候,母亲自己已经做不出高二的代数题,然后不得不花钱到市场上寻找可以给孩子补课的家庭教师。而这个孩子呢?早早地,他就在内心建立起了 “我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学好数学” 的核心信念,不可能再去相信学数学(或者整体上的学习)是一件可以自我胜任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更惨,只是因为三岁的时候算不出“22-13”是多少,就在身边大人们的焦虑反馈中形成了对数学的终身恐惧。
  最后再说两句“有方法”。
  这个话题最简单。一个孩子最原初的思维能力没有被干扰,同时,在内心深处喜欢学习,相信学习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那么具体的学习方法,只要身边有人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示范,掌握起来,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在这我就不过多地展开叙述了。
  好了,具体的理由我讲完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解释清楚,我身上这股不怕孩子暂时落后的信心到底是从何而来?简而言之,一个孩子智力开发的早晚,和最终他所能达到的智力最高水平,两者之间并不具备任何的正向相关。尤其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一个3岁就可以数到1000的神童,日后的中考中不一定就能拿到数学的高分。
  所以,我根本不看重一家幼儿园是否能够让我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达到足够的 “优秀”,也做好了准备,陪伴我的孩子,在他们刚刚进入小学的头一年,做一个并不出众的一年级小豆包。
  人生好漫长,我们的孩子,基本上要在学生这个角色上,经历16年的时光(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所以,在幼儿园的这3年,我更愿意他们可以顺应儿童心智的发展规律,傻傻地和这个世界做游戏。等到进入小学之后,再陪伴他们一点一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自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棒。
其他文献
一个颇有心思的女人遇到了一个笨男人。后来,他们中的一方猜忌成疯。    咨询QQ:380770951  咨询信箱:sunwei2027114@126.com    一  QQ又闪了,蹦出了几个字:你忙完了吗?  这个QQ,挂着京剧脸谱,一天闪了不下十次吧,我耐住性子,照例给她回复:我还在工作,我刚调到一个新编辑部,忙得像个陀螺。亲爱的读者朋友,咱们过两天再聊吧。  就问一句话,行不?她带着哀求的口
期刊
幸福婚姻里没有性爱  28岁那年,我和安民结婚了。安民47岁,是我的老板。大学毕业后我到公司给他做了3年秘书。第四个年头,我不顾他曾经离过婚以及双方的年龄差距,和他相爱并结婚了。  女友们都羡慕我,安民虽说比我大很多,但财力丰厚,又有型有款,细致体贴,这对一个独自在陌生的城市里苦苦奋斗的女孩来说意味着一切。  其实,除了爱,我对安民充满感激。婚前,安民给我父母寄去10万块钱,让他们在故乡的小镇盖上
期刊
由于感冒,我没有去上班。中午,做了米饭,又烧了茄子,等夏树和他爸爸回来吃。  夏树跟在爸爸的后面回来了。我给夏树盛好饭,他坐下以后看了一眼,不满地说:“米饭怎么这样,像稀饭?”  “这样也挺好吃的,你试试。”  但是还没有等我说完,夏树就站起来到厨房里去了。  “快出来吃饭吧,一会儿还要上学呢。”  夏树不出来,也不吭声。我反复叫他之后,他才出来了。出来以后,他又躺到了沙发上,说他烦死了,就是不想
期刊
在日本,全国人民都喜欢看漫画。说到底,谁会不喜欢漫画呢?    经常做功课或读书不到半小时,就会以上厕所、喝水等种种理由离开书桌的儿子,居然一动也不动地坐在书桌前大半天,异乎寻常地“用功”,让为娘的我在感动之余也起了疑心。  为了打探虚实,我以一盘切好的水果为道具,以慈爱体贴为面具,轻步掩至其身后。  “好小子,怪不得大半天坐着不动呢,原来是在看漫画!”  我大声嚷,儿子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连忙把
期刊
最近我的工作特别忙,回到家都很晚。  有一天,我回家晚上11点,葫芦突然从姥姥房间冲出来(他平时的睡觉时间是10点),说,妈妈,我要看ipad,要看粉红猪小妹,现在。  我很惊讶,但很快理解到,我长期不在家,葫芦内心积郁了愤怒和不满。  我说,好,我们看1集,然后睡觉。  1集看完,葫芦说不,我要再看8集。  这个举动也是反常的,从小到大,我们非常重视葫芦的“承诺意识”,在他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说好
期刊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进入了“冬天”,沿海地区的企业受影响尤重。为了让房子不断供,为了让男友保住薪水不薄的职位,凌莉痛下决心,鼓励男友向他的上司——她的原大学老师献身,并由此引发了一桩连环献身的离奇丑闻……    爱情友情师生情  2002年,凌莉进入武汉某大学的金融系学习。大三的时候,教金融市场和实证金融的刘卉老师给凌莉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的刘卉只有30岁,却学识渊博,气质出众,是有名的才女
期刊
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已经背诵了六部经典  不少人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不仅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萌生让孩子背诵的念头。其实选手们那么大的背诵量,除了平时积累,还有赛前突击。不过呢,背诵一直被扣上“死记硬背”的帽子,在这,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带儿子背诵、学习传统经典的体会。  儿子四岁起,我开始教他学习传统经典,最先是《论语》,我们每天一块学习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坚持了一年,幼儿园还没毕业,儿子
期刊
良家妇女,如果再受的是纯良教育,确实很难识出人面兽心。    叶倾城老师:  您好!  我是您的忠实读者,今年38岁,是河北省石家庄街道办事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26岁结婚,婚后常遭遇家庭暴力,28岁协议离婚,没有生孩子。那时自己很痛苦,以为到了末日。看着同学朋友同事们都有个幸福的家庭,十分羡慕。一直想再次成家,所以就在婚姻介绍所里报了名,红娘给牵线介绍了一个男人。人长得不怎样,但能说会道,个子也高
期刊
闺蜜是苏州姑娘,嫁了北方爷们儿,有个快两岁的男孩。男孩本身就好动,两岁这个年纪更是自主意识很强。闺蜜一直孜孜不倦地和我讨论交流育儿心得,但每次他老公都会直接说,“这小子就是五行缺揍,哪那么多废话,揍一顿就好了。”闺蜜脾气好,也不恼,一如既往地引导儿子,时不时还会不经意地把一些育儿理念传达给老公。  两周前,闺蜜的老公突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特别感谢我和他老婆分享的方法。他告诉我,原来很多时候,儿子
期刊
她爱上他眉宇间的阳刚之气,贪恋他笑容渐起时嘴角传递的自信。23岁的女孩子,不羁的青春之下,一颗单纯痴情的心像跳跃的兔子,忍不住偷偷跳出来,又慌忙躲进洞穴。夜夜失眠,只为白天他帮她纠错时一个爱怜的眼神,或者他接过咖啡时一声温柔的谢谢。  她是见过他的妻的,那一次在公园偶遇,他一手挽妻,一手携女,眸中含笑。初春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打在三个人的脸上,晃来晃去,都是幸福与安宁。她仓皇而逃,只恐内心隐情被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