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成功迈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关键环节。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进一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清物质的运动状态,分析运动规律,拓展物理思维想象力和逻辑判断力,更好的创建教学情境,实现优质高效教学,同时也为教师自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新课程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几点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 物理教师 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新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如今“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不仅是名称、教材、教学形式的变化,而且是教学及学习目的的改变。面对新课程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师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适应如今的物理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呢?教师在认真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物理教材》和《实验册》感悟新教材编者意图,领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同时,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之一。
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呼唤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物理教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思考才能产生变革,变革才能带来发展”,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
(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并非仅仅专业知识渊博就是优秀教师,更重要的是教师是否还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所谓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在面临现实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备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些正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如果把实践性知识与外在的、显性的理论知识做比较的话,其优势在于它对教师更具有亲和力,更能为他们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如某节课上教师面对学生的茫然和沉默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教学对策调整,仍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把一个个问题抛出,教师的“博学”与学生的“无知”扩大了师生的距离,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如同石沉大海般无人应答,教师犹如滔滔不绝的导游在自言自语。这正是实践性知识缺乏的表现。
那么,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如此重要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反思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部分属于“默会知识”。“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也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即这类知识无法通过他人的给予获得,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和训练才能获得。因此,教师自身的直觉、思考、顿悟等在“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将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仅靠这些途径,还不足以把初级形态的教学经验升华为高级形态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
二、新课程下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教师角色、专业基础、教学基本策略等方面进行。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知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物理教师应加强对物理教学理论的研习,如通过一些物理专业论文、杂志或网络信息等途径,尽快更新教学理念,进入新的状态。 (二)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只有亲身经历这个定位转换过程,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学是传统意义上教学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沿着老路去走,要彻底转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达到。
(三)不断丰富物理专业学识的反思
物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知识呢?关键是勤于不断的学习,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而且能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四)物理教学基本策略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就是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在设计《宇宙航行》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学生会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这些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听课、评课活动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讨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问题很多。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总感不足或不妥,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有效方法。
尽管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学反思的许多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新的尝试。
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教学反思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总之,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永不停歇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使自己的个人行动理论及其支撑下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只有反思的实践者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 物理教师 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新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如今“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不仅是名称、教材、教学形式的变化,而且是教学及学习目的的改变。面对新课程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师存在着极大的挑战与机遇。如何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适应如今的物理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呢?教师在认真研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物理教材》和《实验册》感悟新教材编者意图,领会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同时,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之一。
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教学进入更优化的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使教师成长得更快、更专业。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呼唤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物理教师在新课改中如何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用心教了多少年书”。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思考才能产生变革,变革才能带来发展”,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
(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而言,并非仅仅专业知识渊博就是优秀教师,更重要的是教师是否还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所谓实践性知识,就是教师在面临现实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备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些正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如果把实践性知识与外在的、显性的理论知识做比较的话,其优势在于它对教师更具有亲和力,更能为他们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如某节课上教师面对学生的茫然和沉默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教学对策调整,仍然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把一个个问题抛出,教师的“博学”与学生的“无知”扩大了师生的距离,压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如同石沉大海般无人应答,教师犹如滔滔不绝的导游在自言自语。这正是实践性知识缺乏的表现。
那么,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如此重要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反思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大部分属于“默会知识”。“默会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也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即这类知识无法通过他人的给予获得,只有通过教师的亲身教学体验,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和训练才能获得。因此,教师自身的直觉、思考、顿悟等在“默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将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仅靠这些途径,还不足以把初级形态的教学经验升华为高级形态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反思。所以,我们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
二、新课程下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教师角色、专业基础、教学基本策略等方面进行。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知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物理教师应加强对物理教学理论的研习,如通过一些物理专业论文、杂志或网络信息等途径,尽快更新教学理念,进入新的状态。 (二)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只有亲身经历这个定位转换过程,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学是传统意义上教学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沿着老路去走,要彻底转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达到。
(三)不断丰富物理专业学识的反思
物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知识呢?关键是勤于不断的学习,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而且能提炼物理学研究方法,为教学打下基础。
(四)物理教学基本策略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就是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在设计《宇宙航行》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学生会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这些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听课、评课活动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讨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问题很多。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总感不足或不妥,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有效方法。
尽管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学反思的许多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新的尝试。
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教学反思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总之,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永不停歇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使自己的个人行动理论及其支撑下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只有反思的实践者才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