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片因其本身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受到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欢迎,图片新闻报道更是近年来平面媒介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一张有代表性的图片入手,谈图片新闻的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人文关怀才打动了受众,使得图片新闻在现代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必然具有一个好的主题,培养这种在生活中选择好主题,继而通过图片表达强有力的人文关怀是对现代记者的要求。
  关键词:图片报道 人文关怀 受众 记者
  
  1000多年前白居易就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新闻信息传播者只有首先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倾注了浓郁的感情,才能真正地感动受众,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联系传播者和受众的红丝带。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报道方式当然应该注重在图片中加强人文关怀,传递出浓厚的人情味,表达出语言无法表述的情感,这样才能不仅在视觉上带来冲击力,更主要的是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在“人本”和“关爱”两个方面做文章,让图片报道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关爱生命的观念,从而达到受众的青睐,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我以为这是在当今的图片报道中尤其需要加强的方面。
  
  一、从《英雄探妻》谈起
  
  
  袁学军的图片《英雄探妻》主体是仰头闭目深深悲伤的西藏阿里军区军人张良善,背景是一片墓地,高高低低的墓碑。就是不看文字说明,我们也被打动了,图片中主人公紧闭的双目和紧紧抿住的嘴角都在无声地传达着他的心情,对故去人的怀念?对未来的信心?读者在读解这张图片时会立即在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解释,而这也正是图片要告诉大家的故事,一个阿里军人监守岗位的故事。我们从主人公胸前的8枚军功章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平凡的军人,但是记者并没有选取军人工作的场景来表现,而是拍摄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镜头来表达主题——军人为大家舍小家的情怀。
  我们来看看主人公的故事,张良善是一个带着汽车队翻喀拉昆仑,越冈底斯山,往返阿里280多趟(1998年数据)的高原军人,在妻子生病并且即将分娩的时刻又踏上了征程,而当他完成任务飞驰回来后却没能挽救住胎儿和妻子年轻的生命,只听到妻子临终的话“以后,跑山上的路,要慢一些”,在匆匆埋葬了妻儿后两天遇到部队有紧急任务,张良善抹干眼泪主动请缨,他说,我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爱人的悼念之情。这张拍摄于2000年,在他妻子故去8年后的照片,这样一段文字做了说明,“……8年过去了,他不知多少次来看望妻子,坟前被踩出了一条小路。他觉得自己无论多么坚强,都需要来这里汲取一种只有爱才能给予的力量。”这种充满了人情味的照片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怀袒露在广大受众面前,远比拍摄一组他如何带着车队翻越阿里高原的图片要感人得多,这是不言而喻的。从这张名为英雄探妻图片中同样也反映出了是英雄不畏艰难精神。两个题材反映出了同样的一种精神,后者散发出浓浓人情味,日常生活化的照片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正是因为记者在表现时采取了“以人为本”的手法使其照片中的人文关怀得到了很大的彰显,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共鸣,才赋予了照片的感人至深,做到了于无声处见真情。
  而这正是现在许多图片报道所缺乏的,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图片报道,存在着重视重大突发事件,轻视日常生活的思想。重大、突发事件是新闻摄影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这样的事件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则是日常生活新闻。可是我们有许多记者的眼睛总是盯着重大、突发新闻,而忽视日常生活新闻,认为拍摄重大、突发新闻能出好片子,能一鸣惊人;而拍摄日常生活新闻不起眼,费力不讨好,也拍不出什么名堂来。其实,日常生活新闻轰动效应虽不及重大、突发新闻,但它反映的是人间生活的常态和主流,贴近生活的真实,带给人们的是另一种视觉趣味:赏心悦目、妙趣横生、感人温馨。因此,我认为,发现平凡的日常生活新闻,并把它拍得“不
  平凡”,更能考验记者的真功夫。
  
  二、日常生活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英雄探妻》在表现英雄的时候选取了扫墓这一最生活化的行为从特定的角度来烘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是用小事升华了记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我们要善于从这些日常题材中反映重大的或者特定的主题。在表现这个主题的时候,紧紧地抓住人这个核心,以人为本,同时摄影作为一种特定的采访报道方式更应以达到最大的视觉冲击力为根本。在这里所说的视觉冲击力又不应该仅仅是视觉效应上的,更应是抓住受众精神的冲击力。我们知道传达新闻信息时候要让受众接受并且取得同样的解释才算是达到了传播的目的,而在图片报道中实现主人公与读者的交流并在受众那里产生共鸣才是最好的传播了信息。综合很多图片不难发现有的图片可以深深地打动你,而有的仅是好看的场面,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在图片报道中做到人文关怀,真正以人为本呢?
  首先,在图片报道中要重视采访,这是个老问题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报道某一条新闻,他的前期工作和文字记者一样,都要进行采访,包括题材的发现、主题的提炼以及新闻背景、细节、现场等多方面的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形象的观察、角度的选择和瞬间的把握、拍摄等等。尤其是想通过日常生活的题材来反映一定思想的时候,事前的采访变得更加重要,但现在很多摄影记者在这一点上是脱节的,认为只要拍到现场照片,而把采访的任务简单地交给文字记者去做就足够了。造成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图片需要量大。近几年来,许多报纸纷纷扩版,不仅需要大量的文字稿件,而且需要大量的新闻照片,而一些报社人手又少,摄影记者每天为完成照片任务而疲于奔命,哪里还顾得上照片的质量。从主观上讲,摄影记者重视不够,有时为了赶任务,到了新闻现场后,不是深入采访、认真观察、精心选择生动、形象的画面,而是不分青红皂白,猛拍一通,拍完了事,匆匆发稿。为了争得首家发表新闻,有的不惜用“道具”拍摄“新闻照片”,预发新闻。有的拍摄指点某种物体的照片,摆着姿势拍。还有就是正如有的同志所说,一些使用数码相机的摄影记者目前变得浮躁起来,已经有了所谓“崭新的信仰”,“蜻蜓点水”和“不求甚解”式的照片,哪里谈得上人文关怀?
  其次,要真正熟悉受众的需要,理解受众的心理。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说谁抓住了受众,谁就抓住了市场,要做到真正地理解受众,就必须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使自己的图片是来源于生活的,来源于受众自身所熟悉的一切的。新闻价值中有接近性因素,越是接近受众的生活,越是具有新闻价值,越是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当然媒介还有引导受众的作用,要在受众熟悉的基础上跳开他们的老思路,寻求新的出发点,表达更高层次的主题。现代社会是大众文化,工业文明高度发达和信息爆炸的社会,然而多项调查表明,“以人为本”仍然是最能打动人情感的因素,图片报道必须抓住这一点,在图片中利用任务充分表达人类的情感,表达主题。
  
  三、重视记者素质的培养
  
  现在很多媒介的摄影记者往往是技术一流却拍不出一流的图片,这其中有着深刻的原因,记者的人文素质不够是导致照片难以打动受中的主要主观原因。从目前媒体的发展情况看,在摄影人才上,重使用,轻培养是普遍现象。虽然很多媒体有一支比较能战斗的新闻摄影队伍,但是,与时代的要求、媒体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它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媒体市场化以来,很多媒体都先后从高等院校或社会上录用一批年轻的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这些新闻摄影战线的新兵,文化、专业知识参差不齐,而且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大多数媒体对这些新手只是象征性地、短期地进行思想和品德等方面的教育,然后就投入工作,在专业业务方面很少对他们进行传帮带,致使他们在工作中走弯路,不能很快地胜任工作。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有的单位工作任务重,人手紧,无法让他们参加培训;二是有的媒体领导认为,新来的年轻人专业知识没问题,不需要什么培养,在实践中多操练几次就逐渐可以胜任工作了;三是有的单位领导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多,舍不得给年轻人培训掏学费。这样做,不仅使新人失去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实践证明,由于缺乏人文方面的知识,很多新手到了一个平台以后就出现了很难提高的问题,很少能够拍出富有震撼力的图片。培养新闻摄影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和长期的工程,而要使这一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有良好的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氛围和相应的组织保障。只有这样,新闻摄影人才的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就记者自身来说,平时除了加强业务学习以外,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是个迫切的问题,而提高人文修养则是个长期的过程,还在于平时的多看多思考,要在报道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拍得出上佳的图片。虽然著名的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但是如果你靠得够进却心中没有主题,抓不住拍摄对象的灵魂,那么拍出的照片也是没有灵魂的。对摄影记者来说,所做的往往比文字记者还要多,因为“……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有深入的采访,有了深入的采访,就会有深透的表现,当然就会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只有加强日常生活的图片拍摄,才能为拍摄重大、突发新闻做好准备,因为那些重大、突发新闻发生后明摆在那儿,就看你如何去报道、去拍摄了,而如何去做就来源你平时的积累了,积累得越丰厚越充分,临阵的发挥就越自如越出色。
  
  注释:
  ①周克冰.《中外经典个案解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P102页。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宋建武.媒体遭遇战.广州:南方出版社,2002.
  [3]方汉奇.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CNBECT 于2007年4月14日在全国第一次举行,许多考生在口试环节中,由于心理问题、技巧问题和英语基础较差等原因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以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CNBECT 口试 心理问题 技巧问题 英语基础 对策    一、 引言    CNBECT(China 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 Test),全国国
又一年的高中证书会考工作已经结束,浙江省嵊州市黄泽中学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在“会考办”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全学年会考工作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在一月份的高三会考和六月份的高一、二会考中都实现了零差错。至2007年1月会考为止,学校创记录地实现了连续8个学期答卷I填涂零差错,这在全绍兴市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学校两次被评为绍兴市级会考工作先进集体、两次被评为
摘 要:本文讨论了线性算子保积、保Hadamard积、保Kronecker积的定义,即L(AB)=L(A)L(B)则L是保积的线性算子,L(A B)=L(A) L(B)L是保Hadamard积的线性算子,L(A)×B=A×L(B)则L是保Kronecker积的线性算子,得到了判断数域F上保积、保Hadamard积、保Kronecker积的充分必要条件,即对于任意的A∈M (F),L是保积的线性算子
摘 要:对“我恨出题的老师”背后的反思,意在供高考命题者及高中老师借鉴:作文命题一定要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想写有情可抒。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反弹琵琶 由恨生爱    “我恨出题的老师”,一考生写在《诗意地生活》文题下的第一句话,似一颗冲出枪口的子弹迅疾击中了阅卷者麻木而失望的脑袋,震惊、痛苦;平静之余,又不由得不认真面对,理性反思。是啊,这话引出了来自高中教学第一线的阅卷者,特别是
摘 要:许春樵以长篇新作《男人立正》探究当下社会人的精神病象,以一种深沉的批判激情向人们展示了人如何活得高尚,拒绝将道德的审判延迟至小说之外,并当庭宣判: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贱。  关键词:存在 道德关怀 良知    人在世界中存在:这是海德格尔不厌其烦地论证过的常识性命题,中国人很简洁的说法就是,人生在世。人本来纠缠于与世界“打交道”的“烦”之中。所谓“烦”,在我看来,或曰实践,或曰活着。余华曾
摘 要:本文以先秦寓言的典型代表韩非子寓言为例,通过对其寓言作品的细致分析和理论阐释,概括归纳出其鲜明的寓言风格和艺术特色,使人们对先秦韩非子的寓言创作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以见出先秦寓言乃至先秦文学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先秦 韩非子 寓言 艺术特色    对于先秦诸子之文,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战国之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一时间说辞辩理、著书立说蔚然成风,出现了古代文学的一次大繁荣、大发展,诸子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行教育体系面临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教育观的变革是根本的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人类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本文结合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
摘要: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功能学派有别于其他语言学流派的重要特征,也是该学派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近年来的MNET试题依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从客观上提出了应当达到的能力水准,其中之一就是要具备完备的语篇分析理解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阅读能力,是提高听、说、写的
摘 要: 广东省是2004年秋季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第一批省份。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要求进行实验的第一批毕业生们和教师们经过了迷惑、尝试、解读和艰苦的奋斗之后,终于见到了 “庐山真面目”,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笔者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也是新课改和新高考的全程体验者,下面谈一谈做法和感受。  关键词:解读 对策 点评    一、解读考试方案    随着新课程标准
[摘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确定申报的老卜奎城历史街区一旦审批通过后,齐齐哈尔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类型”和“主线”也即确定。在明确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主线的同时,或根据主线派生或把那些具有我市地方特殊的优秀历史文化作为“辅线”,从而围绕这一主线加以推进,实现品牌的发掘、复原、演绎、保护和利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就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而建设,建设的目的在于“用”。立足资源,抢前抓早,打造好历史文化名城“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