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探析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泵送混凝土不但要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还要求混凝土具有能顺利通过管道、摩擦力小、不离析、不阻塞和粘塑性良好等性能,也就是要求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文章对加强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施工质量;原材料;配合比;坍落度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Pumping Analysis
  Xie He-ping
  (Chongqing Howard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hongqing 400060)
  【Abstract】Pumping not only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concret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but also requires concrete pipe with a smooth, low friction, not isolation, is not good blocking and viscoplastic properties, which is required to have a good concrete pumpability . Articles pumping concrete to strengthen quality control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Pumping concrete;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Raw materials;Mix;Slump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的构件被大量采用,为了能保证混凝土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施工占地,减少噪音,满足施工需要,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但混凝土质量控制不严,就会产生结构表面出现干缩和温度裂缝现象。本文主要叙述泵送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 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1.1 原材料控制。
  1.1.1 水泥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使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不易泌水。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的保水性较好,泵送过程中不易离析。用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但早期泌水性较大。矿渣水泥由于其保水性差,泌水性大,一般不适合用于泵送混凝土,如果一定要使用,则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坍落度,掺入适量粉煤灰,适当提高砂率,以提高其保水性。
  1.1.2 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不应小于15%,相对而言,河砂可泵性最好。尽量避免使用机制砂,如受条件限制必须使用时,需增加水泥用量或加入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
  1.1.3 泵送混凝土宜掺入适量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实践证明,在泵送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如减水剂、加气剂等)或掺入适量粉煤灰,将使混凝土的流动性显著增加,对混凝土的泵送十分有利(减水剂的有效时间约为0.5h)。另外,可改善混凝土可泵性的外加剂还有超塑化剂、缓凝剂及泵送剂等。
  1.2 配合比控制。
  1.2.1 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是使泵送作业顺利、经济可行的决定因素。为保证其准确性,一般采用自动计量仪来控制(一般强制式搅拌机均配有自动计量仪)。
  1.2.2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以及耐久性和可泵性要求。
  1.2.3 配合比还应根据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泵送距离、混凝土泵压力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混凝土输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综合考虑,必要时,应通过试泵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1.2.4 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10%。
  1.2.5 泵送混凝土拌和的坍落度,要根据不同的泵送高度,选择入泵混凝土坍落度。泵送高度为30m以下,30m~60m,60m~100m, 100m以上时,坍落度分别为80~140mm,140~160mm,160~180mm,180~200mm。
  1.2.6 混凝土拌和完成后,经过一定运输或待机时间,必然会降低其坍落度,为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如下:天气温度为10~20℃,20~30℃,30~35℃时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掺粉煤灰和木钙,经过1h)分别为5~25mm,25~35mm,35~50mm。
  2. 混凝土坍落度保证措施
  2.1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
  2.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2.3 保证混凝土的拌合时间。
  2.4 尽量缩短混凝土在泵送前的运输时间。
  2.5 水灰比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坍落度,因此对混凝土的可泵性产生很大的影响。确定水灰比时,既要保证其坍落度,又要保证其浇筑过程不产生离析。综合各种因素,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4~0.6之间。
  2.6 砂率的大小将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为保证泵送的顺利进行,泵送混凝土的砂率要比普通混凝土的砂率高2%~5%。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在38%~45%。另外,细砂的含量与坍落度、骨料级配、水泥用量有关,当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时,也可适当增加细砂的含量。
  2.7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水灰比来确定的,但它还必须满足管道输送的要求,即在泵送过程中必须加入足够的水泥浆来润滑管道,以克服泵送时的管道摩擦力。一般而言,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加粉煤灰时可适当低于此值)。当混凝土发生离析时,还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2.8 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其含气量不宜大于4%。
  3. 泵送混凝土的搅拌与喂料
  3.1 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若现场条件允许,也可采用现场设搅拌站生产混凝土。混凝土的供应应根据施工进度需要,预先计划泵送混凝土的需求量,加强协调调度,确保连续均匀供料。
  3.2 混凝土生产投料过程中,粉煤灰应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要求,且滞后于水和水泥。
  3.3 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应小于90s(对强制式搅拌机而言)。当泵送混凝土运距大于500m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运输途中,当坍落度损失过大,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要求的条件下适量加水,除此之外,严禁往已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
  3.4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混凝土输送泵喂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喂料前,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2)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保证集料斗内混凝土不中断。
   (3)中断喂料时,应使拌料筒低转速搅拌混凝土。
   (4)输送泵进料斗上应安置筛网并设专人监视喂料,以防粒径大的骨料或异物入泵造成堵塞。
  (5)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
   (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喂料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拌筒并排尽积水。
  4. 泵送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4.1 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道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
  4.2 经泵送水检查确保正常后,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1)泵送水泥浆;(2)泵送1:2水泥砂浆;(3)泵送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
   4.3 润滑用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同一处。若输送混凝土中途需接长输送管道,也须将接长的输送管用水和水泥砂浆润滑内壁,以免混凝土脱水造成堵管。
  4.4 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必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延续时间,停泵期间应不间断正反泵(一般中断时间不宜超过1h,超过2h后,必须将管内混凝土清除)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5 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离模板间距控制在10mm~20mm间。移动间距宜为40cm左右,振动时间宜为15s~30s且隔20min~30 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作相应调整,但应避免漏振和过振现象)。
  5. 结束语
  泵送混凝土的含水量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因此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容易离析,拆模后容易出现气泡。因此,一般对泵送混凝土要求用混凝土罐车运送,特别对运输距离在500m以上者,必须采用,否则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离析而导致堵管。另一方面,应严格控制配合比,不能一味追求可泵性而无限提高用水量。这样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还会增加混凝土的气泡,影响其外观质量。
  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因此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对模板的加固要求更严格,特别是隧道衬砌施工对混凝土外观要求较严格的地方,宜采用内拉外撑,否则容易出现变形或跑模。同时,保证模板接缝密合,防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漏浆,致使混凝土出现麻面。因为混凝土的和易性对输送效果影响很大,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配料准确,搅拌适度,运输浇筑不造成离析等。
  
  参考文献
  [1] 马华山; 混凝土泵送堵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J];山西建筑; 2008年03期.
  [2] 王宾,李新建; 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分析及防治措施 [J];山西建筑; 2007年30期.
  [3] 张百岁,徐涛; 浅谈工程建设中泵送混凝土的应用 [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01期.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7-04-694
其他文献
【摘 要】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特征是:结构厚实、体积大、钢筋较密、抗渗与抗裂要求高,因此质量控制尤其是防裂更加重要。本文对大体积砼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裂缝的措施;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The basi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ass concrete  Zhang Xue-feng  (Karamay Jian
期刊
【摘 要】为避免出现清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必须从测量放线、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及成品保护等几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关键词】测量放线;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成品保护  Quality control of concrete works of water Analysis  Qin Bin  (Chongqing Howard Construction Co., Ltd C
期刊
【摘 要】作者主要阐述了节水灌水方法,节水输水方法,节水灌溉制度及措施,可见节水灌溉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个地方,每一种条件都可以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  【关键词】节水灌水方法;节水输水方法;节水灌溉制度及措施  Talking about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Liu Yang1,Zhang Chun-xiao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公路建设中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之法。特别结合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实例,对公路建设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规划阶段;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完工后  Quality control of road construction  Wang Fa-ping  (Qinghai Bureau of tea highway const
期刊
【摘 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各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已广泛应用,文中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过程中,对碎石控制、水泥剂量控制、含水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有利于提高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集料;含水量;施工控制   Construction of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base technical contr
期刊
【摘 要】在住宅建设中,由于砖混结构房屋具有造价低廉.取材容易.技术简单及施工方便等特点,故在其建造数量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楼板;事故处理;裂缝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On the causes of cracks  Yang Fu-chang  (Chongqing Howard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hongqi
期刊
【摘 要】针对洪水特性,提高下游防汛预见期,以次降雨量~洪峰流量关系,概化洪量预报公式。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易行,是中小流域预报的一种实用方法。  【关键词】中小河流;实用预报模型  Practical analysis of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flood forecasting  Sun Wen-wei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期刊
【摘 要】提出了材料、配合比、生产拌和、施工作业是SBS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建议在粗集料试验合格和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压碎值小的粗集料做改性沥青混凝土的矿料;指出了配合比设计的关键点;总结了施工控制的关键点:保证温度、连续摊铺、及时碾压、随时检查。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材料;配合比;质量控制关键点  How to control the SBS modified as
期刊
【摘 要】作者介绍一种在大中修罩面工程中应用的小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施工难点;工艺的缺点;小木条  Medium and large wooden bar in the road repair project in the application of overlay  Hou Xiao-lin,Zhang Chang-tai  (Weifang Yongchang Road & Br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型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抗渗措施的研究、探讨、实施,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文介绍了水池抗裂缝施工中采用的基础地基加固技术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内外防水剂等一系列方法,值得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水池;抗裂;施工措施;地基加固;换填法  On measur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ool crack  Yan Zhi-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