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学理念与方式的革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而信息技术效能的发挥既需要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也需要具备多媒体技术应用科学意识和操作能力的教师,在这两方面,农村与城市因综合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存在客观差距。本文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困境,探讨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能为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数学
一、引言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在认知过程中,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基本能力处于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要遵循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现象到一般性原理的逻辑过程,通过渐进性、过程性的干预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数学情境和数学问题,以学生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渗透知识,使得数学教学更适应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更能切合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困境
(一)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不足
首先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包括空间、设备、网络和配套设施等,农村地区都同城市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就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由于缺乏学习资源与专业的技术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在农村小学教师群体中的推广和普及有一定障碍。而且受经济水平与生活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难以留住优秀青年教学,师资团队中本地教师比重大,且年龄普遍也比较大,对信息化教育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因此,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方面皆有不足,在许多功能的使用方面比较盲目,无法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程度不够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会在公开课、竞赛课等表演课程时也会用到信息技术。这种形式化的做法并未使得信息技术真正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使得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难以得到体现[1]。另外,有些教师片面地将信息技术理解为以PPT代替板书,对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仅限于此,缺乏将其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实际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明显改观。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考虑学生思维特点,转变知识呈现方式
小学生虽然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其思维特征整体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思维为主。比之直接对结论性的知识进行灌输,通过直观化、具体化的转化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形成正确认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生理与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要突出对其思维直观性的兼顾,善于借助多媒体在视觉与画面呈现方面的功能,增强数学教学内容的直观冲击。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教材中,第六章《多边形的面积》中讲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记住电子白板的“图像编辑”、“拖动”、“翻转”等功能来进行动态演示,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凝聚到一起,然后进行高效的学习和交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可以应用旧知识进行解答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使用交互式白板功能进行转化过程的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切实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等效转换变形问题。在上述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学问题的直观化演示,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能有效降低重难点问题的理解难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
(二)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纵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受经济水平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农村学生在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等方面同城市地区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一些落后的教学理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发挥着作用,具体表现为将课堂教学等同于结论性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严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与自主性不足等等[2]。在学生认知结构与思维模式养成的关键时期,这种机械化的、片面的教学方式会不利于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拉大城乡学生之间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差距。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助力。在互联网与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情境教学有了更便捷的实施环境,农村数学教师也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落实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情境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和新问题、新情境之间构建矛盾,借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去探究问题,增强学习的体验感与思考性。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材中《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在讲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联系正方形的知识,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组成,如果现在有4根一模一样的小棒,能拼成几个正方形呢?如果小棒的数量变为5根呢?6根呢?7根呢?8根呢?……逐渐增加小棒的数量,让学生思考每次能拼成的正方形数量,以及多余的小棒数量。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对上述过程进行动态演示,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验证,让学生自行得出随着小棒数量的增加,余数越来越大但是不会超过除数这一结论。
(三)开展微课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差异需求
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之一。这一方面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学习资源有限,学生所能获取课外教学资源的途径与方法都比较缺乏。在这一问题中,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当下比较热门的微课为例,这是一种依托于网络平台、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具有时间短、内容明确以及传播便捷等特点,可以通过网上视频、手机下载等方式实现碎片化学习[3]。而且借助网络的大数据与交互性优势,许多微课的视频质量很高,内容也很全面,完全能满足学生的额外需求。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教师可能很难兼顾到所有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微课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微课的精细化讲解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满足学生的额外学习要求或兴趣化需求,为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提供辅助。在微课资源的选择方面,教师可以搜寻网络上的优质资源,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制作微课,使学生得以将数学的学习与鞏固拓展至课堂之外。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都更为丰富多元,学生也能获得更感性的学习体验,这对其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兴趣培养都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农村地区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学生在学习资源方面的差距,为农村地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翟宁.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小学电教,2021(06):43-44.
[2]张秀莲.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6):48.
[3]商立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运用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1,23(08):228-229.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数学
一、引言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在认知过程中,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基本能力处于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要遵循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现象到一般性原理的逻辑过程,通过渐进性、过程性的干预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数学情境和数学问题,以学生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渗透知识,使得数学教学更适应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更能切合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困境
(一)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度不足
首先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包括空间、设备、网络和配套设施等,农村地区都同城市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就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由于缺乏学习资源与专业的技术指导,信息技术教学在农村小学教师群体中的推广和普及有一定障碍。而且受经济水平与生活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难以留住优秀青年教学,师资团队中本地教师比重大,且年龄普遍也比较大,对信息化教育的接受程度比较低。因此,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认知与应用方面皆有不足,在许多功能的使用方面比较盲目,无法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程度不够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会在公开课、竞赛课等表演课程时也会用到信息技术。这种形式化的做法并未使得信息技术真正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也使得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难以得到体现[1]。另外,有些教师片面地将信息技术理解为以PPT代替板书,对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仅限于此,缺乏将其与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实际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明显改观。
三、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考虑学生思维特点,转变知识呈现方式
小学生虽然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其思维特征整体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思维为主。比之直接对结论性的知识进行灌输,通过直观化、具体化的转化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形成正确认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生理与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要突出对其思维直观性的兼顾,善于借助多媒体在视觉与画面呈现方面的功能,增强数学教学内容的直观冲击。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数学教材中,第六章《多边形的面积》中讲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记住电子白板的“图像编辑”、“拖动”、“翻转”等功能来进行动态演示,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凝聚到一起,然后进行高效的学习和交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将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可以应用旧知识进行解答的问题。教师要注意使用交互式白板功能进行转化过程的演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切实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等效转换变形问题。在上述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学问题的直观化演示,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能有效降低重难点问题的理解难度,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
(二)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纵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受经济水平与教育理念的影响,农村学生在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等方面同城市地区的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一些落后的教学理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发挥着作用,具体表现为将课堂教学等同于结论性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严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性与自主性不足等等[2]。在学生认知结构与思维模式养成的关键时期,这种机械化的、片面的教学方式会不利于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拉大城乡学生之间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差距。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助力。在互联网与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情境教学有了更便捷的实施环境,农村数学教师也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落实以“导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情境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和新问题、新情境之间构建矛盾,借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去探究问题,增强学习的体验感与思考性。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材中《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在讲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联系正方形的知识,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组成,如果现在有4根一模一样的小棒,能拼成几个正方形呢?如果小棒的数量变为5根呢?6根呢?7根呢?8根呢?……逐渐增加小棒的数量,让学生思考每次能拼成的正方形数量,以及多余的小棒数量。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对上述过程进行动态演示,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验证,让学生自行得出随着小棒数量的增加,余数越来越大但是不会超过除数这一结论。
(三)开展微课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差异需求
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之一。这一方面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学习资源有限,学生所能获取课外教学资源的途径与方法都比较缺乏。在这一问题中,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当下比较热门的微课为例,这是一种依托于网络平台、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具有时间短、内容明确以及传播便捷等特点,可以通过网上视频、手机下载等方式实现碎片化学习[3]。而且借助网络的大数据与交互性优势,许多微课的视频质量很高,内容也很全面,完全能满足学生的额外需求。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教师可能很难兼顾到所有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借助微课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通过微课的精细化讲解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满足学生的额外学习要求或兴趣化需求,为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提供辅助。在微课资源的选择方面,教师可以搜寻网络上的优质资源,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制作微课,使学生得以将数学的学习与鞏固拓展至课堂之外。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都更为丰富多元,学生也能获得更感性的学习体验,这对其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兴趣培养都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农村地区而言,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学生在学习资源方面的差距,为农村地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翟宁.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小学电教,2021(06):43-44.
[2]张秀莲.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6):48.
[3]商立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运用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1,23(08):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