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算教学也日渐成为一线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内容。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口算教学看似简单,实则难以把握,甚至存在效率低下的现状,挺“烦”人。那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究竟如何提高?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训练势在必行。本人将从口算的含义、我国小学口算教学的现状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现状;方法
一、 口算的含义
口算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口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
口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小学口算教学的现状
1、练习形式设计单一,忽视兴趣激发。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是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有的教师平时不加强练习,只在考试前才进行突击,并加大练习量。这种过分集中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只重视结果的正误,忽视过程指导。许多教师在口算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口算结果,而忽视过程指导。其实,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评判“对”还是“错”,而应该尽可能地挖掘错题背后的教学资源。要分析错误原因,只有找到错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指导,口算训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良答题习惯经常会引发学生计算错误。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克服提笔就算的毛病。不妨通过听算训练学生听的习惯,要求书写工整;通过视算,训练学生看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楚并正确记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要寻找最佳算法。检验的习惯,口算时要有细心、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还有改错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分析自己出现的错误。
4、关注实际问题解决,忽视相机训练。 毋庸置疑,口算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领域之中。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发展逻辑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很多教师只关注问题解决,而忽视相机的口算训练。
如:六年级在复习圆柱、圆锥一单元时,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与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等。很多算式中,都会出现3.14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学生常常会算错。其实,平时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口算练习,去熟记一些常用的公式、计算的结果,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尤其通过一些算式的观察比较,找寻规律,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可见,口算练习与其他知识的学习不能孤立开来,应该把口算练习融入数学学习的整个阶段。
三、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1、口算训练必须坚持。口算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口算教学要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一朝一夕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新大纲》对口算教学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除了让学生掌握算法外,还需要经常性的练习,做到天天练。教师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教师应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训练,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口算训练要形式多样。多做多练是前提,但需要学生对口算训练感兴趣。如果单独某种练习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因此口算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目的,交替地选择不同的训练形式。综合训练用练习纸,专项训练用卡片,讲评训练用黑板,并配以游戏、竞赛等活动。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开火车、抢红旗、接力赛、抢答、听算、视算、心算等训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除此之外,口算题也要形式多样,要有一步的加减乘除法,也要有两步或三步的混合运算试题;要有一般口算题,也要有能利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口算题。
3、口算训练要题量适度。题量过多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题量过少又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题目难易也要适度,难度偏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低沉;过于简单,又不能使学生得到提高。九年义务小学数学教材后面的口算题是我们练习时的重点。
4、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口算训练最好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就要做到一下几点:
(1)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3)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16×5和15×6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
5、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可分三步进行。一是以保证口算的正确率和思维过程的清晰性为重点,侧重于学生对法则的掌握,放慢对速度的要求。二是在一定题量的情况下,提出限时要求。三是适当加大练习量,加强思路的训练,指导学生简化思维过程,建立起算式与得数之间的直接联系,形成熟练技巧,逐步达到脱口而出,实现思维过程的“自动化”,使运算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5、开展口算“达标”检测和口算竞赛。 每经过一个阶段,开展一次口算达标检测,根据口算的标准,公布学生“达标”名单,同时督促未“达标”的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接受再次检测,直道“达标”为止,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还可在班级开展“师生口算比赛”,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口算竞赛中来,做到师生同做一份题,让学生敢于挑战,在挑战中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7、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指导和鼓励并行。口算练习是一个很灵活的内容,我觉得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有独特的效果。学生们在小组中练习、比赛、监督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出现错误要及时指导、说明错误原因。教师对积极分子要适时鼓励,对暂时出现错误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口算训练要注重算法的指导,口算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现状;方法
一、 口算的含义
口算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口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
口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小学口算教学的现状
1、练习形式设计单一,忽视兴趣激发。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是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有的教师平时不加强练习,只在考试前才进行突击,并加大练习量。这种过分集中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只重视结果的正误,忽视过程指导。许多教师在口算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口算结果,而忽视过程指导。其实,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评判“对”还是“错”,而应该尽可能地挖掘错题背后的教学资源。要分析错误原因,只有找到错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指导,口算训练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良答题习惯经常会引发学生计算错误。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克服提笔就算的毛病。不妨通过听算训练学生听的习惯,要求书写工整;通过视算,训练学生看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楚并正确记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看到题目要寻找最佳算法。检验的习惯,口算时要有细心、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还有改错的习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分析自己出现的错误。
4、关注实际问题解决,忽视相机训练。 毋庸置疑,口算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领域之中。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发展逻辑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很多教师只关注问题解决,而忽视相机的口算训练。
如:六年级在复习圆柱、圆锥一单元时,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与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等。很多算式中,都会出现3.14与半径的平方的乘积,学生常常会算错。其实,平时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口算练习,去熟记一些常用的公式、计算的结果,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尤其通过一些算式的观察比较,找寻规律,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可见,口算练习与其他知识的学习不能孤立开来,应该把口算练习融入数学学习的整个阶段。
三、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1、口算训练必须坚持。口算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口算教学要要持之以恒,坚持天天练,一朝一夕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的。《新大纲》对口算教学的要求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除了让学生掌握算法外,还需要经常性的练习,做到天天练。教师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教师应做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训练,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口算训练要形式多样。多做多练是前提,但需要学生对口算训练感兴趣。如果单独某种练习学生容易感到厌倦,因此口算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在教学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目的,交替地选择不同的训练形式。综合训练用练习纸,专项训练用卡片,讲评训练用黑板,并配以游戏、竞赛等活动。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开火车、抢红旗、接力赛、抢答、听算、视算、心算等训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除此之外,口算题也要形式多样,要有一步的加减乘除法,也要有两步或三步的混合运算试题;要有一般口算题,也要有能利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口算题。
3、口算训练要题量适度。题量过多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题量过少又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题目难易也要适度,难度偏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低沉;过于简单,又不能使学生得到提高。九年义务小学数学教材后面的口算题是我们练习时的重点。
4、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口算训练最好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口算训练要有针对性,就要做到一下几点:
(1)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3)易混淆的题目对比练。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如16×5和15×6等,可进行集中对比练习。通过练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知识的清晰性。
5、要有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可分三步进行。一是以保证口算的正确率和思维过程的清晰性为重点,侧重于学生对法则的掌握,放慢对速度的要求。二是在一定题量的情况下,提出限时要求。三是适当加大练习量,加强思路的训练,指导学生简化思维过程,建立起算式与得数之间的直接联系,形成熟练技巧,逐步达到脱口而出,实现思维过程的“自动化”,使运算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5、开展口算“达标”检测和口算竞赛。 每经过一个阶段,开展一次口算达标检测,根据口算的标准,公布学生“达标”名单,同时督促未“达标”的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接受再次检测,直道“达标”为止,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还可在班级开展“师生口算比赛”,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口算竞赛中来,做到师生同做一份题,让学生敢于挑战,在挑战中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7、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指导和鼓励并行。口算练习是一个很灵活的内容,我觉得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有独特的效果。学生们在小组中练习、比赛、监督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重视信息反馈,出现错误要及时指导、说明错误原因。教师对积极分子要适时鼓励,对暂时出现错误的学生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口算训练要注重算法的指导,口算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小学特别是低年级,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