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会受“坏”狐狸的影响吗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展经典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执教者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那只狐狸,你会怎样和乌鸦说,才能得到乌鸦嘴巴里那块肉?”有的教师担心,如果启发幼儿从狐狸的角度想出各种办法骗取乌鸦的肉,无形中会让幼儿学会欺骗和谎言。的确,问题一经提出,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教师们各抒己见,有的坚决支持,认为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有的明确反对,认为会导致幼儿模仿不良行为;有的认为狐狸是用智慧获得了食物;有的则强调一定要帮助幼儿认识狐狸的丑恶。在我看来,教师们的观点之所以对立,可能缘于教师们对以下问题的认识不同:《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具有怎样的道德教育功能?幼儿会喜欢“聪明”的狐狸还是同情“受骗”的乌鸦?会羡慕狐狸欺骗的本领还是想帮助乌鸦战胜狐狸?《狐狸和乌鸦》的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宜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
  当前,幼儿园的文学教育观正在变革中,教师们的认识尚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案例中教师们的不同观点涉及对文学教育和阅读活动的根本认识问题:第一,文学作品具有怎样的道德价值?第二,幼儿阅读故事会产生怎样的审美反应,阅读活动应如何发挥文学故事的道德价值?第三,教师在幼儿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提供怎样的支持,宜以怎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文学阅读活动?只有弄清楚以上问题,“教师提问是否合适”的争议才有可能得出合理的结果。
  一
  幼儿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功能是什么?在我国,传统的文学教育观将文学视为一种道德教育工具,视文学作品为容纳各种道德规则的“盒子”,视文学教育的过程为打开容器向儿童灌输道德规则的过程。
  “读者反应论”则是一种新的阅读教育观(包括文学作品阅读观),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提出阅读不是理解的艺术,而是建构的艺术,即读者创造了文本的意义;另一代表人物罗森布莱特则认为,应该更加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个人体验、情感、态度与想法。总之,在“读者反应论”看来,阅读是一个反复理解、动态、发展的过程,幼儿的阅读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经验重构的过程。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道德问题受到生活经验的限制,而由文学作品创造出来的道德情境可使幼儿获得道德体验,在具体情境下丰富幼儿的道德认知结构。文学作品并不旨在传授道德知识,而只为幼儿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文学作品不是给幼儿一个道德的果实,而是向幼儿播种一颗道德的种子,并且,这颗种子会生长、发芽、结果。因此,在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幼儿的解读,而要给幼儿更多的空间,以引导他们自己感悟和体会。就本案例而言,很多教师将《狐狸和乌鸦》的教学目标定位在“鞭挞狐狸的狡猾”上,这种认为应引导幼儿认识“欺骗”是一种恶行的观点还是源于将文学作品视作“道德盒子”。事实上,《狐狸和乌鸦》的主旨并非在倡导惩恶扬善的主题上,而是教儿童学会思考,它有两个鲜明的寓意:一是乌鸦爱慕虚荣,是虚荣心给了狐狸可乘之机;二是生活中要时刻当心像狐狸这样居心叵测、不择手段的人。对成人来说,也许第一个寓意更有意义,以引导人们反省人性的弱点;对幼儿来说,也许第二个寓意更有意义,即重点引导幼儿识别现实生活中像狐狸一样花言巧语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会诱惑人们上当受骗。因此,教师在组织《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活动时,与其把重点放在要求幼儿讨论“乌鸦为什么会上当”这一问题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讨论“乌鸦怎样才能不上当”这一问题上。
  二
  幼儿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产生怎样的审美反应?一般来说,教师组织文学作品阅读活动需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要加强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即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情节、结构、风格等;二是要力求把握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和审美反应。相比较而言,后者的难度更大。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反应取决于其认知经验、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其文学阅读能力、审美趣味等因素。幼儿在阅读中的反应不同于成人。例如,阅读安徒生的童话《豌豆上的公主》时,当成人在讨论这篇童话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时,孩子们却对童话中描述的二十层垫子所体现出来的游戏色彩产生了兴趣。那么,阅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时幼儿的兴奋点会是在哪里呢?很多幼儿感兴趣的正是狐狸千方百计欺骗乌鸦的情节,很多幼儿可能喜欢狐狸的“聪明”,但“喜欢”的是其游戏性而非“撒谎”本身。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认为,本案例中教师担心孩子们会受“坏”狐狸的影响也许是多虑了,其实幼儿最擅长的恰恰是假扮游戏,他们是能够在游戏和现实中作自由转换的。自古以来,“官兵捉强盗”的游戏一直上演着,但又有多少孩子因扮演强盗而发展为小偷了呢?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一种集体导向与氛围,以强有力地影响儿童的感受,使其对故事中的角色有正确的态度和评判。
  三
  幼儿园中如何进行寓言故事教学呢?幼儿理解寓言故事存在怎样的困难?需要教师搭建怎样的支架?一般宜采用哪些策略?
  (一)寓言故事教学重在锻炼思维能力,而非锻炼想象能力。在本案例中,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样的目标定位是否合适呢?
  相对于传统文学教育观强调单一、刻板的解读,如今人们提倡通过文学作品阅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阅读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所以作品的文体特征不可忽视,如儿歌教学绝对不同于童话教学,散文教学绝对不同于故事教学。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宜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寓言是蕴含深刻含义的虚构故事,既有故事性,又蕴含哲理;寓言不像童话那样注重趣味性描写,而是重在浓缩生活智慧,理性色彩较浓厚,对幼儿来说突出的价值是思维训练与哲理教育。正如《掩耳盗铃》重在引导人们不要自欺欺人,而非描述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愚公移山》阐释的是“贵在坚持”的道理,而非描述愚公一家的家庭生活其乐融融。在《狐狸和乌鸦》的阅读活动中,如果一味引导幼儿想象“狐狸是如何耍花招的”甚至“狐狸的孩子饥寒交迫,狐狸被迫去想尽办法找吃的”,或者引导幼儿展开“食物链中狐狸就是吃小动物的”之类的发散思维,就偏离了寓言故事的核心教育功能,可谓南辕北辙。
  (二)巧妙设计问题,引发讨论。新的阅读理论将阅读活动看作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特别注重通过讨论激活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引发读者积极主动地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从而不断拓展和提升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寓言蕴含的哲理不是轻易可以捕捉到的,而引发幼儿讨论能促使幼儿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不断修正或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狐狸和乌鸦》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宜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乌鸦为什么会上当?乌鸦的羽毛真的比麻雀漂亮吗?乌鸦的歌声真的比麻雀好听吗?怎样做才不至于上狐狸的当?幼儿通过讨论,既可有效增强同伴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可大大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采用双重角色扮演策略。为了加深幼儿对寓言故事情节及其含义的理解,也为了避免本案例中教师所担心的幼儿在扮演狐狸过程中受到狐狸“撒谎”行为的不良影响,笔者在这里特别提出一个“双重角色扮演策略”,即让幼儿先扮演一个角色,再扮演另一个角色,从而体会双方不同的立场,思考怎样才是正确的行为。即使幼儿真的受到狐狸的“不良影响”,在其后扮演乌鸦的过程中也会被抵消。
  (四)运用二次赛跑模式与相反结局模式创编故事。在《龟兔赛跑》寓言故事教学中,有的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了《乌龟与兔子第二次赛跑》的故事:兔子第一次比赛由于骄傲和大意而失败,但它吸取了教训,在第二次比赛中终于获得了成功。这种“二次赛跑”模式可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广泛运用,特别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思考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在《狐狸和乌鸦》的寓言故事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创编“乌鸦二次遇到狐狸”的故事:乌鸦在丢掉肉的第二天又找到了一块更大更香的肉,这时狐狸又来了,请问,这回乌鸦会怎么做?另一种模式是“假设相反结局”,如引导幼儿创编《乌鸦没上当》:乌鸦识破了狐狸的骗术,或者乌鸦被骗后想尽办法把肉拿了回来等。在设想相反的结局并进行故事创编的过程中,幼儿可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及其含义,从而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我看来,时下的书并不是遍地黄金,我们一不小心,也许就做了纸上谈兵或东施效颦的蠢事,非但无益,还贻害无穷。当下有人动辄炫耀一年读了几十或几百本书,似乎读书多少,已成高低贵贱的评判,却忘了老祖宗训诫“刘项原来不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言说了。  刘邦、项羽从不读书,缘何成王成霸?六祖慧能不识字,遑论读书,如何能留下震古烁今的《坛经》?如此看来,读书要有讲究,否则,不读也罢。  书,有可读与不可读之
今天上午中班的第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是绘画活动,幼儿在我引出课题之后就开始画了起来。时间慢慢過去了,我准备让幼儿收拾收拾,以便进入讲评环节。大多数幼儿听到音乐声响起便停止了作画,虽然也有幼儿因没能完成作品而心有不甘,但听到我说可以在区角活动时继续完成作品时,也就同意收拾了。唯独小雨,无论我怎样劝说,他就是不肯收起来,还恳求道:“老师,求求您了。就让我画完吧。”没办法,考虑到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保护幼
教育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是因为没有答案,而是因為答案太多。在学生眼里,教育可以是枯燥的课堂,写不完的作业,沉闷的校园,压抑的教室,考不完的试题,尴尬的名次,瞌睡的晨读,被圈养起来的午休;在教师眼里,教育可以是学生的分数,教学成绩的排名,领导或犀利或期待的目光,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荣誉,一场场比拼下来的奖次,一步步攀升的称号;在校长眼里,教育可以是拿得出手的政绩,应付不完的检查,没完没了的评
《幼儿教育》杂志全面见证并忠实记录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的历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形势下,衷心希望《幼儿教育》杂志一如既往地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专业成长,为推动我国学前教师教育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作出不懈的、专业的努力,最终,为促进我国亿万学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衷心祝贺《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  《幼儿
轩轩内向腼腆,虽然入园后从不哭闹,但见人总是低着头,从不肯与教师、小朋友对视或语言交流。每当教师主动与他交谈,他就会将头扭向一边,眼睛看向别处。问他话,要么默不作声,要么点头摇头。可据他妈妈反映,他在家说喜欢老师,喜欢上幼儿园,也会表演幼儿园里学过的儿歌、游戏。轩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陪伴他成长?为了解开心中的谜底,从小班开始,我对轩轩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个案追踪与干预。  小班阶段:静心
一、日常活动  例1 按节奏做动作(小班)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田 方/设计  活动过程:  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简单的模式,比如,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拍肩,拍手、拍肩……。可以让幼儿集体连续做动作,也可以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动作,体会其中的规律。教师的引导语是:“你们看出我的动作有什么秘密吗?”“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了?”“我们还可以怎么来做有规律的动作呢?”  例2
戏剧游戏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肢体与表情、声音与语言进行感知、想象和表达的游戏活动。已有研究者根据不同功能,把幼儿园常用的戏剧游戏分为7种类型:放松游戏、感知游戏、模仿游戏、想象游戏、造型游戏、控制游戏和专注游戏(详见附录),每一类型的戏剧游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戏剧游戏。  一、戏剧游戏的实施途径  教师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开展幼儿园戏剧游戏。  1.教师可以在幼
数运算能力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体系以及解决日常问题情境的基础能力之一,主要反映的是幼儿在数概念学习的基础上对数和数之间组合与分解以及数量变化的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5~6岁幼儿应“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其实,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开始接触有关数运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的水平,即动作水平、表象水平、概念水平,顺应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规律。相应地,在学前儿童数运算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根据儿童年龄的增加和数运算水平的提高。先后实施实物加减教学、口述应用题教学和列式运算教学。这三种教学形式所侧重的数学表征形式各不相同,实物加减教学侧重的是实物情境表征和教具模型表征,口述应用题教学侧重的是口语表征,列式运算教学侧重
我园的绘本CORE课程以绘本为核心,聚焦绘本的核心内涵进行设计,指向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多领域核心经验。CORE的每个字母各有指代:C,即Concordancy,整合性——以幼儿兴趣为指针,以幼儿经验为依托,在不同领域的绘本综合活动中努力实现生态整合。O,即Openness,开放性——鼓励不同的主体对绘本有不同的理解。R,即Representativeness,经典性——努力以经典绘本为课程内容。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