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色彩做游戏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a_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聚焦于小班美工区玩色游戏时间中幼儿缺乏玩色经验和技能、教师缺乏组织及指导能力的消极现象,以研训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关注差异——提升材料投放层次性、满足需要——丰富幼儿玩色经验为抓手,三线助推小班美工区玩色游戏的新实践,探索玩色游戏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的新策略,丰富幼儿的玩色经验,提高幼儿色彩认知水平和美术技能。
  关键词:小班;美工区;玩色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87-02
  一、研究缘起
  1.源于对小班美工区玩色游戏实践的反思
  (1)幼儿缺乏玩色经验和技能。小班幼儿参与玩色游戏的机会少、缺乏玩色的经验。同时,美工区游戏以涂色为主,缺乏多样性。另外,幼儿的玩色材料少、缺乏玩色兴趣。幼儿颜色辨认能力有限、缺乏色彩感知力。
  (2)教师缺乏组织及指导能力。教师在组织幼儿在小班美工区开展玩色游戏时,材料的投放缺乏多样性、趣味性,材料摆放缺乏有序性,对游戏观察及指导缺乏有效性,评价手段呈现出单一性。
  2.启于对小班玩色游戏的新思考
  (1)年龄特点的适宜性——偏爱趣味易操作。由于幼儿认知水平、技能的限制,枯燥乏味的玩色技能训练不适合小班的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能够吸引幼儿、引起幼儿兴趣和操作性强的材料以及接近于幼儿日常生活的玩色主题。
  (2)玩色游戏的开放性——支持创造与表达。本研究中的玩色游戲旨在让幼儿通过与多样的材料、颜色互动进行感受、体验与表达。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更不能单一地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阻碍其想象与创造。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提高小班幼儿玩色游戏的有效性。
  (2) 提高教师对玩色游戏的组织和评价能力。
  2.研究内容
  (1)结合玩色现场案例,探索教师对幼儿玩色游戏的观察指导和评价策略。
  (2)结合幼儿玩色游戏的开展,探索幼儿美工区玩色材料投放的具体策略。
  (3)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幼儿美工区玩色游戏的时间和内容。
  三、研究过程
  1.小班玩色游戏现场分析
  笔者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小班幼儿玩色游戏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分析大量案例,发现美工区玩色游戏出现消极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分析。
  维度一:教师——观察无重点,评价欠效果。
  教师观察玩色游戏时,注重幼儿呈现的结果,评价过于主观、评价方法单一,缺少过程性和个性化评价,语言匮乏。
  维度二:材料——投放无层次,缺乏趣味性。
  美工区投放的材料种类单一,缺乏创意和趣味性,无法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部分材料数量过多,投放情境性不够,层次区分不明显。
  维度三:幼儿——材料不熟悉,玩法不清楚。
  小班幼儿对颜色的辨认能力低,对玩色材料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导致玩色游戏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幼儿对游戏的玩法不清楚,因此对玩色游戏的兴趣不足。
  2.三线并进,助力玩色游戏
  (1)第一条线:研训结合,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要真正提高玩色游戏的有效性,就要先丰富教师对玩色游戏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提高教师对美工区玩色游戏的实践指导水平。
  研讨典型案例,提高观察能力。研究组对玩色游戏进行开放式观摩及定时研讨,针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易把握的观察重点、介入时机等开展研修活动,分享经验和困惑,并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①方法巧选择。如观察玩色材料的使用情况,采用定点法;观察幼儿技能的掌握,采用追踪法;观察幼儿对玩色材料的兴趣,采用扫描法等。②过程巧记录。幼儿的灵感来源、创作过程、自我欣赏或同伴评价的片段,适时适地采用视频、照片或图文的形式来记录。③时机巧选择。教师任何时间介入都应当是帮助幼儿顺利创作。目的达成,教师就应当及时退出,避免对幼儿的创作造成干扰。④差异巧关注。对于胆小、动作笨拙的幼儿,鼓励和带动他们创作;对需要帮助的幼儿,可以进行技能上的适当指导;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激发他们挑战的欲望。
  解读评价方法,提升评价水平。笔者所指的评价是教师在幼儿玩色游戏的过程中,对幼儿的玩色行为或作品给出的评价。结合实际操作中教师评价目的不明确、内容片面、方法单调、语言匮乏等困惑,进行了深入的解读。①评价内容多样,体现发展。玩色游戏的评价不应只局限在作品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去关注幼儿多方面的潜能。②评价方式多元,体现尊重。教师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幼儿的玩色游戏有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③评价语言恰当,体现激励。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境化的语言来进行评价。评价时注意语速,语言要简明易懂,可以是提问式、鼓励式、情境式的,激发创作兴趣,促进经验技能的提升。
  (2)第二条线:关注差异,提升材料投放层次。从玩色内容的筛选、材料的拣选和摆放的方式入手,尝试全新的材料投放策略,支持幼儿玩色游戏的开展。
  关注年龄差异,尝试玩色内容的新筛选。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能够创作和表达的内容也会受到限制,因此在玩色游戏中,筛选适合的玩色游戏内容,就成了投放材料的关键问题。①结合主题,选择与幼儿熟悉的内容。选择主题相关的内容,既能够获得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又能够得到美术认知和技能的提升。②融合区域,选择幼儿喜爱的内容。关注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融合其他区域,来选取玩色的内容。如娃娃家、建构区、生活区等都是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的区域,可以将这些区域中的游戏与玩色游戏进行内容上的融合,激发幼儿的玩色兴趣。③借助绘本,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绘本中有许多幼儿熟悉和喜欢的角色,教师可以把这些有趣的形象作为玩色游戏的载体,增加玩色游戏的情境性。还有关于色彩的绘本,故事的本身就含有玩色游戏的情节,教师把这些情节变成真实的游戏,增加玩色游戏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幼儿的玩色兴趣。   关注个体差异,尝试玩色材料的新拣选。针对三种不同的情况,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①满足不同人数要求的材料数量。②满足不同水平需求的材料种类。③满足不同兴趣取向的材料玩法。
  关注需求差异,尝试玩色材料的新陈列。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便于幼儿选择与取用。①功能式:美工区材料分为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生活材料、玩色工具等四大具有不同功能的材料,将四类材料分别摆放在柜子中,便于幼儿取放和整理。②主题式:根据一个游戏的内容,将所需要的材料放在同一个框内,让幼儿一眼就能明白材料的使用方法,使得材料的投放更具主题性。
  (3)第三条线:满足需要,丰富幼儿玩色经验。幼儿在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是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氛围能够支持幼儿自发地表现和创造。
  安排充足的游戏时间。充分利用晨间和游戏活动的时间,增加区域活动的次数,提供充裕的时间,让每个幼儿都能自主选择游戏的时间和速度,进行创造性活动。
  创设宽松的创作环境。在区域设置的过程中,考虑到玩色的操作性,美工区应当安排在一个相对安静、靠近水源、光线充足的位置。在玩色过程中,也要给予幼儿一个自由的、宽松的心理氛围,不随意点评幼儿的行为,不打断幼儿的创作。
  提供互动的展示平台。幼儿作品要展示在其他幼儿或家长能够欣赏到的地方,通过幼儿自评、幼幼互评,了解并肯定幼儿创作的想法,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提高玩色的兴趣。
  四、后期梳理
  1.从单色到混色,逐步推进
  开始接触玩色游戏时,为了让幼儿加强对颜色的辨识,我们设计棉签画、手印画、蔬菜画等单个颜色的游戏,随着学期的更替,投放相近色与渐变色的内容,引导幼儿尝试探索混色游戏中的秘密。
  2.多种辅助材料,一物多玩
  前期,我们投放多种材料,让幼儿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材料的特性,到后期,每两周更换一次主材料,并提供多种辅助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一物多玩,将不同的辅助材料作为载体,和主材料之间发生互动。
  3.多个评价标准,促进成长
  每个幼儿玩色基础和能力不同,发展水平更是不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设计多层次的评价标准。重视幼儿的玩色过程和想象创造,根据他们发展的不同需求,通过适宜的评价标准和行为,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有发展。
  4.各区域间融合,多元发展
  将其他区域与美工区进行一定的融合,如在阅读区中,让幼儿听故事,用色彩来表达感受,或是把自己的玩色作品拿到阅读区,分享作品中的故事;再如把玩色作品拿到娃娃家中装饰等。通过玩色游戏来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
  结 语
  经过教师的培训研讨,通过改变材料的投放方式,增加幼儿玩色机会,研究组解决了材料投放无层次、教师指导无策略和幼儿玩色无经验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师组织玩色游戏的水平和幼儿的美术认知技能。课题虽然结题了,但研究还将持续,其余如提高幼儿创作自信和想象力等问题,都需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心缘.浅谈小班美工区的创设和開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
  [2]邵凯丽.畅快玩色  创造无限——小班幼儿通过美工区玩色,提高创造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
  作者简介:厉  君(1990— ),女,浙江杭州人,二级教师,本科。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高效和谐有深度的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挖掘学生潜能以及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文章作者借鉴同行经验创设了高中化学“五疑”教学法。在文章中,作者介绍了该教学法的内涵、课堂教学主旨以及教学设计形式,构建了该教学法理论框架下的复习课教学模式,结合高三化学复习课“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案例,阐述了该教学法在复习课中的实践与应用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五疑”教学
期刊
摘 要:“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初中几何教学的重要部分,文章作者教学所涉及的思想方法经常出现在九年级的专题训练中,角平分线的问题处理策略和截长补短思想是教学中学生所要重点掌握的思想方法。文章通过对例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不同解法,进行变式训练,有效开展例题教学,力求达到传递新知、探究方法、领会思想、学以致用、学科育人的目的,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实现深度学习,发展思维。  关键词:例题教学;一题多解;变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展现着学校别具一格的办学思想,体现着学校特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表层展现和深层底蕴。文章作者基于校情和学情,探索并建构了独特的“灵慧”校园文化。文章将对学校“灵慧”文化渗入校园环境、管理、教学和育人等多维度校园建设实践与路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灵慧”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02-02  校园文化
期刊
摘 要:阅读课中的“对话”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重在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学习水平的提高。“对话”是一种阅读学习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话”活动的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以几堂研讨课为例,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对话”;学习活动;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
期刊
摘 要:文章着眼于小班幼儿阅读的现状,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以“微阅读”为载体,开拓创新设计适合小班幼儿“微阅读”的内容与指导策略,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阅读状态,提高每一个幼儿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微阅读”;阅读能力;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16-02  一、研究的缘起  1.源于对小班幼儿阅读现状的解读  笔者发现浙江
期刊
摘 要:写作是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的重要途径,能够体现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然而,从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内容不充实、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对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予以高度关注,从学生学习情况入手优化写作教学,让学生“写”出精彩。文章主要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策略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在学习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之后,学生已经对函数有一定的理解。由于反比例函数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对反比例函数的特点及其所涉及的一些知识与方法,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疑惑。文章将学生在学习反比例函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疑惑进行了初步分析,采用“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以期在后面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课程时能够有所参考。  关键词:反比例函数;学生疑惑;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化学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虽然是教学的辅助者,但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应在课程中摸索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文章从化学教学设计入手,以《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的水解内容为例,讨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模式和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旨在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中图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生物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给高中阶段的生物学习打基础,与此同时,初中阶段也是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起点与关键时期,基于此,为了使生物课程的复习达到理想中的效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高度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初中阶段进行生物课程复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当地引入新课标的内容,将学生作为整个生物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而提升复习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原子结构、物质类别、元素价态三个角度分析氨气的化学性质,通过情境设计、问题引导、任务驱动,逐步引导学生建构元素化合物知识“构、类、价”三维认知模型,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氨气;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80-03  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氮及其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