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绘画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很多时候,绘画评价活动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问题缘于很多方面。
  一、读不懂幼儿的画
  教师看不懂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评价十分简单。经常看到教师们以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画得像不像、美不美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对于看似一塌糊涂,实则思维独特的画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
  对策:不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幼儿作品。
  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优劣,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成人的绘画艺术作为标准,它应建立在对幼儿自身发展认识的基础之上。幼儿即使是乱涂乱抹完成的作品,也会希望与人分享,得到承认和赞赏。如果成人此时给予责怪或表示不理解,那么此后他的那些自我创作意识会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继而代替的是小心翼翼的模仿,力求达到成人要求的标准。成人评价时应认识到:最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绘画热情。对看不懂的作品,不能抗拒,而应该去领悟幼儿为什么用这种画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们画的是自己眼中的世界,他们看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成人不相同的,画的小草可能比树还高,这是孩子欣赏与表达的趣味。即使画中各事物间的时空关系并不准确,也不符合客观情理中的真实情况;即使幼儿的绘画技能还相当拙劣,不熟练,画面形象不规则;即使幼儿的绘画构图很不合理,或画面也不整洁,我们都不能任意地将他否定掉。应该站在幼儿的立场,以幼儿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画,并能读懂作品中所包含的意思,这才叫面向幼儿,理解幼儿。
  二、只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评价往往偏重于作品优劣的结果,注重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而对幼儿绘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缺少引导与肯定。
  对策:评价要看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
  1.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整体效果有两方面,一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富有童趣。一幅好的幼儿作品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感情,具有幼儿特有的思维特点。二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如线条有力连贯,形象清晰完整,画面饱满均衡,涂色均匀协调,内容丰富充实。在活动中以这两方面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帮助幼儿提高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
  2.评价幼儿绘画活动过程,看其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习惯方面等,如观察幼儿是否主动从事绘画活动;是否完全沉浸其中;还是对绘画活动迟疑不前或张望别人等;观察幼儿对绘画活动的注意集中与持久程度;观察其作品是自己决定完成的,还是模仿他人完成的。
  三、只注意横向评价
  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忽视幼儿绘画能力前后的差异,忽视幼儿绘画的发展和进步过程,只是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缺乏爱心和细心,不注意观察幼儿的微小进步。
  对策:多用纵向比较看幼儿的作品。
  对于那种很少受到老师表扬的幼儿,我们要纵向比较看他们的作品。应该多关注、多观察、多指导、多鼓励表扬,使幼儿能直接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并增强他们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树立自信心。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画也自然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清晰这一递进的规律去发展的。如果我们一味地用高标准的艺术美去要求每个幼儿,就不符合儿童观、教育观和发展观了。
  总之,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评价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是以幼儿的绘画表现、绘画过程的自主性、新异性、独特性来评价绘画作品。并通过幼儿在绘画背景、绘画过程中所强调的重点内容来了解幼儿,重新审视和评价他们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保护幼儿原始的创造意识,保持和延续幼儿的绘画激情,注重幼儿自身特点。更新观念,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呵护他们的智慧之花。让幼儿在自由的天地里,充分用眼、用手、用脑去发现、描绘、创造。
其他文献
幼儿期是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奠基阶段,这个时期的心理调节,关系到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幼儿分离焦虑的含义、出现的原因角度,阐述了分离焦虑影响的严重性。并在分离焦虑应对策略方面,从家长、幼儿园以及家园协作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其中家长主要解决幼儿心理依赖上的分离焦虑,幼儿园则从幼儿生活上给予支持,并且二者需要共同协作,家园配合教育,尽快使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最大程度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以
期刊
摘 要  在儿童发展的最初阶段,早期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引导幼儿阅读识字,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本文以早期阅读的现状为出发点, 对早期阅读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诱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幼儿教育日益全面发展的今
期刊
语言区是活动区中必有的基本区域之一。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书架上陈列着若干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识字卡片、指偶或手偶等等。这样的布置通常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而教师很快会发现,幼儿到语言区去的次数越来越少,直至有一天,无奈地看到这个漂亮的角落变得冷冷清清而没有幼儿光顾了。语言区到底应该怎样来设置,投放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如何让幼儿对语言活动感兴趣?如何让语
期刊
一、活动背景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但随着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幼儿生活中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好朋友,因此产生了这一主题活动。通过这个主题的开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表现人体各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虽然幼儿园科学教育取得了不少进步,如开始注重幼儿的探究兴趣、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在探究、操作过程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但是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以幼儿教师为访谈对象,在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建议。科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需要充足丰富的活动材料以便为每位幼儿提供探究和操作的机会,发展探究能力。因此,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是幼儿学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教师要实现与幼儿平等、真实、有效的互动交往,就需要拥有一颗真挚的童心,做幼儿游戏的伙伴;拥有一颗公正的爱心,做幼儿生活的助手;拥有蜗牛般的耐心,做幼儿学习的向导。在幼教实践中,我努力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把它落实到教育教学的一个个细小环节上,尝试着用童心、爱
期刊
摘 要  幼儿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主动性有差别,表达能力有强弱,动手能力也不相同。而教师就应该很清晰地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素质,提供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学习操作的材料,使探索的机会尽量让每个幼儿尝试,并使其获得成功,从而树立自信心。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纸塑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取决于幼儿对材料的兴趣,一旦幼儿对材料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主动投入、积极参与。  幼儿对纸塑活动积极性的高低在于对是教学内容
期刊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创设体现的是一个幼儿园的内涵,这种内涵包括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包括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处处渗透着整个幼儿园从内至外的智慧和思考。 “阅读”环境,能感悟其中蕴含着的教育理念和特有的人文信息。本文对环境诠释的3个要素论,来谈谈一些感悟:  一、环境必须有孩子参与  环境是以孩子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强
期刊
案例背景:音乐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二期课改中老师们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改革教材教法,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音乐蕴含在不同的主题中,凸显了整合的理念。音乐活动要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活动要精彩纷呈充分引发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要重视音乐活动本身的目标,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整合,把握好一个什么样的度才能解决音乐活动中热闹有余而不偏离活动的音乐性呢?在我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幼儿主要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自己提出游戏主题,自定角色,自选材料和伙伴,自己构成活动。但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此争吵不休。  这是因为,如今独生子女的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