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公开:“没有选票”的政改棋局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后,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相继公布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一些针对公开内容的监督质疑随之而来:国土资源部的住房保障支出为何高达1.36亿元?
  预算问题又一次形成社会热议焦点。
  之前,民众对财政预算问题就存在诸多不解。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3月上旬“全裸”公布账本——一个乡政府把自己的账本都公开了,中央预算细项为何不详细公开?有人解释说,因保密问题不能公布。显然,这样的回答不会令疑惑者满意。
  目前,就预算公开问题,《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民众期望关系民生的事人民能做主
  《瞭望东方周刊》: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公布了“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后,引起舆论高度关注。2009年10月广州市公布部门预算后,刊载网站被“挤瘫”,白庙乡“全裸”公布预算账本后,乡大院“挤满了媒体记者”。预算问题为何如此被关注?
  吴晓灵:很好理解,社会民众一直对腐败行为深恶痛绝,期望通过政府预算公开了解公款消费的情况,约束腐败行为。
  《瞭望东方周刊》:除了对贪腐的关注,民众关注预算公开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吴晓灵:有。这反映了民众更大的期望,期望关系民生的事人民能做主。中国新一轮预算改革即公共预算改革从1999年就开始了,从建设财政转向公共财政,关注民生和编制部门预算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时间过去了11年,今天才有中央部门公开自己的“账本”,是否有点漫长啊!如果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学术界围绕公共财政问题展开的讨论算起,时间就更长了。
  公共财政强调的是加大对事关百姓直接利益的公共事业的投入,比如教育、医疗、文化、社保、就业等,逐步减少对生产建设领域的支出。这些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钱有多少,他们当然要关注、要问“钱有没有真正花到我身上”。
  《瞭望东方周刊》:中央对公共预算改革重视吗?
  吴晓灵:非常重视,并且重视程度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央提出的新执政理念,其财政基础就是区别于建设型财政的公共财政。因为,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城乡和谐发展,如果不加大对民生的公共投入能实现吗?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
  早在2000年年初,中央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干部财税学习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专门就公共财政问题进行了讲解,强调除保证国家机构的运转外,财政的钱应该用在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教育、维护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安全、社会保障、赈灾救济、扶贫济困、外交事务、国防建设等方面。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履行职责的信息公开是一般,不公开是特殊。正是秉承这一原则,中国政府2009年底确定了“三年内公布中央部门预算”,财政部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人大财经委《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中明确提出“预算经批准后,应在15日内向社会公开”
  
  公开瓜子花生招待明细不是中央预算的事情,但应该有所体现
  
  《瞭望东方周刊》: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账本”公开的情况、数据十分具体和细致,连“15元买信纸”的费用都进行了公布。但稍后财政部公开“回应”说,中央本级预算是在各部门报送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更细的数据主要在各部门的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中体现,一些社会公众关注的内容可能从中央财政总预算中难以找到。这个问题,你怎幺看?
  吴晓灵:是的,公开瓜子花生等小额招待明细确实不是中央预算的事情,但中央预算对这类支出应该有所体现。把部门和单位预算中相应部分加起来,不就有了中央预算总数了吗?
  《瞭望东方周刊》:这样做可行吗?
  吴晓灵:国务院已有这样的规定,一些地方也已经这样做了。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政府公共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预算和执行情况等都要公开,让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上海闵行区在试行的预算改革不是按经济、功能分类,而是按部门分类。比如将各部门的预算支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中分“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助、各种福利等科目)和“日常运行”(包括日常办公费、交通和公车运行、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科目)两大项;“项目支出”中分“经常情项目支出”(包括会议和培训、调研和活动、出国经费、商品和服务购买、公共给付等科目)和“非经常性项目支出”(包括基本建设和大型修缮、购车、家具和办公系统、大型庆典等科目)两大项。如此制作的财政预算明细表就非常容易理解,代表们也看得懂。
  
  代表热情不高,因为公开的内容没有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
  
  《瞭望东方周刊》:有报道说,和场外公众和舆论对预算的高度关注截然相反,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对中央预算审议的热情很低,对预算草案报告的反对票和弃权票达到1/7。
  吴晓灵:确实,代表的审议热情不高。可能是预算报告公开的内容不是大家关心的。如果把教育、卫生和农业、安居工程等预算支出细化了,告诉社会这些钱都花到哪了,大家能不关心吗?
  《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不是被社会批评的“有选择性公布”的问题呢?
  吴晓灵:不是“有选择性公布”的问题,而是该公布的没有细化。如果把各个方面的具体项目公布出来,把“三公消费”(公车消费、公费出国、公务接待费支出)公布出来,就不会出现“代表热情很低”的难堪现象。
  《瞭望东方周刊》:财政部在3月25日表示,政府预算作为反映国家收支的“账本”,是按照财政管理的要求和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编制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另外,部分人大代表和社會公众并不专门从事财政工作。我理解言外之意就是“代表热情很低”也是正常的。
  吴晓灵:代表的热情不高,与财政预算的专业性特点和代表的自身素质有关,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如果像闵行区那样公布按部门预算分类做的预算明细表格,大家不仅能明白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还会知道具体的用途,还会没有热情吗?退一步讲,不管通过什么形式,只要你要公开了,就有人去分析,去琢磨。让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都看懂财政预算表可能不太现实。我认为现实的做法是应该发挥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让他们提早介入预算的编制与审议,然后再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 议,效果可能更好。
  
  预算公开不是技术问题,是政治决心问题,是敢不敢公开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说,之所以在公共预算改革走过11年历程后,才有中央部委开始公布自己的部门预算,是中国的保密制度不允许,因为“绝大部分财政信息都属于国家秘密”,连“三公消费”都纳入到国家秘密范畴。甚至在一些启动公共预算改革的地方,改革所依据的文件也不向社会公布,说是涉及保密问题。
  吴晓灵:有技术问题,比如编制预算的程序、科目细化等问题,但更多的是愿不愿意公开接受人民监督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理解?
  吴晓灵:确实,国防、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预算是国家机密,但中国的民众是非常爱国的,并不想了解这些方面的预算支出,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三公消费”、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率和有无寻租的问题。
  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财政的管理者明白,如果预算彻底公开,他们谋求单位和个人利益的空间也会缩小,所以就以保密为借口来推延公共预算改革。
  所以预算公开改革不是技术问题,是政治决心问题,是敢不敢公开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之前在公开场合,你也表示公共预算改革是中国民主政治改革的一部分。这种说法,在国内好像讲的人不多。
  吴晓灵:不是这样的。我国进行的公共预算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不仅有好多人讲,而且有經典的结论总结。1908年推动纽约政府预算改革的美国学者就说;没有预算的政府是看不见的政府,看不见的政府是不负责的政府,不负责的政府不是民主的政府,预算改革就是把看不见的政府变成看得见的政府。因而在美国历史上把预算制度形成的1908-1929年称作“进步的时代”。中国的许多财政改革的推动者也秉承这样的理念。
  《瞭望东方周刊》:这种改革在中国有生命力吗?
  吴晓灵:有,并且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
  我们不要抽象看政治改革,不要认为改革就是选举就是投票,要把政改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上。通过预算改革,来严格界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多给老百姓办实事好事,既约束了腐败,又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民众所期盼的。
  《瞭望东方周刊》:有实证吗?
  吴晓灵:罗斯福新政靠的就是公共预算制度,才把大量的公共投资落实下去。如果没有公共预算,就不知道钱往哪投放,就不能保证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哪来的新政啊!
  所以温家宝总理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的程度。”
其他文献
“海萍”的困惑是,戏中小贝拉着她的手说:“姐,我现在明白了,亲情比钱更重要!”每次说到这里,观众都会哄堂大笑。    立春。老天爷没在这天换上春天的布景。  上海市安福路288号有一块海报也很久未换了。“话剧《蜗居》”的字样下行人匆匆而过,大门口挂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牌子。  电视剧《蜗居》2009年的热度穿越了文化圈,演变成一个社会事件。同年8月首演的同名话剧一直以来也一票难求。  搬上舞台
几年前听说过不少中国人很气愤地说,日本人最好的东西都是为自己留下,卖给中国人的都是二三流的东西,但观在情况已经不是这样了  7月1日起,中国游客前往日本的个人旅游签证进一步开放了。当天,很多日本的媒体报道说,日本人非常期待更多的中国旅客到日本来消费。据报道,今年5月份来日本的中国人是11.28万人,比去年5月份增加了86.4%;签证开放后,预计来日中国游客人数可能会扩大10倍。  日本人已经开始动
英国城市规划与历史学家、英国亚州文会上海分会主席海博(PeterHibbard)研究上海史和外滩史已有20余年。他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华盛顿的档案馆,还有上海徐家汇藏书楼里都“猫”过很久,对每一幢外滩建筑,甚至是建筑边角上的花纹图案的含义,都了如指掌。  当本刊记者问他,在外滩这么多楼里面,最喜欢的是哪一幢?海博脱口而出:“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大概是最能反映外滩变迁的建筑之一了。上世纪30年代的
这次演习的课目设置中,有两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增加了夜间清剿行动;二是中方战机将远程参演。中方的歼击机和轰炸机将直接从国内机场起飞,跨境进人演习空域执行任务后,不降落即返回。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中国空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从2005年8月举行的“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算起,“和平使命”系列演习已走过5周年。  每次“和平使命”系列演习从筹备到举行,都引起世界舆论广泛关注。可以说,“和
许有维坦承,被看管期间家里吃的东西从没有缺过,他甚至还可以提出要求,我说要吃鸭子了,马上有人出去买回来      长沙农民许有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享受领导级别的护理待遇:最近三个月来,十余个壮年男子昼夜守护着他,管吃管喝,要求只有一个——不许跑。  因对强拆不满,许有维今年以来已经前后六次前往北京、上海上访,几乎无一例外地被长沙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回来,尔后就开始了被拘留和看管的生活。  这也
这一大批“地王”诞生于2009年这个非常年份,其集体走势不仅取决于2010年市场需求,也取决于各地方政府能否出台有执行力的实质性配套措施。  2010年元旦假期刚过几天,一则“地王”申请修改规划的消息引爆了房地产业内外。  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席卷之势,成为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涨幅最大的年份。这一年诞生的“地王”们,总价之大、单价之高,急速重组了业内外对土地价格的认识。  2009
在当前中国经济的相关参数下,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增长不利的作用是主要的。随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放松计划生育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大。    最近有种议论,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大约在2015年前后就将结束,因此,应该通过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来“未雨绸缪”地增加劳动力供给,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对于经济增长和民众福利来说,更重要的是人均意义上的增长,而不是总量意义上的增长,因
最后一辆卡车载走了集体主义的大白菜后,“私人本位”的面前是一马平川,《中国:1976-1983》缩微了这个由集体而个人的过程。    在《中国:1976-1983》这部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近200帧照片的摄影集中,《冬储白菜》表现的是1980年北京四季青公社社员往一辆大卡车上奋力抛白菜的画面,这幅大照片以其跨页的面积标榜了作者对它有多么得意。  刘香成说,他摁下这一
经济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政治发展问题上,也得本着“猫论”和“摸论”的精神,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试验性地碎步前进’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中国以往改革过程的形象描述,也是30年中国发展模式的典型概括。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30年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就是一步一步“摸”出来的。  30年前,中国领导人要解决经济发展这一大课题。那时,他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案可循,也不知道会有这个“共识”那个“疗法
朝韩离散家属进行会面活动  11月3日,朝鲜和韩国的离散家属开始在朝鲜境内金刚山地区进行第二阶段中秋会面活动。来自韩国的94名离散家属见到了他们在朝鲜的203名亲人。此前,10月30日至11月1日,朝韩离散家属进行了第一阶段会面活动。在此期间,朝鲜的97名离散家属见到了在韩国的436名亲人,双方离散家属进行了团体会面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别会面。  南非总统祖马革职7名部长  10月31日,南非总统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