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民生优先 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2年社会发展工作情况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社会发展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把保障民生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
  一是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协调15个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印发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培训、实施工作。二是完成各领域专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编制,切实发挥规划统筹事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投资管理的作用。三是参与研究编制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并做好专项规划与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地方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平衡衔接工作。
  (二)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一是进一步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力度。全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52.44亿元,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其中,教育方面安排中央投资230亿元,卫生方面安排中央投资243.44亿元,文化方面安排中央投资26亿元,旅游方面安排中央投资13亿元,人口计生、民政、体育领域安排中央投资40亿元。二是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三)推动制定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牵头研究制定相关领域重大政策。形成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政策思路,并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积极推进全国高尔夫球场建设清理整治工作,研究起草了规范主题公园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推进《旅游法》的起草工作,推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設。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政策文件。二是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
  (四)深入开展形势分析调研
  一是加强重大课题研究。牵头承担中央重点课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研究”调研任务,完成了中编办“关于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按照中央综治委实有人口组的工作部署,牵头完成“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稳定下来,在城镇和农村各得其所”研究工作,积极推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工作,促进艾滋病防治的科研工作。二是注重社会形势分析。针对落实民间投资“新36条”,深入调研,研究起草《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的意见》,结合社会发展工作职能,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和制度安排。起草《建立重大社会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三是深入开展政策调研。就校车运营管理模式和成本分担机制、留学低龄化、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儿童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监测能力、艾滋病患者救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法定节假日、旅游地产、生育政策、大型体育场馆管理运行、青少年足球发展等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四是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五)推进重大领域改革创新
  一是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草《“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组织编写《“十二五”医改规划100问》。起草《2012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工作安排》,印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起草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政策意见。二是积极参与教育、文化、户籍等领域的改革。三是在各有关专项建设规划中突出改革内容和要求,强调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布局,推进资源整合,注重机制创新。
  (六)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积极履行跨部门协调工作职能。全面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司内各项工作机制。三是建立社会发展工作合作交流平台。
  (七)加强队伍能力作风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地强化政治、创新、服务“三个意识”,深化观念、职能、作风“三个转变”。二是深入开展廉政建设。三是全面加强能力建设。
  回顾一年来的社会发展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委党组和之鑫同志的指示要求,以规划为引领、以投资为基础、以政策为抓手、以问题为方向、以改革为突破、以机制为保障、以队伍为根本,科学谋划、着眼全局、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综合平衡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率与公平问题,实现了新的跨越。总结起来,我们发展社会事业的主要体会有三点:一是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观念,无论是制定规划计划,还是研究政策、安排资金项目,都始终把握民生这根“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二是把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与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以民生扩内需,以民生保稳定。三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创新,通过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整合、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安排,以改革促发展、保民生。
  二、2013年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城镇化给扩大内需带来的潜力,社会服务给消费增长带来的动力,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化解产能过剩对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影响,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对增加民生投入的影响,面对人口大规模流动、利益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带来矛盾多发、问题凸显的社会形势,社会发展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更加重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势更加紧迫。2013年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优先,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扩大供给、优化结构、改革创新、进中求好,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2013年的社会发展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要处理求“进”与求“好”的关系。既要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保持社会事业较快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又要合理规划布局,优化资源整合,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要处理好“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既要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老龄产业、体育产业、家庭服务业等社会领域产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消费。
  三要处理好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的关系。要根据十八大报告“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处理好社会建设中的服务与管理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要实施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管理,更要发展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宗旨的民生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要处理好统筹协调与保障重点的关系。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将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倾斜。统筹各类人群发展,特别是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及农业转移人口公平可及地享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3年,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推进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要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作为引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基本职责,综合协调,统筹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全面组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部署《规划》重点工作分工,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二是组建高层次的《规划》实施机制,协调推进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问题。三是加强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四是開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和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试点。五是制定并出台《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牵头组织开展中期评估。
  (二)切实做好相关建设规划的实施和评估工作
  要充分发挥规划统筹指导作用,通过规划明确发展方向,通过项目建设落实发展任务,通过改革创新推进机制转换,通过评估评价保证建设效益,不断提升事业发展质量。一是做好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人口、民政、体育等领域20多个专项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在规划项目的审核、资金安排下达等环节加强责任意识,落实建设任务,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实施效果。二是全面加强项目管理。要督促地方和部门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动态跟踪入库项目的前期准备情况,确保程序完善和条件成熟项目优先安排,增强项目安排的合理性。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三是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开展对项目审批、方案审核、资金配套、安全管理、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全程检查监督,客观总结建设成效,推进规划顺利实施。四是推进社会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协调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和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按照有关要求,认真研究重大项目审核材料,科学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积极推进项目审批相关工作。
  (三)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和发展社会领域产业
  要全面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及42个方面的实施细则,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领域建设,加快发展社会领域产业,积极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一是推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和优化政策措施,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二是充分发挥社会领域产业在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引导旅游消费;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康复、托养等服务机构。三是扩大中央投资支持民间资本渠道,以现有中央投资中的学前教育、养老服务、职业教育等领域专项为重点,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定向、定额支持民间资本。
  (四)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要坚持把增量调整和存量优化有机结合,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有机结合,把突出重点与统筹协调有机结合,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合力,提高改革效率。一是持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研究出台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城乡统筹。研究出台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调整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巩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以县级医院为重点,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出台关于推进药品流动领域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持续增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人才评价、选拔体系和制度创新研究。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开展以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等为主题的政策研究。继续推进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
  (五)进一步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要充分发挥政府综合部门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管理规律,完善体制机制,突出源头治理,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形势分析、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发展形势、重大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社会矛盾潜在风险的跟踪监测和动态分析,不断提高我委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继续牵头做好中发〔2011〕25号文件第48项工作,适时组织各成员单位就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和深入研究。同时,积极参与中央综治办实有人口、特殊人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三个专项组和“两新组织”专项组下设的社会组织工作小组的相关工作。三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流动人口融入城镇政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继续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动老龄人、残疾人、儿童福利机构等设施建设,完善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益的政策措施。
  (六)加强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研究
  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症结,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政策思路和建议。一是加强社会形势分析和政策实施跟踪。密切跟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重视基层调研,深入开展季度、年度社会事业发展形势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开展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重大社会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公共服务现代化发展等课题研究。二是加强重大社会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儿童成长环境、公立医院改革、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社会养老机制创新、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等重大民生问题的研究。动态掌握医药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做好促进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政策储备。
  (七)全面加强干部作风、能力、队伍建设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十八大对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十八大精神武装队伍,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司干部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专业能力。一是抓好干部作风建设。二是加强工作能力建设。三是做好干部队伍建设。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之间的医疗水平差异持续扩大,医疗资金也不断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本文计量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到2011年医疗产业集聚度,并运计量工具用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医疗服务 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一、理论分析  本文使用区位商来度量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产业集聚度,其计算公式是:LQ=Xij/Yj,其中Xij代表i地区j产业的就业
期刊
园区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园区的经济竞争力就决定了所在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如何进一步发挥园区在海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坚作用,促进重大园区载体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关系海门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能否实现成功转型和稳定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  一、海门市重大园区载体功能的发展现状  江苏省海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下辖6个园区和6个乡镇。其中,6个园区包括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期刊
近日,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国发〔2013〕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船舶工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新增造船订单
期刊
日前,海关总署公布了7月份进出口数据,其中出口同比增长(下同)5.1%,进口增长10.9%,进出口增长7.8%,与6月份进出双降的情况相比有了明显好转。今年以来,我国月度外贸数据波动较大,进出口增速最高为26.7%(1月),最低为-2%(6月)。由于2012年7月份出口额同比仅增1%,因此,今年7月份外贸数据见好一方面是受到基数低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逐步回暖的拉动作用。7月份我国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2年的《宪法》提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以来,农村集体土地基本上都是通过征用转变为国有建设用地的。国土资源部的调查也表明,1987年至2001年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万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是征地。可以说,土地征用制度在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征地过程中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用低的问题也
期刊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市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的质量内涵。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市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以城镇化为突破口,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提升,是瑞安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瑞安市城镇化现状 
期刊
举世瞩目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圆满结束了。  党的十八大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奋力开拓改革发展新局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激荡着13亿人的新期盼。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  回顾2012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影响继续显现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逐年不断扩大的
期刊
一、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一)调查研究是明确工作方向的需要  社会发展工作点多面广,实施起来千头万绪,容易重微观、轻宏观,重项目建设、轻调查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前瞻性和主动性。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大量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工作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逐步明确了以“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发展工作思路,由过去单纯抓项目建設向谋划和促进社会发展全局转变。  (二)调查研究是
期刊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全市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上海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一)人口老龄化基本特点  一是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持续增长。截至2011年末,上海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347.76
期刊
新疆有47个民族聚集,总人口2208.7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0%,多元文化在此汇聚。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50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8亿元,增长35%。其中,社会发展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准确把握,科学谋划社会事业发展  “十二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工作理念。在编制社会发展行业规划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