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坊,我们一度忘记的一个词。
  幸好去年,湖南卫视首推自制连续剧《血色湘西》,给了油坊好些镜头,也让我的目光湿润了好些夜晚。我不知道剧组人员是找哪个地方拍摄成的,只是电视里那个叫麻溪铺的地方,真的让我在地图上找到了,就在邻县,从地图上看,离我生活的乡镇顶多一个手指那么远。后来,《湖南日报》又刊发了一组照片,名曰《湘西油坊》,硬将读者拽回历史。
  就这样,我关于油坊零零碎碎的记忆,在那些日子里全都缓缓苏醒。
  离我家二里地,有一座油坊,木柱子,木板壁,木地脚方,凹下一道道沟痕,那是时间老人一点点刻下的,比老祖父的皱纹还要深,还要粗。只是瓦楞上那一蓬蓬野草,因得了油坊的滋润,茁壮得很,葱绿得很,妩媚得很,似乎都能掐出油来。油坊门前,一条弯弯曲曲的窄土路,从家门前一直通向村小学,油坊,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的歇脚点,成了我记忆中最快乐的一部分。放学了,将母亲用土布缝制的书包撂在油坊门边,我们就去掏麻雀窝,手中往往能攥上二三个雀子蛋,急得那雀子娘在我们头顶盘旋,叽喳。
  封榨了,油坊大门常关着,那铁锁定是我今生见过的最大的锁,冷冰冰,锈斑斑,却也坚不可摧。但我们总有办法,想进去就进去了,我们绕着油坊周边侦察,一处豁口,一个裂缝,我们就能轻松进入。如果不怕脏衣服,又能忍得母亲的荆条,就往那木地脚方下一钻,身子一缩,人就到油坊里面跳着跺着,拍打衣服上的尘灰去了。
  此时,太阳还没落山,油坊,空荡,寂静,一抹阳光透过头顶亮瓦,穿过木板壁的裂隙,投到地上和侧板壁上,轻飘飘,亮闪闪,陡然增加了空寂的味道,而我们这时摸进油坊,就更像某种探险了,是靠了几份胆量的。摸摸油棒槌,踢踢木榨,骑骑碾杠,推推石碾!光脚板走在石槽上,滑滑的,凉凉的……一二三!口喊干了,石碾子却一动不动,作罢。
  回想二三十年前,开榨打油的日子,油汪汪地幸福,咂巴着嘴地满足。
  红日东升,我踩着窄土路,去油坊给父亲送饭。父亲和其他人一样,从自家饭篓子里拿出菜碗,看都不看一眼什么菜,就径直走向木榨出油口,手一伸,汪汪一碗油,亮人眼睛。父亲问我吃了吗,我一边强咽着口水,一边使劲朝父亲摇头。父亲应该是看到饭篓子里放了两只空碗两双筷子的,那是母亲特意为我们父子俩准备的。
  写到这时里,我的笔尖似乎犹豫了一下,儿时的我竟然那么馋!那年头,油水少得可怜,而被派到油坊打油是要花大力气的,肚子里没油水,行不?所以,油坊里的人“揩点油”,别人不但不会说什么,反倒露出一丝羡意来。我,只是沾了父亲的光,那些日子,嘴巴上油汪汪的,总也洗不净,连说话的口气都“油”得很。
  说起来,榨油算得上我们乡下一道复杂的工艺,既要体力,又要技术,先翻炒,再碾压,接着踩饼,最后上榨,任何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的,否则出油率大打折扣,好比天亮了遗泡尿,一年的辛苦与劳累就白费了。谁也不想这种事摊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油匠师傅手把手的指点下,父亲和几个汉子都张着耳,小着心,亮着眼,攒着劲。当然,有的工作油匠师傅都是要自己亲自完成的,比如上榨,其他人只是打打帮手,递递工具,将套了钢箍穿了草衣已经踩实的饼码放到师傅身边,就站在一旁观看。师傅将一块一块饼塞进木榨肚子,加上大大小小的油尖,手握木榔头,这里敲敲,那里打打,专注,庄重,肃穆,硬是让旁边的人生出一种敬畏来。
  好了,该甩油棒槌加压了,只有不断地加压,那饼才会渗出油来,才会将自己榨干,才会滋润我们的生活。油棒槌正对着油尖悬在木榨前方,一个又粗又长的木钩钩住油坊最高最粗的那根横梁,又用三节活动的吊杆首尾连在一起。油匠师傅左手捂着油棒槌前端钢帽,右手抓住吊杆,一边用力,一边指挥身边的两个后生帮手,一声号子,就将油棒送了出去。油棒槌如一条绷直了身躯的巨龙,呼啸着,飊到油榨上头,又带着一股风飞回来。
  就在这一刻,油匠师傅和那合面站定的两后生,眼疾手快,齐心合力,顺势捉住油棒槌,一送一推,本来只百斤重的油棒槌,猛然生添了千斤的力量,一头撞向木榨上的油尖,不偏不倚。咣的一声巨响,铮铮然,撞人耳膜,而那木榨岿然不动,只嘭一声,闷闷的,沉沉的,算是作了回应。油棒槌经这一撞,马上甩了回来,颤抖不已,那情形甚是吓人,但油匠师傅不慌不忙,轻轻一伸手,与两后生一起,又顺势将那油棒槌送了出去……
  我们看得惊心动魄,纷纷朝自己手心吐唾沫,心想,等长大了我也要这样,咣咣咣,来它两油棒槌。是啊!甩油棒槌打油,多么过瘾!但长大后,我当了老师,摸惯了粉笔的手又如何甩得动那油棒槌?儿时的油坊也说没就没了,我只能每天守在电视机旁,晚饭后一直到深夜,然后对着地图找电视上那个叫麻溪铺的地方,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文字,怀念,抑或悼念,我也说不清。
  记忆中,油棒槌与吊杆组成了一幅单摆,有实线,亦有虚线,吸着你的目光,连着你的视线,荡过来,荡过去,借力生力!咣当——嘭!咣当——嘭!先是撞击声,一下,又一下,慢慢地,撞击声的短暂间歇里,叮叮咚咚,哗哗啦啦,你听到了,千真万确,油,这种清亮高贵的液体,从木榨里淌出来了。你几时听到过这样的合唱?撞击声,流淌声,还有石碾轰隆隆的滚动,木榫头咿呀呀的磨擦,汉子们亢奋的号子,以及你身体里血液的奔流和歌唱!
  一条老式操裆裤,一根布腰带,浑身土气,蛮气,侠气!在油棒槌一接一送的过程中,油匠师傅和那两后生的赤胳膊上的小老鼠,一鼓一胀的;他们的光脊背上,汗水如溪,如瀑;阳光从瓦缝漏下来,他们的皮肤,青筯暴突,阳刚凸显。木榨里,那饼一点点挤紧,挤紧……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出好东西!老师都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完,但怎么就没有一个老师说时间像木榨里的油,越挤越流呢?
  劳动的魅力实在是无穷无尽的,融进了我们孩子的游戏之中。天刚冷下来,我们就在村小学教室的角落里“挤油”。刚刚还只有几个人,转眼就是十几二十个,都贴着墙壁,都朝角落里一个方向,挤!拼命地挤!一二,加油!一二,加油!使出了吃奶的劲,不出油才怪哩!不断有人挤倒,哇啦哇啦叫。
  这时,往往因了先前倒地的那一个,我们的“油榨”轰然倒塌,一个压一个,满地狼藉。女生还在为我们加油,她们边拍手,边弯腰,边跺脚,喊哑了嗓子,喊红了脸……教室里闹哄哄的,灰尘翻飞,我们也因此被老师揪耳朵,罚站。也是,那么多人一起用劲,万一挤倒了那堵旧砖墙,我们到哪里去上课呢?只是,那时,孩子们的游戏有根有源,真实,纯粹,充满了劳动的意识和情愫。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骨骼还格格叫。
  三十多年过去,记忆中穿旧式操裆裤的油匠师傅早去了那个遥远的地方,他的手艺也没了传人。油坊一座一座倒了,拆了,连旧址也找不到了,还要油匠师傅做什么呢?只是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动辄就说,你这个油匠,那定是在骂某一个油嘴滑舌耍嘴皮子的人!
  看来,人们心里还在惦记着。我们确信,油坊,在离我们不远的另一个地方存在着,在世俗的旮旯里存在着。
其他文献
城镇化不要匆匆忙忙把大山上的老百姓搬到平原,把牧区的搬到郊区,然后把郊区的搬进城。在搬迁的过程里,我们是把每一种文化的发源地都给断了,然后换一种生存方法强迫他生存。快速的城镇化,会导致我们只剩下北京上海了,所有地方都是这个样。  中国文化的延伸,农民本身就是一种传承(载体),大家应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农村,你看田头上那个八九十岁的老头,人家坐在田里面,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收成好不好。我
期刊
“人生的价值可能会体现在多方面,但首先应该体现在自己本职工作的质量上”,这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新甸镇玉泉村村委会主任郑秀萍的座右铭。  38岁的郑秀萍是土生土长的玉泉村人,早年在村里的小学教书,2001年在村里做起了计生工作,同时兼任村团支部书记。2011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甸镇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村委会主任。  玉泉村是宾县最大的村,是在原高太、玉泉两个村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距宾县
期刊
作为一个“80”后,他从白手起家一路打拼,到现在成为年产值1000多万元的公司总经理,网络300多户茶农的合作社负责人,还被评为“全省优秀创业青年”,当选省团代表,他就是双峰双毫雨露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湖北楚孝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勇国。  黄勇国1983年出生于孝感市孝昌县周巷镇双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这个双峰山麓的小山村,一家人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由于耕地有限,村里人大多靠山吃山,黄勇国
期刊
“十一黄金周到大芬来买画的人还是不少的,大芬村已经成了来深圳旅游的必去景点了。”一位画廊店主如此介绍近期大芬村的情况。近年来,深圳的文化特产大芬油画正在被当作纪念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走向世界各地。  大芬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以北10公里处,从地铁三号线福田站出发,半个小时后就能到达大芬村。别致的街道,各具特色的畫廊,三三两两选购的顾客,构成了大芬村的日常景致。虽然这是一个只有300多本地人的小村,却
期刊
从香格里拉前往德钦县的途中,会路过一个深山峡谷。峡谷的开阔处是高山牧场,汤堆村便在牧场边上。  这是尼西行政村辖下的一个不大的藏族村庄,与尼西其他村庄一样,汤堆村的村民除了放牧与务农外,还从事黑陶制作,这里的制陶工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黑陶便被藏民用来制作祭祀祖先、供奉神灵的器皿。  现在,古老的黑陶器皿在汤堆村及附近村庄的藏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得到广泛应用。  走下祭坛的尼西黑陶
期刊
移动电源的充电功能,对于现代生活是不可或缺的,而时尚包包与移动电源结合成一起,又成了科学家的一个研发课题。近日,芝加哥的两位设计师设计出一款时尚包包,它以3种颜色的织物和皮革的材质制成,既时尚美观,又可以充电,内部没有任何线材,将手机放置其中,就可以无线感应充电,一天可完成2次100%充电。据说根据此原理能设计出类似的充电背包和充电衣服。
期刊
随着苹果公司在9月发布了apple watch,2014年似乎变成了可穿戴型智能设备的热潮年。前几年甚嚣尘上的谷歌眼镜也早已正式发行,这让人们更加关注可穿戴的电子产品带来的种种便利。  什么是“穿戴式智能设备”?当下使用最多的解释为: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它不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能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
期刊
近日,从哈佛商学院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获悉,我国生态修复案例首次同时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和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案例的提供者是一家仅有26年发展历史的民营企业——亿利资源,它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一家小盐厂,发展成为一家“致力于从沙漠到城市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产业的领导者企业”的过程,让许多人深受启发。  “戏剧性”入选  案例库的中方专家、清华经管学院的杨斌教授,对案例被选中的“戏剧性”过程至
期刊
竹笋与茶一样,为江南山居春天的绿色双璧!  清明前后南方的山地,竹笋又开始冒头了。竹笋壮实、肥厚、鲜嫩、洁白,是不可多得的绿色野生食品,深得天然至味,堪称山珍。“尝鲜无不道春笋”,春天的餐桌上没有比竹笋更鲜香美味的了。  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饮食首推蔬食,蔬食里又首推竹笋,“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又说:“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李笠翁概括的“蔬食四
期刊
1984年出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的Brandon Staton,在3年多前来到纽约,开始拍摄纽约形形色色的人,并将配有一两句注解的作品放在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上分享。3年后,281万人在Facebook上关注他的作品,Instagram上他有47.2万人粉丝,几乎每张照片都有几万到十几万的人点“赞”。  2013年10月,Brandon从6000余张作品里面挑选400张作品集结成《人在纽约》图像书籍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