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142例临床治疗研究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手术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状况进行观察、随访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应用到急性心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和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经皮管状血管重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后非常容易诱发早期心绞痛,经皮管状血管重建术在早期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1],为了对不同类型的经皮管状血管重建术的临床效果以及预期效果展开全面的探究和分析。我院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现在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05年到2007年收治的1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典型的胸痛,采用动态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和肌蛋白检查,结果分析得到患者为心肌梗死。并且所有患者在入院28天之内,又再次出现了典型心痛症状,采用含服硝酸甘油的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胸痛状况,心电图结果显示患者出现一次性心电图改变,具体的改变状况为ST段下降或者是太高幅度大于1厘米,T波高尖或者是倒置的T波变成了直立的状态,心肌酶学检查结果显示没有新的动态变化,最终确定患者为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30例,患者年龄最小的和最大的分别为38岁和71岁,平均年龄为59.4岁。7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6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8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有27例,患者冠状血管平均病变的数量为1.92支。观察组7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3例,女性患者有28例,患者年龄最小的和最大的分别为42岁和70岁,平均年龄为60.2岁。71例患者中能够高血压的患者有27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17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有27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并发症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P>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很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开展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为:使用抗凝和扩张血管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患者病情十分严重的时候,加用硝酸甘油治疗,于此同时对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的药物用量為20ml,将其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开展1个疗程2周的治疗。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冠状血管重建术开展治疗,具体的操作为:首先对患者采用抗凝和扩张血管的药物开展治疗。然后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右挠动脉或者是右股动脉作为通路,根据血管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导丝,将导丝沿着患者病变的血管送入到相应的病变囊球部位,进行加压扩张[2],之后退出相应的囊球部位,激昂相应规格的支架送到病变的血管部位,进行血管的重建。患者康复出院之后,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1年到7年,平均4.2年的随访。
  1.3观察治疗和治疗效果评定
  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的再次入院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进行观察。根据临床治疗的具体情况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疼痛程度明显降低;有效是指患者疼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疼痛的程度明显降低,疼痛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无效是指患者的各种状态和治疗之前基本相似,甚至加重[3]。
  1.4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如果得到两组数据资料之间的差异有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组71例患者中整体治疗有效的患者有56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8.87%,观察组71例患者中整体治疗有效的患者有67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4.37%,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有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预后结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1到7年,平均4.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因心血管疾病发作再次入院的患者有19例,再次入院率为26.76%,对照组患者因心血管疾病再次入院的有45例,再次入院率为63.38%;观察组71例患者中,随访结果显示死亡的总人数为13例,总体死亡率为18.31%,其中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有5例,占7.04%,对照组71例患者中总体死亡人数有18例,总体死亡率为25.35%,其中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有10例,占14.08%,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P<0.05,说明两组患者预后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4]。
  3讨论
  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其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中存在严重狭窄的位置,这些病变部位非常容易出现损斑块,这些地方非常容易破裂,导致梗死的再次发生等。随着溶栓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早期心绞痛的发病率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溶栓治疗使患者的闭塞的血管发生再次的融通,这样能够使心肌得到及时的供血,得以恢复。但是,融通之后,患者的血管中还存在着部分残留的狭窄部位,这样就为心绞痛的发生创造了相应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溶栓治疗之后,只有心肌发生轻微的缺氧,就会导致心绞痛的发生。临床上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发生心绞痛的患者,比没有发生心绞痛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并且牵扯到的血管越多[5]。冠状动脉囊球扩张术以及支架植入手术,也就是冠状动脉血管重造术,能够使相关的血管再次通畅,消除了原来血管的狭窄状况,使心肌缺血状况得到有效解决,防止心肌出现坏死、恶性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情况,最终降低心源性猝死给患者生命带来的威胁,降低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和死亡率。本次研究我们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经皮冠状血管重造术的治疗效果和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同时对所有患者开展了为期1年到7年,平均4.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再次入院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经皮冠状血管重造术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再次入院率、总体死亡率和因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6]。因此,在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患者应该在常规抗凝和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的选用经皮血管重建术开展治疗,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降低早期心绞痛给患者带来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吴宁.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临床病理及治疗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3):107.
  [2] 赵闯.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2):042.
  [3] 徐义枢,杨跃进,魏庆林,等;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03:3-171.
  [4] 刘艳,靳岩,等;TpP、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1(1):332.
  [5] 袁正强,李芝峰,曾力群,等.急性心肌梗死后直接或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2(2):160-161.
  [6] 吴海云,王士雯,赵玉生,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6(9):520-52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 要】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70,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n=70,采取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各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宮腔水囊压迫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随机抽取的我院2010年0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结果:治疗组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组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及发热几率小。结论:宫腔水囊压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近几年来随机收取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54例,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5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者,治愈53例,占98.1%。1例急诊手术患者因腹膜后、肠系膜多处裂伤,合并失血性休克而死亡,24例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25例急诊手术患者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研究实施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及生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室实施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口头宣传教育及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治疗后,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总结治疗急性阑尾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阑尾炎的患者100人,再将这100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一年后回访复发率以及胃肠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肾损伤,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疾病患者,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32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回顾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消化道出血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全部320例患者中,有47例(14.69%)急性肾损伤患者,同时患有消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观察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固定义齿修复,实验组患者采用活动义齿修复,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指数、术后1年、2年基牙健康和咀嚼效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观察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放血疗法加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注射。結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显效率46.67%,对照组有效率73.33%,显效率26.67%。结论: 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人员为2013年1月1日到 2015年1月31 日于xx市xx医院接收治疗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症的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有62例患者经手术后痊愈,有5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  昏迷是急诊内科的常见危、急症,一般是由于严重的脑功能障碍所导致。昏迷患者在急诊内科患者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在15%左右,目前很难诊断出具体的病因,也因为这个原因,该病症很容易出现治疗不当或是治疗被延误的情况,致死率较高。基于此,医护人员如果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判断出患者的昏迷原因、进行相关检查并施行必要的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