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Mous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卷青灯
  《野味读书》是我买的、看的第二本孙犁的书。从此书开始,进入孙犁的文学世界,之后才买了《孙犁全集》,继而开始了近十年的孙犁阅读之旅。如孙犁年轻时根据鲁迅的书帐购书一样,我买书,也常得自孙犁文章的指引。曾将他文中提到的书名记下,作为我的购书指南。
  晚年孙犁写了为数众多的读书随笔。这个时候的孙犁,已经“有了一些人生的阅历和经验”,对文艺书籍的“虚无缥缈、缠绵悱恻”不再感兴趣,从而转向了史籍和古代笔记的阅读。他自言是“晚年无聊,侧身人海。未解超脱,沉迷旧籍”。而他的读旧籍,是为了用历史印证现实,也在用现实印证历史;只是,“读中国历史,有时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
  沉重的心情,在孙犁写下的文章中,是很容易看到的。“行文之时,每每涉及当前实况,则为鄙人故习,明知其不可,而不易改变者也。”在文章中,他常忍不住把自身体验融入到读过的书中,在这方面,我受其影响颇深。孙犁不是就书谈书,而是结合自己的阅历经历和经验教训。他谈的是读过的书,写的是人生。
  年过六七旬的孙犁,多足不出户,在宅中面对黄卷青灯,而心在默默诵读。尤其是在读《史记》《前汉书》《后汉书》等古籍时,更是如此,一字一字地抠着读,硬读,反复读。阅读时忆及往事,每有所得,便记而成文。
  他写《我的丛书零种》时,检阅顾修《汇刻书目》,见到书套而生发的感慨录在附记中:“今日面对,不只忆及亡人,且忆及一生颠沛,忧患无已,及进城初期,我家之生活状态。”这类“附记”文字,在《书衣文录》中有很多,见性见情,让人不忍卒读。
  孙犁的爱书,很出名。他自己在文章中也多有提及。“人无他好,又无他能,有些余力,就只好爱爱书吧。”这是孙犁为自己爱书找的“借口”。早在保定上学时,他在紫河套地摊上花了一元大洋买到了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后又专门买了二尺花布到裱画铺去做了个书套。他之爱书癖,是青年时养成的。在往后的岁月中,书成了孙犁生死与共之物,也就是“情理之常,不足为怪”。
  黄丕烈是藏书家,他对书有特殊的感情,仿佛接触的不是书,而是红颜少女,一见钟情,朝暮思之,百般爱抚,如痴如醉,偶一失去,心伤魂断,沉迷忘返,毕其一生。孙犁写的是黄丕烈,其实如何不是自况呢。有他手书的《书箴》为证:“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沐手,阅后安置。温公惜书,不过如斯。”
  如此爱书惜书的孙犁,晚上做梦,梦到的也都是买书。当看到他晚年总结买书经验时,我深以为然,并以亲身经历印证着他多年前就说过的“进大书店,不如进小书铺。进小书铺,不如逛书摊。逛书摊,不如偶然遇上。”“青年店员,不如老年店员。”“寒酸时买的书,都记得住。”……和书买得多了所得到的经验一样,书看得多了,孙犁也总结了“三不读”:言不实者不读。常有理者不读。文学托姐们的文章,不可读。
  在“三不读”之外,他看起书来,反“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行之,遇到问题,耿耿于怀,不弄清楚便如鲠在喉,有时还不免“说三道四”。在无书可读的年代,他从朋友的孩子处借得两册大学语文书,“逐一抄录”,有《论语》《庄子》《诗品》《韩非子》《扬子法言》《汉书》《文心雕龙》《宋书》《史通》等古籍的片段。也是在此时,孙犁才认识到,读书也是穷而后工的。
  有些书,真的应该重读。我初读《野味读书》,是在2011年,时初到昭苏,人地生疏,整日与书为伍。如今离开业已四年。八年间,三读其书,所记如上。
  草花一束
  《草花集》是汪曾祺的众多散文随笔集中的一本,只有薄薄的一百多个页码,作为成都出版社听雨楼文丛之一,出版于1993年。我在二十六年后,偶遇于伊犁。
  《草花集》不是什么难得的书,但胜在是作者生前自己选编的,而且还专门写了序,和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汪先生著作,虽然内容没有什么不同,但看时的感觉大异。
  我买书向来是随遇而买,虽爱读汪曾祺,却也没想着专门去搜求他生前出过的书。我身边就有朋友,爱读汪曾祺爱到把汪先生生前出过的书一本本地收齐了,甚至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邂逅集》都让他千方百计买到了。寒舍所存的汪曾祺著作,也仅有两种《汪曾祺全集》以及之前零散有的十几种单行本。后来尤其近几年出版的汪曾祺单行本作品集都敬而远之了。话虽如此,但有时偶遇年代早一点的,尤其汪先生生前自己编的集子,总是忍不住要买。《草花集》即为其一,看目录,书中文章也都看过,许多篇目甚至看过不止一遍,但看看书品,再翻翻装帧,还是顺手就买了。
  过了几日,要去驻村,临走时从书架上抽出《草花集》放到了随行的包里。住户时,随手抽出来读几页,也很快就看完了。近两年,每月到村中住户,我常以为苦,和汪曾祺的“随遇而安”比起来,境界到底差了许多。《沽源》即是汪曾祺写右派生活的篇章之一,文章写得自然是好。他补录为右派,自认为是“三生有幸”,所以去沽源,也并不觉得是苦,在他笔下,甚至觉得是一种享福,是“逍遥自在之极”,每天早上摘两丛还带着露水的马铃薯花和叶,上午画花,下午画叶。马铃薯成熟时就画马铃薯,画完的薯块在牛粪中烤熟着吃掉,于是也有了自夸的資本:“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
  其实,这些都是去了沽源以后的事,仅看汪曾祺去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路上的心情就知道,他是愉悦的,并不是常见那种右派遭遇发配的郁闷。汪曾祺去研究站,坐的是牛车,牛车走得很慢,他“就躺着看看蓝天,看看平如案板一样的大地——这真是‘大地’,大得无边无沿”。你看,这哪里是“发往军台效力”,简直就是旅游,是度假。
  看版权页,《草花集》首印是三万册,这在散文集中,不是小数。要知道,《草花集》出版的前几年,汪曾祺在漓江出版社出版《汪曾祺自选集》,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晚翠文谈》,首印也都只有二三千册,加印那是后来的事。时隔几年,也可以看出汪曾祺的读者群在不断扩大,也很有“市场”。这个“市场”在汪曾祺去世后,更是不断地在扩大,他的作品也正影响着后来的作家。最近《中华文学选刊》对一百多位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作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有哪些作家对你的写作产生过深刻影响?请列举三位,具体说明原因”,看了他们的回答,“汪曾祺”出现的频率颇高。   像《草花集》这样的“小书”,很适合带着路上读,文字很美,看着是一种享受,可消解奔波之疲劳。正如他在《自序》里写的那样,“辛苦了一天,找个阴凉的地方,端一个马扎或是折脚的藤椅,沏一壶茶,坐一坐,看看这些草花,闻闻带有青草气的草花淡淡的香味,也是一种乐趣。”汪曾祺写的是看草花的感受。汪曾祺把他的这些文章就比作是草花,所以读汪曾祺如看草花,“闻闻带有青草气的草花淡淡的香味,也是一种乐趣”。
  花开两朵
  汪曾祺和孙犁,是我除了鲁迅之外读得最多的两个作家。
  在我心中,孙犁和汪曾祺如两座高峰,并肩相望。因为常把他们的作品放一起阅读,难免就会有所比较。后来发现,如我这样同时阅读他们作品的人,还真不少。一个朋友前几天还在说:“床头书一堆,翻来翻去还就是汪曾祺和孙犁的能随时打开看看,二十多年都读不够。”我没有他的阅读时间久,但近十年来,他们的作品,真是一直在读,读不够。
  作家苏北是资深“汪迷”,在读汪曾祺时,也不会忘了孙犁。苏北在谈汪曾祺的《晚饭花集》时说,汪曾祺是干净的。之后,他又忍不住加了一句,孙犁也是干净的。因为整篇文章谈的都是汪曾祺,后面一句完全可以说没必要,但苏北就是写上了。这肯定不是无意为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印象深刻,所以在写作时就自觉不自觉地流露了。
  或许因为孙犁、汪曾祺作品的共同点很多?现在比较他们艺术成就的文章很多。这方面,评论家李建军的《孙犁何如汪曾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李建军指出了他们的相同点,更是在说他们的不同:孙犁的写作属于北方气质的写作,具有峻切而质实的特点,甚至有一种北方式的沉重和苍凉,尤其是晚年的写作,坚正而耿直,执意要将人们留在心上和身上的疤痕,展露出来。而汪曾祺后期的写作,则属于南方气质的写作,显得欣悦而温和、轻逸而细腻,倾向于将自己记忆中的历历往事,以及当下所体验到的饮食的满足与游玩的快乐,津津有味地叙写出来。
  孙郁对两人也有过比较:“汪曾祺晚年身边有许多青年人,这给他不少的快乐。孙犁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冷寂的东西多。”也许源于汪曾祺的“欣悦而温和、轻逸而细腻”,近年来,汪曾祺热一直持续不退。甚至有评论家说,汪曾祺的火热程度有高出其文学成就的趋势。现在的图书市场,汪曾祺的著作一出再出,书架无处不汪曾祺。这肯定不是汪曾祺乐意看到的。我的一个爱读汪曾祺作品的朋友甚至开玩笑说,汪曾祺本如“人参”,愣是被出版商炒成了“胡萝卜”。而孙犁相比较就沉寂得多。
  目前,还少见谈论孙犁、汪曾祺之间交往的文章。看他们的年谱、传记,稍加检阅便发现,孙犁、汪曾祺似乎很少有交集,甚至都未曾谋面过。汪曾祺去世后,他的子女写了一本《老头儿汪曾祺》,书中提到汪曾祺服气的二十世纪三个小说家:鲁迅,沈从文,孙犁。这话除了在他的家人面前说过外,有时酒后也会吐露一二,这在一些回忆他的文章中也有被提到。作为北京京剧院编剧的汪曾祺,在75岁时还曾将孙犁的《荷花淀》等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炮火中的荷花》,這也是汪曾祺五十多年创作生涯中唯一的电影剧本。
  此外,汪曾祺还在《铁凝印象》等文中几次谈到孙犁的小说,并深知孙犁嗜书如命。在《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中就谈道:“孙犁的小说清新淡雅,在表现农村和战争题材的小说里别具一格(他嗜书若命)。他晚年写的小说越发趋于平淡,用完全白描的手法勾画一点平常的人事,有时简直分不清这是小说还是散文,显然受到了中国的‘笔记’很大的影响,被评论家称之为‘笔记体小说’。”
  孙犁把书看得跟命一样金贵,这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记录。相较孙犁的嗜书如命,汪曾祺就随意得多。汪曾祺也曾坦言,他看书毫无系统,是没有目的地读,所以看得很杂,随手抓起来就看,看得进去就接着看,看不进去就丢开。孙犁很讲究书的版本,对书的整洁要求也很高,从不折页,也不在书上涂写、做记号;而汪曾祺的一些读书随笔,基本都没有提及书的版本之类的内容,而且他还习惯于在书上圈点批注。这在孙犁而言,简直是受不了。
  汪曾祺虽没有专文谈论孙犁,但对孙犁的作品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在写作时,也常能信手拈来。1992年,汪曾祺写《自得其乐》时,开头第一句就是:孙犁同志说写作是他的最好的休息。孙犁也看汪曾祺的作品,但提到的很少,我们现在翻《孙犁全集》,大概只有1984年写的《小说杂谈》中提及过:“去年读了汪曾祺的一篇《故里三陈》,分三个小故事。我很喜欢读这样的小说,省时省力,而得到的享受,得到的东西并不少。它是中国的传统写法,外国作家亦时有之。它好像是纪事,其实是小说。情节虽简单,结尾之处,作者常有惊人之笔,使人清醒。……我晚年所作小说,多用真人真事,真见闻,真感情。平铺直叙,从无意编故事,造情节。但我这种小说,却是纪事,不是小说。强加小说之名,为的是避免无谓纠纷。所以不能与汪君小说相比。”
  我在拙作《汪曾祺的书画》一文的结尾说:“看汪先生的题画文字,常想起孙犁先生的《书衣文录》。”这是真的。当时写这篇文章时,依据的是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汪曾祺书画集《四时佳兴》。年初,期待许久的新版《汪曾祺全集》“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第十一卷中也收入了六十余则汪先生的书画题跋。我在反复看这些题画时,将《书衣文录》找出来,对照着看,真是一种很难忘的阅读经历。孙犁、汪曾祺两位先生均无日记留世,书衣文、题画文字成了他们的一种别样的日常记录。
  总体而言,汪曾祺的题画诗文读起来较为轻松,这和他一贯的文学主张有关;孙犁的书衣文,读起来沉郁得多,这也是由孙犁对文学的理解所决定的。或许,正如李建军所言:“孙犁与汪曾祺之间,气质接近,趣味接近,文学理念接近,本应该心心相印、惺惺相惜才是。然而,他们虽然也曾谈及对方,但却并不频繁和深入。在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隐蔽的紧张关系。”
  这种隐蔽的紧张关系,表现在他们对许多事物看法上的迥异,也可见一斑。诸如孙犁和汪曾祺对周作人、沈从文的看法和评价的大不同,即可作为其中的一例。再比如,他们在对待“吃”上,估计也鲜有共同语言。另外还有不同,汪曾祺的文章中就有提及,是在《谈风格》中:“孙犁同志说他喜欢屠格涅夫的长篇,不喜欢他的短篇;我则正好相反。”《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汪曾祺多次提及并翻得滚瓜烂熟的书。孙犁也有这两本书,甚至比汪曾祺买得更早,并在1975年为它们包了书衣,写的两则书衣文都很短,也都看不出态度和心情。孙犁可能都没细读过,要不然,他应该会在书衣上有所提及。   书中安身心
  在指导青年朋友进行文学创作时,孙犁告诫他们“要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但孙犁自己终由于生活漂泊等原因,鲜有记日记。除了1950年3月25日、3月26日,1955年12月21日等三天的日记外,不再有日记行世,至少我们在《孙犁全集》中未再见到。孙犁自己也坦言:“有很多人,记日记,一生不断,这实在是一种毅力,不管其内容如何,我对作者,佩服得很。”
  自己不怎么写日记的孙犁,却很爱读日记。《鲁迅日记》是孙犁熟读的,年轻时他就以《鲁迅日记》中书帐的书目作为购书指南。后来,孙犁在整理图书、包书衣、写书衣文时发现,他的线装旧书见于鲁迅书帐者“十之七八,版本亦近似”。除了《鲁迅日记》外,他细读过的日记至少还包括《曾文正公手书日记》《能静居士日记》《翁文恭公日记》《缘督庐日记钞》《郭嵩焘日记》《胡適的日记》《使西日记》《郭天锡手书日记》《汪悔翁乙丙日记》《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三愿堂日记》《西征日记》《秦輶日记》《越缦堂日记补》……甚至,在1995年5月9日,八十多岁高龄的他还专门写过一篇《日记总论》。之后不久,孙犁就歇了笔。
  说孙犁不记日记,指的是我们日常理解中的日记,但他还有其他方式的“日记”,此即是我们看到的《书衣文录》,这是孙犁自己说的:“余向无日记,书衣文录,实彼数年间之日记断片,今一辑而再辑之。往事不堪回首,而频频回首者,人之常情。”
  孙犁既然是把书衣文录当成日记在写,写作之初是没想过发表的。所以写书衣文录时,他抒发心情,表达对时事的看法,以及臧否人物,都不加修饰。他的“数年间之心情行迹”通过《书衣文录》得到了保存。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大江之外,不弃细流”,孙犁便将之整理、汇集分批发表,并收录在198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耕堂杂录》和之后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文集》第五册中。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文路更为开放,孙犁也觉得自己已届垂暮,“行将已矣,顾虑可稍消”,便将之前觉得“有所妨嫌”的部分抄录整理、再次分批发表。
  《书衣文录》的产生,有它的时代背景。在《耕堂书衣文录·序》中,孙犁对此也有说明:“七十年代初,余身虽‘解放’,意识仍被禁锢。不能为文章,亦无意为之也。曾于很长时间,利用所得废纸,包装发还旧书,消磨时日,排遣积郁。然后,题书名、作者、卷数于书衣之上。偶有所感,虑其不伤大雅者,亦附记之。此盖文字积习,初无深意存焉。”于是,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书衣文录》。据刘宗武梳理发现,孙犁写《书衣文录》最早开始于1956年;集中的写作就是在“七十年代初”之后的1974年至1976年,尤以1975年为最,在八十年代偶尔为之,数量不多。而在九十年代初期,孙犁集中所写的《甲戌理书记》和《耕堂题跋》,其实和《书衣文录》一脉相承,同样可以作为书衣文录来考量。到了1995年,孙犁已很少写新作,只是偶尔还包书衣,在书衣上写几句。至此,四十年时间都在书衣上留下了记录。
  孙犁的包书衣,确是为了“消磨时日,排遣积郁”,更是因为对书有挚爱,不然消磨时间的方式多了去了,又何必去包书衣呢。孙犁孜孜不倦包书皮,写书衣,其实都是一种寄托。正如他1975年12月30日在《明清画苑尺牍》上所题:“此一年又在修装书籍中度过,仍不能自克自宽也。”1992年,孙犁已经九十高龄,在装《宋司马光通鉴稿》时记下了他的装书小史:“余自七十年代起,裁纸包书近二十年,此中况味,不足为他人道。今日与帮忙人戏言:这些年,你亲眼所见,我包书之时间,实多于看书之时间。然至今日,尚有未及包装者。此书即其中之一,盖书太大,当时无适合之纸耳。”
  为了包书衣,孙犁到处找纸,纸荒也时有出现。1975年2月5日晚上在《小说枝谈》书衣所记文字,即与此相关:“余中午既装《小说考证》,竟苦未得皮纸为此书裹装。适市委宣传部春节慰问病号,携水果一包,余亟倾水果,裁纸装之。呜呼,包书成癖,此魔怔也。又惜小费,竟拾小贩之遗,甚可笑也。”
  后来,孙犁的“包书成癖”,闻名周围,同事们都帮他搜罗“废纸”,这在《书衣文录》中也有记录,在《广群方谱》上他是这样写的:“余近年用废纸装书,报社同人广为搜罗,过去投于纸篓者,今皆塞我抽屉,每日上班,颇有收获。远近友朋,率知此好。前数日冉淮舟从文化局资料室收得破碎纸一捆送来,选裁用之,可供一月之消闲也。”这是1975年11月9日早晨“又记”的。这样的“又记”,完全就是为了说包书纸的事。此外,“中午食鸡,碎骨挤落一齿”也被他写在了书衣上,真是十足的“日记”。
  孙犁在书衣上“题书名、作者、卷数于书衣之上。偶有所感,虑其不伤大雅者,亦附记之”,应该也是有心存练笔的想法。练笔,一为练习书法;一为练写文章,保持一种创作的状态。“文革”结束后,孙犁能很快调整状态写出现在被称为“耕堂劫后十种”的十本书,和他在被迫停笔期间大量写书衣文录是分不开的。
  《书衣文录》在孙犁的所有作品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孙犁的心路历程,更是考察孙犁晚年生活和心态的重要依据。《书衣文录》每则所记,文字都不多,少则十余字,至多也不过千字左右。所记内容,有与书相关的,更多的则是心情和生活琐事的记录。《中国小说史略》条目所记,虽是书事,更是叹人生聚散无常。而《扬州画舫录》上所记,只有一句:“邻居送信,今晚将有地震。”时是1975年3月7日。在《七修类稿》上也只写了一句:“近日情状,颇似一篇聊斋故事。”惜手边无孙犁年谱或传记,无从得知“情状”详情。在几天后的1975年3月17日晚上,他写在《现存元人杂剧书录》上的文字则有“有晚离不如早离之想”之句;再后来,在1994年12月5日,在检书至《十国春秋》时“忽见书衣上有连日所记与张离异前之纠纷,颇伤大雅。乃一一剪下,贴存于他处……”想来“聊斋故事”都与此有关。在《六十种曲》书衣上,孙犁则分别记了四次,前三次均是当时的生活琐事记录,却很有价值,是其他文章无可替代的。而题在《陈老莲水浒叶子》上的文字,虽不长,实是篇悼亡之作。1989年3月31日写在《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的文字,则是他近日身体状况的真实记录。这在《书衣文录》和作者的其他文字中,也是不多见的。《郑堂读书记》记的是1975年9月22日的见闻:“今日所闻:周沱昨日逝世,才女而薄命者也。行政科为半间房在佟楼新闻里打人,致一青年名三马者当场服毒而死。”
  《书衣文录》单行本出版以来,不断有新版本出来。其实,在孙犁身前,《书衣文录》已经成为阅读的热点,这是孙犁自己在文章中提到的,见于前文提到的《日记总论》中:“晚年偶有感触,多记于书衣之上,为关心我的友朋看中,成为阅读的热点,实在出乎我的意料。”近年,百花文艺出版社更是推出了《书衣文录》手迹版,在欣赏孙犁文章魅力的同时,让人也得以一窥孙犁的书法之美。也是手迹版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书衣文录》的原始记录,有些条目和发表出来的差别很大,这也是当时孙犁将《书衣文录》当日记来写的另一种体现。日记,毕竟是私密性的,一旦要发表,孙犁就有了顾虑。他为姜德明题《津门小集》的手迹是:“回忆写这些文章时,每日晨五时起床,乘公共汽车至灰堆,改坐 ‘二等 ’,至白塘口。在农村午饭,下午返至宿舍,已天黑。然后写短文发排,一日一篇,有时一日两篇。今无此精力矣。然在当时,尚有人视为 ‘不劳动 ’‘精神贵族 ’‘剥削阶级 ’者。呜呼,中国作家,所遇亦苦矣。德明同志邮寄嘱题,发些牢骚以应之。”而我们看到的发表版本是这样的:“回忆写作此书时,我每日早起,从多伦道坐公共汽车至灰堆。然后从灰堆一小茶摊旁,雇一辆 ‘二等’,至津郊白塘口一带访问。晚间归来,在大院后一小屋内,写这些文章。一日成一篇,或成两篇,明日即见于《天津日报》矣。此盖初进城,尚能鼓(贾)老区余勇,深入生活。倚马激情,发为文字。后则逐渐衰竭矣。”《知堂谈吃》的书衣手迹和正式发表出来的文字,同样也有很大的改动。如有心人将之一一对照,应该会有更多的发现。孙犁的谨小慎微,是一以贯之的。
  在《战争与和平》书衣上,孙犁用短短的几句总结他的一生:“余幼年,从文学见人生,青年从人生见文学。今老矣,文学人生,两相茫然,无动于衷,甚可哀也。”或许,真如孙犁所言“能安身心,其唯书乎”?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我不轻易赞美这世界  我不轻易赞美这世界  那个勤俭的女人,她积累了财富  她一大早送女儿去学校  九点前赶到班上,傍晚与夕阳  一起接女儿回家,辅导作业  去厨房做饭,微信里问丈夫多久到家  ——她为心爱的人付出了青春  和所有一切。她好几年没出远门了  我更愿赞美她有一个漫长假期  能回去婚前少女时光,重做一次选择题  另一老人沉迷摄影,他用单反镜头  抓拍不同于身边的世界,美在刹那间  定格
期刊
美好的生活  窗外的阳光明媚,我需要赞美它吗  不。树叶上的光闪闪烁烁  我们需要羡慕它吗  不。  我抬头就是蓝天,是你遥望过的  低头就是我的人间,目光相连处  我需要对你说一声我爱你吗  是的。  孤独的相见  照在我脸上的光,到这里就止了  我想的人,到你那里  就停了。  我们,想念有想念的孤独  相见有相见的孤独  你紧紧抱着我一个人,我也是  爱是如此孤独  在这里  这里的山不必太
期刊
一  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法准确地去描述她的样子,仿佛她没有具体的轮廓,像一团飘浮于山谷间的白雾,游离不定。当我看向她的眼睛时,好像只有那一双眼睛存在于现实中。当我看向她的嘴唇,那微微张开的狭窄的缝隙里慵懒地吞吐着生命的气息。当它们聚合在一起,便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一个不解的谜。  那是一张椭圆的苍白的脸颊,瘦削而没有力量。她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美丽的因素,但那是另一种完美的象征,至少在我记忆中因为
期刊
几颗最明亮的星星还挂在蓝褐色的天空上,夜色还没有完全褪去,我们就出发了。我们像一些模糊的生灵,沿着田野中的小径悄无声息地前行,也不知要去向哪里。弯弯曲曲的小径匍匐在水稻田里,像一条疲惫的蚯蚓。  田埂偏执而吝啬,像封闭的思想一样狭隘,如穷人的命运一般狭窄……就算它高抬贵手,也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我只能跟在他们身后。  这是一个梦境的开始。美得让人窒息。当我可以描绘出它,我就再也没有力气,去做那样美
期刊
作者简介 孟繁华,著名当代文学史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该文为孟繁华教授在安徽省文联举办的“知名文艺评论家看安徽”活动中的演讲记录稿,经过孟先生的亲自校订,授权《安徽文学》发表。  中国当代文学这个概念,已经70年了。这个概念是周扬1960年在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上提出来的。至今中国当代文学史已经有一百多部作品了。对于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期刊
乍看小说题目,有种学术论文的感觉:研究范围限定为三维时代,研究对象则为三维时代语境下的打人事件。这不禁让读者发问:何为三维时代,具体指哪三维?又为何不是四维、五维乃至多维?如此语境下的“打人事件”和正常语境下的“打人事件”有何不同?  带着这些疑问来看文本。小说分成三章,从行文结构上与“三维”正好呼应。在第一章里,我们看见一个名叫徐阳的小伙子,在失业、失恋、受骗等系列受挫情绪的刺激下,暴揍了一个该
期刊
“你把大方向搞错了,再往前跑,就到水泥厂了。”永浩套着老头衫,穿着大短裤,趿拉着拖鞋,一边走一边指着两边说:“喏,石桥,长河,前头就是长江了,这都没变,想起来了吧?”正午的石桥像一只灰色的老猫,病恹恹的,看上去就像快要死了。石桥下的长河绿中泛黄,像一大块变质的绿豆糕。咕噜,咕噜,气泡翻起来,味道翻起来。石墩周围,淤积着一大堆醒目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白色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妇女用过的卫生巾,猪
期刊
无怨无悔  四月,是玉树的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正悄然落下,两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大字,在玉树援青指挥部的食堂里显得格外醒目。第四批北京对口援青玉树医疗的专家们正在吃晚饭,他们大多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常常因为就诊的病人太多,或者处理急重症患者晚到,于是,指挥部把开饭时间推后了半小时。  往常,他们会一边吃饭,一边小声交谈,或者独自与家人通话、视频。可今天,指挥部来了位陌生人,
期刊
在我的身体上,看得见的最丑陋的部件无疑是牙齿。家乡的水质含氟量高,我从不在意乡人的满口黄牙,对自己参差不齐的牙齿也漠不关心,仿佛丘陵有沟壑、岩石有罅隙、镰刀有豁口,牙齿有瑕疵天经地义。当然,这都是年少时的想法,进城之后,我自觉或不自觉便恪守了笑不露齿的古训,并非有教养,而是满口不自信;尤其照相的时候,我会嘴唇紧闭,就像人有意无意把心底的恶念隐藏。我有时想,如果把我的牙齿放大,会是峡谷里林立的怪石吗
期刊
雨水:草色遥看  杏花开了,杏花开得有些孤独,在村庄寂寞的墙角,像一位寂寞的小妇人,向春天倾尽所有。杏和梅是姊妹,只不过有着不同的命运。梅走得远,远嫁烟雨朦胧的江南,穿小巷,走咯噔的青石小桥,平添了几许思乡的酸涩;杏守着,守着辽阔的北地,每当梅花开过,从风中传来丝丝缕缕微弱的香——噢!蓦然一惊,原来是梅花传递的消息。  羊圈里的羊,憋了一冬,看够了寂寞的天空,吃够了没有汁水的干草,骨子里躁动着一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