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源性疾病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食品安全成为公众所关心的热点[1-3]。与此同时,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国内食品卫生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中,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是《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部门的主要职责,为此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增强对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4],进一步加强全国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与技术能力建设,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传统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将难以适应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变化。本文就我州开展的食品安全及食源性疾病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根据黔南州实际情况,制定了黔南州2013年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调查方案和计划。
为落实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调查, 2月18号举办了黔南州2013年食品安全监测培训会,对来自全州12县市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和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哨点医院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
根据黔南州2013年食品安全监测方案要求,按照黔南州2013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黔南州9个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本辖区样品的采集(购置)及送样;州疾控中心及时对送检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样品和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检测的样品进行检验和送样。
黔南州疾控中心共收到本州9个监测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送的食源性致病菌样品255份,化学污染物样品555份并及时进行检测。
致病菌检测项目: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共11类。
化学污染物检测项目:重金属铅、镉、总汞、总砷,黄曲霉毒素M1、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着色剂等。
所有检测项目均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食源性致病菌除少数样品外,多数符合国家标准,化学污染物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为确保我州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州卫生局于2013年7月26日召开黔南州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会议,来自黔南州疾控中心、黔南州中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医三附院、都匀市卫生局、都匀市疾控中心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科室负责人、承担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任务的黔南州中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对黔南州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工作安排。
黔南州2013年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哨点医院是黔南州中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医三附院,各医院成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机制;医院相关负责科室每天收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息,及时填报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表;截止到11月30日,三家哨点医院未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病例。
都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与黔南州中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医三附院联系,医院每月向都匀市疾控中心报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实行零报告机制,疾控中心及时掌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发生情况。
全州12县市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截止12月31日,黔南州共发生了6起食物中毒事件,未达到州级响应,发生食物中毒的县市疾控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食物中毒处置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报告的有2起,同时将事件信息报告到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登陆报告系统,了解全州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发生情况。
2013年黔南州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哨点医院为黔南州中医院。州中医院从2013年5月开始进行对符合病例定义要求的腹泻病人进行监测和个案报告,同时采集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可疑食源性致病菌菌株(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的分离鉴定,截止12月31日,采集病人的粪便标本60份,进行可疑食源性致病菌菌株的分离鉴定,检出疑似志贺氏菌1例和沙门氏菌1例,并将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菌株及检验原始记录复印件送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鉴定;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哨点医院州中医院送达的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菌株进行复核鉴定,结果符合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并及时将确认的阳性菌分离株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国际上的事件大多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卫生控制不当和环境污染所致。而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为事件。这些因人为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要着重说的“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当下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就是以这一类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为主的[5-7]。此次调查所有样品都符合国家标准,未见异常。
参考文献:
[1]蔡周梅.郭永强.林静梅. 2012年梧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05):636-638.
[2]吕秋艳.王志越.宋景红. 2010-201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05):633-635,638.
[3]彭力立. 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监管体系现状[J].食品安全导刊,2014(17):72-73.
[4]孙志斌.林晓伟.叶蔚云. 广州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及对风险来源关注度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01):78-82.
[5]付卫东. 常州市钟楼区小餐饮业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4,21(03):291-293.
[6]包肖强.邓红平.朱士新. 昆山市花桥镇农村(社区)家宴食品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3,20(06):590-593.
[7]曹家艳.王世平.张仁俊.等. 遵义市2007-2011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02):216-218.
根据黔南州实际情况,制定了黔南州2013年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调查方案和计划。
为落实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调查, 2月18号举办了黔南州2013年食品安全监测培训会,对来自全州12县市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和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哨点医院的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
根据黔南州2013年食品安全监测方案要求,按照黔南州2013年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黔南州9个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本辖区样品的采集(购置)及送样;州疾控中心及时对送检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样品和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检测的样品进行检验和送样。
黔南州疾控中心共收到本州9个监测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送的食源性致病菌样品255份,化学污染物样品555份并及时进行检测。
致病菌检测项目: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共11类。
化学污染物检测项目:重金属铅、镉、总汞、总砷,黄曲霉毒素M1、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着色剂等。
所有检测项目均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检测。食源性致病菌除少数样品外,多数符合国家标准,化学污染物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
为确保我州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州卫生局于2013年7月26日召开黔南州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会议,来自黔南州疾控中心、黔南州中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医三附院、都匀市卫生局、都匀市疾控中心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科室负责人、承担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任务的黔南州中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对黔南州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工作安排。
黔南州2013年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哨点医院是黔南州中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医三附院,各医院成立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机制;医院相关负责科室每天收集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信息,及时填报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表;截止到11月30日,三家哨点医院未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病例。
都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与黔南州中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医三附院联系,医院每月向都匀市疾控中心报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实行零报告机制,疾控中心及时掌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的发生情况。
全州12县市建立了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截止12月31日,黔南州共发生了6起食物中毒事件,未达到州级响应,发生食物中毒的县市疾控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食物中毒处置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报告的有2起,同时将事件信息报告到国家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登陆报告系统,了解全州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发生情况。
2013年黔南州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哨点医院为黔南州中医院。州中医院从2013年5月开始进行对符合病例定义要求的腹泻病人进行监测和个案报告,同时采集病人的粪便标本进行可疑食源性致病菌菌株(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的分离鉴定,截止12月31日,采集病人的粪便标本60份,进行可疑食源性致病菌菌株的分离鉴定,检出疑似志贺氏菌1例和沙门氏菌1例,并将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菌株及检验原始记录复印件送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鉴定;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哨点医院州中医院送达的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菌株进行复核鉴定,结果符合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并及时将确认的阳性菌分离株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国际上的事件大多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卫生控制不当和环境污染所致。而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为事件。这些因人为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要着重说的“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当下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就是以这一类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为主的[5-7]。此次调查所有样品都符合国家标准,未见异常。
参考文献:
[1]蔡周梅.郭永强.林静梅. 2012年梧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05):636-638.
[2]吕秋艳.王志越.宋景红. 2010-201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05):633-635,638.
[3]彭力立. 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监管体系现状[J].食品安全导刊,2014(17):72-73.
[4]孙志斌.林晓伟.叶蔚云. 广州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及对风险来源关注度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01):78-82.
[5]付卫东. 常州市钟楼区小餐饮业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4,21(03):291-293.
[6]包肖强.邓红平.朱士新. 昆山市花桥镇农村(社区)家宴食品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3,20(06):590-593.
[7]曹家艳.王世平.张仁俊.等. 遵义市2007-2011年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02):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