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青岛市的区域经济主导战略是发展蓝色经济,它具有强烈的高新技术属性。正是因为全力攻坚这一经济类型,青岛市才深刻地面临产学研隔阂所带来的困扰。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蓝色经济的来龙去脉,这个概念具体包括什么?它是否等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此,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于慎澄教授。
从1984年经济技术开发区说起
《商周刊》:您长期研究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能否从您研究的角度,为我们梳理蓝色经济的来龙去脉?
于慎澄:青岛一直是围绕着胶州湾做文章的。曾几何时,青岛市主要的发展地方是老城区,从镇江路以西、一直到团岛的小区域。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市要继续发展,往哪发展?当时在黄岛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是,1984年的黄岛跟今天不一样,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因此这一战略的收效很不明显。当青岛市发现战略收效不明显时,就把目光瞄向了老市区的东部。
1992年,东部大开发,这是青岛地方史志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标志是市政府的东迁,随后市区范围迅速往东扩展,产业规模也发生膨胀。
但是这一战略没有被长期执行,原因是什么?没空间了,再往东到了崂山,过了崂山就是海,往北呢?如果往北发展,就得越过崂山,我们现在有隧道、高速路,当时却没有。当时南北向的交通主干道是308国道和小白干路——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路和重庆路,承担着巨大的人流、车流、货物流,港口集装箱都从这两条路进出,压力非常大,市里有人反映说:这样的战略不行,于是就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战略调整。
一个城市到底选择什么战略,是需要考虑自身优势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战略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青岛市有什么优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港口优势。一个是海洋科技优势,西海岸新区主要依托的是港口优势,“蓝色硅谷”主要依托的是海洋科技优势。
2001年,经济发展重心西移,标志是青岛港的搬迁,海尔、海信、澳柯玛等本地著名企业的生产制造车间随着青岛港的迁移,从东海岸搬到了西海岸,这是对黄岛——也就是西海岸的二度开发。在1984年的时候,我们曾设立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是并不顺利,事隔17年,那里的基础设施、城市布局、产业积淀都有了长足进步,这时再去发展就不一样了。经济发展重心的西移比较成功,迅速扩展了青岛市的城市空间,使“大青岛”格局初步凸现。
东西两岸都发展起来了,可是北岸的红岛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资源有限。由于东岸是青岛,西岸是黄岛,连接东西两岸的北岸是红岛,红岛没发展起来,因此被称为“青黄不接”,这就有了2007年的再一轮战略调整,重点摆在了红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才有了今天位于胶州湾北岸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09:蓝色经济冒头
《商周刊》:那么,“蓝色经济”这一提法是怎么出现的?
于慎澄:其实,在此之前,山东省一直在发展海洋经济,青岛市历来是山东省海洋经济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到了2009年,时任国家领导人到山东来视察,并提出了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当时是四句话: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蓝色经济。在此之前,山东都在发展海洋经济,但是没有人说过这叫蓝色经济。随后,山东省委开始研究蓝色经济的发展战略。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被国家批复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令整个山东——尤其是山东沿海的几个城市,将蓝色经济作为极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了,青岛市委也及时做了发展战略的调整,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坦白说,我们之前的发展战略,也符合青岛市的发展情况,但是不一定能够完全发挥青岛的优势,因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城市到底选择什么战略,是需要考虑自身优势的,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战略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青岛市有什么优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港口优势,一个是海洋科技优势,西海岸新区主要依托的是港口优势,“蓝色硅谷”主要依托的是海洋科技优势。相应地,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谷一区”,指的就是“蓝色硅谷”和西海岸新区。后来到了2012~7月,我们又成立了红岛经济区,所以就变成了“一谷两区”。实际上,对于我们做研究的人来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它已经变成“一谷三区”,因为今年的1月份,“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通过国务院审批。
所以,所谓的“蓝色引领”,就是以“一谷两区”——或者我个人所认为的“一谷三区”的凸前发展,来带领全市蓝色经济的发展。
蓝色经济究竟包括哪些产业?
《商周刊》:蓝色经济究竟包括什么产业?有人认为它等同于海洋经济,有人认为它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您怎么看?
于慎澄:我不太赞同将蓝色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画上等号。
其实,在时任国家领导人2009年在山东提出蓝色经济之前,青岛市一直倡导海洋经济,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给出过定义,并列出了产业目录,在产业目录中我们能发现,海洋产业不一定都是“高新”的。
到了前一任国家领导人提出蓝色经济以后,虽然获得了山东省的大力响应,但是大家对蓝色经济的具体概念并没有很深的研究,山东省委曾经给它下过一个定义,但是具体包括什么产业?直到今天,也没有权威的说法,甚至连统计部门要统计出蓝色经济产值也是比较棘手的难题。
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也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新”,由于我国沿海省级城市几乎都在发展海洋经济,趋向同质化,而青岛市提出的是蓝色经济,就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是它当初被提出的缘由之一。只不过,直到今天,这个概念还停留在比较模糊的阶段,对此,我们也不必在意,不必争论,先搞好发展,做了再说。
《商周刊》:目前,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也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好,都面临着科研成果转化不顺畅,您认为原因何在?
于慎澄:青岛市在海洋科学技术实力上可以说是排名全国第一,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么多的人才,这么多的机构,似乎没有造就—个高度发达的海洋高科技产业。我想主要问题在于,青岛市擅长的、拿手的是基础性研究,尤其是海洋科学,绝对是首屈一指。但是,在海洋科学的应用性研究方面,我们就薄弱很多,这导致产业化发展得不是特别快,所以,我们明明看到有很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就是没有看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应用性的技术成果,即便有,大部分也没有在青岛市转化,有很多青岛市科研人员跑到其他地方去转化,比方说海水养殖——青岛市最擅长的领域,今天在国内已经到第六代技术革命,但是,青岛现在的海水养殖产业并不比大连、威海繁荣很多,有许多海水养殖的科学家,关系留在青岛,常年在外地工作。比较客观地讲,山东,包括青岛在内,整个成果转化体制不如江浙一带灵活,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不够,在南方的某一些城市,研发人员会从产业化过程中获得相当高比例的分成,所以他们不愿在青岛创业。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蓝色经济的来龙去脉,这个概念具体包括什么?它是否等于高新技术产业?对此,记者采访了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于慎澄教授。
从1984年经济技术开发区说起
《商周刊》:您长期研究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能否从您研究的角度,为我们梳理蓝色经济的来龙去脉?
于慎澄:青岛一直是围绕着胶州湾做文章的。曾几何时,青岛市主要的发展地方是老城区,从镇江路以西、一直到团岛的小区域。而在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市要继续发展,往哪发展?当时在黄岛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是,1984年的黄岛跟今天不一样,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因此这一战略的收效很不明显。当青岛市发现战略收效不明显时,就把目光瞄向了老市区的东部。
1992年,东部大开发,这是青岛地方史志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标志是市政府的东迁,随后市区范围迅速往东扩展,产业规模也发生膨胀。
但是这一战略没有被长期执行,原因是什么?没空间了,再往东到了崂山,过了崂山就是海,往北呢?如果往北发展,就得越过崂山,我们现在有隧道、高速路,当时却没有。当时南北向的交通主干道是308国道和小白干路——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路和重庆路,承担着巨大的人流、车流、货物流,港口集装箱都从这两条路进出,压力非常大,市里有人反映说:这样的战略不行,于是就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战略调整。
一个城市到底选择什么战略,是需要考虑自身优势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战略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青岛市有什么优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港口优势。一个是海洋科技优势,西海岸新区主要依托的是港口优势,“蓝色硅谷”主要依托的是海洋科技优势。
2001年,经济发展重心西移,标志是青岛港的搬迁,海尔、海信、澳柯玛等本地著名企业的生产制造车间随着青岛港的迁移,从东海岸搬到了西海岸,这是对黄岛——也就是西海岸的二度开发。在1984年的时候,我们曾设立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是并不顺利,事隔17年,那里的基础设施、城市布局、产业积淀都有了长足进步,这时再去发展就不一样了。经济发展重心的西移比较成功,迅速扩展了青岛市的城市空间,使“大青岛”格局初步凸现。
东西两岸都发展起来了,可是北岸的红岛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资源有限。由于东岸是青岛,西岸是黄岛,连接东西两岸的北岸是红岛,红岛没发展起来,因此被称为“青黄不接”,这就有了2007年的再一轮战略调整,重点摆在了红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才有了今天位于胶州湾北岸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09:蓝色经济冒头
《商周刊》:那么,“蓝色经济”这一提法是怎么出现的?
于慎澄:其实,在此之前,山东省一直在发展海洋经济,青岛市历来是山东省海洋经济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到了2009年,时任国家领导人到山东来视察,并提出了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当时是四句话: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蓝色经济。在此之前,山东都在发展海洋经济,但是没有人说过这叫蓝色经济。随后,山东省委开始研究蓝色经济的发展战略。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被国家批复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就令整个山东——尤其是山东沿海的几个城市,将蓝色经济作为极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了,青岛市委也及时做了发展战略的调整,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坦白说,我们之前的发展战略,也符合青岛市的发展情况,但是不一定能够完全发挥青岛的优势,因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城市到底选择什么战略,是需要考虑自身优势的,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战略才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青岛市有什么优势?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港口优势,一个是海洋科技优势,西海岸新区主要依托的是港口优势,“蓝色硅谷”主要依托的是海洋科技优势。相应地,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谷一区”,指的就是“蓝色硅谷”和西海岸新区。后来到了2012~7月,我们又成立了红岛经济区,所以就变成了“一谷两区”。实际上,对于我们做研究的人来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它已经变成“一谷三区”,因为今年的1月份,“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通过国务院审批。
所以,所谓的“蓝色引领”,就是以“一谷两区”——或者我个人所认为的“一谷三区”的凸前发展,来带领全市蓝色经济的发展。
蓝色经济究竟包括哪些产业?
《商周刊》:蓝色经济究竟包括什么产业?有人认为它等同于海洋经济,有人认为它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您怎么看?
于慎澄:我不太赞同将蓝色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画上等号。
其实,在时任国家领导人2009年在山东提出蓝色经济之前,青岛市一直倡导海洋经济,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对“海洋经济”给出过定义,并列出了产业目录,在产业目录中我们能发现,海洋产业不一定都是“高新”的。
到了前一任国家领导人提出蓝色经济以后,虽然获得了山东省的大力响应,但是大家对蓝色经济的具体概念并没有很深的研究,山东省委曾经给它下过一个定义,但是具体包括什么产业?直到今天,也没有权威的说法,甚至连统计部门要统计出蓝色经济产值也是比较棘手的难题。
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也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新”,由于我国沿海省级城市几乎都在发展海洋经济,趋向同质化,而青岛市提出的是蓝色经济,就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是它当初被提出的缘由之一。只不过,直到今天,这个概念还停留在比较模糊的阶段,对此,我们也不必在意,不必争论,先搞好发展,做了再说。
《商周刊》:目前,青岛市发展“蓝色经济”也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好,都面临着科研成果转化不顺畅,您认为原因何在?
于慎澄:青岛市在海洋科学技术实力上可以说是排名全国第一,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么多的人才,这么多的机构,似乎没有造就—个高度发达的海洋高科技产业。我想主要问题在于,青岛市擅长的、拿手的是基础性研究,尤其是海洋科学,绝对是首屈一指。但是,在海洋科学的应用性研究方面,我们就薄弱很多,这导致产业化发展得不是特别快,所以,我们明明看到有很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就是没有看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应用性的技术成果,即便有,大部分也没有在青岛市转化,有很多青岛市科研人员跑到其他地方去转化,比方说海水养殖——青岛市最擅长的领域,今天在国内已经到第六代技术革命,但是,青岛现在的海水养殖产业并不比大连、威海繁荣很多,有许多海水养殖的科学家,关系留在青岛,常年在外地工作。比较客观地讲,山东,包括青岛在内,整个成果转化体制不如江浙一带灵活,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不够,在南方的某一些城市,研发人员会从产业化过程中获得相当高比例的分成,所以他们不愿在青岛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