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育的飞快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计算机网络也像其它事物一样,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当他们面对这些多彩的信息时,由于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一、正确引导
计算机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手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况且爱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电脑游戏看作是应用计算机的全部,则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时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發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接触游戏时,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真正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开发时并未考虑到小学生的天真、幼稚,其中的许多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是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作为游戏机。另外,一些游戏的内容要么把中国丑化,或者美化侵略战争,而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少有注意其中的是非观。这时,应当使他们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让其能从游戏中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益的游戏,如《抗美援朝》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发展。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让别人在不久的将来也玩上你编的游戏,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向上的心理动机。
二、取精华,弃糟泊
互联网的地位之所以居高不下,在于它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很多家长都是看重这一点,想让其孩子在互联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聘,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用什么?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小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三、规范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打开、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又如评选网络优秀作品或文章时,传统环境下的评选,可以正确反映出大部分投票者的意愿;若通过网络投票,有些同学不遵守规则,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这样就未必能真实反映出广大同学的意愿。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正如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就不再乘坐汽车一样,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知识,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明事非”和“不正常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江苏】
一、正确引导
计算机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工具。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手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况且爱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电脑游戏看作是应用计算机的全部,则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时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發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接触游戏时,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真正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开发时并未考虑到小学生的天真、幼稚,其中的许多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是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作为游戏机。另外,一些游戏的内容要么把中国丑化,或者美化侵略战争,而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少有注意其中的是非观。这时,应当使他们分清其中的是非曲直,让其能从游戏中认识正确的世界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有益的游戏,如《抗美援朝》等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发展。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让别人在不久的将来也玩上你编的游戏,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向上的心理动机。
二、取精华,弃糟泊
互联网的地位之所以居高不下,在于它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很多家长都是看重这一点,想让其孩子在互联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聘,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用什么?怎样用?”的问题了。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小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小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去实现自主学习。
三、规范行为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因此,经常会发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他们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打开、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又如评选网络优秀作品或文章时,传统环境下的评选,可以正确反映出大部分投票者的意愿;若通过网络投票,有些同学不遵守规则,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这样就未必能真实反映出广大同学的意愿。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帐户里取一笔金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广大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上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正如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就不再乘坐汽车一样,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知识,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明事非”和“不正常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 江苏】